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武曹操-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可没有什么敬佩一个敌国死忠分子,因此不忍杀死他的酸楚心态,一个整天在长安叫嚣,辱骂魏国朝廷和曹操本人,真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啊!
对于高句丽丞相被处死,大魏百姓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毕竟他们谁知道高句丽这给地方在哪里,再说了,自从汉武帝横扫四方,诸国国王来朝,跪舔中原汉人爸爸之后,其他国的什么国王,宰相啊,在华夏百姓的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高句丽丞相被处死,平平淡淡落幕,长安老百姓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宛如今日还是往常那般平常,但是高句丽国都丸都山城,亲临城头的高句丽山上王,看着城墙之下十万兵家明亮,杀气腾腾的魏军士卒,整个人都已经站不稳了!
就在刚刚,他已经再次得到了消息,又一支打着大魏第七,第八军团名号的魏军,再次进入了高句丽境内,其中的还有一名独眼大将!
听到这个消息,高句丽大将军铁破汉,同样和山上王一样,几乎站不稳了,夏侯惇给他的震慑,绝对超过其他人!
“虎狼之国,虎狼之国!这,这魏国,哪里还有什么上国之风,完全是暴秦,暴秦!”
山上王很想要哭,话说一开始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和魏国敌对啊,虽然心中幻想着入主辽东之后,瞧准机会给魏国来上一发,狠狠的咬下一块肉,但是那也只是想想,不是还没有发生吗,这样肉没吃到,反而惹得一身腥,让山上王不是欲哭无泪了,而是感觉是不是自己祖先哪里对不住了老天,要这样的玩自己!
自认为明白魏国为什么发狠的一定要灭掉高句丽的铁破汉,将自己的头颅埋的低低的,根本不敢抬起头来,要是跟山上王说,王上啊,魏国这样,那完全是因为微臣挑战了一下,想要看看他们的实力如何,铁破汉保证,下一刻,自己就要被暴怒的山上王给杀掉出气!
城楼之下的魏军,可不管山上王和铁破汉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整军备战过后,十万大军,其中第十军团的三万先锋,就抬着各种各样的攻城兵器,向着丸都山城进攻,与此同时,后方的十多架投石机,也在魏军校尉的指挥下,向着丸都山城抛射火油罐!
烈火迅速的在丸都山城的城墙之上蔓延开来,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古代战争外挂的山上王,整个人都吓呆了看着那浑身被烈火缠绕,最终哀嚎而死的士卒,吓的狠狠的打了一个冷颤,在铁破汉等人的护卫之下,干净的撤退会了高句丽王宫!
只不过山上王这一逃,算是彻底将高句丽的国柞给断送了,本身士气就不高的高句丽士卒,在轻易见到山上王和的逃跑,再加上魏军士卒的猛攻,很快的,城墙就彻底陷落了!
魏军的战旗,取代了高句丽的战旗,在丸都山城之上飘扬!
城墙陷落,紧随着城门也在很快的时间之内陷落,丸都山城的城门,吱呀吱呀的被打了开来,夏侯渊和田畴见状大喜,下令道:“全军听令,入城,抓捕蛮夷之君,问罪陛下之前!”
魏军士卒闻言大喝了一声,声音之中充满了胜利者的骄傲,这是魏军第一次走出国门,真正的灭亡的第一个国,但是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第616章 内政(一)()
洪武九年,魏二十万大军,在各个大将的率领之下,平定辽东,灭亡高句丽,高句丽****山上王,在长安皇宫正门之前,以残杀汉人,挑衅上国为名,明正典刑!
一国****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明正典刑,对于魏国的民众们来说是震撼的,但是同时也是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感慨的对其孙子说,外国之君,因得罪朝廷而被处死,已经有很久没有见到了!
高句丽平定之后,高句丽本土之内显然不会很快太平,这从大量的锦衣卫潜伏在高句丽之内,同时几乎每日都有许多高句丽人被秘密处死就能够看出高句丽国内的不平静!
高句丽不平静,曹操认为是正常的,因此也不在意,只是吩咐锦衣卫的人,务必要盯紧那些不安分的高句丽之人,凡是有不对劲的地方,杀!
辽东和高句丽平定,魏国的势力触角终于延伸到了辽东和朝鲜半岛之上,在重新恢复了汉四郡,并在四郡之上设立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本土拱卫军团之外,曹操也将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的高句丽整合成了一个郡,号位海东郡。
对于魏国百姓来说,兴奋和震撼,激动的洪武九年,已然成为了过去,如今已经是大魏洪武十年了。
在前世的时空之中,这一年是战争越来越激烈的两百零七年,在这一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在这一年,曹操赤壁大败,唯一一次的统一全国的机会丧失,天下从此三分,汉人的血在内战之中耗光,为将来的五胡乱华这个黑暗时代埋下了伏笔!
然而在这个时空之中,北方草原以及被魏军平定,汉人的城池首次出现在了草原之上,由于商业的振兴,一些巨富之人,不可避免的和官员勾搭上了,这是不可避免,也没有办法避免的!
凡事有利有弊,富商和官员的恭敬,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隐患,但是同时也是让草原变得不会那么容易分离!
历代王朝对于土地的看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可利用和不可利用,也正是因为此,所以华夏真正富庶的中原和江南从来没有被放弃过,而不富庶又偏远的地方,比如后世之辽东,西藏,新疆等地,如果真的的到了守不住的时候,放弃也几乎成为了主流!
草原在之前对于汉人王朝来说,也相差不多,但是如今,由于商业的振兴,商人涌入草原,草原之上的牛羊马匹等物,只要运到中原,都能够获得数倍的利润,这让商人都宛如打了鸡血一般,不断的涌入草原!
而涌入草原的商人多,那么交税的人同样也多,草原就从可有可无的地方,逐渐的变成了官员心目中的一块肥肉!
放弃肥肉,那简直就是自作孽!
所有某日曹操举行大朝会的时候,很不稀奇的收到了北方各地郡守发来的奏折,其中的话语不相同,但是意思相同,那就是在草原之上不断的修筑城池,以达到最后将整个草原纳入诸夏之中!
利益相关之下,北方官员的行动力,可谓是超乎曹操的想象,最起码草原之上除去北方都护府这一座城池之外,又逐渐的修筑其了另外五座城池,当然,其中的劳动力,都是西北一带被扑捉的各族蛮夷!
草原之上大兴工事,辽东四郡也在恢复之中,当然其中少不了不断进出辽东和中原甚至北方草原的商人,至于海东郡,在锦衣卫的监管之下,还未从白色恐怖之中过来!
洪武九年发生的事情,老百姓们无聊之余,还能拿出来聊聊,从中再一次感受到自豪和骄傲,并且对于曹操更加的敬畏和崇拜了!
被老百姓崇拜的曹操也没有闲着,召集了三省六部,不对,应该是七部,商部在今年的大朝会之上,正式被升任到了和其余六部等同的地位,其中的商部尚书,是一个历史之上根本不存在的人!
这个人叫做张希,是陈都学宫之中学习“毕业”出来的,这个人在其他的才能和此时代任何一个留下自己名字的人相比起来,那简直是不能看,但是在商业之上的才能,却是超出了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
就连荀彧都曾经向曹操表示,在商业之上,他确实是不如望江,这个望江就是张希的字!
曹操这一次召集这些大臣们,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飞鸽传书!
“用飞鸽传达紧急之事,从春秋以来就已有之,然,自春秋之后,飞鸽传书之事,似乎只发生在战场之上,朕想着,能不能将此时推广开来,不单单是用在战争之上,更能够用在其他方面,若如能够成功,朕想,那么此事于国于民,皆有大利!”
如今这个时代,即使是在直道彻底完成的地区,好比日并州和幽州一带,这两州之间的传达的消息,通过快马,也必须要数日的时间,而通过飞鸽,则只需要最多两日的时间,这样一来一回,其中省下的时间可想而知!
曹操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飞鸽当做后世明朝的驿站那样来做,而且相比于明朝的驿站,飞鸽这个另类的驿站,不但出麻烦的概率更小,其中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更大!
曹操将飞鸽形驿站的想法说了出来之后,就等着下方的魏国公卿们的反应了!
“陛下,此驿站虽好,但是不单单是能够训练飞鸽的人少,更重要的是,如果飞鸽推广开来,将来战争之时,我军发出的飞鸽传书,很有可能被敌军所截啊。”荀彧皱眉说道。
任何事情,一旦推广开来,那么就没有了保密性,这个道理曹操也明白,笑道:“文若放心,此事朕早也想到,朕对于此事,已然有了解决方法!”
曹操的方法,在后世看来很不值得一提,那就是军事密码,不过在如今的这个时代,除非和曹操一样是穿越的,要不然就算是那最简单的密码出来,就算被敌军拿到了,也根本不必担心被对方看出什么来!
第617章 内政(二)()
将密码加密的方法说出来之后,荀彧等人尽皆恍然大悟,同时纷纷感慨了一声陛下圣明!
解决军事泄密的问题之后,荀彧也不反对了,毕竟这个驿站如果成功,除去百姓之间的联络能够加深,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同样能够加深!
直道和飞鸽再加上锦衣卫,只要其中一个不出问题,那么就等于是三张大网,牢牢的将整个地方天上地下的包住,不让其跳出朝廷的控制!
曹操随即将目光放到了户部尚书沮授的身上:“沮爱卿,建立驿站,国库足够否?”
“回陛下,驿站之事,花费不想要太多,即使在全国新建,以微臣看来,一年的花费,大概在六十万钱左右,国库完全足够!”
魏国驿站的主力不同于明朝,不是人力而是鸽子,一个鸽子的花费和一个人的花费,谁多谁少就不必多说了!
沮授的一年六十万钱,还是加上了驿站训练鸽子和看守,再加上每年的检查和有可能重新买进飞鸽的钱,将这些杂七杂八的都加起来,一年也不过是六十万五铢钱!
六十万钱,对于如今一年收入达到了六十多亿钱的魏国来说,那简直是九牛一毛,而且还根本算不上!
魏国一年的国库收入是六十多亿钱,说实在的,曹操初次听到的时候,还大怒了一场,因为他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就算是后世赶上了好时代的满清,鼎盛时期的收入,一年好像也就是五千万两白银,一个一千多年之前的社会,天下还未统一的魏国,一年的税收就有六十多亿,这简直是不是看不起他曹****,而是完全把他曹操当做傻子啊!
事实上,曹操完全是莫名其妙的发怒,满清的五千万两白银税收,如果换做动汉代的铜钱的话,一两白银大约可以换一千到一千五百铜钱!
满清时代的五千万白银收入,化作汉代收入的话,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五百亿钱左右!
而事实上,在汉和帝元兴元年,全天下在籍的户共九百二十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垦田七百三十二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