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292章

崇祯七年-第292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了济世堂,董策嘱咐董忠康和董忠庸去买几只猴子,然后便带着其他的人去了他在阳和城的店面。

    买猴子,也是这一次董策来阳和城的目的之一。

    至于原因,则是让他很有些不悦这半个月来,陆陆续续的病死了三五匹马。明朝可不比塞外,更不比辽东,向来是极为的缺马,很少有军队能有一支规模足够大的全骑兵军团。虽说甘肃宁夏这些传统的养马地并未丢失,但是由于管理的不善,官员贪污横行成风,导致战马的数量永远是停在纸面上。像是陕甘马政,纸面上还有战马二十几万匹,实际上一根马毛都没有。

    董策的这些战马,倒是没花什么钱,不过得来的也不太同意,一些辽东雄骏得自于那些被杀的建奴,剩下的那些蒙古马,则是从马贼手里抢来的,两番血战,付出的代价也不可谓不大。

    而且这种能够抢的战马的机会,可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也就是那两次而已。有了这些马之后,再想补充都是极难,毕竟在大明朝,战马属于是有价无市,有钱你都未必能买得到。董策初来乍到,时日未长,路子还没铺开呢!

    因此死了这几匹战马,可是让他心疼的不得了,说句诛心的话,怕是他宁可麾下百姓死上几个也不愿意战马出事儿。

    死因已经查清楚了,是由于马瘟,说白了,是血虫病发烧,拉稀,不肯吃东西,而且有的拉血。

    之所以得血虫病,是因为入口的草料有问题,里面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虫子之类的。但是董策总不能不给它们吃草,而且这个年代也没办法清楚草料上面的病菌。

    所以便要来买猴子。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世间万物,冥冥之中总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联系,猴子和马就是这样一对儿。

    在这个年代,军中一般都会在马厩中养猴子,这样能有效的趋避马瘟。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其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是根据千百年下来的经验得出来的结论却是很明确了马厩里养猴子,就是能够趋避马瘟。

    至于其中的原理,有两个说法。

    其一是:猴子天性好动,每每当这些马松懈倦怠的时候,猴子就会去撩拨它们。这样就使马时刻保持忧患心理,并且还得到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马队对血虫病的抵抗能力,所以猴子便有了弼马温之称。

    其二则是: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西游记》之所本。’”也就是说,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辟马瘟!

    平心而论,应该是后者比较有说服力的。

    无论如何,猴子反正都是有一个弼马温的外号,这也是西游记中孙大圣弼马温的由来。

    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西游记》虽是神话,但涉及人物的官职,都是采用明朝的官制,并非向壁虚构。但明朝管御马的机构,始设于吴元年九月,名称御马司,正五品,掌御厩马匹。却为何叫“弼马温”?别说是明朝,其它任何一个王朝的官制里,都没有“弼马温”这个职位。

    便是来源于此了。

    董忠康和董忠庸两人在这阳和城中待的时日可不短,对这儿比董策更熟悉,由他们去买,自然是再方便不过。其实这等事,董策让张麻子去是最省事儿的,只是张麻子总归是人家刘三爷的手下,自己老是去支使他,就算是刘三嘴上不说,心里定然也是不高兴的。

    董策带着剩下的几个家丁去了自家的店面。

    店面位于棋盘大街最繁华的的路段,这里也是阳和城最繁华的所在,一眼看去,人头攒动。周围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人来人往,顾客盈门。却惟独这家店面的,大门紧闭,铁将军把守,一片冷清颓废。倒是让一些没有店面的摊贩看中了此处,这里门前有数级台阶,台阶上面空间颇为宽大,下面也是很开阔,正是做生意的好地界儿。那些摊贩便自在阶下铺上一块破布或是毡子,在上面摆上了要贩卖的商品,屁股地下随便垫点儿什么,便笼着袖子坐在台阶上吆喝起来。

    还别说,这儿人流量极大,人来车往的,在这儿摆上摊位,根本就不愁没人来买,因此这些摊位前头,也是各自围着一堆人,瞧着也是热闹。

    董策看了,不由得心中苦笑。虽说这是自家店面,也不用交租金,但是这店面在这儿荒废一日,便是损失不知道多少银钱。

    家丁们瞧了,都是很不高兴,这些摊贩当街售卖也就罢了,却是大摇大摆的占了自家门前的地界儿,一副此间主人的样子。当即,董勇振等一群家丁便是翻身下马,大步走过来,开始驱赶这些摊贩。

    董策淡淡的瞧着,并没有阻止。做事儿没有这样做的,看他们娴熟的样子,这些人怕是在这里摆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这儿售卖东西,怕是已经潜意识里面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地盘。如果自己不但不驱赶他们,反而允许他们在这里继续做,他们怕是气焰会更嚣张,更觉得他们是对的,不但不会感激自己,背地里闲言碎语也不会少。而若是自己动用人手驱逐他们,他们固然心中也有怨气,却也当知道,他们做错了,这片地是有主人的。

    再说了,若是现在允许他们继续留在这里,那店面开张之后呢?岂不是更麻烦?

    那些摊贩见这群人一个个魁梧高大,便知道是不好惹的,再看看他们身上携带着的兵器,顿时就更胆怯了三分。董勇振虽然能打,却不是个莽夫,他当初在家乡也是横行一时的打行。做一个合格的打行,不但得手底下功夫硬,更得练就好眼力,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万万不敢碰一下,还要有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本事。

    他上去之后先不动手,而是把藏在兜囊里面的骑兵刀的刀柄亮出来,低低喝道:“老子等是董大人的亲兵,这店面是董大人家的,你们在此摆摊儿,是何用意?大人宽仁,不追究你们,赶紧散去吧!若是再不识抬举,一张帖子送去阳和县,把你们都下了大狱!”

    他先是亮出身份,对这些人进行威慑,而后再出言威胁,就更把效果增强了十分。虽然不知道这位董大人十个什么官儿,但一看他亲兵的做派,便知道是个大官。而更让他们畏惧的是那一句拿去阳和县,下了大狱。若是说百姓对军队还有那么一丝‘你敢当街杀人么’的不在乎的话,那对地方官府,却是畏惧到了极点。

    地方上的衙役,有的是法子整治他们,其作用是军队也无法起到的。

    果然,这些摊贩二话不说,点头哈腰的便收拾东西走人,生怕走的晚了给这些凶神恶煞的军汉拿去。

    董策见人都被清光了,这才策马缓缓向前过去。

    到了门前,他刚翻身下马,忽然一变窜出一道黑影来,扑倒在他面前,跪在地上连连磕头,一双手却是高高举起,手里举着一个缺了半边儿的破碗,口中一叠声道:“大老爷,求求你了,赏点儿吃的喝的吧。大老爷,您公侯万代,万家生佛,大慈大悲,求求您了……”董策不由得一怔,仔细一看,却是个乞儿。这乞儿身上穿着还是有些单薄的秋装,而且上面已经破了不少洞,露出了里面的一片片肌肉。那肌肉又黑又脏,有的上面还裂开了小口子,血坸混着污泥堆积在里面。今儿个天气并不暖和,这乞儿跪在地上一阵瑟瑟发抖。他双手已经黑的看不清楚本来的面目了,上面满满的都是皲裂的血口子,一头长发板结在一起,不知道多长时日没洗澡了,身上还散发着一阵阵的酸臭异味儿。

第371章 三七零 乞儿() 
董策甚至无法分辨出这乞儿到底是男是女,方才他发出的那声音尖锐嘶哑,就跟鸭子嘎嘎叫一样,有点儿像是正处于青春期变声的少年——

    董勇振大怒,他一时不查,让这乞儿窜到董策面前,心里很是自责。这乞儿身上这般脏臭,岂不是玷污了大人的眼睛?再说了,若不是乞儿,而是一个刺客,那大人岂不是危险?

    “你这该死的乞儿,不长眼么?惊扰了大人,打不死你!”董勇振发出一声低低的怒吼,便要上来把他拖下去。

    董策却是摆摆手,示意董勇振退下。低下头,饶有兴趣的问道:“怎地不找别人乞讨,单来找我?”

    那小乞儿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显然是有些害怕,却不敢说话。董勇振在一边低声恐吓道:“快说,再不说当心来自的拳头。”

    董策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董勇振倒是个有眼色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果然,那小乞儿给他一吓,赶紧道:“老爷您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官儿,大官儿总归是更有慈悲心的,问大官儿要,会赏的多些。”

    “哦?”董策笑道:“你怎知道大官儿就不吝啬?”

    那小乞儿说了句话,口齿便利索多了:“大官儿就算是吝啬,随便丢出来的他觉得不心疼的东西,也比那些不吝啬的一般人慷慨解囊赏的都多。”

    董策一怔,眼神顿时便有些重视了,这小乞儿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有条理又颇有些哲理的话来,不由得让他很是诧异。而且这贪图,这用词,显然不是一个小乞儿所能有的口吻。

    “你抬起头来,让我瞧瞧。”董策沉声道。

    那小乞儿身子剧烈的颤抖了一阵儿,还是抬起头来,看了董策一眼,便是赶紧垂下眼皮儿。

    董策又是愣了愣。这一抬脸,他现在倒是看出来了,这小乞儿的确是个男的,看上去年纪绝对不大,也就是十一二岁左右,难怪一副变声期的公鸭嗓子。他脸上也都是大大小小的脏污,事实透过这些还是能看得出来,这乞儿肤色白皙,长的颇为清秀,更是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乞儿长的白皙清秀并不奇怪,但是有书卷气,这便说明他是读过很多书的,而且肯定当乞儿的时间不长。若不然的话,就算再怎么浓重的书卷气,在乞丐窝里混得时间长了,也都成了痞气和市井气了。

    让董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的一双眸子,黑漆漆的,咕噜噜乱转,充满了灵气。

    董策瞧着他,忽的脸一拉,喝道:“你这乞儿,好生无礼,却也要知道,大官儿固然赏你得多,发起脾气了,却也不是你能承受的。我这家丁脾气好不好,你就不信给当街打死?”

    “不会的。”那乞儿却是没被董策吓住,嘻嘻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你们大官儿都是要脸面,重名声的,肯定不会当街做这等事。而且大老爷您一看就是面善讲理之人,岂会把我当街打死?”

    董策闻言哈哈一笑:“你这乞儿,倒是有些意思。”

    他摆摆手:“天凉,别在地上跪着了,起来说话吧!”

    “谢大老爷。”那乞儿道了谢,恭敬的站在一边,腰微微弯起来,很是恭敬,显然是个知礼的。

    董策心中更是好奇,问道:“本官听你谈吐,看你举止,当是读过书的,怎地流落到这般境地?”

    他不说还好,话一说出来,那乞儿忽的眼圈一红,眼泪扑簌扑簌的就掉出来,肩膀一抽一抽的。一开始是抽泣,哭了两声儿,便是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