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261章

崇祯七年-第261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了后世城市灯光的通明,大明朝的夜空,黑的纯粹而清澈。

    抬起头,没有乌云或是雾霾的遮挡,能够看清楚那璀璨的星空。

    无数的繁星,大大小小,闪亮或是暗淡,挂在黑漆漆宛若天鹅绒一般纯粹的夜空中,宛若洒下的一把珠翠。遥望着那些星辰,想到上面可能存在的或是不存在的那些东西,董策一时间竟是痴了。

    在那夜空深处,是不是真有神明的窥探?

    或是九龙拉棺,星空彼岸?

    想到此处,董策不由得失笑,看来前世的那些,终归是无法泯灭抹去。或许这辈子,都要深深的影响着自己。

    若是没有前世的记忆,若是不知道那一场在十年之后,甲申年的天变,若是不知道华夏大地即将陷入的百年沉沦,若是……自己大可以和光同尘,享受醇酒美人,醉的酒地花天。哪里需要费这许多的心思,布置这许多的局面,如此苦心积虑,往上攀爬?

    所为的,不就是手握重权,才能一展抱负么?

    可是自己的这些所作所为,一定要有用的才好。

    董策想起了方才那一滴墨汁,氤氲,扩散,最终却是消泯于无形。

    自己区区一人,相对于这亿兆子民之大明朝来说,并不比一滴墨之于一盘水更来得重要或是更有影响力。

    “这可不行!”

    董策攥紧了拳头。

    在磐石堡,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无论是石进,周仲,周伯,李贵,翟青桐……亦或是那些下面的百姓,甚或是现在正在窑厂干活儿的俘虏们。对于他们,对于这千八百人,自己,是真真正正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轨迹,完完全全因为自己而改变,被自己任意安排。

    而在下一年,还要改变更多的人的命运。自己改变了他们,他们又何尝不会反而成为自己的助力,改变更多的人?

    “下一年,至少要改变万人之命运才成!”

    董策抿着嘴唇,线条冷硬如铁。

    ……

    董策自是回了内宅,临走时还很是客气的向白忠旗笑道:“如何,家中一起吃个年夜饭?”

    白忠旗赶紧谢过之后婉拒,他自然知道董策不过是客气而已。上官可以客气,但是做下属的可不能不客气,真若是去了,那就是没有眼色了。而且人家是家宴,你去了,人家难受,你更难受。

    董策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不去也就罢了。

    还好前院儿西厢房中住着不少的家丁,担当府中的护卫。他们都留在府中过年,白忠旗也住在前院儿,他们凑在一起过年,倒也是热闹。便是王通,回安乡墩的家中吃了年夜饭之后也是要赶回来的。

    董策回了府中,一进门儿便看到大丫二丫从厨房里端着红色的托盘往正房中行去。二丫眼尖,瞧见他便高声道:“老爷,您回来了?”

    董策掩上门,上了门栓,笑呵呵道:“回来了,回来了。”

    一进了家门口,顿时便感觉到肩上的那些压力和担子都为之一空,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只觉得舒服顺畅,似乎连呼吸都畅快了许多。

    红袖从正房里迎出来,有些嗔怪的看了他一眼,却没说什么,只是福了一福:“老爷。”

    董策哈哈一笑,拉长了声音儿道:“倒是让娘子好等……”

    却是学那戏子的腔调。

    红袖扑哧一笑,知道他是逗自己开心,心里只觉得暖暖的,笑道:“可别让娘瞧见,老爷处置一天的公务,定是累了,快些进来,歇息歇息。”

    进了正房,只见正屋中间已经摆放了桌椅,桌子上面摆了许多菜肴,足有七八样儿之多,大丫二丫还在流水般的上菜。一阵阵香气弥漫着,让人闻之则食指大动。母亲乔氏正襟危坐在椅子上,抬头睨了他一眼,哼了一声:“怎地大年三十也不得清净?都黑天了才回来,那么多事儿,就不能拖后处置么?你这官儿当得……”

    董策赶紧陪着笑解释了几句,红袖心疼,也是帮着他遮掩。

    “得了,你们两个夫唱妇随的,倒是和和美美。”老太太摆摆手,脸上倒是多了几分笑意。

    董策回了卧房,红袖伺候着他擦脸净面,又换了一身宽袍大袖的阑衫,晃晃荡荡的出了来。

    正屋里面,饭菜已经摆放好了,一张硕大的八仙桌上面摆满了饭菜,菜肴虽然不是很精美,却是花样繁多,量大鲜香。有糖醋鱼、锅烧羊肉、葱爆柏籽羊肉、铁碗烤蛋、腐乳肉等,极为丰盛。

    身在晋北,生于斯长于斯极有可能还会终老于斯,自然吃的都是晋北菜。说实话,大丫二丫也只会做这些,若是让他们做那些江南鲜嫩清淡的菜肴,那就是抓瞎了。

    山西菜以咸香为主,甜酸为辅,选料朴实,烹饪注重火功,成菜后讲究原汁原味,擅长爆、炒、熘、煨、烧、烩、扒、蒸等多种烹饪技法,地域特点非常明显,风味特色各异。晋北菜以大同、忻州等地为代表,由于遍地苦寒,冬天冷风如刀,尤其如此。地域上的特殊位置,使得晋北菜形成了以烧、烤、炖焖、涮等独特的烹饪方法。口味偏重,油厚咸香。

    董策前一世是山东人,山东菜便是油大盐大,大口吃肉,分量十足。因此这些菜董策是很喜欢的。忙活一天,也是饿了。

    桌子旁边还放了一坛老酒,泥封已经拍开,一阵阵诱人的酒香飘了出来。

    本来按照规矩,大年三十的年夜饭,男丁一桌,女眷一桌来着,但是董策现在家中人丁委实是不旺,是以便也不讲究那些,三个人凑了一桌。若是把大哥一家接过来过年就要热闹多了,但是他和母亲谁也没提,就当是忘了。

    大丫二丫是不能上桌的了,她们上齐了菜之后便退下,回厨房热待会儿要吃的饭。然后等主人家吃饱喝足吃后,才吃些剩下的饭菜。

    红袖请董策上了桌,他陪着乔氏说话,红袖则是取了一把铜质的酒壶,盛满了酒,拿到一边去温着。

    少顷,酒温好了,红袖先给乔氏倒了半杯,然后又给自己和董策斟满。董策很能喝酒,便是后世的那种五十四度,六十多度的高度酒,二斤以下也是不在话下的,至于这个年代的低度粮食酒,那就更不算什么。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他爱喝酒,在他尝来,酒液是殊无味道,只是难喝二字而已。便是好酒,也是尝不出什么滋味儿来。

    只是今日腊月三十,大年夜,总是得喝些酒的,若不然也不算个样子。

    酒是上等的好酒,也不知道在地下埋了多少年份,本来满满的一坛酒现在已经只剩下了小半坛子,酒液橙黄,香气四溢。乘在白瓷杯子里面,相映成趣,很是漂亮。董策端起酒杯,笑吟吟道:“母亲大人,孩儿先敬您一杯,祝您老长寿永康。”

第332章 三三一 纳妾() 
红袖也端起酒杯随着他笑吟吟的说道:“娘身子康健着呢,脸上皱纹都瞧不见,可不正是寿比南山的兆头?”

    她最是会哄老太太开心,乔氏笑着举起酒杯,点了点红袖:“救你这张小嘴儿,最是会说,整日哄得我晕晕乎乎的——这杯酒,我喝了。”

    说着便是举起酒杯,一两五钱的酒杯,一饮而尽。这年头儿乡间的老人家,多半是能喝酒的,有的还很是能喝。而且这会儿也没什么高血压之类的忌讳,但凡有些节庆,都会喝上一些。

    董策两人也各自饮尽,红袖又给三人倒上。她喝了杯酒,脸上多了几分红晕,看上去更增添了几分娇艳可人的情致。

    三人便吃菜喝酒,有一搭没一搭的闲着说说话。也不说正事儿,只是说闲话,有些家长里短,有些乔氏回忆过往,这会儿听了,心里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儿。

    三人兴致都是很高,毕竟这一年,对于在座的这三人来说,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人生多多少少,都在此转折。

    董策升官发达,红袖云娘再嫁,乔氏则是也过上了好日子。

    乔氏瞧了瞧外面,笑眯眯道:“大丫二丫这俩孩子,挺好。”

    红袖脸上也带着笑意:“可不是么,这俩人跟着我时间也不短了,从来就是忠心耿耿的。就是办事儿不行,粗手笨脚的,伺候人也不怎么爽利。当两个粗使丫头是够了。”

    “瞧你说的。”乔氏瞪了她一眼:“人家辛劳了这许多年,如何只当粗使丫头使唤?便是有新人进来了,她们也是管事儿的。用的时日长了,也顺手,也知道对主家忠心。她们忠心,咱们才放心。”

    红袖现在揣度乔氏的心思可是比董策强多了,听老太太这般说,便是知道了她是什么意思。顺着她说道:“您说的是。”

    便回头对董策道:“现下宅子也大了,人也多了,以后夫君官越做越大,人情往来,也得多起来,眼瞧着现在就大丫二丫两个也不够使唤,整日忙的脚不沾地儿的。”

    董策觉得是没什么必要的,但是母亲既然提出来了,红袖也这么说了,他自然是不会反驳,便摆摆手笑道:“你看着办吧,我主外,你主内,这内宅的事儿,你和母亲定便是了。”

    红袖颔首:“那等过了年十五,奴便去孤店还有周围的镇子上转转。这些年光景不好,也活不下去,插草标自卖自身的多得很了,也便宜,有的都不用花钱,只要肯管饭就跟着走了。咱们这也算是善举,总比他们饿死街头要强。”

    董策点点头,忽的想起一件事儿来,便道:“对了,且不急去买,还记得那些安顿在安乡墩周围的女子么?”

    “自然是记得。”红袖道:“夫君的意思是?用他们?”

    董策点点头:“也都是些可怜人,给土匪劫走,怕是这辈子名声也都败坏了,回了家也是受罪,不若就留下来。便是那粗手笨脚的,也好歹能做些粗重的活计,好歹是条活路。”

    那些被六棱山土匪掳走的女子当初基本上都被董策给解救了下来,足足有十几人。当初董策生怕放走她们走漏了消息,便在安乡墩周围给搭建了一些房子,将她们安顿在里面,并让周围的佃户都盯着些。现在风声逐渐过去了,便是放她们走也没什么。只是董策却有些担心这年头儿给贼人掳走,就算是没被羞辱,名声也是彻底的坏了,说出去你是清白的,无人肯信。便是家人也不会例外。到了那时候,周围的一切,都是蔑视、恶意和鄙夷,她们的一辈子,都会活在一种极度痛苦之中。怕是能承受这种压力的不多,时间长了,要么自杀,要么也就变成了疯子。

    因为这流言蜚语而跳井跳河的还少么?

    “是。”红袖笑着应了下来,心里却是打定主意要去买几个。那些从土匪手中救出来的女子,多半是蓑衣渡或者是周围村子的里的女子,离这儿并不远,若是想跑说不定哪一日就跑了。而且她们都是糟了难的女子,虽说知道回家之后未必有好日子过,却也难说不会因为思念家人或是孩子而偷偷的跑回去。真若是这般的话,自家不但丢脸,府中的事儿,更是会给宣扬出去,这就很不好看了。

    说白了,那些女子是不可靠的。

    而若是买回来的,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来是人家是自愿卖身,这心里就是情愿的,不会生出那许多事端来。再说了,到时候生死契约一签,真若是抓到敢私自逃跑,打死也就打死了,官府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