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465章

崇祯七年-第465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得到了吃晚饭的点儿这个时代人们都是吃得早睡得早,大部分穷苦人家是一定要在天‘色’黑沉下来之前吃完饭准备睡觉的,主要是为了节省灯油。

    两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打眼儿一瞧,却见杨氏依旧在艰难的耕作着。

    和钱一川家里一样,杨氏当初分地的时候,家里也是一个男丁一个‘女’丁一头耕牛,八十亩地。现如今孙阿大不知去向,生死未卜,她一个‘女’人家家的如何能做得来?

    正是越瞧着便越是觉得她可怜,她心里念头转了转,有些歉意的开口道:“相公,要不回去我先给你做上饭,你先吃了?回头我出来帮着杨氏伺‘弄’庄稼?她一个‘妇’道人家,日子也真是难过。”

    钱一川嗨了一声:“哪用得着这麻烦?你先回去做饭,我去帮着她‘弄’,能拾掇多少算多少,只等天擦黑了我就回家。全收拾完就别指望了,累死我也‘弄’不完。能伺候出十几亩地来就算是老天爷开恩,好歹到时候得把黄粮国税给完了。”

    “倒也成。”

    郑氏有些踌躇,上下打量了钱一川几眼,心里有些拿不准主意。

    钱一川去帮忙,自然是比自己要强一些的,只是那杨氏乃是个久旷的‘妇’人,自家男人又是个极‘精’壮的汉子,俩人一块儿干活儿做事,这万一天雷勾动了地火……

    事关重大,由

    不得她不谨慎。

    “唉,你想到哪儿去了。”钱一川这人心里可明白着呢,立刻就猜到了郑氏的心思,不由得哭笑不得:“你说,咱连成亲这许多年来,别的‘女’人我正眼儿瞧过么?”

    郑氏听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脸就有些发红。

    钱一川说的确实是实话,他这个人在‘女’‘色’方面,可是老实本分的紧,而且不善言辞,长的也只是一般人,自然也没什么‘女’人倒贴他。

    “我也没说啥!”

    郑氏红着脸推他:“去吧,去吧,我说啥了。你要去就去。”

    钱一川也不说话,瞧着她就是嘿嘿笑。

    郑氏自己也红着脸乐了,那副故意装出来的泼辣样子再也维持不住,温温柔柔的看着他:“早点儿回来了,我做了饭在家等你。”

    “得嘞!”

    钱一川摆摆手,朝着杨氏走去。

    杨氏似乎是有些诧异,不过两人说了几句,她便是明白,还遥遥的向着郑氏做了个感谢的手势,便是开始干活儿了。

    这就是钱一川不知道真相,若是知道孙阿大竟然曾经妄图调戏自家娘子,这会儿断然是不可能去帮忙的。

    郑氏远远的瞧了两眼,嘴角勾了勾,转身回了家。

    不单单是这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在整个磐石堡周围,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兵丁们都放了大假,就连铁匠工坊、食堂、澡堂子,乃至于库房这些部‘门’也都暂时停了,所有的壮丁们都给打发回来种地。

    一眼望去,无数农人在辛勤的耕作,挥洒着汗水。

    而若是站得高一些,就更能看到一些别人瞧不见的美景。

    比如说现在的董策。

    他正自站在南‘门’城楼上,高大的城墙早就已经修葺一新,城墙表面也铺了砖石,非常之整洁坚固,只是城‘门’楼子还没有修复。原来的城楼是三层高的,上面还开了许多‘射’孔,非常之坚固雄伟,只是磐石堡着实是无力将其恢复旧观。董策干脆下令,直接把上头那残存的两层给拆了,因此得了许多砖瓦石块,用作他途。城楼只还剩下最下面那一层,略略修缮过,能遮风挡雨也就

    是了。

    董策站在垛口后面,扶着城墙,凝视着这片自己掌控的土地。

    城墙高达五丈,董策站在这个高度,整个磐石堡南边儿这广袤十几里的大地,都是尽收眼底。前几日刚下了大雨,似乎连空气中的灰尘都消失了不少,空气能见度极好。他的视线远望,甚至能遥遥瞧见远处那一座山口。

    过了那座山口,山谷之中,依山面河的城堡便是十里铺。

    从此处,到十里铺,再从此处到安乡墩,再从安乡墩到十里铺。大约形成了一个边长为二十多里三十里不到的不太规则的三角形,这片区域,以及周边连带的辐‘射’区域,都是自己控制的地盘儿。

    而毫无疑问的,磐石堡周边,青锋山以南,甘河两岸,水河两岸这一片大约方圆在十里左右的区域,乃是其核心所在。

    最富庶,最繁华,人丁最多,董策用的心思也最多。

    他把全副心思都扑在此处,以至于十里铺丢给了当地乡老,至于几个隶属于他管辖的墩堡,除了安乡墩之外,其他几个更是瞧都没瞧一眼。在他看来,与其把有限的‘精’力‘浪’费在和那几个墩堡的固有势力地头蛇斗心眼儿上面,还不如置之不理。反正那几个地界儿,就算是拿下来,也不见得能有多大的好处。

    得不偿失。

    夕阳洒遍天际,从董策的角度看过去,广袤的旷野,方才解冻的河流,都被一层淡淡的透着金黄‘色’的红光笼罩着,平添了几分瑰丽的美感。

    麦苗随着风吹而形成一阵阵的‘波’‘浪’,解冻的河流那哗哗的流水声,隔着这么远早就听不见了只是仿若还在耳边回‘荡’。

    河流解冻了,麦苗疯长了,天气转暖了。

    ‘春’天就要到来了。

    崇祯八年,这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来到。

    天‘色’渐晚,夕阳西下,冷风料峭,扑面而来。那城头竖着的旗帜,也在风中猎猎作响。董策心中却是一阵阵的火热。他身板儿笔直,‘挺’拔宛如一杆宁折不弯的缨枪,抿着‘唇’,手轻轻的摁着垛口,眼中闪烁着的,是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

第584章 五八三 丰收之日,大展宏图之时!() 
这也就意味着,董策定下的赋税,是可以完完整整,一粒不差的都能收上来的。

    虽然按照产量来说,每亩地的收成都被他收走了大部分,但由于磐石堡的百姓拥有的耕地面积都很大,所以他们能够留下的粮食总量还是很可观的。

    足够吃嚼之用了,而且还能剩余不少。

    磐石堡人不是极多,但耕地面积不小。

    夏粮征收过后,掌握在官府手中,也就是董策手中的粮食,将会出现一个井喷式的增长。

    大量的粮食!

    而在这个时代,拥有了粮食,也就拥有了无限可能。

    流民四起,饿殍遍地,有了大量的粮食,立刻就能收拢巨量的百姓,就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征发更多的兵丁,拥有更强的势力。到了来年,就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这是一个滚雪球一般的良‘性’循环、

    当然,前提是打通一切关节,使得朝廷和地方官府不强力干涉,另外一个就是要认真做事,用心做事,别出什么自毁长城的岔子。

    董策攥紧了拳头,心里一阵阵的怒吼。

    粮食丰收之日,便是自己大展宏图之时。

    到时候手上有粮,麾下有百姓有军兵,便是大有可为!

    生逢盛世,自当为太平臣子,一心往上攀爬,辅佐君王,成就生前身后名;而生逢‘乱’世,那便要做一个枭雄!

    这个时空,这段历史,我即到来,便断无不留下一丝痕迹之理!

    身后传来脚步声,一个家丁快步过来,在王通耳边说了几句。

    以董策现在的身份地位,自然是要带着家丁护卫的,就算是他自己不在意,惟其一身之所系,关乎所有人,自然是不能轻忽。每次出来,大约都是带上六个家丁,王通带队,剩下的人里,以董勇振为首,里面还有董勇庆这个比较熟悉的。

    这会儿董策扶墙远望,董勇振等人都是站在他身后大约五步远。

    王通走

    到董策身后,低声道:“老爷,黄四爷来了。”

    这黄三爷,自然便是黄季,董策都管他叫叔,那在这个体系中,黄季的地位自然是颇为特殊超然的。王通等人一开始不大知道该如何称呼,后来打听到黄季在家中排行第四,便都管他叫黄四爷。

    伯仲叔季,黄季排行老四也是很正常。

    “哦?季叔来了?”

    董策神‘色’一动,眉‘毛’挑了挑,道:“快请上来。”

    “是。”

    王通应了一声在,吩咐方才上来的那个家丁下去把人带来。

    现在董策出行,除了有六个人随身跟着之外,外围还有几个家丁,在他要去的地点周围下上关防,防止无关人等冲撞了。

    身后传来喋喋的脚步声,董策回过身来,便看到黄季跟在那家丁后面,正往这边走过来。

    董策一抖衣袖,快步迎了上去,笑着打招呼:“季叔,你过来了。”

    黄季上一次跟董策见面的时候还没有这许多规矩,没想到这次过来,连见董策一面都要通报了,心下便有些不快,不过眼见得董策过来迎着,而且亲热依旧,心中这份不满才淡了些。

    “汉臣,这次回来,有很重要的事要向你说。”

    黄季盯着董策,面‘色’凝重道。

    董策一怔,然后便是点点头,伸手一引,指着不远处的垛口道:“走,咱们过去那边说。”

    “都在这儿盯着。”董策朝着身后那些家丁吩咐了一声,王通赶紧应了。

    董策当先走到约莫十步开外的垛口处,这里离着那些家丁们已经有些距离,可以保证说的话他们决计是听不到的。他的神‘色’也很是凝重,不过倒是没什么慌‘乱’的,还是非常镇定。

    当初他委派黄季去四处渗透打听,寻觅机会,找寻苏家的弱点破绽,意图‘激’化矛盾,煽风点火,酿成民‘乱’,趁机‘混’入自己的人手,冲击苏府,将苏府上下给杀一个干干净净,彻彻底底,以绝此后患!

    这个计划,可说是非常之狠毒,而且可行‘性’非常之高。苏家为富不仁,祸害乡里,百姓们早就已经是苦不堪言,只要有人煽风点火‘弄’点儿‘阴’谋诡计出来,很容易就

    能煽动情绪。

    但是看黄季现在的脸‘色’,可见计划开展的并不顺利。

    这让董策有些始料不及。在他原先的计划中,这前期工作,煽风点火,应该是最容易开展的一项,比较难‘弄’的,反而是民‘乱’酿成之后,应该如何引导,如何在此过程中捞到最大的好处,以及之后如何善后,使其既有一定的影响,又不至于大到震动整个冀北道官场的程度。

    却没想到,这第一步就走的如此艰难。

    黄季的能力,董策是知道的,那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肯定是出了什么岔子了。

    这就是更麻烦,让人更头疼的一件事。

    “汉臣,自从咱俩合计了之后,我便一直在苏家有地的村子里转悠,也找到一些当初的关系,了解到了不少东西。只是,这件事儿,并不像是咱们当初想的那么简单。”

    这番话显然已经在黄季的心里转了许久了,因此说的又急又快,没有丝毫的停滞,只是情绪显得很急切。

    “季叔,你别急,慢慢说来。”董策盯着黄季的眼睛,沉声道。

    “是。”黄季喘了喘气儿,略略平复了一下‘激’动地心情,沉声道:“似乎不单单是咱们在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