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70章

崇祯七年-第70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斡里和嘿嘿一笑,刀光连闪,血花飞溅,那三个便是好了也再上不得战场打不得仗的马贼便是身首异处,鲜血流了一地。

    当董策看到那些马贼看向耶律斡里和的眼中已经是充满了仇恨,他便是微微一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对于这些马贼,他是想要收服的,但是如何收服,却是个计较。什么以德服人,感化这些马贼,让他们竭忠尽力的效劳,这些鬼话和算计,对于马贼来说纯属是扯淡。他们杀人如麻,对力量的感觉极好,对什么仁义道德都是不屑一顾,却唯独是对比自己强大的人才会臣服敬畏!对付这种人,就是要够狠,够强硬,够强大,他们反倒是会贴上来,会臣服于你,会死心塌地的为你驱使,效犬马之劳!

    这个时代的人们,甚至是更古老些的古人们,并没有那么硬的骨头,也没有那么难让他们归顺。

    就拿耶律斡里和的祖先,那些曾经辽国的贵人们来说,臣服于一个自己曾经根本瞧不上眼的小部落女真人,是不是会很屈辱?可是当女真从辽东一直杀到云内诸州,杀了个尸山血海,天地色变,杀的辽人心胆俱裂,再也没有任何抵抗的念头,女真人来了,只是开城跪地投降。在女真人的铁骨朵下,纷纷跪地乞降,之后做了奴才,甭管之前是什么身份,慢慢儿的也就习惯了。

    便是受到所谓各种儒家思想沉浸,号称气节重于天地的明朝文人士大夫们,在满清入关,屠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还不是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当了奴才?死国殉节的,又有几人?

    没几个人是不怕死的。

    耶律斡里和拎着三个血淋淋的头颅过来,往董策面前一放,跪地道:“主子,那三个狗才宰了!”

    “嗯!”董策只是冷淡的应了一声,吩咐周伯把那不知道丢哪儿的熟铜锏寻来,亲手扔给耶律斡里和,冷冷道:“你这厮还算有点儿计较,便暂且饶你一条狗命!不过现下也要看的清楚,你是奴才,本官是主子,要杀你,若屠一犬尔!”

    这番话说得极不客气,耶律斡里和却就是吃这一套,连连磕头谢过。

    董策已经转身向南走去,冷冷的丢下一句:“跟着!”

    在河流的西岸,过了蓄养战马的马圈往南一段,便是大群的牲口被圈在一起。

    这些牲口的数量可是很不少,董策打眼儿一瞧,至少也是一百七八十头上下,都是猪牛羊驴之类的大牲口,甚至其中还有几匹劣马。晋北边地除了一些大户人家之外,都是颇为的穷困,但是这里距离塞外很近,也有少量的牧场存在,因此牛羊之类的牲口还是很有不少的。不过一般人家都是舍不得吃,都是等到过年的时候拿到集市上换些粮食。

    这些马贼强了这么多,也真不知道那一日夜之内,席卷了多少村落。

    董策他们昨夜杀过来的时候就瞧见了,马贼们不敌,欲要逃跑的时候,有几个马贼想要把牲口放出来阻拦,幸亏是被王羽和周仲射杀了。

    董策已经懒得吩咐了,向周伯扬了扬下巴,周伯心领神会,快步向着那边厢的王绪年走去。少顷,便是带了七八个汉子过来,那几个人纷纷向董策磕头见礼,在一边垂着头都不敢瞧他。

    周伯笑道:“这几位都是放羊养牛的好手,最是熟悉这些牲口的习性。”

    董策点点头,吩咐道:“王浑,你带着这些人把牲口都押到安乡墩去,好生照看着!”

    王浑胸脯擂得山响:“头儿你放心,少了一根羊毛,你要了俺的脑袋!”

    “你这夯货!”董策不由得失笑,摆摆手:“滚蛋吧!”

    离着这些牲口最近的,却是那些被掳掠的大批难民,是马贼们要劫回老巢的。

    这些百姓多半是青壮年男女至少从这一点上马贼和金兵是没什么区别的,马贼们也不是愿意受苦受罪的,这些男丁抢回去可以伺候服侍他们,可以干一些粗活重活送死的活儿。而且马贼也有战死,也要补充新鲜血液,这些奴隶在这等环境下呆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就被同化,自然也就入了伙儿。至于女人,自然是抢回去泄欲的,若是给轮干之后侥幸死不了,少不得就要为这些畜生繁衍后代,生下孽种。

    他们多半都是十里铺左近不远处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听过董策的威名,因此当马贼溃散,他们得知解救自己的就是董策的时候,心里都是感激兴奋到了极点。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这股子感激却是变成了惊恐和犹疑。

    这些官兵根本丝毫都不管他们,也不给他们松绑,也不放了他们,甚至都没人过来瞧瞧,根本是不闻不问,就跟没瞧见也似。

    任由他们在这里吹风,有的被捆绑的时间太久,身子已经完全麻木了,再有一会儿,怕是血脉滞涩,胳膊腿的就废了。

    这些官兵只是忙着清扫战场,清点缴获,甚至是驱赶那些牛羊牲口。

    当董策巍峨高大如天神一般的身影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的时候,这些百姓纷纷大喊起来。

    “大老爷,救救俺们呐!身子给捆的太久了,再不松开活络活络怕是那肉都要死了!”

    “大人,您杀了鞑子,俺们给您磕头了……求您开眼,给俺们说句话,到底是怎么处置俺们?”

第90章 万家生佛() 
甚至有些个别胆子大的,更是低声怯怯道:“大人,那是俺家的牛……三亩地的活儿都是这牲口干,活了俺们一家上下六口!”

    董策的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他自然知道那些牲口中不少都是这些百姓的,也知道甚至那些马贼随身携带的财物缴获中不少也是他们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会重新把这些东西分发下去。毕竟现在这些都是无主之物,谁都可以认领,谁都可以说这是自己的,而董策无论怎么分配,都会有人不满意。董策也不相信,这些百姓会诚实到那等程度。

    难免又是惹出一番麻烦来。

    再有就是,董策现在正是势力的快速扩张期,大敌当前,后金鞑子凶悍无比,他在抓紧一切时间不断的扩充手中的势力。而摆在面前的任何资源都不会被他放过,更别说已经落在他手上的。

    董策从来都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一头羊换来的粮食能养活两个士兵,也能养活一家五口,董策来选的话,肯定是选择前者。

    从心境来说,枭雄之姿已经初现!

    不过他也清楚,对于他来说,那是一头羊,一头牛,但是对一户百姓来说,可能就是他们全家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没了这牲口,怕是全家都要生生饿死。

    如何取舍,却是有些难办。

    看到董策神色有些不豫,耶律斡里和已经是挥舞着熟铜锏上前两步,口中发出一声低吼:“放肆!你们都活的不耐烦了不成?”

    众百姓见到他如此凶狠,那根铁门闩也似的巨大的熟铜锏若是砸下来,怕不得整个人都成了肉泥?顿时是噤若寒蝉,再无一人敢说话了。

    “这厮看着粗豪,倒是有些眼力见儿。”董策心里赞了一句,却是沉声骂道:“闭嘴,给老子退回来!”

    耶律斡里和赶紧应了声,退到董策身后。

    董策眼睛在这些百姓身上扫过约有一百一二十来人~都是青壮年男女~上好的劳动力~没有老弱妇孺的拖累。

    这可是上好的劳动力外加兵源!

    他忽的心中一动:“也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上前两步,看着众人,沉声道:“你们可是被马贼烧光了家园,杀了亲人?抢光了积蓄粮食?”

    众百姓惶惶然的互相看看,纷纷点头,董策说的话正是戳中了他们的痛处,不知道谁第一个悲泣一声,不少人都是哭出声来,到了后来,已经是变成了嚎啕大哭。百姓们跪地嚎啕,不胜悲切,直是一片昏天黑地。

    哭声震天,董策却也不阻止,只是淡淡的瞧着。

    过了好一会儿,他冲着耶律斡里和使了个眼色,耶律斡里和心领神会,微微点头,上前大声喝骂道:“都闭嘴!嚎的什么丧?听大老爷训话!”

    众人对这个长相凶狠的大汉都很是畏惧,哭声顿时低了不少。

    耶律斡里和演完了恶人,董策这才上去,大声道:“便是放了你们回家,又能如何?家也烧光了,粮食也没了,父母尊上也没了,难不成守着那一片白地生生冻死饿死?便是这个冬天你们都捱不过去!”

    众人闻言,仔细一想确是如此,不由得更是悲从中来,满心的绝望。

    董策叹了口气,面露不忍:“本官却是不忍这等惨状发生,也罢!你们便留在此处,本官先供你们吃喝,终究不能让你们饿死!”

    众人已经完全傻了!

    “不用死了?不用挨饿了?”

    “董大人要管咱们吃喝?”

    ……

    这种从充满绝望到充盈着希望的巨大幸福感让他们瞬间蒙了,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反应过来。能活动的都纷纷跪在地上向董策磕头,不能活动的也是大声向董策表示着自己的感激。

    “大老爷公侯万代!”

    “咱们一定在家中供奉您的牌位,日日磕头祈福,不敢或忘!”

    看着那跪了一地,感动的涕泗横流的百姓,董策温颜一笑,慈眉善目若仙佛一般。

    分割线

    十里铺东此时一片忙碌。

    不少百姓往返于东门城墙和那片河边的树林之间,每每回来,他们或是肩扛,或是手搬,总是扛上几根木头过来。

    而在城墙下面,已经是出现了几个窝棚,都是很粗劣简单,几乎都是几根木棍,上头搭上野草遮挡阳光,这等窝棚,也就是能凑凑活活的挡一挡风,连雨都挡不了,一旦风大一点儿,立刻就要变成秃头。

    这片窝棚区就建在东门城门口右侧,而且窝棚区还在不断的扩大着。

    那些没了家园的青壮男女董策接手过来了,却也没空闲房子给他们居住,只得安顿在十里铺外面。虽然不知道会在这里住多久,但是华夏百姓勤劳能吃苦的本性还是让他们伐木割草,建起了这小小的属于自己的一处天地。

    窝棚区中心位置,柴火烧得正旺,火苗升腾着,上面架着的一口大铁锅咕登咕登的冒着气泡,一阵阵诱人的香气从里面散发出来。周仲正自指挥着几个人添柴加火,旁边几个大口袋打开了,里面是黄橙橙的粟米。

    见到了粮食,人心立刻就安定了下来。

    他们也因此知道,这位杀伐决断却又善心悲悯的董大人,当真是言而有信的,说养活大家决不食言。

    他们从被掳掠而来到现在得有一天一夜水米未进了,饿的简直眼睛发蓝,不过总算维持住了秩序,没有哄抢,排了整齐的队伍,等着周伯发放。

    周伯用大勺在锅里搅了搅,道:“成了!来!”

    排在最前面的那汉子赶紧上前,把手里粗瓷大碗伸过去,周仲往他碗里加了满满一大碗挂尖儿的黄橙橙米饭,大声吆喝道:“下一个!”

    “谢老爷。”那汉子先是向周伯道谢,而后向着城墙上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带着哭腔儿大喊道:“董大老爷公侯万代!”

    之后每一个领了饭的,都是如此。

    董策站在城墙上,长长地吁了口气。

    石进王羽正在清查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