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贼吞天下-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邹靖道:“大人所言极是。”
刘焉叹口气道:“本官历经宦海十数载,自问也经历了不少风浪,本以为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谁知初经战事,便连番受搓,以至于心神恍惚难有定见。幸亏有先生对本官不离不弃。”
邹靖忙道:“在下受大人厚恩,纵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刘焉笑道:“好了,你我二人相交也不是一日两日,客气的话不必多说。一切还要看明天之战。”
就在张家庄内刘焉准备进攻涿城时,许康早已经探得了这个情报。
据探子回报,刘焉竟然在短短的一天内又聚集了1万人马,看模样是要与众人再论输赢了。
而涿城内,许康虽然也召集了2000步兵,但战斗力实在是太低。
想到这。许康不禁羡慕起官军来。若是官军守城遇到现在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征召世家武装前来协助守城,这些私人武装虽然没什么纪律,但胜在素质好,武艺高。用来守城,甚至可以发挥出比普通士兵更大的优势,若许康能征召这些人来协助的话,又何虑刘焉。只是现在的许康却根本不敢采用这个办法。而且就算这些世家拍着胸脯,跪着求着要求守城,许康也绝不敢用,他可不想前面应付着刘焉,后面还要防着这些世家背地里捅来到刀子。
太守府内,这一次许康不仅叫来了关,臧,赵,狗子四人,马伟也因为独守东门的关系而被征召。
许康道:“首先,个人报一下你们手里能用来守城的兵力有多少?”“是。”
关羽道:“西门如今有兵631人,其中骑兵300人。”
臧霸,“南门有兵共589人,其中近两百人要看守俘虏。可用兵力不足四百。”
狗子,“北门有兵共523人,其中200人编入了新军之中。可用兵力三百余人。”
马伟,“东门有兵256人,全部可用来守卫城门。”
赵霸虎,“骑兵500人,编制完全,随时待命出击。”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的兵力了吧。”许康苦笑道:“据探报刘焉这次聚兵万人要进攻我涿城。”
众人一惊,纷纷道:“不会吧。刘焉不是被打跑了吗?他还敢来。”“他哪里招来这么多兵?”……
许康敲击了一下桌面,阻止了众人的议论,道:“现在就是要问问大家,若你们是刘焉,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方法进攻我涿城。”
众人对视了一眼,关羽首先道:“若是我的话,会用四面合围的方法,以优势兵力进行压制性进攻,使我军防线变长,这样就变成了处处防守,却又处处无兵可防的局面。”
臧霸道:“我看很可能是围三阙一。以强大兵力迫使我们弃城而逃,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在城外将我们歼灭。”
狗子道:“不管是四面合围,还是围三阙一。官军的兵力远大于我们这个事实无法改变。而我们的优势便是我们拥有坚固的城防,而且刘焉还给我们准备了充足的防御武器。”
赵霸虎道:“人手不够的话,我们不是还有几千流民闲着没事吗?明天把他们调到城头,这些人打仗不行,运个石头,滚木什么的,甚至往墙下扔石头应该不成问题。”
许康想了一会儿,对臧霸道:“看守降兵的人数太多,留50人好了,我再从新兵中调200人协助看守。”
顿了一下道:“四门兵力无法再多做调动,500骑兵若都用来守城,着实可惜。不如派出城去,在城外凭借其机动性,骚扰,牵制官军,使他们无法全力攻城。”
“至于城中的新兵,必须留500人在城内各处设置关卡,实行禁城令。还要留300人防守太守府以及随时可以驰援城中的变故。这样的话,我们有1000新兵可以调用。应该勉强凑合了。若实在不行,也只有从那数千流民中想办法了。你们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几人对视一眼,躬身领命。
翌日,红日初升,刘焉便集合大军踏着雪浪,浩浩荡荡的集中到涿城西门。
许康闻报后大惊,没想到刘焉为了夺回涿城竟然如此孤注一掷,当下立刻命令所有的流民将准备好的备用的守城物质全都集中到西门,同时亲自率领1000新兵,以及赵霸虎的500骑兵往西门增援。
第四十三章 关羽v张飞()
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这句话姑且不论对错,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为战争制定了一套要求所有贵族遵守的礼仪规则。
这套规则简单说,可分为三步,一是致辞,即以文赋的方式向人们宣告对方如何的可恶,自己一方又如何的正义。二是斗兵,开始时只是为了鼓舞自己一方的士气,同时贬低对方而进行的对骂活动,但后来军人做事毕竟还是比较干脆的,于是演变成了动武。而在军队中通常武力超群者地位也不会低,于是又发展成了斗将。三是开战,一切仪式完毕后,两军也已经摆开了阵势,开始真正的冲锋,厮杀。
后来随着战争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战争双方也开始不再受战争的规则和礼仪的局限。为了胜利,所有的将领再也不愿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做那种排排站,分果果的傻事了。于是战争中的诡道应时而起。尤其是《孙子兵法》的问世,将战争诡道一说以理论的形势加以发扬光大,战争中的礼仪被彻底摒弃。从此人类进入了无信无礼的大混战时代。
但战争中的礼仪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亡,它依旧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历代的战争中。比如说斗将。
刘焉此时就胯坐在战马之上,一改平时文弱书生的模样,身披战甲,腰悬宝剑,一副儒将的风范。对着刘备道:“玄德听令,命你率本部人马向城中叫阵。”
刘备道:“遵命。”说完打马而去,率领本部1000兵马前往城下叫阵。这几天,刘备打着刘焉的旗号着实收了不少乡勇,已经从以前的300人扩张到现在的近千人。
刘备领着人马在离城300步的地方列队止行。
张飞领着数骑越阵而出,直跑到护城河边,叫骂道:“城上的贼兵听着。你家张爷爷在此,可有人敢与你家爷爷一战?”
“城上的怂蛋,到底敢战不敢,难道你们都是一群缩头乌龟?”张飞说完,指挥身旁数骑对着城头喝骂不止。
张飞的猖狂,彻底激怒了城上的一员大将——关羽。
关羽走上门楼向许康请战道:“大人,请让属下下城斩了这黑面鬼来为我军祭旗。”
许康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城外刘焉的大军默默思考。俗语说,兵一过万,遮地连天。城外刘焉的大营虽无一万,但至少也有八千。组成方阵后,当真是遮天蔽日,气势惊人。若不是自己及时带来了1000步兵和500骑兵的援军,靠原城墙上的数百守军恐怕未战就先逃了。
以前只知道自己与官军的差距很大,但那只是数据的想象,如今真实的情景摆在面前后,许康才发现这个差距比他想象的还要大。光是因数量上巨大的差距而产生的气势上的强大压力就足以压垮太平道众脆弱的神经。
许康现在可以明显感觉到身边众将士的畏惧心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即使是他也产生了会输的念头。
但随即他便将这个念头抛之脑后,不停的告诉自己,这时一场有赢无输的战争,这是一场自己要赌上一切的战争。只有赢了,自己才有未来立足于三国的资本,才能在未来的诸雄争霸中赢的一席之地。
“关羽,赵霸虎听令,命你二人率骑兵出战。”
关羽,赵霸虎同时道:“遵令。”
许康又道:“大哥,那黑面张飞武艺超群,恐不在大哥之下,大哥一定要小心。”
关羽傲然道:“二弟放心,单打独斗,某不惧任何人。”
许康又对赵霸虎道:“赵师傅,你出城后,领着这500骑兵不必回城。只在城外驻扎,若是官军以大军围剿,则退以避之,若官军全力攻城,则袭其侧翼。”
赵霸虎领命道:“是。”
沉重的吊桥在不停的嘎吱声中缓缓落下,厚实的大门也吱呀开启。
张飞见有人出城,便命大军后退一百步待敌。
只见蹄声轰隆巨响,一个个黑甲骑兵从城内鱼贯而出,最后竟有500之众。
刘备见对方人多势众,恐张飞有失,也指挥着军阵向前移动,一直到与张飞汇合为止。
关羽越阵而出,喝道:“环眼贼,还不出来受关某一刀。”
张飞气的哇哇叫道:“赤面鬼,休得猖狂,吃你张爷爷一矛。”说完,纵马而出。
关羽也纵马相迎。两百步的距离在战马的呼啸声中转瞬即过,二人几乎同时刺出手中兵器。刀尖与矛尖相撞,发出盯的一声脆响。两把兵器几乎同时脱手,又几乎同时被二人重新握在手中。一招过后,二人皆知对方力气不在自己之下,不敢大意,各双手握刃,使出12分的精神厮杀在一起。
只见关羽刀锋如烈,轮转如日,一招一式竟辖风雷之声。再看张飞长蛇吐芯,巧处刁钻,力时威猛,一刺一挑宛如长虹贯日。二人呼喝不止,两匹战马也交颈嘶鸣,杀的是难分难解,竟让平地升起一股旋风,沙尘飞扬。看傻了双方数千兵士。
许康看着正拼命厮杀的二人,心中荒唐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这可是有名的桃园兄弟啊,桃园虽是三结义,但刘备于其他二人更像是君臣,只有关羽与张飞才是真正的生死兄弟关系。在《三国演义》中,有时候张飞犯起倔来,连刘备都劝不住,反而是关羽一句话就能让张飞乖乖听命,可见二人的关系实在是三兄弟中最近的。可是现在这两个本来应该生死相随的兄弟却在拼命的致对方于死地,许康一时不知道该是喜还是悲。
双方厮杀百余招不分胜负。刘备也是越看心越惊。对于自己这个新认的义弟张飞的武力,刘备是再清楚不过。他游历天下时也曾结识过不少江湖上的异人,但从没有见过有一个武功能和张飞匹敌,这也是为何刘备不惜与他食则同席,睡则同寝,也要拉拢他。但他实在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太平道渠帅手下竟然也有如此厉害的武将。几乎与他这个万人敌的二弟张飞并驾齐驱。太平道什么时候发展到如此地步了,竟然能招募到如此威猛的武将,怪不得以刘焉的本领竟然连涿城也守不住。
刘备本来对张飞充满了信心,但现在却不得不担心了,他深知自己的这个二弟一旦战斗起来,就会头脑发热,并且在激烈的战斗中体会疯狂般的快乐和陶醉,根本就没有罢手一词。他不知太平道是如何对待手下的这员红脸猛将的,不过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让自己的这个二弟有所闪失,尤其是现在连刘焉都开始提防他的时候。于是,刘备鸣金收兵了。
许康见对方收兵,也立刻命令鸣金收兵。
于是关羽和张飞不得不暂时罢斗,各归本阵。
关羽直接率领十余骑回到了涿城,而赵霸虎则率领他的骑兵闪开城门,望一旁呼啸而去。
刘备收兵回到刘焉面前,直言“贼将凶猛,我军不能取胜。”
刘焉虽然生气刘备这种自保的行为,但也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便让他退到一边,开始命令大军前进攻城。
看着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