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那些大层面的东西,他们只知道面对匈奴人谁也不肯做孬种。这些年一直被匈奴人压着打,他们早就憋坏了,一肚子邪火终于有了泄的机会,这次岂能不爽个痛快?
即使如此,梁啸依然不敢放松,他建议李广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带上充足的给养赶往高阙,寻找有利地形,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截击逃跑的白羊王或者楼烦王。
李广一口答应,派李敢率领五百陇右骑士赶往高阙。
一骑快马冲进了程不识的大营,送来了天子的诏。
得知李广已经迫降了休屠王,程不识又惊又喜。惊的是李广的运气太好了,休屠王居然自投罗网,送到了李广的手中;喜的是李广得手,有了大批的战马,夺取河南地的战略目标又有了实现的机会。此战成功,他也有希望封侯。
程不识不敢怠慢,立刻叫来了卫青、公孙敖。卫青和公孙敖是天子派来协助程不识的将领,卫青是车骑将军,公孙敖是轻车将军,几乎是程不识一人之下,万军之上。再考虑到他们的身份,就连程不识本人也不能小视他们。
看完诏,卫青连连点头,面露笑容。公孙敖咂了咂嘴,一拍大腿。“那还等什么,赶紧出吧。梁啸那小子跑得快,说不定现在已经到了河南,宰了白羊王。”
程不识对梁啸也不陌生,知道这位大汉史上最年轻的将军曾经千里奔袭,度惊人。李广又是一个急性子,他们搭班,又有充足的战马,肯定会急行军奔赴河南。
“二位将军,那我们也立刻出吧。我打算让二位将军率领骑兵在前,互相策应,我本人率领步卒在后,如何?”
“好啊。”公孙敖不假思索,一拍大腿。“这样最好不过了。”
卫青摇摇头,站起身来,拱手道:“将军,既然李将军已经准备妥当,我们不用担心匈奴人逃跑,又何必急在一时?匈奴人人多势众,我军骑兵数量不足,没有步卒相助,一旦相遇,我军没有必胜的把握,必然是一场恶战。不如步骑并进更为稳妥。”
程不识露出淡淡的笑容,看向卫青的眼神多了几分善意,暗自松了一口气。
对天子派这两个年轻人来协助他,他不可能没有意见,只是他生性谨慎,不会把这些意见摆在脸上。即使公孙敖举止张狂,他也不说什么。他很清楚,这两个年轻人身份特殊,根本不是他得罪得起的。如果卫青和公孙敖一样立功心切,想率领骑兵先行争功,他再不情愿,也只能把这次立功的机会让给他们。
程不识与卫青商量了一番,做出决定,将四万步骑分成两部分:卫青、公孙敖二人统领一万骑兵充当前军,他自己率领三万步卒为中军,同时向北推进。
大军早就准备完毕,一直等着出征的机会。程不识军令一下,汉军就踏上了征程,气势汹汹的杀奔白羊王和楼烦王两部的连接处。
与此同时,御史大夫韩安国也接到了诏,立刻率领三万余步骑向楼烦王部起了进攻。雁门郡的汉军集结逃不过楼烦王的眼睛,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听说汉军出动,他率领两万骑主动迎战。
双方在曼柏一带相遇,随即战在一处。
韩安国虽然有三万步骑,却只有一万骑兵,不敢用骑兵正面对决,便以步卒结阵,与楼烦王对峙缠斗。楼烦王虽然兵力不占优势,却一点也不心虚。他像往常一样自信满满,甚至在单于庭派使者来查看战况的时候还大言不惭的夸下海口,一定会击败汉军,让汉人乖乖地送上公主。
两日后,程不识、卫青等人赶到,得知韩安国正与楼烦王激战,程不识立刻派卫青、公孙敖率领骑兵出击,配合韩安国作战。得到卫青、公孙敖率领的一万骑兵助阵,韩安国终于有了足够的实力进行反击。
面对汉军七八万步骑的夹击,楼烦王心虚了,主动撤退,同时向白羊王求援。
(未完待续。)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
第395章 后生可畏(书友心如冬雪万点打赏加更!)()
苦战多日,见匈奴人撤退,汉军将士欣喜若狂,纷纷主动要求追击,扩大战果。◇↓◇↓小◇↓说,
军功与敌人的首级数量直接挂钩。如果没有足够的斩首,就算打了胜仗也没用。将领不能封侯,士卒没有赏赐。在名利富贵的刺激下,将士们红了眼,特别是骑兵,再三请命,迫不及待的要甩开步卒,全力追击。
见群情激奋,卫青不敢怠慢,找到了御史大夫韩安国。一见面,顾不上寒喧客套,他就说道:“韩公,不能追。”
“不能追?”韩安国诧异的看着卫青,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匈奴人撤退之后,已经有十几拨人来见他,无一不是请求追击的。卫青是天子近臣,却又出身卑贱,他更需要战功来证明自己,怎么反而不肯追?
“韩公,陛下的诏书说得清楚,这次出征的目的是夺取河南地。楼烦王虽然退去,却未受重创。我军如果全力追赶,步骑势力要分离,没有步卒的协助,仅靠两万骑兵,就算胜了也是惨胜。万一匈奴有援军赶到,我军很可能先胜后败。”
韩安国连连点头。他征战多年,对汉匈双方的优劣再清楚不过。同等数量的骑兵对决,汉军没什么优势可言。损失两万步卒,对汉军来说大,很快就有补充完毕,可是如果损失了两万骑兵,那这损失就大了,也许几年都无法恢复元气。
损失如果太大,斩首再多也没用,同样没有军功可言。
“以将军之见,又当如何?”韩安国收起了对卫青的轻视之心,诚恳的说道。
“按照往常的战法,缓步推进。”卫青说道:“如果匈奴人主动撤退,我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河南地收入囊中,完成预期的目标。如果匈奴人返身来战,我们也可以以逸待劳。一一击破之。”
韩安国眼神微缩,暗自叫好的同时,心里又难免有些失落。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之前出了一个梁啸。在西域千里奔袭,两败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又出了一个卫青,第一次上阵便有如此见识。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份,用不了多久。必然像梁啸一样脱颖而出。
我们老了,以后要看这些年轻人纵横沙场,封侯拜将了。
见韩安国眼皮低垂,神情落寞,卫青以为韩安国不敢担这个责任,连忙大声说道:“若韩公担心将士们不服。卫青斗胆,愿意上书陛下,请陛下下诏。”
韩安国一愣,这才回过神来。他眼珠一转,说道:“将军虽然年少。却颇有大将风度。不过军中诸将大多是武夫,好勇斗狠,军功在前,不让他们追击,恐怕不太容易。将军可愿助我一臂之力,说服他们?”
卫青不假思索,一口答应。
韩安国击鼓聚将。趁着等候的空档,卫青在帐外等候,把自己的打算告诉给了公孙敖、张次公等人。公孙敖一听就急眼了。“仲卿,你怎么这么糊涂?匈奴人撤退。谁不想追上去多斩一些首级,你拦着不让追,岂不是挡了众人的财路?韩安国这老匹夫着实可恶,他是主将。为何不说,偏要你做这恶人?”
卫青苦笑一声。他何尝不知道韩安国的小心思。只是此时此刻,他顾不上想那么多了。李广、梁啸还没有消息传来,能不能及时截断匈奴人的后路,谁也说不清楚,这时候追上去。过于凶险。一不小心就会遭受重创,不仅无功,反而有罪。
“大战在即,何必在这些小事上纠缠。”卫青淡淡的说道:“如何才能完成陛下的托付,以最小的代价攻占河南地,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
公孙敖无可奈何,长吁短叹,不知道骂了韩安国几代祖宗。
众将陆续来到中军大帐。当着众人的面,卫青又将自己的意见说了一遍。
众将一听就恼了,纷纷表示反对。奈何韩安国已经打定主意,不肯轻率出击,众人虽然意有不平,对卫青也颇有怨言,却没人敢当面顶撞。卫青不仅有天子近臣的身份,更掌握了一万骑兵。他不同意追,其他人就是想追也没这个实力。
当然了,背后骂娘是免不了的。不用出帐,卫青就觉得后脊梁凉嗖嗖的。不仅那些将领不满,就连公孙敖等人都有些不服气,只不过碍于面子,没有当众发作。
在卫青的配合下,韩安国勉强按捺住了军心,稳步向前推进。
与此同时,韩安国派出使者,与程不识、李广联络。
楼烦王逃出百余里,见汉军没有追过来,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免有些失望。
他是希望汉军追击的。如果汉军贪功,穷追不舍,那他就算是逃到草原上去也没关系。匈奴人最擅长这种追逐战,他迟早能把汉军拖得精疲力尽,等到转败为胜的机会。
可是汉军不追,他总不能就这么逃走吧。
楼烦王考虑了很久,觉得与汉军保持距离,同时向白羊王求援。汉军有明显的兵力优势,仅凭他自己的力量,正面作战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如果与白羊王合兵一处,他们在骑兵的数量上就有明显的优势了。
至于陇右的汉军,楼烦王根本没有考虑。在他看来,那是休屠王的功劳,根本轮不着他们操心。
两天后,他接到了白羊王的消息。白羊王亲率三万主力骑兵,正在赶来的路上。
楼烦王大喜,在石门水东岸停下了脚步,再次邀战韩安国。
与此同时,韩安国和程不识几乎同时赶到了石门水。程不识渡过大河,率领三万步卒在石门水西岸立阵,准备阻击白羊王的援军,韩安国则率领四万步骑,准备重创楼烦王。
汉匈双方十二万步骑集结到石门障附近,都磨拳擦掌,想要撕碎对方。谁也不知道,还有一万五千汉军精骑就藏狼山以西的屠申泽,等待着发起突袭的机会。
屠申泽,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梁啸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万五千多骑在这儿藏了这么久,接连七八天时间,至少有三十几个斥候被他们捕获,白羊王居然还没有意识到危险。
真不知道是他们潜伏的水平太高,还是白羊王太大意,总之这个结果大大超出他们的预计。
就在这时,在屠申泽右侧扎营的李息收到了韩安国送来的消息,并第一时间通报给了主将李广。李广大喜,立刻将梁啸等人召到中军。
“韩安国、程不识已经进入位置,韩安国和楼烦王激战,已经击败了楼烦王。为了防止楼烦王逃脱,他放缓了脚步,尽一切可能的拖住楼烦王。”
众将大喜,梁啸也非常高兴。
“将军,白羊王的动静如何?”
“现在还不清楚。不过,按照匈奴人的习惯,他们恐怕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李广无声地笑了起来,笑得非常得意,就像看到了一堆匈奴人的首级。“他们还没意识到危险,还想像往常一样利用骑兵的优势拖延时间,反败为胜呢。嘿嘿,这一次,他们要把所有的家当都输得精光了。”
“哈哈哈……”众人笑逐颜开,心情欢畅。穿越沙漠而来,又在这里耐着性子等了几天,终于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汉军有七万步骑,匈奴人有五万骑兵,双方势均力敌。趁着他们打得难分难解之际杀上去,绝对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啊。
“梁啸,这个机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