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枭 >

第258章

大明枭-第258章

小说: 大明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上加霜,很多人由于流离失所,每年被冷死的人数不胜数。
  就在流民们躲在避风处拼命裹紧身上的衣服时,有一个地方却是热气腾腾,以至很多人只穿着一件夏天的短褂,身上都被汗水湿透,这个地方正是文冲千户所秘密建造的秘密武器研究所。
  在研究所内,两眼带着血丝的李念站在角落的一边,虽说屁股下面有一张藤椅,可是李念并没有坐着,而是一脸紧张地盯着一旁锤打的徐祥,此刻。徐祥正在小心翼翼地打磨最后一个组件,这是自家东翁亲手设计新式后填式火铳的其中一个零件,经过近二年的研究,最近终于有了大的进展,现在是关键时刻,前天开始组装李念就一直盯着没有离开。
  这支火炝太重要了,不算人力物力,光是现白银的投入就高达五万多两,以徐祥为首的十多个工匠日以继夜地工作、研究了近二年,来陆皓山的话来说。这支新式火铳直接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再三叮嘱一切以新式火铳为先,李念看到陆皓山那么郑重,也把研究所的事摆在首位,在这重要的时刻更是全程陪同。
  除了为付出的努力,也想在自家东翁回来之前给他一个惊喜,从前方传回来的消息,陆皓山已经在回程的途中,算算日子。也就在这一二天回来,李念自然十分上心。
  有了信鸽和精报小组,虽说陆皓山在山西、河南等地剿匪,但是一直有信息往来。收到文冲部血战飞来峰的消息,把李念吓得不轻,好在后来收到陆皓山死里逃生的消息,不过文冲部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还是让李念痛惜不己。于是他希望在陆皓山回来之时给他一个惊喜、或说是一个交待,于是就一直在这里等着。
  徐祥打磨的零件是一根小小的撞针,这个铸出来尺寸稍大了一些些。要了磨合得更好一些,老铁匠出身的徐祥亲自动手。
  老实说,为了这个小小的撞针,徐祥可以说花了不少时间,别看小小的一根撞针,可是对工艺要求极为严格,硬度和韧性的要求很高,为了这根小小的撞针,徐祥带着三个新收的弟子足足花了三个月才研究出,这还是得益于陆皓山设计的那个高炉炼铁炼出来的高质量铁才能成功。
  经过再三的打磨,徐祥终于把撞针打磨好,小心翼翼地把撞针装上,终于,又一把新式火铳面世。
  之所以说“又”,那是前面一共做了十七把样品,不过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一把,是第十八把,也是第十八次尝试,幸亏陆皓山生财有道供应得起,又是不计成本投入,对研究所予求予取,经常吩咐徐祥不要害怕失败,那经费是敞开地、无限地供应,也就是这样,才有第十八把新式火铳的面世。
  “李师爷,这新式火铳组装好了。”当最后一个零件组装好后,徐祥一脸激动地说。
  “试铳。”李念虽说内心有些激动,不过他的涵养很好,表面还是一脸平静地说。
  没试铳之前,一切存在着变数,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陆皓山再三吩咐李念不要催促徐祥,给予他足够多耐心和包容,要是表现的太急切,反而给徐祥压力。
  徐祥点点头,把火铳交给其中一个弟子,由他负责试铳。
  那个弟子小心翼翼把一颗新式子弹从后面填上,然后小声说:“师傅,打多远?”
  “一百五十步吧”徐祥沉吟了一下,然后一脸自信地说。
  一声令下,有人把一个木制的靶牌放置在一百五十步处,那名弟子瞄了一下,把撞针拉上,然后用力一扣扳机,“砰”的一声巨响,新式火铳的枪口火光一冒,从枪口喷出一颗新式的子弹轻而易举把那面靶牌打穿一个大洞。
  成了,成了,李念一激动,眼中出现狂热之色,两只手不知觉间都握成了拳头。
  还没有开口叫好,研究所外突然响起一个惊喜的声音:“回来了,回来了,千户大人他们回来了。”


325 逃过一劫

  
  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按节气来说,小雪己过大雪未至,天气已经很冷了,北风肆虐、雪花飘舞,这种天气没人喜欢出门,辛劳了一天的老百姓大多躲在家里,要么抱着媳妇在被窝里做着延继香火的“大业”,要么就是聚上三五个谈得来的朋友耍耍叶子牌什么的,也算是给自己找一些娱乐活动。
  忙了一年,也是时候忙里偷闲一会了。
  而驻守在广元的文冲千户所却是例外,上至千户夫人、军师、留守的百户,下至烧饭厨子、扫地的丫环全部出动,走到官路的长亭外候着,原因很简单,他们要迎接出征归来的将士,站在最前面,赫然是赵敏和林月萱,然后就是匆匆赶来的军师李念。
  来了,先是听到马蹄声响,然后就看到穿着棉甲的士兵出现在众的视线当中,他们骑上马上,把腰杆挺得笔直,策着马坚定的向前走,走中前面旗手手中的绣着“陆”字的幡旗在北风中咧咧作响。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是自家的军队回来了。
  陆皓山远远就看到那两个站在寒风中的丽影,也顾不得什么规规,走到二女面前翻身下马,什么也不说一下子把两女搂在怀里。
  曾经离死亡是那么近,差一点点就战死沙场了,对珍惜眼前人陆皓山又多了一层体会,一看到赵敏和林月萱,这个世界上自己最牵挂的人,心里泛起一股温暧的感觉。
  “相公”
  “相公”
  在众目睽睽之下亲热,二女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一年没看到陆皓山。早就望穿秋水了,现在感受到那强而有力的臂弯,闻着那熟悉的男子气息,赵敏和林月萱都有些醉了。
  三人紧抱着,虽然什么也没有说,可是一切尽在无言中。
  二女都是识大体之人,再加上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好意思,很快就挣开,把陆皓山“让”给了后面的军师李念和一众百户长。
  “学生见过大人,祝贺大人平安归来。”李念向陆皓山行礼道。
  “下官拜见千户大人。祝贺千户大人凯旋归来”赵峰、李得贵、韩升等百户也齐齐向陆皓山行礼,这些都是广元的地头蛇,虽说陆皓山并没有告诉他们今天回到,不过陆皓山等人一进广元,他们就收到风了,于是结伴一起来迎接。
  陆皓山苦笑地说:“好了,都是自己人,都免礼吧,什么凯旋归来。一起出川的兄弟十之七八战死沙场,只剩下我们这些残兵败将回来,唉,不说也罢。”
  李得贵一脸正色地说:“大人这话就不对了。以区区八百之众,立下的战功数不胜数,被数以十倍的敌人围着,死战不退。血战四天四夜,杀敌逾万,这等功绩。虽败犹荣了。”
  “就是,就是那些人见死不救,要不我们就不会损失这么大了。”
  “向朝廷上奏,要好好教训那些自私自利的家伙。”
  “大人,这一战我们川兵已经扬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对其它人袖手旁观、以到自己人损失惨重的事愤愤不平,说到激动处,还把袖子挽起来,大有想为自家大人大干一场讨回公道的架势。
  陆皓山摆摆手说:“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本官不在,诸位辛苦了。”
  李得贵一脸讨好地说:“大人,这些都是小的本份之事,反而是大人身先士卒,亲率精兵剿匪,说起辛劳,不及大人之万一,大人才是名逼其实的劳苦功高。”
  李念语出惊人地说:“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次我们虽说受到损失,不过大人也避过一次劫难,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李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陆皓山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据最新得到的消息,贺双全、新虎、九条龙、闯王、满天星、南营八大王、西营八大王、大天王等合计上百贼首,于十一月十九日上书请降,京营总兵王朴、监军太监卢九德等人信以为真,马上向朝廷奏报,并暂停对贼匪的进攻,没想到这些人只是诈降,以伪降作掩饰,积极筹集各种物资,二十四日天气骤降,山西垣曲到河南济源之间的一段黄河竟然凝结成冰,变成冰桥,贼匪在上面用门板和稻草铺成桥,驰马而过,已渡过了黄河,据说皇上大怒,出动锦衣卫大肆追究。”
  顿了一下,李念有些幸灾乐祸地说:“进了诏狱,就是不死也脱一层皮,据说大人和王总兵关系还算不错,这次能抽身事外,还真是上天庇佑。”
  果然是出事了。
  因为心情低落,陆皓山下令不是紧急的事情,就不要通报,所以这情报就交到了李念手里,不过陆皓山听闻也没有吃惊,这些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历史的车辙并没有偏离原有的轨道,虽说大明朝多了陆皓山这一个变数,不过现在陆皓山的势力还太小,小到对大势没有起到稍稍改变的程度。
  其实像王朴那种人,眼高过顶,所谓骄兵必败,像他这种人,要么不犯错,要是犯错,往往就是致命,过高估计自己、过低估计敌人,最后的结果就是最坏的结果。
  “好了,都别站在这里,又是风又是雪的,有什么事,我们回去再说吧。”陆皓山看到赵敏和林月萱在冷风中倦着身子,不由有些心痛,开口回去。
  赵峰连忙说道:“得知大人胜利归来,我们几个兄弟把望江楼包了下来,给得胜归来的兄弟接风洗尘,还请大人赏面。”
  “你们真是有心了。”陆皓山说完,突然语音一变道:“此次八百壮士出川,归来时伤残都算上仅余二百人,六百兄弟战死沙场,你们看到没有,那清一色的棺木,里面全是兄弟们的遗体,死者尸骨未寒,尚未入土为安,本官又怎么饮酒作乐呢,这宴,延期吧。”
  众人这才把目光放在那些棺木上,一眼望去,只见眼光看到之所者都有棺木,棺木多人员少,饶是大白天也有碜人的感觉,陆皓山还真把所有将士的尸体都运回来了,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难怪重金请了这么多马夫,换作别的将领,估计运一些货物回来赚钱,也不会作这种“傻事”吧。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陆皓山经常给手下灌输的信念,而此刻,他还真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
  “大人,是小的没有考虑周全,请大人责罚。”赵峰面色一凛,马上认错道。
  一个爱兵如子、有担当的将领,即使他有缺点,但不能不尊敬他。
  李念在一旁说:“大人,学生马上派人通知阵亡将士的家属,让他们把这些遗体接走,早日入土为安。”
  陆皓山断绝拒绝道:“不,通知他们来参加仪式就行,遗体就不必领回去了。”
  千里迢迢运回来,又不还给家属,这是要干什么?不是贪好玩吧?
  “大人,这些遗体留着没用,反而容易受人而柄,不如放手吧。”韩升也在一旁小声地劝说着。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叶落归根才是这些战士的最好归宿,强留这些遗体也没用啊。”一旁的李念也吓了一跳,连忙附和道。
  自家大人一向挺精明的,没想到想说出这种话。
  陆皓山没好气地踢了韩升一脚,这才耐心解释道:“这些阵亡的将士,很多是从流民队伍中挑出来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家,往哪送?再说广元地价也高,买墓地也加重阵亡将士家属的负担,还不如把他们留下,本官出面,把阵亡的兄弟统一埋葬,不仅要埋葬,我们还要立碑,记载他们英勇事迹,给文冲千户所的兄弟一个好的榜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