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袁公路 >

第64章

三国袁公路-第64章

小说: 三国袁公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一把。至于大义与名分问题,主公不必担心,只要我们做足戏份,到了长安之后,多拜访朝廷大臣,觐见天子时毕恭毕敬,在送上贡品,一切都不成问题。”

    “至于实际控制权么,嘿嘿,这也不难办到。只要中原乱起,有了袁别驾的人口政策,我们可以把这些流民送往胶州,稀释胶州的山越族人密度,然后迁移扬州无法保住自家利益的小家族前往胶州,给他们一些优待,那胶州的局势就会在一两年内形成南迁世家与当地土族的对峙局势,到时候只要两边添油,他们就会在内耗中慢慢的损失实力,主公便可不知不觉中控制住胶州。这样既可减轻扬州的粮食压力,又能稳定扬州政局,最重要的是胶州的快速发展也能为我等提供又一个优良的产粮地。”郭嘉说完,微偏着脑袋看着袁术。

    “你们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袁术没有独断,反而是询问在座的其余人。

    “我认为此策可行。”荀攸想了想,自己也没有比这还好的办法,认同道,其余的袁涣与韩胤互相看了看,也没有什么意见。

    “既然如此,就按照郭嘉的策略处理胶州的事情,那其余的问题各位可有高见?”

    “世家的处理很不容易,这是一个长久的问题,现在怎么处理其余州郡的世家,我说说自己的看法。我方其实不必急于拉拢各个世家,依着扬州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采取利益捆绑的方式缓慢从扬州往外发展,到时候因为利益问题,那些外州氏族很容易就会投入我方,即便不加入,也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产生分裂,长久的灌输扬州的政策,到时候政策行使倒不会形成太大阻力。而且中原混乱,定会有极多的氏族利益受损严重,我们只要拉拢这些失败者,给他们复起的希望就行了。”荀攸的策略很简单,大伙想了想,觉得这就是最适合扬州的路子,都同意了这个策略。

    “那军队的问题呢?都说说看,该如何保证我们的稳步发展?”袁术继续发问。

    “军队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反而是现在扬州最难于解决的事情。”郭嘉打破厅内的沉默。

    “主公的要求非常难办到,不过我们可以预先做一些应对准备。”说着郭嘉拿出一份地图,摊开在桌上,召大伙上前观看。

    “你们看,现在的局势非常微妙。从实力上讲,董卓与我部最强,但我们两方都偏安一隅,董卓没有东进之心,而我们碍于大义,这就形成了中原的真空。中原一地汇集了极多的诸侯,我认为这些人中,能够成气候的也就只有袁绍与公孙瓒。公孙瓒虽然人员稀少,可其善战,如今因朝廷势弱,更是掌控了幽州近半,袁绍在士人中民望极高,很容易就能获得中原氏族支持,由此袁绍只要发力,短时间里就可以控制北方至少一州之地,到时候双方定会发生一场争夺战。”

    “再看这里,黄河以南的青州现在黄巾横行,徐州陶谦一直固守,因此这两地我们可以不用考虑,豫州刺史孔伷与主公关系极好,加上我等对豫州南部家族的影响力,到时候取而代之不是太大问题,豫州北部反而是我们需要重点防范的地方。豫州北部世家实力不弱,取这一地容易,但想要统治却非常困难,这块地方对我们来说如同鸡肋,有条件可以夺取,没条件也不必在意。扬州西面是江夏黄祖,本来按照最好的布局,先取荆州对我们最为有利,可是我等没有过长的时间前去与荆州豪族周旋,而且取得荆北豪族支持的刘表实力不弱,取荆州难度颇大。”

    “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妨等北方事变之后,果断夺取北方的汝南、谯郡两地,着力清除两地的氏族扰乱,将这两地作为北上的跳板,西面则攻取江夏作为西取荆州的跳板。这样当下的战略就可以布局为背面结盟陶谦、董卓与公孙瓒,让陶谦遏制袁绍势力往南扩展,让董卓拖住袁绍军曹操的注意力,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强公孙瓒,用他削弱袁绍实力,顺便囤积北地战马;西面结盟孙坚,让孙坚前去面对实力日强的刘表;只要我等慢慢蚕食掉豫州,到时候便可以摒弃陶谦夺取徐州,或是等荆州孙坚不济时,西入荆州夺取荆益之地。”

    “郭兵曹,你为何如此确定孙坚打不过刘表?”袁涣听完,有点不清楚郭嘉为何确定孙坚必败。

    “呵呵,别驾有所不知,这孙坚虽说能征善战,但却不会交际。此次讨董,孙坚得罪了袁绍,袁绍对其恨之入骨,其余诸候也对他印像不好,这样孙坚就失去了外部支援。加上孙坚名望不及刘表,又不善周旋于氏族的利益争夺,没有了荆州氏族支持,仅靠荆南贫乏之地,发展落后,怎么可能会是刘表对手呢?到时候说不定孙坚还会求到我扬州头上。”郭嘉笑嘻嘻的回复。

    “哎!听奉孝这么一说,到底还是世家问题啊!”袁术发现郭嘉的办法不外乎就是四处开花打一个便于向外进攻的基地,而这些阻碍扬州向外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世家,于是情不自禁的感叹道。

    听到袁术的感叹,厅内众人全都无奈的苦笑不已,他们自己都是各个世家的代理人,怎么平衡利益关系,这谁都说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93章 政务扩展(一)() 
随着袁术与郭嘉几人陆续讨论多次,扬州集团终于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政务行政方案,这些方案经过分发后,落到袁术手上的就只有总管全州大局而已,因此袁术反而非常清闲。

    袁涣作为扬州别驾,一切扬州军政事务他都要管理,考虑到袁涣一人分身乏术,加上袁涣最擅长的是户籍管理,于是袁术便将流民的招收与安置交给了袁涣处理。

    先前已经确定的目标是引其余州郡流民南下填补豫章、会稽与胶州等地,充实人口,繁荣经济,因而此次的行政布局也发生了改变。

    为了达到目的,扬州军政府需要一套完备的制度才行。这次人口吸引政策不仅要解决如何吸引其余州内的流民入扬州,而且需要解决流民入扬州后的吃住,加上流民迁徙路线,保护政策等等问题。于是为了得到良好效果,袁涣与袁术等人商讨后采取了新建部门的策略。

    新建的部门命名为“移民司”。移民司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宣传部、安置部、与迁移部。

    顾名思义,宣传部就是向其余州郡宣传扬州的繁荣安定与政策的部门,专门用来向外传送消息,吸引扬州以外州郡无产贫民入扬州,是扬州人口战略部署的基础。

    安置部则是安置入扬流民的部门。这个部门一是要将散乱的流民安置到一块地方进行检查消毒,然后进行户口登记,二是要与扬州各郡交换户籍信息,安置流民的最终去处。

    迁移部是最后的收尾部门。部门的主要职责便是将经过检查没有携带瘟疫,登记在册后的流民分批次护送到目的地并沟通当地的官员,做好流民的安置工作。

    扬州位于南面,流民入扬的路线就那么几条,移民司为了减轻财政负担,同样也是为了减少人员的需求量,缓解扬州人才困境,移民司只在荆州、豫州、兖州、徐州边境的大县有总办事处,其他地方的事务由驿官、亭长配合完成。

    经过近十天的准备,移民司的总部配置才完成,其余地方的分部也开始建立,到是各地的迁徙路线,由于袁术本人在扬州极高的名望,一纸政令传下后,反而设立速度非常之快。不到一个月时间,扬州的新兴部门——移民司就设立完成,但效果到底怎么样就要看接下来几个月的运转情况了。

    人口战略基本定策,扬州上下早就翘首以盼的人才战略也相继定策。扬州地处大汉南部,除却胶州这个不服王化的地方外,就是最南边了。虽然扬州有着气候的优势,常年气温偏高,雨水充足,但是有着山越百族的袭扰,这块地方的开发很缓慢。袁术没到扬州之前,扬州经济繁荣的只有九江郡、豫章郡、庐江郡这几个地方。经过袁术的强硬手段,扬州州内的少量山越部族不是被剿灭,就是投到袁术麾下做了良民,加上袁术一直推行的新农业政策,扬州的经济后来居上。本来按照扬州的经济发展,应该有很多人前来投靠。可惜这个年代的特殊形式,信息不通畅,教育抓在大家族手里,即便扬州日渐繁荣,愿到扬州的才俊寥寥无几,加上扬州政策的推行使扬州南部逐渐繁荣,人才缺口越来越多,更不必说即将到手的胶州的缺口。

    感到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加上现下大汉中央蒙难,中原乱局已定,各地名士与大世家的影响力逐渐下跌,对人才的控制力极低,此时袁术就有理由发布举荐令与招贤令,征召四方贤才,打着稳定地方局势的幌子,充实己方势力。

    向朗此人刚入袁术军中之事性格跳脱,年轻冲动鲁莽,但经过这几年为官,向袁涣等人学习后,眼界拓宽,开始变得稳重,所以袁术才任命他为功曹从事。当然袁术任向朗为功曹从事也是有其他目的的。

    向朗可是司马徽的学生,司马徽交由广阔,与很多名士是好友,由向朗出面征召贤才,极有可能得到这些名士学生们的认同。

    向朗接到袁术的政令后,依着袁术的目的,经过细致考虑,终于制定出了扬州的人才政策。首先是人才的选拔机制,除却举荐一途外,增设考举部。考举部每个县都设立,专门收拢那些自任有才能但达不到举孝廉标准的人投书备案。每个读书人都可投书,投书每三月一评,由该部门当场考举,考举通过后进行新一轮的专业测试,测试过后就是举荐。这些人必须获得一地至少5个族老的评价与担保才能正式入职,当然这些人任职的也只能是郡县小吏与举孝廉的人有天壤之别的待遇,另外投书考举了就不能举孝廉,这样便封住了世家的口,也避免了世家的垄断。

    除却对治下实行靠查举并行的人才措施外,向朗为外州才子增设了招贤馆。招贤馆的做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宣传扬州的人才招聘信息,吸引那些外州已经是孝廉,但未能获得官职的才俊到扬州为官,待遇与扬州孝廉相同;第二个就是吸引那些外州贤才到扬州进行考举,当然这些贤才与扬州本地人不同,他们考举后不满意的还可以回本州等待孝廉举荐。

    说起来看着似乎外州才子在人才战略上比较占优势,但是其实不然。扬州子弟考举后除非自我要求,都能在扬州为官,外州子弟除了特别优秀之人则必须前往扬州南部与胶州等地。

    向朗的这套人才策略对当下的扬州来说已经非常之好了。这种举荐与考举并行的策略即可避免敌方细作打入扬州行政阶级,刷掉那些有名无实之人外,还能缓解世家子弟与寒门士子的冲突关系,而且能够逐渐降低扬州对世家的依赖,等以后底层的寒门士子成长起来后,打破世家控制入仕道路的格局,扬州就可以举行科举制度了。

    为了尽快补充人才,袁术不仅使用了向朗等人的策略,他自己也依着自身名望,向关系不太僵硬的豫州刺史孔伷、徐州刺史陶谦、荆州刺史刘表等周边刺史写信求助,同时私下密信那些关系较好的太守,加上明面上的以袁逢、马日磾、蔡邕几人名义写的全国传书,多管齐下求取贤才。

    当然,袁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