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隐王 >

第393章

大唐隐王-第393章

小说: 大唐隐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胡子拉碴,浑身肮脏,略微带着臭味的常人,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包括那些随行的武林中人。
    躺在树林中的李承训虽然闭着眼睛,却并没有睡觉,他再回想着这几日来发生的事情,也在揣摩着随着后续挖掘“虎形”扳指的进程,自己该如何从中取利?
    一个月前,他与夏老爷的计划成功事实,使得张亮布置在京城中的人,无意间发现了戴在太子李承乾手上的假马形扳指,而后,不出十日,那马形扳指便被人秘密送到了洛州,交到了张亮的手里。
    夏老爷再适时的来都督府拜访闲聊时,透露出想进一步寻找其他扳指的意愿,其理由是即便得不到扳指,或许也能得到其他的宝藏。
    张亮不漏声色,自然应允,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手握“蛇”、“马”两枚扳指,“羊”形扳指在夏老爷处,“龙”形扳指在李承训那里,也是知道了去处,可以继续寻找其他扳指了。
    夏老爷建议率先寻找来自大牛的那张残图上的扳指,其上是鼠、牛、虎、兔四形扳指,因为他曾见过那图,虽没有确认具体地点,但可见这图上四个属相标注点,都在川陕区域,特别是牛、虎、兔这三形扳指,相邻极其近便,都在京畿关内道附近。
    这也正是张亮的意思,他说不好是否夏老爷已经腾拓了来自大牛的那张宝藏残图,自然情愿先将这张宝图交给夏老爷,所以二人是一拍即合。
    至于先寻找哪个生肖扳指,这个由夏老爷根据探查的情况而定,张亮是不干涉的,他只会在得到信息完备后,才派出兵士前往寻宝。
    一切顺利,夏老爷兴冲冲的回到府邸,来到地下密室中,向李承训回报了情况,并告诉他说,胡管家已经从帝都回返,两日后便会回到夏府,那就三日后整装队伍李承训曾与胡管家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夏浑第一次带着夏家商队出塞,正碰上耶律黩武乔装成耶律古宇的人来暗杀他们,整个商队人畜全部被杀了干净,那胡管家与夏浑危难之际,是他出手救了他们。
    果然,胡管家见到他后格外高兴,连连称谢其救命之恩,特别是听夏老爷说李承训将要扮作他的随从后,连连摆手,说是“国君岂可为他人仆?”但其不是腐儒,在听说了内里情由后,表示一定配合李承训演好这场戏。
    三日后,夏家已准备停当,众人喝过壮行酒,便浩浩荡荡的开拔出了洛阳,半月之后来到了岐山,他们第二轮搜寻生肖扳指的的第一站,来寻找发掘虎形扳指。
    夏家商队来到岐山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放风,说是岐山上有丰富的铁矿,这是为之后的开山挖宝找由头,做铺垫,当然,他们本身也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这些夏家伙计所得到的命令也的确是寻找矿脉资源。
    随后,他们这百十人便散布到山里,人手都掐着一副临摹矿藏地点的标示图,开始寻找那极具特征的标志物,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一旦发现图上所示的地方,立即报之于胡管家,而商队此行的任务也算完成,可以领赏钱,等待通知离开这里了。
    如今,又半个月过去了,夏家商队所有的人踏遍了山峦,甚至是询问了山中的猎户,村民,都没有能找到那图上所绘的地点,因此,胡管家不得不提前通知张亮派军队介入,以增加寻找人员,加大搜寻力度。
    这就是一个月寻宝以来,所经历的曲折,可以说所有寻宝工作已经停滞不前。
    “难道是绘图有误?”
    卧在树林中的李承训突然睁开眼睛,从怀中掏出夏家统一发放的地图临摹图样,又细细的瞧了起来。
    这图也就巴掌大小,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临摹截图于生肖宝图中关于岐山虎形扳指的那一块地图,期间线条精细繁杂,若要看得仔细,需得放到眼前细看,他真的难以想象这图是何人所做,又是因何而画?用巧夺天工来形容,都难以尽述其精巧。
    如今月华如练,以李承训百兽拳的眼力,也是看不清图中细微处的线条,但能看个囫囵个大大概,他就是拿出来找找感觉,并未期待此时能看出什么。
    其实这十二生肖全图,他在离开洛州之时,便已经在夏家密室里复制出来,并充分的做了研究,他发现地图上十二个生肖地点的标示地,都是非常清楚,以目前已经探索过的,龙、蛇、马、羊扳指来看,在那些标示地上,都会有一个格外突出被放了大的标志物形象,比如说是造型独特的山峰,或者结构特殊的山洞,亦或是被千年冲刷的河床。
    而那扳指必会在那些标志物其方圆十里左右的地下,想来是那东西原本在标志物那里,但经过不同朝代的历史变迁,地壳活动,使得他们偏离了本位,有的裸露出地表,被人发觉,有得则会被藏得更深,这就需要废些脑筋了。
    但有一点令他想不通,就是十二生肖扳指除了猴形扳指和狗形扳指,一个在内蒙古草原,一个在长白山左近,其余十枚扳指竟然都集中在中原腹地,黄河流域,甚至长安至洛阳周围便有超过六枚扳指存在,到底这些扳指是因何存在于他们目前所存在的位置?
    盯着虎形扳指残图发愣的李承训,忽然间眼睛一花,竟然将图上那抹凸形弯曲的标志物线条看成了一个房屋的屋脊。
    “房子?庙宇?”他激灵一下坐了起来,抬头望向黑洞洞的山上,胸口激动得起伏不定,“难道是周公庙?”
    根据以往的经验,扳指的标志物都是以那些千万年难以移动的山石做依据,从来没有过以房屋庙宇做参照物的,因此所有人在山上搜寻,都是在看山峦、地势,根本未有人留意过建筑物,难道真的会是这里?
    “不对,不可能啊!”
    岐山上他已经走了个遍,周公庙他是知道的,那是唐武德元年,李渊为而来纪念西周开国勋臣姬旦而建立的庙宇,也是《诗经》记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所谓凤鸣岐山便是由此而来,那里也被后世成为周朝龙脉的发祥之地。
    若标的物真是这周公庙,那说明什么?说明这藏宝图定是唐代之后的人所作,而且时间并不久远,否则的话,历史变迁,谁又能保证这周公庙不被损毁?
    到底怎么回事?宝图谁人所做?谁人又会知道这些深埋于地下的扳指存在哪里?难道是埋宝人?再说各处埋藏地点出现的小黄金罗盘,与老冉洞内的大黄金罗盘,无论是材质还是工艺,就连来自现代见多识广的他,都很肯定这些都是即便现代工艺也造不出的东西。
    难道真是道家那些未卜先知的玄学使然?是道法通玄的老子计算了后世变迁所为?那也太神奇了吧!他来自现代,自是不信那些神话传说,可是如今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并且明显解释不通眼前发生的一切,他终是犹疑了,迷惑了。
    他胡思乱想了一夜,也未睡得片刻,待夜色渐褪,光芒渐升之初,他立时从地上站了起来,急速向周公庙方向跑去。
    虽然无法思谋得清楚十二生肖扳指的产生的因由,但他却一定要掌控这神秘物品结果,而且,他觉得自己似乎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第三十章 周公庙探墓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
    武王死,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率军东征,平定了管蔡之乱,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制定君臣、父子、夫妇、上下、尊卑、贵贱等典章制度和礼节法规,是法家的创始人。
    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见其在历史上的道德操守及重要地位。
    李承训此刻正站在周公庙对面的一处山梁上,他已经频繁转换了十数个位置,目的就是要对合上地图所标示的位置。
    “这!还真是周公庙?”
    他手举着地图,朝向周公庙,可以看到远处周公庙与四周山岭的夹角,以及侧旁山峰的高度比例,与其所拿的图纸上的线条描绘得一般无二,好似那拓出来的线条模子。
    “希望,那扳指还在这里!”
    李承训没有选择自己去探宝,一来自己独自探险,风险太大,而他有张亮的军队资源,不用白不用,二来,他有信心从官军手中将真扳指给掉包出来,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他立即回返将情况告诉给了胡管家,再由胡管家将此情况说给了在此带兵的一位张姓将军。
    这张姓将军叫做张迁,生得方正白净,是个沉稳有谋略的人,也是张亮嫡亲侄子,试想若不是此层关系,张亮如何能信任交托?
    张迁在确认了周公庙确是地图上标示的藏宝地点后,立即下令全面封锁周公庙方圆五里之地,严格限制往来人等,并立即邀请胡管家来中军帐,以商讨后事如何行进。
    于此同时,胡管家刚刚遣散了夏家商队,给他们分发了探寻兔形扳指的地图,令他们先行一步,当然,也为他们结清了本次寻找虎形标的物的酬劳。
    这是一种任务接力,也是一种防范风险的措施,众所周知,商人重利,若是让他们得见宝物真颜,那寻宝之事,怕是早就风传天下了,军人则不同,他们重喏守信,没有那捕风捉影,闲话家常的风气,自然守得住秘密。
    胡管家作为夏家的代表,是一定要随着探宝全程参与的,这是夏老爷与张亮早就协商好的,但是这次在胡管家身后却多了一个跟班,便是化名夏老蔫的李承训。
    因此,在中军帐中,当张迁见到夏老蔫时,其眉头明显皱了一下,一面伸出大拇指夸奖还是胡管家厉害,发现标的物竟然是周公庙,一面细细打量着李承训。
    “哪里哪里,剩下的事就要有劳张将军了!”胡管家虽是胡人,却熟稔中原礼节,连忙客气谦逊起来。
    “夏管家,你客气了,”张迁说着将目光转向李承训,沉声道:“不知夏先生,在夏家商队是什么身份?”
    这一问,其实很有说道,他已知夏老蔫是胡管家的跟班,可这跟班没有在外等候,竟会随着胡管家进来?这言外之意便是问他凭什么参与如此大事呢?
    “哈哈哈,”胡管家笑声爽朗,“张将军,夏先生是夏老爷的侄儿,特此随行历练,你也知道,我这年纪越来越大,总需要一个走南闯北的接班人不是?”
    “那夏浑,夏公子?”张迁笑面相对,但问话却是穷追不舍,可见其之谨慎。
    胡管家摆摆手,“大公子早晚要坐镇夏家,怎能四处奔波,张将军无需多虑,都是自家人,错不了。”
    张迁微微点头,至于夏家二公子他便无需问了,因为夏承已经移居隐国,在那里坐起了隐国高官,自是不会再参与夏家商业。
    疑心既除,张迁便开始向胡管家请计,七年前与胡管家寻宝的并不是他,但他却听说了七年前胡管家的智计,而且这次出来,自己的叔父还特别叮嘱要好好借用胡管家之力,但他是心高气傲之人,心中不服,却能隐忍,这便是他的沉稳机智之处。
    胡管家来此只为寻宝,其他再无私心,因此见张迁发问,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将军,周公庙非是别地,世代受当地百姓爱戴,因此咱们不能毫无顾忌的发掘,需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一点张迁也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