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410章

崇祯七年-第410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硬件儿不好,可以用其它东西来弥补,只要是主人水平够高,心境够高,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品味,那么总是能‘弄’出清淡雅致的书房来的。

    因为贵的东西未必雅致,许多雅的东西乃是很便宜甚至不要钱的。

    这个年代的文人‘骚’客,最崇尚的书房书斋乃是山居。李晔所言之《紫桃轩杂缀》中描述理想书斋环境是:“在溪山纡曲处择书屋,结构只三间,上加层楼,以观云物。四旁修竹百竿,以招清风;南面长松一株,可挂明月。老梅寒蹇,低枝入窗,芳草缛苔,周于砌下。东屋置道、释二家之书,西房置儒家典籍。中横几榻之外,杂置法书名绘。朝夕白饭、鱼羹、名酒、‘精’茗。一健丁守关,拒绝俗客往来。”

    这里头,除了那些吃的外加雇佣一‘健丁’之外,又哪里能‘花’多少钱?

    怕是十两银子就够了。

    关键是品味要有,水平得高。

    筑室于山间水涯并不现实,但可以造出山房的趣味。

    诸如项脊轩,不过就是一座陈旧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只可以容纳一人居住。已经是一座百年老屋,泥土上漏,流水下淌,环境可谓是很恶劣了。以至于归有光每每移动书桌,环视四周,竟是发现根本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

    屋子又朝北,不能被阳光晒到,哪怕是白天,过了中午屋也已非常昏暗。

    这等恶劣条件,归有光如何将其‘弄’得雅致的?

    很简单,先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自然明亮。又在庭院里并不刻意,很是随‘性’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书摆满书架,有时高声诵读,有时静静独坐,品味天地。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不过稍作整修,便能营造出这等雅致的环境来。

    但是那自己品味一般,水平很差,附庸风雅之人,就算是能堆砌再多的名贵家具,珍惜摆件儿,里面的陈设再怎么豪奢,也是给人一种恶俗的感觉。

    比如说苏以墨的书房。

    书房很大,是两间屋子打通了的,地上铺的是水磨青砖,收拾的颇为干净整洁,坐北朝南,靠着北墙的乃是一家榉木三屏风围子罗汉‘床’,通体呈现出一种深紫和暗红参差的‘色’彩,束腰鼓‘腿’彭牙式,大挖马蹄,兜转有力。用料硕大,三挡板皆为独板。‘床’面装有藤屉,风格朴质简练。

    这个年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即榻、罗汉‘床’、架子‘床’、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古人睡觉有大睡和小睡两种,大睡就是晚上正式的睡眠,小睡指午休等小憩,榻和罗汉‘床’用于小睡,可以用来待客,而架子‘床’和拔步‘床’用于大睡,不能用来待客。

    放在书房中,一来看书看得困倦了,可以略作休息,二来若是有客人,也可榻上说话。

    长有六尺,宽有三尺,高度比宽度略小一些,虽然说是罗汉‘床’,却也很是阔大,只是窄了点儿,不过单论长度,却是比后世不少双人大‘床’还要长一些。

    在三屏风围子罗汉‘床’右手边,则是一个黄‘花’梨木夹头屉板*平头案,和罗汉榻齐高,上面放着一个木头匣子,匣子盖儿敞开着,也不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

    而在罗汉‘床’的左手边,则是放了一架黄‘花’梨木凤纹衣架,足有五尺来高,上面‘花’纹繁复细腻,雕工极好。这会儿上头挂了一件儿黑‘色’的大氅,理当是苏以墨的。

    在罗汉榻后面的北墙上,开了一个三尺见方的大窗子,上面是有着细碎的木头窗格的窗户。而在窗子的左右,则是挂着一副对联,对联的纸张颜‘色’已经有些发黄了,显然年岁不短。

    贴着西墙,摆放着一个硕大的黄‘花’梨木品字栏杆架格,上下三层,足有六尺来高。最下面那第一层整整齐齐的摆放了许多的线装书,都是那种外头套着硬壳的纸盒子的书,屋子里面的家具看上去很老,这书却是很新,看样子怕是之前没怎么翻过。

    中间一层也是如是,最上面那一层却是放着几个大木头匣子,上面贴着纸,上头写着一个大大的‘贴’字,想来里面放置的乃是书帖。

    在这黄‘花’梨木品字栏杆架格前面,乃是一张紫檀木裹‘腿’罗锅枨画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笔洗,笔筒,一个青‘花’白釉的大肚子瓷缸,里面横七竖八的‘插’了不少卷轴。

    桌子后面,乃是一张黄‘花’

    梨木四出头官帽椅,靠背形成一个弯曲的线。在椅子后面的黄‘花’梨木品字栏杆架格两侧墙上,各自挂了一幅画,也不知道是不是名家笔墨。而在左边那幅画的北边儿,也就是整个房子的西北角,贴墙放着黄‘花’梨木透空后背架格,也分三成,跟那张黄‘花’梨木品字栏杆架格一般高度,不过左右窄了不少,上下三层,也是放慢了各种线装书。最上头那层下头还有俩并排的‘抽’屉。

    有桌子有椅子,有书架有书,还有休息的地儿,按理说,一间书房里头有这些个东西,也就应该足够了,但却不然。

    东墙上开着两个大窗子,跟北墙上那个一般无二,也都是镶着木头格子的窗户,靠北的窗子窗下,放着一张黄‘花’梨木螭纹联二橱,橱子上头蹲着一个黄‘花’梨木宝座式镜台,上头一面约莫一尺直径的铜镜很是光亮。

    在东北边儿的墙角上,放着一个黄‘花’梨木高面盆架,上面放着一个铜盆,里面还盛着水。架子上搭着几条干净‘毛’巾,想来是若是疲累或者困倦了,便擦擦面‘精’神‘精’神。

    两个窗子中间还挂着一幅画。

    东墙靠南的那个窗子下头,放着一个黄‘花’梨木三足香几,约莫有三尺高,上面放着一尊‘精’致的三足铜香炉。通体紫铜打造,不过是五寸直径,五寸来高,里面盖着盖子,里面也不知道焚烧的什么香料,屋子里萦绕着一股淡淡的香气。

    有点儿像是茶香。

    离着这窗户大约三尺开外,则是一张黄‘花’梨木两卷角牙琴桌,上面放着一张古琴,琴桌后面是黄‘花’梨木束腰罗锅枨方凳。

    房子中间,则是空出来一小块地界儿,并没有放置东西。

    这书房中大量使用的是黄‘花’梨木等名贵木材,而且家具做工‘精’致大气,‘色’泽都是莹润深黄偏黑,意一‘摸’上去,光滑温润,显然已经是有年头的老家具了,一看便知价格不菲,还要远远超过那些刚刚打造出来的同材质的家具。看这样子,怕这里面的家具年份不下百年,怕都是前几位皇爷在位的时候传下来了,甚至是前朝‘蒙’元的也不一定。单单是这些家具,没有千把两银子便打不下来。

第512章 五一一 县尊不好惹() 
而且光是有钱,没关系没路数,你也买不着!

    只是这名贵家具多是多了,却怎么看怎么给人感觉是拼凑出来的异样,按理说屋子里放上这些也是无可厚非,但这会儿这些东西往这里一摆,那就给人一种很别扭的感觉。明明不‘乱’,但就是不协调,似乎主人家有这些家当,便都要塞进来一样。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初苏以墨的书房便给六棱山的山贼外加后面‘摸’进来的人给偷抢了一遍,里头不少东西都没了,这些家当都是为了撑面子,‘花’费重金购置回来的。不过他也没心思打理布置,搬回来就往里头一放,反正自个儿还觉得这样儿‘挺’好。

    苏少游进来的时候,苏以墨正自斜靠在罗汉‘床’上,手里持着一本书,慢慢的瞧着。时不时的端起放在一边*平头案上的茶盏来轻轻啜饮上一口。

    他看似很是悠闲淡然,不紧不慢的样子,只不过苏少游跟他父子多年,哪还能不知道自己老爹的脾‘性’?怕是这都是强自装出来的,果然,他观察了一眼,父亲听到自己进来的声音,明显耳朵动了一下,手也是一抖。

    苏以墨抬起头来,淡淡问道:“回来了?”

    他说话很平稳沉缓,但苏少游却能看到他眼中的焦急之‘色’。

    不过苏少游自然是不会揭穿老爹,苏以墨的家教还是很严的,看穿了归看穿了,他还是‘挺’怕自家老爹。

    “是。”苏少游应了一声,规规矩矩的垂手站在一边。

    苏以墨慢悠悠的坐直了身子,指了指罗汉榻另外一边儿:“坐吧,咱爷俩儿,还这么见外做啥?”

    苏少游应了,便过来做下,苏以墨咳嗽一声,便要去端那茶盏,苏少游赶紧起身把茶端来,双手递给老爹。苏以墨看了他一眼,喝了茶放下,这才问道:“如何,这次你去见了面,冯县尊可有什么说道?”

    他神‘色’间有些急切,不过强忍着罢了。

    “孩儿跟冯县尊倒是见了面了,也说了咱家的这情况,那些粮食都完了税,只是……”苏少游吞吞吐吐道。

    “只是什么?”苏以墨顿时脸‘色’一沉,赶紧追问

    道。

    苏少游叹了口气,低声道:“新上任的这位不好说话啊,孩儿跟他说了,咱们遭了山贼,因此有一部分粮食未曾征集上来,还请大老爷宽限一些时日,结果那位问我,要宽限多久。孩儿大着胆子说拖到下次收税一并完结成不成?之前许多次,咱们不都是这么做的?别人这般做的也不少!”

    苏以墨追问道:“然后呢?”

    苏少游一声苦笑:“那位大老爷一口回绝,说咱们家本该去年就完税的,拖到现在,已经是不该。他只给半个月的时间,若是半个月内短缺的那些再‘交’不上来,就要禀奏上官,参咱们一个征税不力,要撤了咱们家的粮长世职!”

    “什么?要撤了咱们的粮长?”

    苏以墨顿时勃然大怒,狠狠的一拍‘床’板,大叫道:“黄口小子敢尔!”

    他显然已经是震怒之极,就连胡子都气的一哆嗦一哆嗦,脸‘色’涨的通红。

    明承元之行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大同路于洪武二年改为大同府,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朔州、蔚州四州及大同、怀仁、马邑、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七县。明实行卫所制,大同镇为九边重镇之一,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指挥使司设在大同。永乐七年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十年设巡抚,正德八年设总制。

    又因为地方上虽然军户众多,但民户也日益增多,若是依然由当地驻军将领管理,未免诸多不便,因此又设立县治,派驻牧民官。

    是以这大同地界儿下面,是军管和民管犬牙参差的,有的地儿是军堡守备管理,有的则是当地的县令管辖。下面各县听大同府的,下面的各个军堡名义上理当是听大同镇总兵的,只是真正管理他们的却又是各地的兵备道,而兵备道则是既不归大同府管理也不归大同镇总兵管理,而是直属山西布政使司,甚至就连大同巡抚和宣大总督在名义上对他们也没有管理权,可是砸实际上,又是宣大总督管大同巡抚,宣府巡抚,而大同巡抚又是管着下面的兵备道,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