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贤王之路-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芳八人来到官道旁的凉亭之中,家俊给水囊装满水,百里和可儿端了水给德芳、狄妃和惟铃,德芳看了看路“夫人,再向前走就要进入荆湖北路了,沿江这一道州府对皇令的执行还是很彻底的,没什么麻烦事还真是好。”
“是啊,各路州府官员能对朝廷政令如此重视,陈案积案都审慎处理,这真是百姓之福,家国之幸。”
“是啊,朝堂贤臣治国献策,各路州府又有能官干吏,所以我大宋才如此国泰民安啊,有朝一日宋辽党项永不再战,那天下可就太平了,哈哈哈”
“王爷,咱们走了这一路,城镇繁华,百姓安和,江南之地如此平静富庶,和边关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啊。”
德芳叹了口气“是啊,关内关外生死两地,戍卒守将以命保国,若非他们用血肉之躯抵挡北国铁骑和西北强敌,何来京师稳固,又岂能有这江南富庶之景,怕是早被异族践踏蹂躏了。”
狄妃伸手握了握德芳的手,德芳笑着点点头,这时来了四名衙差押和两名官兵押着一个戴枷锁的人犯走进亭子,六个人见家俊崇明尚恩腰上都挂着刀,有些紧张,都握住了刀柄,一名官兵向德芳走了几步,家俊挡住问道“官爷,何事?”
官兵上下看了看家俊,又看看崇明尚恩“你们是何人?”
德芳站起身拍拍家俊,家俊和崇明尚恩退到一旁,德芳问道“几位官爷,我们是从京城来的,听人说荆湖北路一带有许多古器玩家,所以想去寻上几件,从早上赶路走了两个时辰,才刚进亭中喝口水休息一下。”
“京城来的?去荆湖北路?”官兵看看德芳和狄妃、惟铃,稍稍放心“我们就是从荆湖北路而来,押送死囚入京,所以还请这位老爷行个方便,留出半个亭子给我们。”
“死囚?”德芳看看戴着枷锁的囚犯“那是应该,家俊,都到这边来,给几位官员留出半个亭子。”
“是”家俊和崇明尚恩都退到一边,官兵拱手示谢,两拨人各占半边,衙差给囚犯喂食喝水,德芳道“官爷,到京城起码还要走上半个月,现在天又转凉,还押着死囚,没有二十日恐怕到不了吧?”
“这位老爷说的是”官兵揉了揉腿,然后指着死囚说道“要不是这个该死的家伙,我们能受这苦?风吹日晒的走数百里,真是倒霉!若非朝廷有令,我们早就。。。”官兵顿了一下,看看德芳“我的意思是,早就揍他一顿了。”
868。第868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二节 贤臣轶事张齐3()
“是啊,夫人有所不知,早年各路押送入京的死囚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但真正能入京上报刑部的却不足一半,。”
“为何?那另一半的人呢?”
“死了。”
“死了?怎么会这样?”
“早年朝廷整顿南方的吏治很严,各州府清理积案还算积极,案子多涉案的人也多,如此一来积案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却出了新的弊端,因为朝廷早年为了防止出现冤假错案,所以诏令各路,诸州处决人犯,须奏请刑部复审。江南一带的地方官为了速审结案,不留积压,因此对很多案件查证不严,多有轻罪重刑的判决,小吏草草写了文书就把人押送入京,再由京城刑部最终定案,把责任推交朝廷,如此一来,许多不应入罪的人也被牵连入狱,由于押送囚犯路途遥远,衙差辛苦,囚犯更要受罪,所以官府一旦对囚犯定罪押送入京,囚犯家人一定会送些银钱好处给押送的衙差,如此保证囚犯在路上少受苦,但若是衙差拿不到好处,就会在途中打骂虐待囚犯,不给吃食不给水喝,因此死在路上的囚犯竟有一半以上,刑部和吏部官员对此事也有耳闻,却怕上报此事会让太多府衙官员受罚,所以都隐瞒着,如此一来朝廷方面对弊端的事情就知之甚少,而当时任右补阙、江南西路转运使的张大人巡视时发现江南一带,尤其是南剑、建昌、虔州押送入京的人犯特别多,查实这些情况之后他就上书朝廷,陛下十分震怒,下令张大人责办江南官吏,但张大人进言陛下,说这些都是因为朝廷没有设立专人对押送进京的囚犯进行督监安置,更没有对呈报上来的错案有惩处措施,所以许多官员轻视人命,推卸责任,张大人为此进策,请求朝廷选派干吏复审各路押送进京的囚犯,一旦查实案件确有无辜之人被株连,那就要原问官反坐其罪。陛下采纳张大人的进谏,朝廷当即就下了严令,从那个时候起,江南各州府官吏审案越加谨慎,押送入京的囚犯竟一下减少了七成以上。”
“父王”惟铃说道“孩儿听大哥提过张大人,说他做过丞相呢。”
“是啊,张大人的确做过丞相,他是我大宋的能官贤臣,但两年前张大人的母亲晋国太夫人离世,他上表朝廷辞官三年为母守丧,忠诚至孝。”
“父王,张大人能做丞相,一定也读过很多书吧?”
“是啊,但是铃儿你可能不知道,张大人本是曹州冤句人,自幼家贫,三岁丧父,他的母亲孙氏,也就是晋国太夫人,带着年幼的张大人迁居洛阳,太夫人为人做女红,亲自上山砍柴,把攒下的每一文钱都给张大人上学堂买书读,太夫人如此辛劳,但为了张大人,她做活再累都不会耽误儿子一顿饭,张大人也没有辜负太夫人一片苦心,勤奋读书,在太祖皇帝的开宝九年。。。”德芳顿了一下“也是太平兴国元年中了进士。。。”
869。第869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二节 贤臣轶事张齐4()
“王爷”狄妃从马车窗子看着德芳,太祖皇帝的开宝九年也就是太宗的太平兴国元年,太祖皇帝于开宝九年十月突然驾崩,太宗不但第二天就在柩前登基,还将仅剩不到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元为太平兴国元年,皇后宋氏也被太宗封为开宝皇后,这一年对他来说是痛苦的开始。
德芳转头看看狄妃,勉强笑笑“夫人,我没事。”
“父王,您怎么了?”
“父王没事,呵呵,父王接着给你讲”德芳深吸了几口气继续讲道“张大人中了进士以后,授为衡州通判,他一到任就对案件一一复查,果然发现其中一件盗匪伤人案判决有误,其中五名囚犯是无辜受株连的,于是当即改判,从刀下救出了五条人命。”
“一上任就救了五个人,张大人真是好官。”
“是啊,张大人自己吃过苦,所以做了官以后很是关心百姓的生活,常常微服到百姓中去了解官府政务的得失、地方政策的利弊,他任职的衡州地处交通要冲,驿站很多,役夫多达数千人,这些役夫劳役十分繁重,因此生活困苦,张大人亲自核实驿站所需役夫人数,一次就减免了一半人的劳役。”
“父王,那一定很多官员都怕张大人吧?”
“是啊,尤其是那些贪官奸吏。”德芳继续讲道“张大人后来又做了忻州知州、江南西路转运使,五代之时,江南一带是由好几个小国管辖的,税目繁多,税赋甚重,张大人奏请朝廷全部减免,他还查实了江南西路有官员私铸铜钱,严处其罪,如此,使得治地吏治清明,百姓的生活也大为改善。”
“父王,那张大人守丧回来以后还能当大官吗?”
“当然可以了,朝廷怎么能少了张大人这样的能官贤臣呢,呵呵”德芳看看惟铃说道“铃儿,张大人不但文能治国,而且还是个不输武将的能臣。”
“张大人和武将打架吗?”
“哈哈哈哈”德芳大笑道“真要是打架,张大人可是打不过武将啊。”
“父王不是说张大人不输武将吗?”
“是啊,不过张大人他打的是辽人。”德芳握着缰绳讲道“太平兴国八年,张大人官拜枢密使,常与兵部商讨战事对策,雍熙三年,我大军北攻失利,杨老令公惨死辽营,整个关内外局势变得紧张,但这个时候张大人自请出任代州知州,用计在土磴寨击溃辽兵,挫败辽人再次南侵之举,两年之后,辽军又发兵入侵,张大人亲自率军于繁峙、崞县将南侵的辽寇杀的片甲不留。”
“那张大人应该做大将军!”
“铃儿啊,咱们大宋可是有很多勇武的虎将呢,以张大人的才干,若是只守几座城池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他还是留在朝堂更有用武之地,他能为陛下献出更多治国良策,如此才是家国之幸,百姓之福。”德芳面带笑容的说道“张大人在淳化二年九月拜相之时,他的母亲都已经八十高龄了,陛下亲封他的母亲孙氏为晋国太夫人,还常常召进宫中赏花饮茶,陛下说太夫人福寿双全,还有一个忠心至孝的好儿子,不但赏赐了晋国太夫人许多财物,还写了好几道手诏派专人送到张府问候,两年前晋国太夫人病逝,张大人守丧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整整七日不吃不喝,至孝之行令人感佩。”
870。第870章 第二十三章 第十二节 贤臣轶事张齐5()
“父王,铃儿觉得您最至孝,所有人都说父王您是贤德仁孝之人。”
“铃儿,孝行是不能拿来比较的,古人《孝经》有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德芳看着惟铃“为人子女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惟铃点点头“孩儿记住了,孩儿和哥哥们会孝顺父王母后。”
“乖,铃儿和哥哥们都是父王母后的好孩子。”
“父王,您讲的张大人那么厉害,那是不是别人看到他都会害怕?”
“那倒不会,张大人长得白白胖胖圆圆乎乎的,你要是第一眼看到他肯定很想笑。”
“啊?白白胖胖圆圆乎乎?”惟铃扒在马车窗子边问道“他是大胖子啊?”
“铃儿”狄妃拍拍惟铃“你父王竟乱讲。”
“夫人,我怎么是乱讲呢?你也见过张大人啊。”
“那也没王爷您说的那么夸大。”
“差不多差不多,呵呵呵”德芳笑着“铃儿,这个张大人不但治国有能,对敌有策,而且胆子特别大!”
“是不是因为张大人胖所以胆子就大?”
“啊?哈哈哈”德芳看着惟铃大笑“我的小公主,不是胆子长得大,是他什么也不怕。”
惟铃吐吐舌头“孩儿也胆子大,百里,我要赶马车。”说着就转身趴在赶车的百里背上,百里赶紧扶着坐稳“哎呦,小公主您慢点,别摔着。”
“铃儿”德芳说道“你都这么大了,还让百里背啊,他可背不动你了,快坐好了。”
“背的动背的动”百里笑着“小公主,马车还是百里赶吧,可别伤到您,等停了百里背您玩好不好?”
“好”惟铃也坐在马车边,狄妃拉着她的手“铃儿,就是这么顽皮,可别摔下去。”
“母后,孩儿没事,父王,您快继续讲吧。”
“好,讲,夫人,你可看好了铃儿。”德芳笑笑,继续讲道“这个张大人啊,他胆子大可是出了名的,铃儿你知道张大人在没中进士之前做了一件什么大事吗?”
“没中进士。。。大事。。。”惟铃仰着头想了半天“孩儿猜不到。”
“他啊,一个人拦住了你太祖爷爷的御轿队,要求见皇帝呢。”
“啊?那他的胆子太大了!”惟铃十分惊讶“他要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