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风雷幽明水云闲 >

第40章

风雷幽明水云闲-第40章

小说: 风雷幽明水云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当地土产风物之类。

    不过,范斯远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能入他法眼的人自然不多,经过一轮礼节性的来往,很多人他就推辞不见了,参加的活动也渐渐少了,来来往往的就固定成几位。范斯远和姚先生都住在前院,姚先生又是个不喜喧哗的人,以前偶有范斯远的客人上门,姚先生便闭门不出,范斯远又是客居,所以他出门会客的时间居多。今天不知又是赴谁的约会?

    看见杜家姐妹出来,范斯远笑着迎上来几步,“两位妹妹这是要出门吗?”他说着是“两位妹妹”眼睛却只盯着杜玉清。

    杜玉清觉得他今天的神情特别奇怪,脸上笑眯眯的,这笑容不像以往是彬彬有礼,却带着审视的疏离,今天的笑容好像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于是不由地也笑着点头说,“出门去街市逛逛。”看着范斯远没有离开的意思,就多问了一句:“斯远哥哥也是要出门吗?”

    范斯远一抖手中的折扇,含笑说:“知府的二公子林真议他们邀请我去参加什么诗社活动,我本想推脱不去,但又想着天气这么好,可以到书肆上逛逛,就应承了。两位妹妹可有什么喜欢的书,我就一起捎回来。”

    杜玉清更是有些诧异,他今天是怎么啦,对自己这么耐心、这么客气?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原来他对自己的不耐烦还是因为两人才学相差太远,但范斯远毕竟客居自己家中,不看僧面看佛面,时间长了自然也会客气些。好吧,看在他好歹是自己师兄的面子上,就既往不咎吧。想起自己上次诗社活动的不愉快,隐约地就提醒道:“杭州府是文人荟萃之地,斯远哥哥可得小心应付哦。”

    范斯远显然一时没有没有听懂她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参加过几次活动,倒觉得他们诗文也是寻常,我正愁没有遇到精彩绝伦的人物,可以好好较量一番。”

    杜玉清暗骂自己多嘴,瞬间没有了再提醒的欲望。俗话说: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江南富裕,历来文风鼎盛,一个江浙小县,每次科举能考中几个进士,都是常事。一个普通的县里往往就有几百个秀才、举人,这在北方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北方土地贫瘠,能供得起子弟读书的家庭就比较少。尤其是西北陕甘贫困的地方,一个县里有一两个秀才举人都是了不得的事情。相反,为了生存,当兵吃粮的人成为常态,北方人能吃苦又强悍,其中提拔成为将领自然也多了。不用说其他,现在朝廷九边的大将基本上都是北方人。文臣武将,南臣北将是常态。

    本朝开国时科举考试没有分榜。每次科考,不但状元、榜眼、探花,就连二甲、三甲都几乎全被南方的读书人给包揽下来,整个朝廷都是讲南方话的官员。高祖朱元璋虽然也是江南人,但他深知政治平衡的重要,于是下令科举分为南北两榜进行考试,录取名额一样,但北方的标准要大大低于南方,以后北方籍官员才逐渐多了起来。到了现在立国已经一百多年了,南北官员的数量才渐渐趋于平衡。但毕竟南北科举标准不同,有的北方籍官员的素质的确不高,就造成南方出仕的官员普遍就瞧不起北方出仕的官员,读书人又最讲究同门、同学和同年的关系,连带着整个江南的读书人都有此风气,看不上北方的读书人。但因为本朝要求官员都要求离开原籍五百里任职,在江南任职的北方籍的地方官员渐渐多了起来,这种情绪已然不敢公开宣泄。但坐在一起一旦你说错了话,或者露了怯,那他们默契交流的眼神,会心的一笑,不是细心的人是体会不到其中讥讽和嘲笑的含义的。

    对于那次诗会的不愉快,杜玉清早就抛到了一边,但其中的深意她又琢磨了几次,补充了几种可能。一是可能林莹如多少就有赌她没有她才学的成分,所以掀不起什么浪花。二是林莹如未必是全部说服了杭州府的小姐们,她只要说服两三个相好的闺蜜,她又这么一带头,基本上就能掌控大局了。这里面有从众的心理,也有北方籍的官宦小姐对自己诗学的不自信。林莹如,真是个好计算的人物。

    这知府的二公子林真议是林莹如嫡亲的哥哥,应该也是位长袖善舞的人物,你范斯远固然有才学,但这些人如此奉承你恐怕一半的原因都要归咎于你吏部侍郎的公子身份吧。只是他们的方式含蓄委婉,你接受得陶然舒服,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理所当然了。

    只是杜玉清没有想到,她虽然口口声声要把范斯远看成师兄,但心里还是存在着对他的偏见,范斯远固然自视甚高,但这样的人往往骄傲得不会自欺欺人。他怎么就不会有清醒的自我认识?还有对林莹如,她是否也是猜度得太多了?毕竟那还是一个十几岁未出阁的少女,便是再七窍玲珑,在宠爱中长大的孩子,也不会如此缜密地功利地算计人。杜玉清从小在缺乏母爱的环境中长大,对人,她的内心多了一丝冷酷的怀疑。

    觉知、放下色空,不是简单地意识到就能一蹴而就的行为,它们是需要不断学习、磨炼和强化的永远的修行。

    当下杜玉清不欲多说,欠身福了福礼,说:“那祝你满载而归了。”说罢带着一行人便上了马车出门而去。

第五十三章 舞蹈精灵() 
范斯远一时有些懵了,“这是什么意思,说的好好的,怎么就走了?我还话想跟她说呢。”但是要说什么呢?范斯远一下又有些茫然。

    今天清晨,范斯远一早被铺洒进屋子里阳光晃醒,就再也睡不着了,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古人说的:春三月,宜早卧早起,广步于庭。便拿着书本去了花园散步。

    一进园门,便隐约看见杜玉清在亭子前的空地上活动。透过树木枝叶的缝隙观察,他看出来她是在练习拳架,范斯远一下有些愣了,有种窥探别人的不安,再定睛一看,原来杜玉清是闭着眼睛打拳,她完全沉浸在自我世界里,忽略了周遭,更不会注意到自己在远处打量的目光。

    范斯远见过人练武打拳,但同别人勇猛刚健的武术不同,杜玉清的动作是如此优雅缓慢,神态是那么放松和享受。范斯远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样的武术会有威力吗?但这个念头稍纵即逝,剩下的全被惊叹给占据了。只见杜玉清身穿着白色宽松的练功服,动作舒缓悠然,一招一式优雅从容,带着天然的韵律。她腾挪、她跳跃,轻盈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矫健得如蓝天里翱翔的雄鹰。她徐徐转身带起裙裾飞扬,如伞花旋舞;扬手劈下,迎来桃花海棠婉转飘零……

    范斯远的心不由砰砰直跳,涌起别样的兴奋,他觉得杜玉清哪里是在打拳,分明就是在舞蹈,是在天地间自由畅快地舞蹈,他也不是在看一个人,而是在欣赏一幅绝美的动态画面。他甚至觉得杜玉清的身上散发出一种幽香,担心她会如仙灵一般飞起,消失在花团锦簇的丛林深处。

    这一刻,范斯远心中突然有种被什么东西击中的感觉。他有种发掘到宝藏的亢奋,又有种相见恨晚的怅然若失。原来杜玉清她是这么美啊;原来在她典型的大家闺秀端庄严谨的外表下隐藏着这么美丽飘逸的灵魂;原来在她举止有度,一本正经,甚至让他感到无趣的背后有一个这样自由的身心啊。他呆愣愣地,五味杂陈地就这么躲在树木枝叶的背后看着看着,不敢走近,也不舍得离去,直到觉察杜玉清开始收势的时候,赶紧快步退出花园,生怕杜玉清知道自己窥探到她的秘密。

    寿平涎着脸凑了上来说:“公子,许是杜小姐他们约了人了。我们也赶紧过去吧,别让刘公子他们久等。”

    范斯远不高兴了,“迟了就迟了,我还求着去不成,先生给我布置的作文我还没做呢,不去了,回家写文章去。”

    寿平了解自家公子顺毛驴的秉性,赶忙劝说:“别介啊,公子。临出来老爷一再交代要您多历练,学习人情世故,不就是说多和人交往吗?再说了,刘公子不是说今天还请了红烟阁的姑娘吗?听说她们可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儿,谁的诗做的好就请她们立刻给弹唱了,那是多风雅的逸事。您就好好地乐和乐和吧。”

    范斯远不屑地嗤笑道:“哼!不过是一些庸脂俗粉,会些伤春悲秋的怨妇之叹,如何能懂得琴棋书画里的真正学问?说什么风雅逸事,她们爱弹唱谁的诗,就让她们弹唱去,我还不屑呢!”说起懂得琴棋书画的人儿,不知怎么的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在花园中舞蹈的俊逸的身影,心中不由地砰砰跳动,脸上也热了起来。

    “是是是,她们是庸脂俗粉,咱们离她们远远的。不过,”寿平观察了一下范斯远的脸色,今天公子有些魂不守舍,遇见杜玉清时神色就有些异样,莫不是公子有什么想法?于是试探地说道:“听说杜大小姐的画画的好,字也写的好,您不是待会要去书肆吗?正好可以给杜大小姐选几本法帖和画本带回去。”

    范斯远的脑子里一下映出杜玉清拿到苏轼《表忠观碑》拓片时脸上欣喜的表情,脸上不由地浮现出一丝笑容,“那就在诗会后去最大的书肆和笔墨店逛逛,待会刚好请刘真议他们帮忙给介绍介绍。”

    “得令嘞!您坐好,咱们就出发了。”寿平高兴地跳起来,屁颠屁颠跑到车辕前让寿安扬鞭出发。

    杜玉清到了杭州后发现杭州府街市上的东西不仅比京城的种类繁多,而且还便宜许多,路上男男女女穿着的衣服鞋帽的不仅款式多样,色彩也鲜艳得多。不禁有些纳闷。

    本朝开国就有规定,衣裳穿着必须因循守礼(规矩),不能逾制。

    前代元朝是属于外族的蒙古人统治,按传统说法,是野蛮的夷狄对中华文明正统的入侵。因此本朝在推翻元人统治后,自然恢复了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上承周汉,下取唐宋”,束发右衽,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这其中有贵族和平民制式的差别,有官员等级的款式差别,甚至还有制式之外颜色的限定。

    比如,本朝的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和赐服等不同分类。撇开特定的服饰,单单讲平时生活穿着的常服,平民都不能穿着同贵族和官员一样。比如官员平时的便服,头上多戴四方平定巾,身穿宽大长衣的袍服,称为直裰,其制为大襟、右衽、宽袖,下长过膝。贵族男子的面料以绸缎为主,上面绘有寓意吉祥之意的纹样。士庶也可以穿着这种袍服,但颜色上必须避开玄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只能穿如蓝色、赭色等杂色。一般平民因为劳作便利,就多穿葛布短衣,裹头巾了。

    而本朝女子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款式,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延续唐宋。官宦贵族家眷的服饰,随着自己家庭的身份等级,也有各种不同形制。比如霞帔就是专属贵族妇女的礼服,它是一种帔子,形状象一条彩练,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两边各垂一颗金玉坠子,上面的刺绣纹样随着贵妇品级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贵妇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可以穿,但多爱穿红色大袖的袍子,这是因为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淡紫、淡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红色是区别官宦贵族和平民身份最显耀的标志,不论你家再如何有钱,哪怕是富甲一方的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