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233章

崇祯七年-第233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算算的话,时间也差不多了。董策对于自己手下这第一支军队的期望非常高,并不希望他们像是其它明军那般,抓来壮丁,发给武器就算是士兵了。他对这支军队的要求,至少是需要经过半年左右的刻苦大强度训练,同时经过几次实战练兵,见见血,如此一来,才算是基本合格,能够拉出去见见阵仗了。

    时日已经无多。

    董策一行人进了瓮城,又进了南城墙的大门,城内并不宽敞。在城墙以内,是一片大约十来丈宽的空地,而再后面,则就是坊墙了。

    其实这样的城市规划是很不符合发展的规律的,正确的城市,就是应该百姓杂居,街道纵横,交通便利,这样才能发展的富庶繁华。而不是把城市分成一个个区域,把百姓限制在一个个小圈子里面。不过董策更看重的是军事功能,所谓城池,为的是守护百姓,保护粮草,铸造一个坚实的堡垒。

    而且这片空地也足以供军事攻防的时候守军一方休息了,还能摆开不少的战争器具之类的。

    正冲着南门迎面这片区域乃是子丑寅卯四个坊中的‘丑’坊,坊墙已经建好,上面开着门,不过这会儿连门板都没上,还是一片空空荡荡的。董策往里头看了一眼,里面是一片白地,一个人都没有,一栋房子也没有,甚至有的地方还生着一丛荆棘杂草,荒凉得紧。

    没有人,自然就没有生气。不过能看得到,里头地上有一条条浅浅的沟纵横,画出一个个十几步方圆的方格子,乃是划分好的宅基地。

    董策等人并没有穿过这个坊去中间的内城,而是从旁边绕了过去。

    丑坊旁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区域分别是西南角的丙区和东南角的乙区,在这两个区和丑坊之间,各自都有一条斜斜的道路。不过这道路不是直接通往内城的,比如说丙区和丑坊中间的那条路,乃是西北东南走向,一路往前,会走到西北方向,然后再折而向东,便到了内城的入口。

    所幸磐石堡城池不大,虽然绕了个弯,但很快,就到了内城。

    一路过来,董策眉头都是皱着的。磐石堡的情况并不像他想的那般好,路面是土的,而且没经过平整,坑坑洼洼的,可以想见,若是一到雨天,定然是一滩烂泥。

    事实上,这个年代的街道都是如此。

    便是繁华如京师,也只有主要的大街上才铺的是石板或者青砖,九成以上的胡同和街道,根本就是土路。古往今来天下间规模最为宏大壮观,城市最为瑰丽雄伟的城池,莫过于武周年间‘城在园林中,天地一景色’的神京洛阳,以及本朝之初鼎定所在的‘六朝脂粉地,金陵帝王都’南京了。便就是这两座伟大的城市,城内也有相当大的未开发区域,同样绝大部分的路都是土路。

    这和后世城市基本上被板砖和水泥覆盖起来的情景,完全是两回事。

    进了内城,也是一片空旷。磐石堡不大,内城更小,也就是一百来丈方圆还不到。但是内城之中目前只有一座建筑物就是董策的千户官邸,是以显得很空。这片区域虽然不大,但是相对于其用途来说,是完全足够了董策在内城中只规划了四类建筑物:自家的官邸,其它和官员的住宅,营房,以及官厅。

    官厅是所有官员包括董策在内的办公所在,实际上,现如今这磐石堡中正式得朝廷任命的管民官只有他这个代理守备一人而已。其它的人,诸如李贵之类,他们有军籍,军籍也都被迁到了磐石堡属下,也有小旗或是总旗的武官官身,但是却不是正式任命的管民官员,只是算作董策的私人僚属。

    他们的权力,完全是董策赋予的。

    机构比较简单,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营房以及操练场,这片区域足以容纳了,毕竟人数还少。

    内城虽然空旷,但是这会儿却很是热闹。百姓们都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基本上都是以各自的甲为单位的,他们每一甲都是邻居,分的地也靠着,干活儿的时候也是分在一起,是以都已经很熟悉了,也算是自己人。

    这会儿都没什么事儿,而在另外一边,李贵王羽几个则是被一群甲长给围在中间。李贵似乎正在大声的吩咐着什么,一边说还一边指手画脚的比划着。

    而石进、周仲这二人,却是在人群中晃悠,他们走到哪儿,那儿说话的声音便要小上许多。看他们俩背着手过来,百姓们,尤其是男人们,便是纷纷昂头挺胸,挺直了腰板儿,做出一副很精神的样子。

    这二位是不久之前来的,之前这些百姓基本上也都见过他们,刚一来的时候就在大老爷身边看到过他们俩,知道是手里有权,大老爷面前得用的人物,但是后来他们归李贵、王羽管,几乎跟石进等人没什么接触。但是却没想到,这一次这几位来了之后,便只是四处溜达,只是他们有一桩规矩,但凡是他们看着你的时候,只要是汉子,就得挺直了腰板儿,把自个儿给弄得精神点儿。

    只是诡异的是,他们只是瞧着,看看,问清楚姓名之后,也不多说什么,径直便走。

    董策等人的到来引得众人纷纷注目,有那眼尖的已经看清楚董策的长相,跪在地上磕头,口中高声道:“见过大老爷。”

    有人带头,众人纷纷跪下磕头,口称参见。

    一时间,内城中跪倒一片。

    李贵等人向这边看来,赶紧快步走过来,走了几步觉得有些不对,李贵心中一动,便也跪下,周伯和王羽怔了怔,神色有些无奈,也跟着跪下了。石进和周仲却是少了许多顾忌,两人大步走过来,抱拳笑道:“见过大人!”

    “嗯。”董策点点头,翻身下马,笑道:“待会儿再与你们说话。”

    他走向百姓,温颜道:“请起,诸位都请起来。”

    说着哈哈一笑:“你们忙你们的,无需管我。”

    众人纷纷起身,见他说话,都跟着凑趣儿的笑。只是董策在这儿,他们顿时便拘束了许多,都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的没几个人敢说话了。

    李贵过来一说,董策才知道,原来昨日是坊墙,也就是磐石堡工程第二期完工的日子,李贵等人只给百姓们休息了半日,今日便把他们招来。从今日起就要开始建造营房了,方才他们在向甲长们交代一应事宜。

    “王通,你先带着弟兄们下去歇脚,顺便知会一声家里,说我回来了。”董策回身吩咐道,王通自应了,带着一众家丁绕过百姓们,从侧面进了董策的官邸。

    董策回头扫了一眼众人:“来,咱们进去谈。”

    董策这座官邸,其实就是当初他们初到磐石堡的时候,找到的那唯一一处保存的尚算是完整的建筑物。是一片相当大的宅子,想必乃是不知道多少年前此地的将主大宅。

    当然,这个完整是相对,当初那煊赫辉煌的大宅早已经变成了一片断壁残垣,许多地方的墙都塌了,甚至能直接看到街上去。唯一留存的较好的,是一个不大的院子,在正厅的右后方大约十米之外,至少围墙保存的还挺完整,应当是原来大宅的一个偏院儿。

    这院子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有北边正房五间,西厢房三间,东边也是厢房三间,中间是门房,开了大门,面朝东,朝着原先这大宅的中轴主街的。反正那么大的宅子就算是修好了也没法子住,董策干脆便让人把除了这座偏院和前厅之外的所有建筑都给拆了,只留下那轩敞阔大的前厅和这座院子。因此就看上去很是古怪,没了周围的遮掩,这两座建筑物便像个五六米孤零零的分别矗立着,而且院子是在偏厅右后方的,也不在一条直线上,看上去就很有些古怪了。像是李贵这等人精,岂能让自家上官受这等委屈?实际上比修建磐石堡城墙更靠前的一个工程便是为大人重修宅邸。他抽调了上百的人手,由高大年亲自规划,他自己严厉监工督促,不但在前厅和偏院外面补了一道围墙,更是建好了门房,前院儿,以及配套的附属建筑,硬是弄出了一个前后两大进的格局来。

第297章 二九六 进度() 
对这些,董策自然是知之甚详,不过他也是默许了——毕竟他不是圣人,要让他做到先人后己,实在是挺难的。也是在这宅子完全建好,通风晾干去了味儿之后,才把老太太请进来的。

    李贵吩咐那些甲长盯好了百姓,便急急跟了上去。

    府邸大门口左右各自摆放了一个石狮子,一人来高,沧桑斑驳,写遍了历史岁月的痕迹。这石狮子雕工不算细致精妙,却颇有几分大开大合,肆无忌惮的味道,线条简练粗硬,惟其如此,历经千百年的岁月,让人一眼看去,却依旧是感觉栩栩如生,而那狮子的表情,比之其他的石狮雕刻,少了几分威严,却是极为的狰狞狠厉,似乎要择人而噬一般。

    这一对儿石狮子是李贵带人从城里扒拉出来的,也是不知道什么年月的,不过保存的却还算完好,便放在董策府邸前头应了景儿。两个石狮子后面便是高大的青石门楼,上面挂着崭新的牌坊,上书“董府”两个大字,周围还挂着红绸。两侧是一丈五尺高,青石打底儿,完全青砖修建的围墙,巍然耸立。门前五级台阶,拾级而上,上好木头打造,刷了红漆的大门大开着,下面的门槛儿足有一般人的膝盖那么高,想迈过去还真是有些难度。

    这便是所谓高门大户了。这个年代,官职越高,地位越高,家里的门槛儿就越高。当然,这只是规矩,而规矩定下来,就是为了让人破坏的,严格来说,董策府上这门槛儿高度是逾越了,这放在洪武朝是足以丢掉身家性命的大罪,但是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家都逾越,早就没人管了。

    进了大门,是大一间的门洞,门洞右墙上有门,里面是门房。门房里头有桌子有椅子,但是空无一人,并没有门子在里面。

    再往里头便是前院儿,正当面的就是那座完全由粗糙麻石修建,高大巍峨,透着一股子凶蛮雄武气息的前厅。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坚固如昔。在前厅左右两边,各自建起了一排房子,充当不同的作用,可以办公,也可以存放东西或者当做客房。前院西边儿,靠着西墙是一排厢房,可以住下人。靠着东墙,则是柴房和很大的一溜儿马棚,这会而王通等人正在伺候那些宝贝战马。

    西南角照例是一个大单间儿,作为厕所。

    院子很不小,各项建筑措施也很齐全,连排水的阳沟阴沟什么的都挖好了,但就是没一个伺候的下人。

    实际上,现在的董府里头,还是只有住在后宅的大丫二丫那两个粗使丫头,其它的像是门子,厨娘,杂役,花匠,家丁,护院等等,那是一概没有的。

    董策还没来得及选。

    当然,他完全可以把那些家丁们打发到这儿来干活儿做事,这也是他们作为家丁的本分。但是董策把他们看作是战士,是骑兵,而不是下人。若是那样,是对他们的侮辱。

    前厅虽然没有推倒重建,但也重新装修了一遍,安上了大门,大厅内外粉刷一新,地面上坑坑洼洼的青砖都起下来,换上了好的,还在门两侧各自开了一个很大的窗子,保证了屋子里面的采光。厅内拉着帷幕,摆着大屏风,屏风前面桌椅摆放的整整齐齐,墙角上还放了两个铜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