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123章

崇祯七年-第123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闽铁?”董策挑了挑眉毛:“福建产的铁么?”

    根据他的估计,这一次白添福送来的那些铁应该是上等的熟铁,而由于广东福建地区的冶炼技术比较发达,所谓闽铁,应该已经是通过灌钢法炒钢法等法子冶炼出来的钢铁了,虽然定然不是什么很好的钢。

    终明一朝,作为大明朝对外开放的口岸,广东和福建无论是冶炼技术还是造枪造炮的技术,都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

    不过闽铁在北方很少见,须得专门去江南购买才行,他又去哪里弄?

    “起来说话吧!”董策沉声道。

    等赵铁砧战战兢兢的站起来,董策盯着他道:“本官时间急迫,没有五日可以耽搁。最多三天,不论你想什么法子,定然要打出来!你们人多,不行便多分配一下。”

    他接着又补了一句:“若是做不到,每日一升的粮食也就没了。”

    赵铁砧一听这个,顿时是浑身一激灵。

    ……

    在安乡墩外,训练场东南的方向,差不多一里远,是一片平缓的丘陵,上面密林遍布,丘陵下面则是一大片空地,其中三面被丘陵挡住了,唯一的缺口便是西北面儿,正冲着安乡墩。丘陵和安乡墩之间是一大片耕地,这会儿正有不少董策的家奴在地里耕作。

    从这个方向看过去,能瞧见在安乡墩所在的土丘下面,一个个密集的窝棚。

    那里,便是董策家奴们的住所,而耕地,则是主要集中在安乡墩的东北和东南方向,有一条小河从这片地里横穿过去。河流很窄,不过是两丈来来宽,水也不深,也就是刚到膝盖的样子,河上摆着几块大石头,平素行人便从上面过河。董策等人日常都是骑马往来,直接就从河里踏过去。

    水量虽然不大,但是给附近的这些田地提供灌溉是足够了。大约在两个多月以前,这条河周围的数百亩良田,全都是属于镇羌堡和十里铺的一些官员或者是其家眷的。

    但是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安乡墩是十里铺,乃至于整个镇羌堡麾下这数十个墩堡中下辖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足有一千五百多亩,盖因十里铺周围都是广阔的平原,便于开垦,而且还有充足的水源。这一千五百亩地中,按照官场的规矩,有一百亩是属于墩中的公产,其实也就是谁当甲长这就是谁的。还有一百多亩属于墩中的军户,剩下的那一千三百多亩地,则都是属于各级官员的。

    不过现在十里铺是董策的地盘儿,镇羌堡被一番大清洗之后,官员死伤狼藉,然后董策回来之后,便立刻把他们在安乡墩拥有的田地给占了。

    而且他并不打算还回去,现在在镇羌堡,董策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知道他是兵备道大人刘的亲信,便是现在暂代的镇羌堡守备也得小意巴结着他。没有几个人敢来得罪他,仅仅是为了这些算不上多么丰饶肥美的田地。

    再加上墩中的军户都已经在磐石堡分了地,这安乡墩的地比磐石堡要贫瘠不少,是以都不打算种了,便舍弃了下来。

    现在安乡墩的这一千五百亩地,全都姓了董。

    当初董策因为手头上的耕地不多,对家奴们实行的也是和磐石堡百姓一般的分配方式,只不过略有增减——去掉了作为永业田的桑田,每个男丁分租地田二十亩,女丁十亩,耕牛二十亩。他手下家奴一共十二户,六十七口,男丁三十七口,十三岁以上丁男的二十九口,丁女三十口,十三岁以上丁女二十二口,每户一头牛。按照这个法子分的话,差不多要分掉一千来亩地,而当董策从镇羌堡回来之后,立刻就又发布了一条命令——开荒令。

    但凡是安乡墩周围的荒地,手下的家奴们只要是行有余力,都可以去开垦。董策不管这些抛荒的耕地原先是谁的,他只知道,从此之后,这就是他家的地了!

    在边镇就是有这么个好处,由于这里并不属于任何县治的管辖之下,因此田地都是属于军屯的性质,并没有地方官来管,占了也就占了。不像是内地,基本上所有的耕地在县衙都有注册登记,你瞧着是一片荒地,保不齐儿几十年前就是肥田,最近才抛荒了的。说不定你把这地开垦熟了,人家原主儿就回来索要了,最后是一场空。

    所以内地占田,平添了许多麻烦。

    现在安乡墩周围,已经完全成为了董策的私田。

    这片丘陵中的空地占地面积很大,足有百丈方圆,这会儿在缺口那个位置拉了一道六尺来高的木头栅栏,把缺口挡住了。

    这会儿空地上人嘶马喊,大是热闹。

    董策正在这里训练家丁骑马。

    自从那一日董策回来之后,说要改变训练方法,众人商议了许久之后,终于是拿出来一个章程。

    果然,从第二日开始,训练便是改变了法子。

    第二天一大早,董策便是把他们拉到训练场,然后开始训练射箭。

    董策从刘若宰那里得到了相当大的一批物资,其中武器清单中数量最大的就是弓箭了,有弓一百副,箭六千支,这些弓都是射程远,威力大的步弓。

    所以弓箭是绰绰有余,董策给每个人发了一张弓,五十支箭。再训练的时候就不用他动手了,王通这些手下每个都曾经在他严酷的训练中度过许多射箭射到想吐的日子,功底还是非常扎实的。更被说周仲,石进这些军中老卒,论起射箭来比董策水平只高不低。

    他们一个人负责带上六七个,

    家丁们对于这个训练项目是举双手欢迎的,他们早就厌烦了枯燥的正步走,向右看齐,跑步站军姿之类的。

    但是董策并未放过他们,列队去训练场的时候照样要走正步,在开始射箭训练之前,一个时辰的军姿也是少不了的。

    所以家丁们几乎是以一种狂喜的姿态盼来了射箭训练。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他们都很有一膀子力气,明军的步弓也不是什么变态的几石铁弓,拉开并不是很难,但是有力气并不代表着会用力气。董策先不让他们射箭,而是先锻炼他们拉空弦儿,找找感觉。

    结果就这第一步就伤了两个人,一个是用力过了,结果把膀子给拧了,疼的筋儿转。还有一个则是一时不慎之下,被弓弦给割伤了手指头。

    拉了一上午的空弦之后便开始正式练习射箭。

    一开始自然是偏得离谱,十箭里面也未必能有一箭射中靶子,这也急不得,只能慢慢来。他们在前面拉弓射箭,石进几个就在后面转悠,既是指点,也当监工。

    这是个苦力活儿,中世纪英国的长弓手,退役之后普遍的肌肉畸形,基本上拉十次弓,这力气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须得休息一下。董策的吩咐下,几个人也不催促,让他们休息,可是他们心里掂量着时间,谁若是休息时间过长趁机偷懒,手里那马鞭便是劈头盖脸的下来了。

    石进几个曾经被董策这么狠狠收拾过,所以现在收拾这些家丁们很有快感,也很积极。

    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需要时间,但并不像是许多人认为的时间那么长。在明军中向来有个说法,弓手要成,须得八月。也就是说要训练八个月的时间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弓手,这话可能有些道理。但是要知道,在大明,五天能练一次的军队就已经很少见了。而且董策对手下家丁们的要求是在四十步以内射中人形靶子的主体躯干部位。这就比要建奴要求的射中人形靶子的面门宽松许多。在皮鞭之下的训练果真是卓有成效,一上午的时间之后,这些家丁们的准头虽说还不怎么想,但是已经有模有样了。

第160章 一五九 练马() 
两个时辰之后,董策宣布休息,一块去吃中午饭。

    由于这个运动量过大,所以中午董策允许他们睡觉休息,下午继续练。

    傍晚时分解散的时候,董策向众人宣读了一项命令。

    十日之后,将会对每个人都进行考校。

    每个人射箭次数以九发为额。九中者,准超等。八中者,准上上等。七中者,准上中等。六中者,准上下等。五中者,准中上等。四中三中者,准中中等。二中者,准中下等。一中者,准下上等。不中者,准下中等。不知者,准下下等。

    一共九等,各有赏罚。

    超等者,赏银三两。上上等者赏银二两。上中等者赏银一两。上下等者赏银五钱。

    中上、中中免究,余者量罚。

    中下等者,捆打二十,罚两个月饷银。下上等者,捆打四十,罚四个月饷银。下下等者,捆打八十,开革出家丁队。

    这个命令一户来,家丁们顿时都紧张起来,有想要搏个好成绩拿赏银的,更多的则是担心成绩太差被开除或者是罚月银,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天崩地裂一般的惨痛结局,是万万不允许出现的。

    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精气神儿都不一样了,有的人甚至晚上偷偷跑出来练射箭,被逮到之后站了两个时辰的军姿。

    两天的时间来训练射箭,使得他们大有长进。

    第二日董策去了磐石堡,第三天早晨一大清早就把他们拉到了这里,一个人给了一匹马,说是要训练大家的骑术。

    训练一群之前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战马的人成为合格的骑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家丁队伍里面有十来个马术精强的前马贼也不例外。

    马林是董策的家丁马术教头,之所以让他当教头,除了他骑术确实是极为高明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口舌便给,能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这件看上去并不难的事儿,对于许多未曾读过书,文化水平不高的马贼们来说确实是挺难的。这种能说会道的甭管去了哪儿大致混得都不会太差。

    这会儿在丘陵下面,四十七名家丁每个人都牵着一匹马,站在那里,按照各自所属的都站成整齐的队列。照样是三排,不过由于牵着马的缘故,队形也稀疏很多。

    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脸上都是期盼,犹豫,恐惧,胆怯等等情绪混杂在一起,很是复杂。流露出这种情绪来的,多半都是那些流民出身的家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来没有骑过马,往日见到那些骑在马上呼啸来去的健儿都是心中羡慕,但是这会儿轮到自己了,却又是害怕,生怕自己出乖露丑,活着是干脆从马上掉下来摔个脆的。

    而那些马贼出身的则是跟他们正好相反,他们满脸都是轻松和跃跃欲试,下巴不自觉的便扬了起来,瞧着那些流民出身的家丁眼神儿就像是后世的城里人看进程的乡下人。

    就俩字儿:“不屑!”

    他们的确有自傲的资本。

    他们毕竟都是积年的马贼,手上都沾染过人命的,往那儿一站,就那股子杀气戾气,便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一眼就瞧得出来。而且他们个人武技都不算太差,毕竟马贼既不讲究阵型也不讲究策略,多半靠的就是个人的武勇。前两日的射箭上面就能看得出来,他们虽然之前用的都是开元弓,并未用过步弓,但是底子还在,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精准度便大大提高。

    无论从气势还是从个人武技上,他们都完胜这些流民出身的同伴。

    更别说,今天训练的这个项目,便是他们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