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52章

崇祯七年-第52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家伟的权力,已经是给分的差不多了。

    冀北分巡道和镇羌堡的上层,谁也没想到这位兵备道大人下手这么快,这么狠,大伙儿正喜气洋洋的时候他就已经寻思着整人了。

    当然,许如桀也不是刘若宰的人,只是他看的分明,在这场斗争中,侯家伟的胜算着实是不大。是以早早的就去了一趟冀北分巡道驻跸所在的镇河堡,隐晦的表达了投靠之意。

    而许如桀也向董策表示,他虽然还住在十里铺,但是以后的重点是在镇羌堡,是以十里铺这一摊子,基本上就是董策在管了。

    董策听了这一番话之后,默默点头,表面上看去古井无波,实则心里却在飞快的转着念头。

    思忖片刻,已经是明白了许如桀的用意。

    对于许如桀示好的原因,他心知肚明,不过心里还是很有些感激之情的。若没有许如桀今日这一番提醒,怕是明日自己不知不觉就要栽一个大跟头!

    他抱拳躬身,郑重的行了一礼:“老哥哥,多谢了!”

    许如桀也是心有所感,坦然受了这一礼,脸上的笑意却是真诚了不少。

    他的心里也是一阵感慨。

    他的官儿大不少,接触的人也更多,层次也更高,因此知道的远远比董策他们要多得多。这一次侯家伟说是要宴请董策众人,实则真正要宴请的只不过是董策一人而已,而且听说冀北兵备道刘大人对董策也是颇为的赏识。

    这一切,让许如桀都是嫉妒艳羡不已。

    他知道,董策已经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所幸所幸的是,他的把柄,终究还是抓在自己手里!

    第二日,董策等人起了个大早,收拾打点,准备去往镇羌堡赴宴。

    只是大伙儿收拾了半天,怎么看却是怎么不满意。身上破旧的鸳鸯战袄便是再怎么清洗也是遮掩不住上面的大补丁,虽说杀了那些建奴发财之后大伙儿也都值班了新衣,但是军中上官宴请,穿便装似乎又有点儿不合适。董策干脆一声令下大伙儿都披上缴获的甲胄!

    那吴涛红缎铜钉铜叶甲是不能穿了,红色镶着白边儿,外表太过醒目,一看就知道是建奴,万一被人认作建奴引起误会岂非不美?

    不过还有此次李贵留守,赴宴的只有八人,除了那几套棉甲之外,其它的也是能凑出来。

    董策穿了那套铁阀甲,其余众人则是穿了鱼鳞铁叶甲和皮甲,王羽身子骨儿弱一些,穿了那套白巴牙喇兵套在里面的锁子甲。

    人靠衣装,佛还靠金装呢,这些时日董策也能给大伙儿吃得饱饭,一个个身板儿都比过去壮实了不少,再加上杀过人,见过血,那股子狠厉的气质跟一般的军兵完全不一样。

    果然,甲胄一穿上,众人一个个都是凶厉之气逼人,身上脸上,满满的就透着一股子悍勇。

    便是把他们扔到几千军丁里头,也是一眼就能让人瞧出来。

    董策一看这样儿,干脆便做个全套的吧。

    每个人都把从建奴那里缴获的大弓袋挂在,马鞍边儿上,里头鼓囊囊的塞满了重箭,还故意把大弓的一头儿露出来。甭管趁手不趁手,各自拿了一把精铁武器,每个人腰间还都挂着长铁刀,当真是全副武装。

    几人再骑上高大的辽地战马,顿时便是成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铁骑队伍!便是那号称天下之雄的关宁精锐,在面子上怕是也不过如此!

第67章 守备大人() 
董策又给自己的战马披上马甲,一挥手:“走!”

    李贵带着一帮女人孩子送了出来,笑吟吟的挥手:“大人,慢着点儿。”

    直到骑士们消失在视线中,他才有些落寞的叹了口气,收了脸上笑意,带着女人孩子们干活去了。

    镇羌堡距离安乡墩并不近,董策他们也舍不得浪费马力狂奔,是以快到中午的时候,方才看到镇羌堡那高大的城墙。

    虽说是属于山西行都司治下,但是就地理位置来说,其实镇羌堡已经是属于后世的陕西府谷县地面。这座初建于成化二年的堡垒堪称一座雄城,建在山原之上,堡周一里七分,堡墙高达三丈八尺,外面包着大青砖,巍峨雄壮。

    这里地理条件极好,山下有一条河流环绕,再往北不过五十步,就是巍峨群山,长城在其中若隐若现,宛若一道长龙一般。

    此处乃极险处,往北,往东五十步,就是边墙。

    不过鞑子早就衰弱,建奴也是这两年刚刚开始从宣大防线入寇,因此这已经和平了数十年,许久未曾见过刀兵了。也正因为此,镇羌堡已经是附近十几里内一个最为繁华的所在。

    按照朝廷的额定,这里驻扎官军一千又五十三员名,马骡二百六十八匹头,镇羌堡有上千户人家,几千口数。附近也形成了些小村庄和聚居点,不少田地都开垦出来,农人正在其间耕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浑笑道:“这才像是个样子,你看看咱们呆的,那是甚个鸟样子。”

    他偷眼儿瞧着董策:“这次难得出来,可得开趟荤。”

    这般一个憨大汉做出那等小心翼翼的小媳妇儿样子来,董策看着便是有些好笑,马鞭一甩,笑骂一句:“你这腌臜厮,心里盘算什么我还不知道?怕是憋得久了,要找婊子泻火儿!话我在这儿撂下,窑子勾栏你尽去,可有三点要你知道,不得贪杯误事,不得泄露机密,不得花太多银钱。你也老大不小了,总得攒着钱以后置办些家业。”

    听得董策松了口,王浑大喜,忙不迭的一连串儿应承下来,胸脯擂得山响:“头儿你还不知道俺?那上等青楼里头的姐儿,又贵又不耐操,还扯那些烂八七糟的,又是唱曲儿又是喝酒的就是不肯让人上道儿!生生能把人憋闷死!还是那些半遮门儿的大姐好,二话不说撩衣服就把腚撅起来了,叫的也带劲儿,够骚浪!十个大子儿就成,那饿慌了的,四五个饼子就能来一次通!那年蓟镇大灾,城外头灾民棚子连山遍野的,一张饼子就能玩儿一宿,你这边儿使着力,她那边儿只顾着把饼子往嘴里塞!”

    你这厮倒是口味独特。

    听他说的粗俗,石进几人都是轰然一笑,董策听了,心里却是有些不是滋味儿,强笑一声,骂道:“你这腌臜厮,小心得了脏病。”

    他见周仲也是满脸的跃跃欲试,便道:“你也去吧!”

    王羽也想去,董策瞪了他一眼:“你给老子老实点儿,若不然回家定要你婆娘知道,说不得一阵好打骂。你性子还稳重些,跟着他俩去,别让他俩惹事儿。”

    几人谈笑着,苏大成却是在一边一言不发,两眼怔怔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董策看了暗地里叹了口气,自从马氏死后,他便是这般样子,想要劝解,却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终究是没法子可想。

    说笑间众人已经是到了镇羌堡门口,他们这一路缓缓策马过来的时候,便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自从万历年之后,大明朝大同镇的百姓见到的官兵不外乎是两种第一种是穷困潦倒,穿着破烂的衣服裤子,连普通百姓都不如,还要妻女****才能活下去的那等穷困军户。第二种则是杀良冒功,残暴狠毒,比鞑子还要凶恶,肆意屠杀平民的官兵。

    多少年了,还从未见过像是董策等人一般,这么精悍威猛的一支队伍,让人看了当真是眼前一亮,打心底儿里便是生出一股敬畏之心来。

    但是百姓们也不是傻子,尤其是镇羌堡的军民,见识也多些,来来回回的军将见得多了,却也知道,便是总兵参将的亲兵,怕是也没有这么好的铠甲,这么精良的武器。

    他们很快就从脑海中找到了符合面前形象的那个人名,不知道谁第一个惊呼出声:“这是董策董二郎?”

    然后众人便是纷纷惊呼出声,不少人则是追在马后,大声的询问。

    董策刻意为自己营造的声名终于也是起到了作用,

    随着那些被他亲手释放并发给了回家路费的百姓的陆续归家,他的名声也在这附近几十里间流传开来。民间传闻素有虚假夸大之处,以讹传讹,一分好能说成万家生佛,一分坏能说成脚底流脓。在传言中,董策乃是一个英勇善战,乐善好施,温文尔雅,高大俊朗的大好人,这些赞誉董策自己听了都脸红,百姓们却是深信不疑。

    董策也是好脾气的在马上不断拱手回礼,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这些百姓以一种信徒般的虔诚聚拢上来,纷纷要蹭一蹭摸一摸董策,好在他身上沾一些勇武之气。这等一人就杀了五个狗鞑子的勇武好汉,沾上点儿怕是就能百邪辟易!

    周围堵得都是人,董策等几人给围在中间甚至是不得动弹,他们又不好伸手打骂,只得坐在马上相视苦笑。

    直到一队守城门的兵丁吆喝着走过来,一边骂骂咧咧的一边晃着手里的棍棒,围着的百姓们这才散去。

    那领头儿模样的问道:“马上可是十里铺董百户?”

    董策点点头:“正是。”

    这三十来岁的汉子忽的便是大礼跪了下去,大声道:“小的镇羌堡张把总麾下,守门官儿小旗贺正明,叩见大人!”

    董策对镇羌堡的情况两眼儿一抹黑,也不知其中水深水浅,如何敢托大?他赶紧翻身下马,就想把那小旗贺正明给扶起来,口中连连道:“贺兄弟何必客气?杀灭建奴,本就是本官之份内而已!”

    却没想到这贺正明却是出奇的执拗,力气也是极大,董策硬拉他竟是拉不起来,两人在那儿较劲脸是涨得通红!最后还是董策收了力,贺正明恭恭敬敬的三个响头磕在地上,嘭嘭有声。

    董策这才能把他扶起来,苦笑道:“你这又是何必?”

    这个手长脚长,骨架奇大的陕西汉子肃容道:“俺那亲弟弟给鞑子掳去,若不是大人您活他,怕是俺那老娘要哭瞎了眼。您活了俺一家!”

    他似乎不苟言笑,便是这时候也是绷着一张脸,但是那话语中真挚诚恳的感激,却是如何都遮掩不住的。

    董策却没想到当日那事还能结下这般善缘,也是颇有些感慨。

    这贺正明话极少,便不再说话,只是领着董策等人往城中走去。

    进了城,似乎便是感觉那喧闹嘈杂,一下子全都涌来,这里不愧是周围几十里的统治中心,果然是繁华的多。街道两边不少店铺,街上行人也是很多,看气色比下面的堡寨也要好一些。

    贺正明领着他们几人直奔城池中心位置的千户官厅而去。

    那千户官厅既是衙门,也是守备大人的住处,好大一片宅子,门面建的也是颇为的气派。门外是个小广场,正对着门的大约六七米之外是一个照壁,朝外的那一面贴了一些官府的告示,官厅大门前头还有两个石狮子,张张牙舞爪的有些狰狞。

    让董策有些意外的是,千户官厅前头,许如桀已经在那儿等着了。

    他穿了一身儿百户的武官官衣,见到董策便是赶紧过来,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哈哈笑道:“老弟,还是你心眼儿活泛,哥哥我怎地就没想到要披甲而来呢?”

    董策赶紧下马见礼,笑道:“大哥您穿这一身儿才真是英武之气逼人,我们这些穷哈哈,着实是没有什么拿的出手来的衣服,总不能破破烂烂的惹人生厌,只得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