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214章

崇祯七年-第214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两六钱银?”董策皱了皱眉头:“粮价还未曾下去么?”

    徐掌柜一听他这么说,心下便是升起了一丝蔑视之意。若眼前这位真是大富大贵之家的豪门公子,岂会关心这些的?此人举止都是颇为的典雅有度,想来家族底蕴是有的,但怕是已经没落。若不然的话,岂会由他这一介贵公子来买粮?而且听了两家,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不过他依旧是满脸笑意:“公子您有所不知了,这已经是下去了不少了,前一段时日,都是每石四两银呢!而且有些也买不到。”

    他说的倒确实是实话,不过没说出来的一句是:粮价本来是不会这么高的。虽然这两年山陕老是有旱灾,但是山西还不如陕西那般严重,粮食产出总还是有很不少的。再说了,便是灾年,一石粮食二两银子已经算是高的了。现在涨到了四两银子一石,最大的原因还是这些粮商在背后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整个晋北的粮店,基本上都是掌握在这些大粮商手中的,他们也是行会里面的头面人物。而其中最有势力的几个人出面,把够格儿的那些粮商召集在一起一商议,互相平衡一下利益,就能理出这么一个统一市场垄断的方案来。庄户人家自然是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城内的百姓,是肯定得要买粮食的。粮店统一了价格,他们到哪儿买都是这个价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敢于低价出售粮食的粮商,要么是让人砸了店面,严重一点儿的直接给打死了,如此几次之后,再也没人敢挑战行会的权威。

    这些粮商势力极大,而且背后还站着官府的影子,哪个跟脚儿不是硬扎的?若不然的话,他们如此哄抬粮价,官府早就会干预了。

    但是撑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却也是撑不下去了,毕竟粮食价格太高,也就没太多人买,许多人还是持观望状态。甚至很多百姓已经开始每日一餐了。民间怨气沸腾,官府也不能坐视,上头有人发话了。

    于是粮价开始缓缓下降,百姓大量购买,粮商们也开始大量的赚银子了。

    可以想见的是,粮价还是会降的。

    董策现在并不缺粮食,他只不过是为了探听这家店铺的虚实而已,现下一听,便是知道这家店的东主定然是颇有势力的。于是便开始云里雾里的和这徐掌柜闲扯,想要得出更多信息。

    这徐掌柜的自以为看破了董策的虚实,一听价格这般高,便是心下露怯不想再买,只是不想丢了面子,于是便在这儿胡扯。他心下鄙夷不耐,但是脸上却是维持的极好,一直笑眯眯的和董策说话,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之色。

    此人也着实是个极好的经理人。

    董策和他说了半天,却也是没能得到什么有用的,这徐掌柜口风极紧,只是隐隐透露自家东主是谁也不怕的,跟脚在宣大总督府邸,硬扎着呢!

    见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了,董策打了个哈哈,便是起身告辞,言道来日再看看。

    徐掌柜心中冷笑,脸上却是依旧热切,还亲自把他送到门外。等到董策走了,才是嘴角微微一拉,淡淡的哼了一声:“破落户!”

    董策出去之后,脸上的笑意立刻是消失不见了,淡淡吩咐道:“走,寻间客栈,先安顿下来。”

    王通在旁边道:“大人,方才属下已经着他们寻好了。”

    董策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你有心了。”

    王通着人寻到的客栈就在这儿附近,不过要偏南一些,并不是紧邻着大街,而是在一条沿街的巷子里面。这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像是客栈这等营生,占地面积大,来往人多,若是临着大街,成本也太高了些。而在这巷子里,和大街很近,也就是几十丈的距离,地皮却才是临街的三成。

    不过虽然客栈藏在巷子里面,大大的旗幡却是在巷子口就打出来了的。

    说是巷子,其实也不窄,足有一丈四五尺宽,堪称是一条小街了。两边都是两丈多高的围墙,这是明末的民间风气使然,地方不靖,大户人家的围墙便是越来越高。两丈多还算是好的,在南方尤其是沿海一些经常遭遇海贼的所在,大户人家的围墙早就超过三丈,直逼四丈了。

    客栈名曰‘悦来客栈’,门上还写了一副对联,左边写的乃是‘悦来客栈客来悦’,而右边的楹联,却是空着的。显然是还没有下联。也不知道是没人对出来还是店家刻意让其空着,以此来吸引眼球,换一个名声。

    董策猜测多半是后者。

    客栈并不多么奢华,外面看上去,就是普通的两层楼,灰扑扑的,和一般人家无二。木料也不是什么高档的木头,设计也不是多么的古朴典雅。甚至门前台阶都没有,只有在门口有一尺高用来防水的牙子,上面一个挺大的门槛儿,现在因为碍事,挪到了一边儿去。客栈的门面楼两边是绵延的高墙,下面开的有门儿,不断有人进进出出。

    就是一出普通客栈而已,其档次大致类似于后世的快捷酒店。不过这种客栈,才是经济实惠便宜,住的也舒服。

    董策几人刚到,那店伙便是飞快的迎了上来,手里白毛巾在董策的身上虚拂了拂,也就是为其派去尘土的意思。很是热情道:“老客您来了,屋里请,屋里请。”

    董策微微一笑,甩了甩手,进了大门。

    进去便是大厅,里面十分宽敞,地上铺的是水磨青砖,清扫的很是干净。大堂向着街的那一面都开了窗子,因此屋里很是敞亮。里面摆了十几张桌子,这会儿正有许多人在吃饭,吆五喝六,大声谈笑,很是热闹。酒香和肉菜的香气混在一起,很是勾人馋虫。

    董策扫了一眼,整个大厅之中竟然是座无虚席,生意非常好。看这些人的打扮,多半是南来北往的行商,说话粗俗,坐姿也不甚雅观,穿着棉袍子的也有,上好的皮袍的也有。还有的面前摆放了许多饭菜,他却是把鞋脱了,放在长条儿椅子上,一边抠着不知道多久没洗的脚丫子一边大口的吃喝说笑,浑然未觉。

    穿着青色棉袄,肩膀上搭着一条白毛巾的小二不断的在大堂里面往来穿梭,手里端着托盘,上面酒菜香气四溢。有的则是站在客人的桌子边儿上,一张嘴儿一连串儿三十几个菜名儿便是报了出来,那桌子客人便是喝了声彩,让他自去招呼上七八个招牌菜。选菜是假,听这包菜名儿才是真。

    市井之气扑面而来。

    董策微微一笑,没想到这家客栈地理位置并不是极好,生意却是不错。想想也是,这阳和城南来北往的客商极多,对于这条线儿上的商人来说,此处乃是他们北上之前在大明的最后一站,实在需要好好调整,休养一下。还得仔细寻思寻思有没有拉掉的货物,需不需要在这儿雇一个向导,几个行脚,几头牲口之类为问题。

    而对于从塞外归来南下的商人来说,此处乃是他们进入大明之后的第一座繁华城池,塞外苦寒,冒着冰刀霜剑,极大的危险从塞外回来,腰里缠着大把大把的铜,还不得好生犒劳自己一下?

    更有许多人,把货物运到此处就算是完了,已经是结了账或者是处于结账回家的状态,因此也是出手阔绰。就算是有这许多,这家客栈如此兴旺,也定然是有些道理的。进了大堂左手边就是一处柜台,一个四分之一圆形,在角落里围成了一个圈儿。在柜台后面一处贴着墙放着高高的柜子,却并不像某些电视剧里面一般是摞的高高的酒坛子。酒坛子自在酒窖之中放着,岂会放在这里?

第273章 二七二 画上荷花和尚画() 
宽袍大袖,看上去颇有魏晋古风,而这打扮,却是标准的男儿打扮,女子很少有如此穿——

    她虽是一身男儿打扮,但任是谁也看得出来,这是一位易钗的女子。盖因她那一张脸,着实是风情万种,妖冶的紧。肤若凝脂,细腻光滑,脸上敷了粉,眉毛显然是画过了,妆容也颇为的精致。

    整个给人的感觉,便是妖,妖媚。而她这一身儿男装打扮,更是平添了几分风流的姿态。大堂中不少人,眼神儿便是有意无意的在她的脸上瞟。

    而这女掌柜瞧到董策等人进来,却是眼前一亮,赶紧从柜台后面饶了出来,迎过来浅浅一笑:“贵客安好。”

    董策瞧了她,只一眼,便知道这女人的路数和那位青禾轩的张妈妈怕是差不多的,那等地界儿出来,沉浸已久的人,身上那一股子风尘气已经是脱不掉了。不过这股风尘气,其实并不讨厌,就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桃子,分外的甜美可口。

    不过他现在可没心情弄这个。

    明朝末年是一个很怪的年代,保守而开放,但就算是如此,女人出来抛头露面做事的也很少。

    董策没说话,王通道:“可还有上房么?”

    那妇人笑道:“有的,有的,为贵客留着呢!上房是一日一钱五分银子,中房是一日一钱四分五厘银子。上房和中房,每日都免费供给两顿饭菜。上房是五菜一汤一壶酒,皆是荤菜。中房乃是五菜一汤无酒,荤四素一。客官若是住三日以上,则住店之日及离开之日,小店各自奉送上等席面一份儿。此乃贺席,您吃了贺席,前路似锦,做生意招财进宝,做官则步步高升。”

    这妇人是做惯了生意的,尺度把握的极好,脸上挂着热情却不低媚的笑。加之口才极佳,一张红菱也似的小嘴儿开阖着,让人看了便是有些不忍相拒。这便是美女做生意的好处了,就算是囊中羞涩,也是要硬撑一撑场面的。

    更何况,董策根本不差这些钱儿。

    这一家的房价是很不便宜的,比董策第一次来阳和城时候住的城外的那家客栈足足要高六倍还多,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它在城内而当初那家在城外。实际上阳和城的繁荣已经是城市约束不住的了,在北门和南门之外都是形成了大片的居住区,商业区,大户人家的宅子也有不少,极为的繁华。其地价成本,并不输给城内。

    之所以跪了这许多,乃是因为房钱中就已经包含了吃饭的费用了。一日两餐,基本上是这个年代大部分人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的也有,但是很少比如说董策就是其中之一,他也要求麾下的家丁都是一日三餐,若不然这等高强度的训练也撑不下来。就拿上房来说吧,一日两餐,每餐是五菜一汤一壶酒,还都是荤菜,若是再烹调的可口的一些,这一餐没有六七分银子也是拿不下来的。如此算下来,其实是非常实惠的。

    王通还没说话,董策淡淡道:“订五日,六间中房。喝酒误事,还是罢了,至于菜肴,还是荤素搭配的好。”

    那妇人闻言便是一怔。

    若是别人这般说,她定然以为是胡吹大气,强撑面子,明明舍不得住上房还要整出这一番说辞来,但是董策这么一说,她便很确信,眼前这年轻人说的是真话。

    她眼睛是很毒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光光是董策那件儿蓝缎妆花彩云赤虎纹天马皮大氅,至少便是价值上百两银。那条由整张赤狐皮做成,头尾俱全,整张皮毛上毫无半点儿伤损的围脖,就更是名贵。围在脖子上,看上去就像是有一只活生生的赤狐盘在脖子上一般。这是那等最最上乘的皮毛了。

    再看他风神如玉,俊雅挺拔,举止也是透着一股高位者的气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