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41章

崇祯七年-第41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策只说了一句话。

    “苏大成妻马氏的例子,你们都看在眼里了。”

    董策淡淡道。

    他这句话一出口,下面的人群顿时是安静了下来。

    马氏之死,是他们所有人心中的一根刺,时时刻刻的都在隐隐散发着痛。男人无能,妻子被掳,回过头来却又把妻子给逼死。这等行径,他们虽然不觉得苏大成有什么错,却也知道,这绝对不是光彩的事情。

    马氏是被悠悠众口给逼死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谁也无法反驳。

    董策扫视着众人,缓缓道:“我还在十里铺呆了几年,你们可一直在安乡墩呆着,有些东西,看的过也听得多。咱们北边儿不远处就是鞑子,这几年建奴也频频来此犯边,有多少好人家的闺女媳妇儿给鞑子掳去,逃不回来的的,不消说,是死在异地他乡了。那些逃回来的,大伙儿都嫌她们身子脏了,夫家也骂,娘家也骂,闲人也骂,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多半都寻了短见,就如今日马氏一般。”

    他目光扫向了李贵:“李贵,你来说。”

    这一番沉重的话揭开了众人都知道,却都不愿意提及的一个血淋淋的现实那些回到家中的女子,反而是被自己人杀死的更多。从北边儿逃回来的男人,那是响当当的逃人铁汉子,但是女人,那就是荡妇****,德行有亏。

    气氛顿时变得沉重滞涩起来,所有人都不说话,苏大成一张脸变得血红血红的,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李贵有点儿不敢正视董策的目光,他低下头,咽了口唾沫,艰涩道:“这些年听到,周边庄子里给掳走的女人,总有一百三五十个了,能逃回来或是救回来的,得有三四成,不过回来之后,没几日子,要么是上吊,要么是出家当了姑子。去岁,六铺庄有个从北地逃回来了的,才十八,怀了鞑子的孽种,肚子都显怀了。他那男人混号儿老蔫儿,是个窝囊废,见了也没说啥,照样过日子,那女子也就安了性子。却没想到生产那日,孩子刚出来,就给那老蔫儿一把夺过,往地上死命的一掼,直接就给摔成了一滩烂肉。孩子他娘受了刺激,也跟着死了。两条人命的关天大事,后来给闹了上去,也没人管,不了了之了。”

    他这话,却也藏着一层深意,也是在提醒董策,这种事儿,是哪个男人都忍受不了的。窝囊如老蔫儿,尚且在这件事上如此狠辣绝情,就更别说别人了。

    管是管不了的,不过董策也没打算管。意识层面上的东西,太精深了些,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李贵,倒有几分心思。”董策心中暗道一声。

    “大伙儿都听到了吧?才几年间,就有多少女子被掳去,被逼死?咱们身处边疆险地,时时刻刻都要防备着鞑子和建奴,谁又能说,以后被掳走的人,不会有你们的妻女?”

    董策冷笑一声,巧妙的避开了传统思想这一触碰的禁区,扫视众人,冷笑道:“今日训练女兵,也能让她们奋勇杀敌,也能让她们去杀鞑子!至不济,也能让她们有自尽的气力,而不至于受辱于人!”

    听了这话,众人竟是不自觉松了口气,如果董策要挑战他们几千年来祖祖辈辈形成的伦理纲常,硬要说他们做得不对,那些女子不该死,要强硬的改变他们的思想,他们是定然要反抗的。但是董策现在把训练女兵说成了方便她们到时候自杀,这却是很符合她们的观点,也就容易接受的多了。

    众人的神色董策尽入眼底,不由得心中苦笑。

    挑战传统,是一件何其艰难的事情?但凡能够做成的,都是无比逆天且气运加身的人物,自己暂时还是不要奢望的好。

    其实训练女兵的想法,董策早就有了。一开始时候这般想,主要是因为他手底下的人手,确实是太过于短缺。把各家各户十三岁以上的女眷捡出来,实力总也能扩大一些。

    别人瞧不起女兵,只以为她们要么是包扎伤口干些辅兵的行当,要么就是当泄欲的工具,但是董策却是从来不敢小觑了这些女子。

    洪秀全有三千客家女兵作为亲兵,而在天平天国的行伍中,更有十万女军从事着不同的战斗岗位。

    这位太平天王,也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女兵的人。

    这些被称为‘大脚蛮婆’的客家女,战斗力极强的,当初韦昌辉造反,三千甲兵兵逼天王府,硬生生的给这些大脚蛮婆给杀退。后来清军攻入天京城,也是她们,守在洪秀全的王宫前面,最后全部****而死。

    女性一旦立志为信仰或主义献身,则往往会迸发出远远超出男性的执着和坚笃。无论是守卫“天王府”的大脚客家女,还是在战火烽烟中杀敌御辱的黄埔英烈,又或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艰难跋涉的女红军,无不是用事实和自身的命运一遍一遍地证明了这个道理。

    当拿惯了绣针的双手,握起冰冷刀枪的时候,也并不比男人差多了。

    没错儿,她们气力是小了些,身板儿也瘦弱了些,但是在一支纪律森严且训练有素军队中,个人的武勇和战力,本就被削弱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如此一来,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就降低了许多。再者说了,这些军户家眷从小就地下干活儿,身板儿还都不错。

    就像是前夜偷袭建奴,真要是和那些马甲步甲阿哈混战,靠着个人武勇战斗的话,安乡墩墩军早就给杀的溃不成军了,而排成一排,长矛攒刺过去,双方的距离就给拉近了许多。

    “好了,就这么定了。”董策拍拍手道:“既然开始训练,那便算是入了军籍,上头是不给饷银的,但是本官这边,每月一人补给你们五钱银子。”

    一听这话,众人都是喜笑颜开,态度也都变得踊跃起来。

    虽然俘获的后金的辎重董策是一个大子儿都没往上交,全都私底下分了,每一户都分了不少的银钱,但是他们却是苦日子过惯了的的,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富翁。说白了,就是小农意识,那些钱都藏得死死的,而听到每月能多拿些银钱,都是高兴极了。

    既然都同意,事情就好说了,接下来就是统计人数。

    最终是统计出来十三岁以上的女眷一共十一个人这么算来,跟墩军的人数也正好相同了。

第53章 蓑衣渡() 
几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都是安静无事。

    十里铺给下面的各墩堡传了消息,说是建奴小股部队也都已经撤出了镇羌堡的辖区,让各军安心镇守,无需惊慌。这个消息也让镇羌堡下辖的万余子民长长的松了口气。

    其间许如桀亲自来了两次安乡墩和董策面谈,言道已经把功劳上报,上头的大老爷们极为的重视,已经层层汇报,怕是几日之间就能抵达京城,上至天听。对于这个结果,董策自然是非常高兴。

    就算他再怎么能打,也有一个天然的劣势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终究是太短了些,更没有什么渠道可以探听到一些官面上的消息,想要了解上面,那就只有等待和听别人说。而许如桀,显然就比他掌握了更多的渠道。

    他话中拳拳,笼络之意,董策又如何看不出来?正巧董策也是需要这样一个上司来依靠,双方可说是一拍即合。早前那一点点儿的不愉快都被两人给选择性的忘到了脑后,变得其乐融融。

    当然,许如桀也没有忘了从董策这里讨要些好处。

    这好处并不是银钱,董策等人缴获了大量银钱的事儿,已经被他结结实实的给捂了下来,别说是外人,除了那一日参与袭杀建奴营地的几个墩军之外,便是他们的家眷也都不知。女人终究城府浅些,得到了消息欢喜之下难免会私下里宣扬。外面也知道安乡墩定然有所缴获,却不知道到底多少,而董策更是矢口否认,因为都分到了好处,所以所有墩军们也是口径一致,没一个人泄露秘密。

    他们不说,别人也是无可奈何,所以许如桀瞄准了那些放在明面上的东西,比如说战马。

    好说歹说之下,终于从董策这里要走了六匹战马,他有十个家丁,但是整个十里铺加起来也不过是六匹马而已,其中还有一匹是属于董策的。从董策这里要走了这些战马,就能把他的家丁队伍给好生的武装起来了在这个时代,军队是指望不上的,要指着家丁。

    当然,董策这等雁过拔毛之人定然是不会白给他的,作为交换,他从许如桀那里要来了一大批的黄豆马料等。

    安乡墩也不富裕,养着这些战马早就有点儿吃力了,放出去一些减轻压力也好。

    这一日,安乡墩大门敞开,一行五名骑士纵马出了墩门,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他们的马术都是颇为的娴熟,横刀跃马,竟是很有几分纵意豪侠的味道。马上众人,都是精壮汉子,身上穿着的战袄虽然颇为的破旧,但是一个个却是浆洗的干净。他们腰间挎着比边军的一般步弓更大一号的强弓,箭壶就在的另外一边晃荡着,有的手中持着长铁枪,有的则是拿着长柄挑刀,这等装备,边军中可不多见。

    这些人衣衫虽然破旧,武器却是精良,人人精神状态极好,一看就知道乃是彪悍勇毅之士。

    当然,最扎眼的便是他们胯下的战马,个顶个儿的都是膘肥体壮,体型比一般的战马大上不少,神骏非常,这等好马,可是少见。

    被众人簇拥其中的正是董策,这一次他的脸上,竟是少有的带上了几分期盼忐忑之色。

    此次他带着石进、王浑、周仲、王通四人要去的地方,正是蓑衣渡,他的家。

    董策的父亲本就是蓑衣渡人出身,做官发达之后,便在蓑衣渡买房置地,把家安在了那里,一时之间,董家也成为了蓑衣渡颇为显赫的大户人家,很是风光了一阵儿。可惜后来好景不长,董策的父亲死后,境遇便是每况愈下,董策也在十里铺受尽了欺凌。

    十里铺的家中,有三位亲人:母亲,哥哥,嫂嫂。

    自从穿越之后,占据了这具身体,董策就一直对此事心存芥蒂,毕竟管一个素未蒙面的人叫妈,他心里还是很接受不了的。所以他一直在逃避,一直在拖,找遍了各种理由,就是不愿意回去瞧瞧。但是这具身体中残存的那濡慕思念的情绪,却也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他,终于,他知道,也再拖不下去了。

    数月未归家,这是要拖到什么时候?

    他今天终于决定,要回家看看,看看家中的老母,看看那家中的地,那祖上留下来的宅子。

    不过却不能以过去那个受人欺负的窝囊废癞狗子的形象回去,而是要完全转变过来。

    他今日穿了一身青色箭衣,窄窄的衣袖,在这个时代颇为少见的修身设计,把他高挑挺拔的身材衬托无遗。鲜衣怒马,众人环伺,正是浊世翩翩少年。

    这些时日,建奴已经退去,于是各墩堡的戒备也就放松了不少,路边田间多了许多在其中劳作的军户百姓。特别是离开了最北边儿边地的范围之后,越是往内里,人口约是密集。

    看到这一支精干强悍的小队伍路过,众人都是为之侧目,心里暗自揣测这又是哪位大人的家丁队伍,之前怎地从未见过。

    蓑衣渡距离十里铺大约五里,不过距离安乡墩还挺远,差不多是十二三里地的样子。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