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浮生小记 >

第131章

浮生小记-第131章

小说: 浮生小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淮北这些日子,我觉得环境虽然很差,但其实你过得还很不错,我可以放心回京城了。”孟白果然很快就南下离开了淮北,他要返回京城回复皇命,也要办理矿业的一些相关事宜。

    司马十七郎陪着卢八娘为孟白送行,还热心地指点他,:“回京城后,你带着表嫂去七善观上香,再请老知观做几场法事,一定能早日生下嫡子。”在他看来,孟白虽然有几个庶子,但是没有嫡子,就算是没有儿子,年纪又这么大了(其实还不到三十岁),实在是可怜。

    卢八娘看着一脸纠结的孟白点头答应,就赶紧转过话题,“我父亲就快出孝了,你帮我把信带给他,再劝劝他不要出仕了。”卢相没了,司马十七郎出了京城,没有照应,卢四老爷实在不适合做官了。

    “你放心吧,姑父和姑母那里我会照看的。”

    卢八娘到了府门前停住了脚步,让卢苘替她送到营外。那里会有孟白的新朋友们摆酒送行,想来一定会留下传世的佳话诗文,她可没有兴趣参观。

    司马十七郎自然也在府门前止步,然后扶着卢八娘的手向屋子里走去,还不忘了替孟白担忧,“如果孟表兄没有嫡子,孟氏的血脉虽然也能传承,但也是可惜的事。”

    庶子传下来的血脉终究不够正统,就像司马十七郎的皇祖父,就是前朝皇帝的庶子一支,原本只有非常不起眼的王位,后来借助形势登上皇位,但先天不足,在世家大姓面前总差些底气的感觉。

    司马十七郎自己是庶子,对这些微妙的感觉更是体味至深,所以他是真心为孟白可惜。

    同来送行的旭儿因为枯站了一会儿,早已经不耐烦了,拉着他的母妃,嚷着“去花园!去花园!”,他是想到王府后面新围出来的一处花园里玩耍,那是司马十七郎特别给儿子圈的地。

    卢八娘便向用骄傲喜爱的目光看着儿子的司马十七郎说:“你赶紧去前营吧,我带儿子到花园里走一走。”

    “好,你小心些。”司马十七郎叮嘱跟在后面的桃花几个人,“别让世子闹王妃。”看着有人将旭儿接了过去才转身离开。

    卢八娘在小花园里信步走了几圈,看着旭儿与几个小孩子玩得兴高采烈,这么小的孩子,他们根本就分辩不出这个花园是多么简陋,几株保留下来的大树,临时拼凑出来的几丛不知名的花,随处可见的野草,还有几块大石、几个树桩,根本就没有景致可言。

    但是,繁茂的花草树木一片生机勃勃,而欢笑的孩子们更为这里添了无限的活力。卢八娘瞧了一会儿,留下绿袖带着孩子们,自己扶着桃花回了王府,她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第七十六章 孟太白好奇探私情淮北王挥兵收青州〔二〕() 
司马十七郎就要出征了,这一出兵出上一次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上一次占领的地方靠近淮河,一直属于汉人控制的势力范围,最起码也是胡汉交替控制的地域,但这一次,司马十七郎将要攻入胡人的领地。这两者的差距可以算得上是天差地别了。

    可以庆幸的是,司马十七郎就要出兵的大秦,是由羯人所建,他们正与由匈奴人所建的赵汉政权正打得难解难分,这也是淮北军渡过淮河后一直过得比较平静的原因。无论是大秦还是赵汉,他们中不管哪一个获胜,下一个目标都是会是汉人。

    据孟白所记得的历史知识,大秦很快就会击败赵汉,占据大部分北方,而从各方面传来的消息也都支持这一说法,大秦目前正将主要的兵力都放在北部,期冀早日拿下赵汉,而赵汉节节后退,似有不敌。

    司马十七郎急于出征,也是考虑到了如果大秦统一的北方,那么淮北军的处境就更难了,还不如趁着大秦和赵汉争斗无暇顾及淮北,抢先占领一片土地发展。

    总之,淮北军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武力去抢去夺,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不二出路。

    行军打仗自然靠的是武力,但是军需物资的供应也是影响战争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卢八娘要准备好一应物品,还要挑选足够的官员跟在军队后面接管打下来的地区,保证军需物资安全而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很多工作从现在开始做已经很紧张了。

    当秋风起来的时候,司马十七郎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只有夫妻二人时他抚着卢八娘的肚子说道:“这一次征战,我也无法估计所用时间的长短,而再有几个月你就会生孩子,不知能不能回来,还真是不放心。”

    然后他试探着问:“不如你带旭儿住到大青山里,将留守的事务交给朱相国和十兄?”

    大青山是淮北军的基地,司马十七郎出兵后,将各处的精兵都抽调一空,只有那里还保持着原来的防务水平,卢八娘带着孩子住进去,安全肯定是极有保障的。但她却摇了摇头,“如果你在北边一切顺利,进不进大青山都是一样的。”

    这个道理司马十七郎当然明白,虽然他对胜利充满信心,但是他还会担心妻儿,于是又说:“要么我再留下五百护卫给你?”

    “不必,你走后我会让桃花爹调三百军士到后营驻防,以防万一。”这些事情卢八娘也早有打算,“朱相国和十兄虽然可信,但一应事务总不如我办理得熟练,还是像上次一样,让他们协助我即可。”

    这是最理想的安排,司马十七郎只能点头,“你还是要小心,毕竟月份不小了,千万别太累!”

    “我会的。”卢八娘答应了,她从不是一朵柔弱的小花,而是一株参天的大树,能为自己和自己想庇护的人撑起一把大伞。

    于是出发前,司马十七郎在众位官员和将领的面前将淮北王的印信交给卢八娘,“我出征后,一切都以王妃马首是瞻!”众人应喏。此举彻底奠定了淮北王但凡出征,就由王妃留守的规矩,这个规矩也一直传了下去。

    大军出发前,卢八娘带着一干的家眷到营外送行,只见五色旌旗在头上飘舞,披着铁甲的战马嘶鸣着,兵士们手中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一片刺眼的白光,一列列的队伍从大营中走出,将营前的地面扬起了尘土。

    终于,司马十七郎在中军的大旗下骑马走了出来,他带着将领们在女眷们的面前经过,突然拨出宝剑,大声喊道:“我们一定会凯旋而归!”

    “凯旋而归!”更多人高声喊了起来。

    “凯旋而归!”卢八娘怀里的旭儿突然大声叫道,声音是那样的稚嫩,但语气是那样的坚决。卢八娘轻轻地亲了他,“会的,你父王他们会凯旋而归!”

    三千骑兵,一万步兵,还有近万的役使人等,基本是倾尽了淮北大营的全力,这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在司马十七郎走后,卢八娘继续建设着她的新家园,继盐场、工厂和农场后,她又试验性地开设了一家纺织厂。

    纺织厂的选址是在军营不远处的一大片桑田旁。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桑树是非常重要的作物,按照一般的规律,普通农家差不多都要把三分之一左右的地用来种桑养蚕,而且每年的赋税中都要交纳一定数量的丝织物。

    做为与吃饱饭差不多一样重要的穿衣问题,卢八娘是非常重视的,各处都新建了不少大桑园,现在到了蚕成熟的时候,她准备将以往由各家各户分别进行的煮蚕抽丝纺织等工艺全部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分工生产,改进生产方法,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表面看成立纺织厂其实与建立其它的农场工厂并无多少不同,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件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那就是纺织厂是由大量的女工组成的。

    女人在家中纺织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想要将她们集中起来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因此卢八娘要探索出一条道路再慢慢推广。

    纺织厂收什么样的女人?是不是要用男性的管理者?孕妇应该怎么照顾?虽然前世有很多的经验和方法,但是卢八娘还是要仔细地斟酌。因为将来会有更多的纺织厂成立,甚至这也不只是纺织厂的问题,还会有更多适合女性劳动力的工农业的发展方向。

    自从到了这个社会,卢八娘一直在为自己谋得荣华富贵、平安康泰而努力,现在这一目标越来越具体,她已经有了自己的领地,只要将这里建设成一个富庶安康的家园,她想要的生活就指日可待了。

    在家园的建设中,不可能忽视占人口一半的女性,而且身为女人的卢八娘也会天然地为女人争得尽可能多的权力。但是权力的争取还是要靠实力的,女人起码能够走出家门才能谈得上实力。

    最终,卢八娘让她以前手下的一位女掌柜刘三娘子做了第一家纺织厂的负责人,淮北军的女眷中朱大姑等几个人也加了进去,这些女人们从松散地组织起来为淮北军做衣物开始,到慈善局抚幼所的管理,再到现在筹建一个工厂,她们的能力不断地提高,也让卢八娘对她们越发地依重。

    转眼间就到了秋收的时候,通常来说秋收季节根本不应该出兵,军士们应该留在属地协助秋收,因为这是一项非常需要人力的工作。

    但是这一次司马十七郎选这个时机出征还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卢八娘悬赏鼓励之下,已经有人制做出了一种用马拉的收割机,机器已经在夏天收冬小麦时应用过了,并又加以改进,现在全面开始使用,完全能够节约大量的人。

    这种方法收割的效果虽然不是非常完美,比起人工收割要多损失一部分农作物,加上播种第二季作物时已经完全采取大规模的马拉犁耕作的方式,精细度也较差,两项叠加,大型农场农作物的亩产量要比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差上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不过,如果按投入的人员来计算,那么每个人生产的粮食则是小农经济的十倍。这种类似机械化生产的方式特别适合地广人稀的现状,将淮北军的精锐完全从屯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去练兵打仗。

    当然由于半机械化的程度总体并不高,在秋收季节,淮北军所有属地大部分人都尽可能地停下了手中的其它工作,全部投入到秋收中了,只有冶铁和为前方大军运送军资依然保持正常的步伐。

    就是老弱妇孺们也被调动起来,田间遗留的大量稻穗不论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捡拾,只要上交农场一半就可以,卢八娘开办的慈善局和抚幼所竟然捡拾回几个月的口粮,由此可以推测出各家各户的所得更是不菲。

    面对请卢八娘加大收回田间遗穗比例的请求,卢八娘一概拒绝了,民富才能国强,淮北军经过这一年的两季丰收,又开设榷场引进商贸,早已经改变了初入淮北时一穷二白的状况,多让些实利给百姓其实能够凝聚更多的人心。

    在卢八娘的心中,她对于目前的这一点成绩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这只是起步而已,如果淮北在目前的机制下继续发展,不出几年时间经济就会有质的飞跃。

    但她也同样明白,经济腾飞一定要有和平安定的大环境,那就要依靠司马十七郎战绩了。

    大兵出发后,前线不断地传来捷报。大秦的军防重点完全在北方,他们布置在南方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而秋季羯人们已经习惯了到南边抢粮,所以在秋收前他们正在进行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