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七年-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面在铺设青砖,修建墙体。以大青石为地基,这样建好的墙体,稳固而坚定,除非是人为的严重破坏,否则数百年也未必会坍塌。
这些墙体论起规模大小来,自然是远远不如十几米厚的外城墙的,事实上也没必要达到那个程度,它们只是未来的百姓居住区——“坊”的坊墙,以及甲乙丙丁四个规划出来的军事或官府区的外墙。其主要作用,乃是依靠这些已经足够高厚的墙体,把城内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儿状,使城内的道路错综复杂,从而为巷战创造良好的条件。
只不过这些坊墙本来规定的高度是一丈六尺高,现在只有八尺高,这个高度,也就是能让人抬头看不见外面。不过厚度倒是没有缩水,还是六尺厚。如此一来,虽然现在没有完成,但是将来随时都可以重新续建。
之所以停工,是因为砖石瓦木实在是不足了。
从当日的磐石堡废墟中拆下来的砖石瓦木确实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已经是的破碎断裂不能再使用了,便都推到外面的洢水河和甘河上去做了桥的桥墩。剩下的这些,修城墙,再修坊墙,还要留出许多砖瓦来修建董策的官邸,士卒的营房,以及官员们的宅邸,是以只好暂时停工。城外的砖窑虽说已经开办,但是冬天土冻得邦邦硬,实在是不大好弄,到现在为止是一块儿砖也没产出来。指望他们,那是没影子的事儿。
第295章 二九四 竣工()
所幸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完工了大半了,看上去已经是森严,到时候不过是增增减减的问题。
现在若是能够从高空俯视的话,便是可以看到,整个磐石堡就像是一个大四方形,而里面套着一个小四方形,在小四方形上下左右,则是各有一个等腰梯形,而在大四方形的四个角内部,则是四个小三角形。横平竖直,线条划一,宛如墨笔勾勒出来的一般。
这是从高空看,而若是站在地上往前看的话,则是只能看到林立的墙体,还有面前不算宽敞的道路,只感觉四处都是墙,四处都是路,让人迷糊眼晕。
这就是董策要的效果。
这些每日在其中进出的百姓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初次进入的敌军来,定然是摸不到头脑。
磐石堡建筑的顺序是:城墙坊墙营房官邸等羊马墙。
现如今城墙已经彻底完工,坊墙也已经基本完工,下面两项是接下来的重点。至于城内百姓的住所,董策根本不会操心这个,能够分给他们土地,能够盖起这一圈儿城墙来保护百姓,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便是再挑剔的人来了,也不会说董策的不是。他已经做的足够好,而百姓们,只要每户分给一块儿宅基地就行了,只要是磐石堡周边的经济发展起来,百姓们变得富足起来,他们自然会把一栋栋的房屋盖起来的。
至于如何刺激经济的发展,董策脑子里头有的是法子。
天地寂寥,白野茫茫,今日天气很差,从一大早天地间便是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一直到现在也没消散开,能见度不高,地面上凝结着白色的霜,可惜却又不是百姓们盼了不知道多久的冬雪。
一行快马从远处而来,他们策马过了洢水河上砖石大木盖成的桥梁,沿着那条已经被人们给踩得结结实实,硬硬梆梆的黄土大道径直向磐石堡而去。
磐石堡外田垄纵横,规划笔直,不时的能够看到一小片房屋簇拥在一起,但是却看不到人烟。
磐石堡不养闲人,这个点儿,所有人都在干活儿,男人女人都不例外,就连孩子们,都被大人给带到了工地上,就近照看着,还能给搬搬砖,递个瓦片,扛根不怎么粗的木头,做一些类似的轻活儿。出力气是真出力,但是也能混上一顿饭吃。
一行人在城门楼子前面缓缓勒马停住,他们都是穿着厚厚的大棉袄,脸上涂满了油脂,还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眼睛,饶是如此,这会儿摘下蒙巾来,也是一个个冻得脸色发白,满脸都是疲惫。
这些人,自然是从阳和城急急赶回来的董策一行。
董策身体健壮,阳气旺盛,狐裘和海龙皮大氅的保暖性更不是棉袄能比的,不过他是那等能享受就绝不吃苦之人,这会儿也是轻轻吁了口气,暗自感叹一句,这冬日赶路,真真不是人干的事儿了。
想想现如今美妾便在城中宅内等候,距自己不过是咫尺之遥,真恨不能一头钻进那暖融融的温柔乡里,抱着红袖软绵绵香喷喷的身子大睡一场。
不过只能是想想了,这次回来,可是一堆正事儿要办,时间紧迫,不敢耽搁。
他策马在城下转了个圈儿,抬头看了看城墙上面,五丈高的城墙抬头往上看极具压迫性,灰白色的夯土城墙虽然历经千年的风霜,但却还是坚固粗硬无比。那粗糙的表面,董策毫不怀疑可以直接在上面磨砺刀斧。
高达十五米,厚度超过二十米的城墙高耸厚重的像是一座雄伟的山脉,外面是周长约十五丈的瓮城。
说是瓮城,其实只有东西南三面墙,瓮城是依托南城墙而建,向南延伸出来的一个大凸起。这瓮城也是之前留存下来的,保存甚是完好,因此没有费太大力气便整修出来了。本来开在瓮城南墙正面的南门已经被堵死了,而在瓮城的西墙上心开了一堵不大的小门儿,大约只能容纳一辆大车通过,很是狭窄。小门儿紧贴在南城墙根儿上,而在这座小门儿西边儿不远的位置,就是一座凸出南城墙的空心敌台。
如此,一旦敌人攻此门,则须得面对南城墙、空心敌台,瓮城西墙,南门城楼之上的四面打击,定然损失惨重。
这是典型的复式打击。
北门也是一样的规格,东西门则是由于之前没有留存下来瓮城,而再建的话则工程量很大。在得到了董策的首肯之后,负责工程设计的高大年则是直接就让人把东门西门给堵死了,省的成为薄弱点。
只留下南北两个要紧的,南门供行人车马通行,同时也是城墙最高大,防御建筑最完善的一段。而北门则是通往后面的青锋山要塞,根本不怕敌人进攻。
离着南门越近的城墙段就越高,呈现出一个缓缓下降的缓坡,最后稳定在了两丈左右的高度。缓坡上面修建了马道,台阶上下,两侧有女墙,通行非常方便。
虽然只有两丈高,但是厚度丝毫没有减弱,依旧是厚达二十多米,达到了六七丈。城墙上面极为的宽阔,这对于战争是非常重要的。城池攻防战的时候,上面就能摆开更多的士卒,军事器械。
就防御建筑的本身来说,磐石堡已经很是完善,城池不大,城墙却是高大坚固,这样的目标,是任何一个统帅都不想面对硬打的。城池小,就意味着破绽少,就意味着守城一方不需要用太多的人力就足以把城池给守个团圆,因此使得其他人得到更多休息的时间,充分的轮转。
这种城池,就像是一颗硬邦邦,坚韧韧的铜豌豆一样,想咬下来,是要做好被崩掉牙的准备的。
不过现在这个防御体系还算不上是完善,或者说,还根本就不完善,只是一个死物。
因为这里面缺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
守军防御者。
抬眼向上看去,城墙上面一片空荡荡,一面旗,一个人都没有。
因为现在磐石堡还没有兵丁,董策手下倒是有家丁,不过那是家丁,按照明朝末年的规矩,家丁是私军,虽然拿着国家的饷银,但却是将领的家奴,是离任的时候可以带走的。用他们守城,不像个话。而且就算是董策想,就那么几个人,也毫无作用。
董策给他们的定位,是一支利用高速度转化成的高机动性,来去如风的轻骑兵。现在连队伍都没成形,人都没几个,就想拉出来?那也太痴心妄想。
所以实际上,磐石堡一直以来,是处于根本没有守军的状态的。而董策当初给刘若宰的承诺,是在崇祯八年年底之前,练出一支至少三百人的强兵来。现在这支强兵,暂时连影子都没有。当然,他完全可以用自己那支家丁队伍来交差。现在这三个都的家丁以董策的眼光看来还是非常差,非常弱,很一般,尚需大力操练和实战。但是以此时明军的标准衡量能在遇到敌人的时候鼓勇向前而不是仓皇后退的官兵,就算是很难得的了。
如此交差,算是能应付的过去了。
不过董策显然是不会这么做。若他这般做了,刘若宰定然心中不悦,生出芥蒂,那之前他的一切努力,就完全白费了。而且他自己,更是万分想要练出一支兵来的。
比刘若宰要紧迫的多,急切的多,只不过一直拖到现在未曾成行而已。
他其实在磐石堡招募流民的第一天就恨不能把这支队伍给拉起来,但是现实情况根本不允许。
事实上,从磐石堡开始招募流民开始,就有些不太顺当。董策高估了那一张告示带给流民们的影响力,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或者是干脆不信官府会这么好心,毕竟到了这个年代,官府在民间的口碑信誉已经差到了极致,只剩下了横征暴敛,贪婪刻毒。百姓们已经是不怎么信官府的话了。
那些不信的自然根本不会来,半信半疑的,则其中绝大多数又因为距离此处太远,想走到那儿,怕是半路就要饿毙了。最后过来的,都是那些实在走投无路,又是心中抱着万一之念的绝望之人。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来自阳和城,其中还多亏了刘三儿起的作用,他勾结守城兵丁不许流民进城,绝了他们的前路和希望,逼得不少人只能来磐石堡。虽说路上死了大部分,但是最后终究有不少人来到了,活了下来。
其实当时董策的心里是很矛盾的,既盼着来的多一些,又生怕来的太多了养不起。
最终人数只是他预期的一半儿而已,不过幸好如此,若不然董策真是养不起了。至于流民的数量,则是根本不用担心,大明朝升平数百年,人口多得是,而且眼瞅着过了年,又是一场大旱,这流民又将蜂拥四起,只要真有粮食,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这么点儿流民,但是活儿却很多。修水渠,开垦平整农田,修房屋,修城墙……等等等等,都得他们做。不是董策不想尽快招募兵丁,只是实在没有人手。只有等所有的活儿都差不多了,闲下来了,才能考虑这个。而现在,这个时机差不多就要到了。
第296章 二九五 大事()
这一次他回来,就是准备着手这件事了。d——m
磐石堡的安全他倒是不担心,毕竟建奴今年夏秋之交刚刚来打了一趟秋风,冬天再来的可能性极小。毕竟辽东比山西还要冷得多,而且跨越千里之遥,他们的动员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步,冬天战斗力很一般。而按照他的记忆,在崇祯八年的秋收之前,应该都是安全的。
至于流寇,则是根本不会往这边而来,他们现在还没成多大气候,还是流动强盗团伙,基本上是哪里富裕,哪里能抢到钱粮就往哪里去。像是晋北这等穷乡僻壤,便是流寇也瞧不上的。
不过算算的话,时间也差不多了。董策对于自己手下这第一支军队的期望非常高,并不希望他们像是其它明军那般,抓来壮丁,发给武器就算是士兵了。他对这支军队的要求,至少是需要经过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