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704章

崇祯七年-第704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通常磐石堡在对外的时候,如果要对方给个说法,那差不多要动武了。

    在这种时候,耶律斡里和不想想什么后果,他只要出这口气!

    他缓缓打马向前,在他身后、在他身侧,士卒们已经放下了弓箭,手持着锋锐的长矛。长矛那尖锐的三棱形矛头闪烁着寒光,他们缓缓向前逼近。而他们每向前一步,赵铁拳他们便打马向后退一步。

    只是他们身后不远处就是粮车,再怎么退,退到那儿去也是退不动了。

    耶律斡里和微微一笑,呲出一口白牙,但那笑容中却满满的都是寒意。

    耶律斡里和嘿然冷笑道:“怎么样,小崽子?现在怕不怕了?现在还敢不敢骂你老子了?”

    他是冲着王中敏说的,王中敏瞧着他,牙齿上下打战,却是说不出话来。

    他的眼中,此时只剩下了畏惧。

    “这次来磐石堡,教你学个乖,教你涨涨眼力见儿,不是什么人都是你惹得起的,以后行事别这么掉张。”耶律斡里和伸手点着王中敏,冷冷道:“我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是什么来头儿,只要是你到了我们磐石堡的地面儿上,就得老老实实的!听到了么?”

    王中敏还算机灵,赶紧点了点头,低声喃喃道:“听到了,我听到了。”

    于他而言,这是极大的屈辱,但此时,他却不得不承受这种屈辱,没办法,因为此时他势不如人!力不如人!

    至于赵铁拳等军兵,此时还是有些懵懵的,一个说话的都没有,就是坐在马上呆呆的看着这一幕。他们人数也不算少,而且都是军中精锐出身,但对面的这些磐石堡的骑兵比他们人数更多,更加精锐,杀气更浓厚,也更是凶悍。他们一上来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赵铁拳等人彻底压倒,彻底给从精神上震住了,让他们都没生出什么反抗的念头来。

    其实他们这回反抗,也不过是赔上命而已,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

    耶律斡里和是真敢杀人的。

    而且他们这趟出来,只带着腰刀,其它的武器一概没带。对面的那些磐石堡军兵,有弓箭有长矛有骑兵刀,人数还多,打起来的话,赵铁拳这边儿绝对吃亏。

    “我知道你这个小崽子现在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耶律斡里和嘿然冷笑一声:“是不是想着回去之后报复我磐石堡啊?”

    王中敏被他说中了心思,脸色更是难看了几分。

    他此时心中恨意滔天,暗暗发誓,回去大同镇之后,定然要自家爷爷下了命令,将眼前这厮千刀万剐,将面前这些磐石堡的军兵尽数杀死,那磐石堡守备董策也跑不了,也得死!磐石堡也要被烧成灰烬,如此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没事儿!”耶律斡里和咧嘴一笑,露出森森白牙:“我既然敢在这儿这么对你,就不怕你回去报复。尽管去吧!”

    他摆摆手,指着王中敏等人过来的方向,暴喝道:“现在,滚,给老子滚出去!若是一盏茶时间内不滚得远远儿的,老子立刻打杀了你!”

    王中敏年纪虽小,却也真是有点儿心机城府的,闻言废话都不说一句,立刻转身打马就走,看都不看其他人一眼,至于那些大车,也是顾不上了。他那些狐朋狗友们也纷纷打马跟在他旁边,赵铁拳看了耶律斡里和一眼,眼中有恨意深深,似乎要把他的样子记住一般。

    耶律斡里和很是不在意的哈哈一笑:“看吧,看吧,记住你爷爷的样子。对了,记不住也无妨,啥时候有空了,再回来看看。”

    赵铁拳让他给噎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打也打不过,被人骂了都不敢还嘴,还呆着有什么意思?他赶紧带着手下军兵也是离开,当然也不敢忘了那些大车,这些大车可都是王总兵的财产,王中敏可是不管它们一溜烟儿的跑了,他可不敢不管,万一因为这个回去被降罪,岂不是太过冤枉。

    看着王中敏等人落荒而逃的背影,耶律斡里和嘴角微微一勾,露出一抹微笑。只不过也是在这会儿,他的心里,其实还是存着一丝忐忑的。

    他了解董策的性格,也知道董策素来的行事方式,他也一直在效仿董策,在模仿董策的行事方式。效仿上官的行事方式,既不容易出岔子,也容易得到上官的认可。他感觉若是把董策换成他的话,今日应该也是会这样做的。

    但他这会儿感觉,自己今日着实是有点儿莽撞了。

    大人,其实有可能也是会选择忍的。

    那可是大同总兵王朴的孙子啊,今日自己就这么把他给羞辱了?万一王朴大怒,真的要对大人不利,那可怎么办?

    耶律斡里和忽然有些心悸,因为他发现,当他想到‘王朴可能会对董策董大人’不利的时候,心里没有一丝的惊慌和焦急,似乎完全事不关己一般。而他紧接着就想到了,万一董策董大人要倒了,自己该怎么办?反倒是想到这儿的时候,他心中一片惶然。

    他呆住了。

    良久之后,他在心中冲着自己,冲着他的那个潜意识大吼道:“闭嘴,你怎能如此?若董大人真的有事,你怎么能如此无动于衷?董大人对你恩重如山,你怎么能如此狼心狗肺?”

    这个偶然发现的这个事实,让他惊慌无比,他在心里吼了这一句之后,便是掩饰性的一挥手,高声喝道:“儿郎们,走,咱们回去。”

    数十人打马,席卷而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耶律斡里和回到了磐石堡,来到董策府前求见。

    一盏茶之后,他在签押房中见到了董策。

第974章 九九二 你办的对() 
耶律斡里和刚一推门进去,立刻重重的跪倒在地,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他用劲儿很大,额头立刻青了。

    “怎么了这是?”

    董策挑了挑眉头,淡淡问道。

    “小的该死,给大人惹了祸端了。”耶律斡里和直挺挺的跪着,低着头看着水磨青砖,闷声道。

    “细细说。”董策并未着急,只是淡淡道。

    “是。”耶律斡里和把事情的过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没有什么隐瞒。

    董策听完,却是哈哈一笑,毫不在意道:“本官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就这事儿啊!”

    语气轻描淡写,似乎王中敏不是堂堂大同总兵最宠爱的孙子。

    耶律斡里和心中一喜,暗道这一次肯定不会受惩罚了。他脸上却是露出惊诧之色,啊了一声,道:“大人,你不怪我?”

    “怪你作甚?”董策轻描淡写道:“换我,我也这么做了。你做的对,咱们总不成被人这般欺负到头上来还要忍者。没错儿,有时候是要忍,但也要看什么时候,要看面对的是谁,若是王朴亲自来了,那我就忍了。但现在只是他孙子过来,难不成也要忍?”

    “再说了,他们是来收粮食的!粮食是咱们磐石堡的根本,他们敢来收粮食,就是要动咱们磐石堡的根基!”董策道:“你若是忍了他们,放他们进来开始收粮食,那会儿我还是不能忍他们!这年头儿粮食多珍贵呐?咱们磐石堡的粮食,一粒都不能流到外头去!到时候还是得起冲突!”

    “对了。”董策问道:“你看他们带的拉粮的车,有多少?”

    “很多,起码上百辆是有的。”耶律斡里和道。

    “够狠的啊!”董策冷笑一声:“这是打着把咱们磐石堡的粮食给一网打尽,搜刮干净的主意啊!”

    耶律斡里和也骂道:“真真是其心可诛。那小崽子来咱们这儿,还全然不把咱们当回事情,言语中颇多辱骂不屑之处。”

    “成了,这事儿我知道了。”董策道:“这事儿你办的对。”

    他顿了顿,低低一笑:“王朴我现在惹不起,但王朴的孙儿,终归还不是王朴。”

    这话,耶律斡里和听到了,他隐隐约约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却跟蒙着一层迷雾一样,还不是那么清楚,想不那么真切。

    腊月的北京城,虽然正是寒冬,但每每此时,却是格外的繁华。

    因为快过年了。

    身为大明王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城居住了无数的达官贵人,无数的商贾豪绅,无数的士民百姓,加起来,起码上百万。

    所有的财富,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在此汇聚,让这座在这个时代世界上规模最大之一,人口最多之一的城市,富庶无比。哪怕这是大明皇朝的崇祯年间,哪怕这个统治了中原大地二百多年的煌煌大明即将走上穷途末路,但北京城,繁华依旧。

    到年根子底下了,家在本地,外出做买卖的生意人该回来的也都回来了,而与此同时,数量不可胜计的外地商人也运送着数量庞大的年货抵达了北京,市面上似乎陡然间繁华起来,物资丰盈起来,各种平日里不是很多见的东西,这会儿也都能瞧见了。

    北京城的各大酒楼青楼,生意也格外的好了许多。

    而这几日,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一片略带浮躁喧嚣的期待和希冀之中。

    因为前来觐见大明皇帝陛下的察哈尔部众权贵们,即将抵达京城。

    察哈尔部归顺了大明之后,当初崇祯皇帝刚得到这个消息没多久,整个京城就都传遍了。从那会儿起,京城的大小酒楼茶馆之中,谈论这个话题的,便是不知道有多少。这几个月以来,一直都有人在说,而从宫里,从官府里,还不断有关于这个的消息传来。

    许多人都在期待着。

    而当察哈尔部那些权贵们已经启程的消息从甘肃镇被快马加鞭传到京城的时候,整个京城几乎都沸腾了。

    王朝末日,天下大乱,外有建奴,内有逆贼,有许多人冷漠麻木,但也有许多人,是真真正正为大明,为这个皇朝,为这天下而忧心的。很多人都明白察哈尔部归顺对大明有着什么样的深远意义,他们在此之前还担心这是不是假消息,空欢喜一场,或者是察哈尔部只是名义上归顺,实际上跟大明关系还是很疏远……但现在,他们都安心了。

    如果察哈尔部不是真心归顺,或者说,哪怕不是归顺的那么彻底,这些察哈尔部权贵们,也绝对不会来到大明王朝的皇都。

    因为心存戒备,内心疏远,所以就不敢自赴险地。而现在,他们既然来了,就代表了他们的态度和诚意。

    中原王朝最是重礼,而且大明王朝也素来优待外国使节,既然人家那边的贵人们不远万里,来觐见大明皇帝陛下,表达了这么大的诚意,大明朝自然也不能亏待他们。朝廷上上下下,难得达成了一次一致这一次,必须要隆重对待。

    崇祯皇帝对这个也很是上心,他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但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他登基之后,大明朝发生的这些大事,就没一件是让他脸上大增光彩的。要么是军队大败,要么是弃城失地,要么就是既打了败仗又丢了土地,要么是逆贼又壮大了……反正就没一件儿省心的,没一件儿让他有面子的。而现在,终于有这么一个又有面子又有里子,说出去好听同时又好处多多的事儿摆在面前,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大张旗鼓的办一番?

    从这个由冀北兵备道刘若宰和甘肃巡抚白大人联名发回的奏章被确认之后,朝廷便开始大张旗鼓的弄这件事情了。

    跟这个有关的一些衙门,像是礼部、会同馆这种衙门,这些时日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