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188章

崇祯七年-第188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光是这四副头面,就花去了五十多两黄金,另外还有许多大珠和宝石。

    就以那副金厢鸳鸯戏莲大珍宝首饰来说吧,一共有什件儿,分别是金簪、掩鬓、挑心、分心、顶簪、头箍等,种类很是繁复。

    这些都是黄金打底儿,上面镶嵌着珠玉。白忠旗选后,都是先让人打磨清洗过,每一件都是金光闪闪。一对福寿金掩鬓上,分别镶嵌了一块儿红、蓝宝石,色泽鲜明、熠熠生辉。一根金凤簪上的花纹清晰可见,大约两个食指指节大小粗细的金簪头上,竟然是打成了层层堆积的的繁花生树的精致,而掩映在那繁花树木之间,竟然还有三两处楼阁,那楼阁的门窗,都是清晰可见。甚至在一处楼阁的二楼,窗子斜斜的开着,一个云鬓高繁的女子,正在倚着窗子,凝神远眺!

    此等技艺,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可称通神一般了!

    不过这套首饰虽说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但是重量也达到了三十两零八钱,放在后世的话可就二斤二两还要多了。可以想见若是真把这副头面全都呆在脑袋上的话,肯定也是不那么舒服的。

    不过满头珠翠,即雍容华贵,也是身份的象征,与之相比,舒服度就是最可以忽视的一个因素了。就像是高跟鞋一样,那玩意儿穿着可也是难受得紧。

    除了这四副头面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种类的金银珠宝饰品。

    头箍类:金厢珠宝头箍两件,连绢,共重七两九钱八分。

    耳环有:金厢玉圆珠耳环两双。金厢玉灯笼耳环一双。金宝菊花耳环一双。金厢珠宝耳环一双。金珠姜零子耳环两双。金厢四珠耳环四双。金宝八珠耳环三双。

    坠领也就是挂坠,项链类有:金厢玉钱坠领一挂。金厢玉寿字坠领一挂。金厢玲珑玉芝坠领一挂。金摺丝厢珍宝坠领二挂。金摺丝宝盖楼阁坠领二挂。金摺丝宝坠领二挂。

    簪子有:金厢玉瓜头簪二根。金玉顶梅花簪一根。金厢玉梅花簪一根。金厢玉圆头簪三根。金厢玉石榴簪二根。金玉玲珑榴簪二根。

    手镯有:金厢珠宝摺丝大手镯六件,共重一十七两三钱四分。金起花镯二件,共重六两三钱。金宝镯三件,共重一十一两七分五厘。金摺丝镯两件,共重三两一钱四分。金珠宝大镯二件,共重九两九钱。金手钏圈三件,共重一十二两三钱五分。

    另外还有几件男式的饰品:金厢青宝石帽顶三个。金厢红宝石帽顶两个。金厢黄宝石帽顶一个。金厢鸳鸯戏莲珠宝绦环一件,重一十一两四钱。金厢二龙戏珠嵌珠宝绦环二件,共重八两。金厢松竹梅嵌大珍宝绦环二件,共重二两九钱。金玉狮戏球绦环,共重四两三钱。

    这绦环,实际上类似于挂坠,玉环,乃是此时颇有身家身份的富贵男子,用丝绦系住,挂在腰间的物事。像是那件儿金玉狮戏球绦环,宽有三寸,高有两寸三分,重四两三钱。乃是用上等的青白玉,立雕一狮戏球。正面只见狮与舞动之飘带,球被掩盖在了背后。两侧各有一隧可供绦带穿缀用。狮子头上的鬣毛呈球状,高高隆起,尾巴两侧为卷云纹,中间拂尘状;飘带翻卷,栩栩如生。

    “好东西,真真是好东西。”乔氏看的连连点头,便是她这等上了年岁的人,瞧见这些头面,也是心里喜欢。

    乔氏又指了指那放了绸缎的箱子,道:“把那些绸缎也拿来给我瞧瞧。”

    “是。”董策应了声,便把那一匹匹的绸缎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

    这一次董策拿来这些,基本上都是缎子。

    所谓绫罗绸缎,其实大概只是对四肢无力的一个统称,其中区别可是不小。像是绫类,乃是采用斜纹方式或以斜纹为底的提花方式为主,混用其他方式制成的花素织物。绫质地轻薄,柔软,可用于裱画裱图,亦可以做四季服装。

    罗类:全部或部分采用条形绞经罗组织的丝织物,运用罗绸织发使织物表面具有纱空眼,分横罗和直罗。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形,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适于制作夏季服饰,刺绣坯料和装饰品,是纯蚕丝织物。

    绸类:乃是丝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类,质地柔滑,反射光线柔和,属中厚型织物、其中较轻薄的品种可做裙,较厚重的可做长衣和裤。

    缎类:俗称缎子,其中经、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满表面,并遮盖另一种均匀分布的单独组织点。因此织物表面光滑有光泽。经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经缎;纬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纬缎。缎类织物乃是所有丝绸制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级的大类品种。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色彩丰富,纹路精细。可以做大袍、朝服、各种体面衣服及被面等。

    帛:乃是顶级丝制布条、通常为白色,富贵人家书写文字之用。

    锦类:泛指具有多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其要求技艺高,织造难度大,是故乃是这个时代最贵重的织物、

    绢类:比之罗类,质地更为轻薄,坚韧挺括平整。

    总的来说,锦与缎比较肥亮,罗及绢比较轻薄。绸缎都是卷成一卷,最里面用一个上好的光滑木头做好的内板撑着,因此一匹就是很不小的一卷,是以董策也拿不了多少。这一次他带来的缎子,主要是以红、金、青、绿四色为主。计有:大红妆花过肩斗牛缎一匹、大红妆花斗牛宋锦缎一匹、大红云缎三匹、大红遍地金缎一匹、大红素缎三匹、大红剪绒缎两匹。青金缎一匹、青妆花遍地金缎两匹、青云素缎四匹、青遍地金缎一匹、青闪红云缎一匹、天青缎二匹、绿遍地金罗一匹、绿素罗三匹、油绿罗一匹。

第240章 二三九 温存() 
也都是极为上好的料子,不但价格不菲,最重要的是不太好找——怕是在一般的小县城里,见都见不到,只有去阳和,孤店、大同那等大埠,才能在里面的绸缎庄子里找见。

    乔氏仔细的看了半响,从里头挑出一副头面,四支簪子,三个手镯,两个坠领,三副耳环,三匹缎子。然后把剩下的那些推到了桌子一边。

    “这些吧,我便先留着。剩下的,媳妇儿你管着。”乔氏饶有深意的看了红袖一眼,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那一点儿,向两人道:“以后你房里头进来新人,来给我这个做婆婆的敬茶磕头,到时候,总要有些拿得出手的东西不是?”

    “这个?”董策听到她这般直接的当着红袖的面提到为自己纳妾填房的话题,便看了红袖一眼。

    他现在还没有纳妾的意思,不过哪个男人不风流好色?随着官位越来越高,怕是迟早这一日是会到来的。在他想来,怎么着红袖也是会有些恼怒不满的。

    却没想到红袖面色如常,依旧是笑吟吟道:“母亲大人说的是。为夫君挑选房里人,本就是妾身的份内。”

    她抿着嘴一笑:“妾素来是不爱戴那些头面的,只觉得沉锽锽的,很是累人,母亲您都管着吧,媳妇儿什么时候想要了,再向您讨去不也一样?”

    乔氏摆摆手:“岂能如此。”

    董策见两人推辞来去,笑了笑,道:“母亲,红袖,你们也不必争了。”

    他把那金厢鸳鸯戏莲大珍宝首饰拿了出来,其它的珠宝每一种都拿了几件儿,放在另外一个桌上,道:“这些,便是红袖的私房了。剩下的,母亲您保管着,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您看着这套金厢王母捧寿嵌珠宝首饰,兆头也好,象征长寿常青,有二十件,才八两七钱重。正是适合您这年岁的人戴的。”

    乔氏生董策兄弟颇晚,现在大约是五十上下的年纪,这套首饰颇为素雅,董策说的也没错儿。

    “我都这年岁了,还戴什么头面?”乔氏含笑摇头。

    红袖笑道:“夫君步步高升,以后母亲大人您说不定要是诰命夫人呢!这头面怎么就戴不得了?”

    乔氏让她哄得笑逐颜开:“你这丫头,最是嘴儿甜。”

    这事儿便如此定下来了:银子是红袖管着,作为府中的用度,其实府中就这么四个人,开销和资产比起来,可算是九牛一毛了。董策拿回来的那些银钱,便是攒着堆着。

    因此乔氏道:“汉臣,这些时日你拿来来的银子可是不少了,那些银钱放在府中,也是成了死钱。咱们家里人口少,便是须得背着应急的钱,也用不着多少。这几日,为娘的都想着,要不要把这些银子拿出来,置办些田产。”

    董策一击掌:“您若不说这个我差点儿忘了,正还有件事儿要给您说。”

    他从怀里内袋中取出几张纸来放在桌子上,那纸上都写了密密麻麻的字,上面还盖着不少醒目的印章。

    却正是那日刘若宰给董策的几张房契地契。

    “那日孩儿随冀北兵备道刘老大人平定了镇羌堡守备侯家伟的叛乱,事后查抄那逆贼的家产,籍没其上下,有些交公,有些却是私下就分了。上一次拿回来的那些金银,不少就是从那逆贼府中抄来的。”

    董策指了指那几张房契地契:“刘老大人颇为器重孩儿,又分与了两处店铺,一在孤店,一在阳和。这两处都是大镇大埠,听说店面的位置也不错,乃是在繁华之处所,大小也够。孩儿便寻思着,把家里的钱财拿出来,做些店面的营生。”

    他斟酌了一下语言,道:“现如今天不好,年年大旱,收成也少,官家还课以重税。是以不若拿去做商铺。”

    乔氏点头道:“如此也甚好。”

    她却不是那等死板固执的认为买田置地是最好选择的人,也知道董策说的是实话,是以便不反对。

    “只是孩儿现在还没想到,该做什么营生才是。”

    董策道。

    乔氏也说不住个主意来,他看到站在董策旁边的红袖嘴唇动了动,便笑道:“红袖,你说。”

    乔氏和董策说话的时候,红袖是从不插嘴的。问她了,她才说话。

    “是,母亲。”红袖应了一声,问道:“夫君,你们打散了那些土匪之后,可是缴获了不少东西?像是这些首饰珠宝什么的,可还有不少?”

    “几百件儿是有的,只是都不如这些上乘罢了。”董策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

    红袖抿着嘴笑道:“夫君何不开一家专营珠宝的商铺?货品都是现成儿的,每日花费的,不过是店伙计的钱,日常的开支罢了。而且这东西价格高,卖出一个去,就能回了不少本儿。”

    董策抚掌道:“好,红袖这个主意,真是妙。可说是无本的买卖了。”

    又说了会儿闲话,董策瞧母亲也乏了,便让红袖扶着母亲回房休息,而后去了自己和红袖两人的卧室。

    屋里面很干净,打扫的纤尘不染,被褥也是叠的整整齐齐,簇新的缎子背面儿,看着就舒服。一边的铜炉里头燃着上好的木炭,连烟都没有。在铜炉的外面,罩着一层以竹篾为骨的薄纱罩子,许是为了防灰尘的。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是屋子里却是一片暖然。

    将近正午的阳光透进来,照的屋里面一片亮堂,有淡淡的灰尘在光柱中跳跃着。屋里没有用什么香料之类的东西,却是干净温暖,渗透着一股阳光的味道。

    他卸下大氅,挂在一边的横杆儿架子上,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