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搀扶着她,走出树林。
风依然喉着,雪依旧抽着,身旁的树枝仍旧任凭雨雪的摆弄,我挽着奶奶的手臂,就像挽着我的整个幸福。
她老了,但她仍然坚强;她瘦弱,但她依旧可以给我温暖的怀抱,温暖的家。
坐在火热的炕头,寒冷在这间小屋内无影无踪。奶奶睡了,安闲的脸上平静得很,而我的内心早已澎湃着阵阵浪潮,冲击着我心的滩。
那夜的风刺骨,记忆也刺骨。我发誓:出人头地!
在很多时候,任何一种信念的树立往往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当我们很多人为了仅仅树立要靠上大学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信念时,就已经忙碌了十多年并且已经差不多苟延残喘了。期间,这个信念的树立者常常不是最终的信念者本人,而是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他们的外公外婆。这是很滑稽的一道风景,就像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那句话:皇帝不急急太监。更滑稽的是:要树一个什么样的信念,怎么去树,也是靠这些“太监“们来完成的。而那一个一个小”皇帝”们只是高高座在太师椅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学妈送放学爸接没钱就要有钱乱花你骂我哭再骂耍赖我行我素唯独我尊肆无忌惮随心所欲无法无天……
中国孩子的很多所谓信念就是在这么一个过程被“树立”起来的。说实在的,我们很多家庭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所谓树立信念的成长环境。信念是什么东西?信念的一种说法是“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信念的解释。但我认为这个解释是过于简单而且与现在的常用语境不符。我认为信念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当下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值。信念一定而且必须是超越当下才能被确立的。就像宏志班的这位刘洋,她的信念是在这样一个情景中被确立的: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她奶奶为了让其孙女有一个更为温暖的炕,“单薄纤弱的身影蹒跚在风中”并忍受着寒冷和夜色的侵袭,独自在树林中为其捡柴禾。刘洋被这样的情景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她顶着风雪,在树林中搀扶着她的奶奶流着眼泪一路回家。面对如此情景她最终发出了:“那夜的风刺骨,记忆也刺骨。我发誓:出人头地!”
一个信念就是这样被树立起来的。而“出人头地”作为这个信念的核心目标,就是去实现一个比当下要绝对美好的未来。这就是信念,这就是刘洋的信念。所以我说信念的形成它一定有一种来自于信念确立者本人的内在动力。从人本意义上说,一个信念的确立如果其确立者不是信念本身持有人的话,那么这样的信念应该时无效和没有意义的。与此同时,如果一种信念的确立缺乏确立者本身原动力的话,那么这样的信念将会随时风雨飘摇而失去执著的可能。
精神补钙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很多孩子在确立自己信念的时候,更多的由其父母来决定的,而且更要命的是,我们现在这些孩子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确立信念的原动力。因为生活已经像“蜜”一样甜了,那种由于物质匮乏所产生的人生窘迫对如今很多孩子尤其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存在的了。更何况,他们的生活水平往往已经超越了他们自己的父母而成为物质消费的超前享受者。这一点已经是勿庸置疑了。如今,多少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却对自己的孩子大手大脚;多少父母自己勤俭节约却对自己的孩子挥金如土。看一看吧,多少孩子的儿童房里玩具堆积如山;看一看吧,多少孩子他们身上每天换的衣服多如模特;看一看吧,多少孩子花起钱来如同自己是李嘉成,看一看吧,多少孩子对可耻的浪费不屑一顾;看一看吧,多少孩子沉浸在溺爱中不思进取;看一看吧,多少孩子已经习惯在父母的赐予下不劳而获……然而可笑的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们的父母却依然还在顽强地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所谓对未来的信念!这能有什么信念?信念做一个李嘉成?信念做一个比尔·盖茨?还是信念做一个黑社会老大专靠豪取强夺来“酷毙”人生?
“怀念读书时代”,这是现在很多走上社会的一族人的心态。为什么要怀念呢?因为读书时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时代;因为读书时代是一个不需要自己去劳作的时代;因为读书时代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时代;因为读书时代是一个花钱潇洒的时代;因为读书时代是一个不需要看上司脸色的时代……所以,我们就很怀念那个时代。
怀念过去,如果是一个人在已经超越当下的状态下对过去的经历抚今追昔,那么这种怀念是美好的。然而相反,假如这种怀念是出于对当下的不满而通过怀念来感受今不如昔的忧伤,那么这就是一种落魄!因此我坚定地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现在这一代人的成长是逆向的,即:他们大多缺乏一种必须的生活磨难和精神磨砺,只要我们看一下这个世界上所有功成名就的人,无一不是经历过生活磨难或精神磨砺的。当电视上哈药六厂一天到晚在宣传他们的“新盖中盖”口服液如何如何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不明白,现在这代人所真正缺乏的实际上不是人的生理之钙而是一种“精神之钙”。
“钙”是什么东西?钙是一种金属元素。在生理学上,一个人体的血液中必须含有充足的钙,否则就有可能引起佝偻病或出现手足抽搦现象。而“佝偻病”又是什么东西呢?佝偻病通常是指一个婴幼儿由于其肠道缺乏一种吸收钙的能力进而引发的一种病,它的症状是: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以及发育迟缓等。佝偻病的俗称是:软骨病。
过去我们中国人把健康一词的含义往往只局限在一个人的生理范围之内,仿佛一个人只要生理上血压不高、肝功能正常、脾脏不大、不贫血、没有糖尿病等就一切OK了。于是就把这个人称作为一个健康的人。后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却站出来说,除了人体生理健康之外,一个人的精神也必须是健康的。否则这个人就有病!我们傻了。
一个人生理缺钙,是可以通过服用类似“盖中盖”之类的药来弥补的,只要你有钱,任何人都可以去药店实现他的愿望。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缺钙又怎么办呢?钱在这里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任何人都不要指望钱能够帮助你来补精神之“钙”。因为精神之钙的形成,它需要一种环境、一种苦难、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以及一种教育。所以日本人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营造一种精神之钙形成的环境。比如我在第二章中所列举过的这些事例。除此之外,美国人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有心悸的。在美国,不管你家里有多少钱,一个中学生或大学生假期到各种地方去通过劳动来挣钱养活自己的事比比皆是。而且他们都以此为荣。一个美国的中学生在他中学期间最后一个暑假里,他来到了一家工厂参加劳动,事后他回忆到:
“新雇员开始必须涂抹和粉刷厂房的外墙以练习技巧。有一天,在火热的太阳下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我双手酸软回到家中,我忽然意识到:一个男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手指头。其实,看着厂里工人们每天剧烈地运动着他们的身体,我渐渐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正直而诚实的劳动者…………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
那天当我刷完我的第一面墙时,几乎所有在进处干活的工人都跑到门外对我鼓掌,这天的记忆我一直深藏在脑海里。我由此悟到了由诚实劳动所接的果实是你所有开心果中最甜的一种。
在这个夏天,我获得了许多新技巧和新的价值观……
…………摘自《世界教育艺术大观》一书
。
“一个男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手指头。”
这就是一个美国中学生通过劳动以后所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一种精神之“钙”。因为他知道了一个男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并获得的成就,是一个男人之所以成为男人的首要条件。而手指头就是一个男人在劳动时的唯一工具。就在这么一个暑期短短的时间里,这个美国中学生完成了他或许在以前十几年里都未认识到的一个真理:“由诚实劳动所接的果实是你所有开心果中最甜的一种。”而就在他参加整个劳动的过程中,他完成了一次精神补“钙”。尽管在生理上他感到双手酸软,但在精神上他通过劳动而获得了一种新的价值观。这就是精神补钙的作用。
鲸鱼学校
在法国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叫“鲸鱼学校”。这所学校既没有校舍也没有教室,它的学习空间竟然是在两艘分别为10米和12米的船上。这所学校没有校长没有教务主任而只有两个老师。这所学校的学制是一年,其学生的年龄不限,无需考试成绩,只要你是一个未成年人就行。在这一年中,学生们上课以及作业的全部内容就是: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下学会生存!学生在这一年中必须完成以下课程:两次横渡大西洋;在无人的荒岛上学会生存;集体潜水到海洋下与鱼游戏;与长20米左右、40吨重左右的鲸鱼作伴;学校驾驶;练习做饭;晚上轮流值夜班;所有的生活由自己安排……同时他们还要学习文化课、每天讨论、写日记、读外语……一年后你必须具备了以下能力你才有可能毕业:不畏大风大浪;不怕艰难困苦;不怵饥饿难忍;不管千辛万苦依然充满信心……
这所学校的学费是每月1500法郎。
据说,法国的不少父母把他们的“问题儿童”都送到了这所学校。然而一年过后,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前那种好吃懒做如今被勤奋刻苦所取代;原来那种不守纪律如今被纪律严明所代替;往日那种厌学逃课如今被自主学习所取代……
就这么仅仅一年的光阴时间,人,被彻底改变。
一位母亲是这么感慨她儿子之变化的:“现在这小家伙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更老成了。可是一年前他在课堂里是多么调皮和差劲啊!但现在,他获得了极大的进步,英文和西班牙文的成绩都大有长进。现在是他给我提议,该读什么书。”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地被改变。但是,改变的方式一定是在另一种环境下。
我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里一定会下意识的感慨万千:我的孩子也是这样啊!我的孩子什么时候也能变成这样啊!中国那里有这样的学校啊!
慢!且慢!先别说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学校,假如有,你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去么?你舍得么?你能忍心么?你晚上能睡得觉么?不要说一年,你能忍得住一星期不去看你的孩子么?你还有心事工作么?你能保证你的头发在这一年中不变白么?
所以我说,还是省着点吧。因为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中国的很多父母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大爱,根本就不明白对孩子的养育之“道”究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道”。我们只知道溺爱,在溺爱中埋葬一个的天性,在溺爱中酝酿一幕幕悲剧。我们似乎只知道用金钱和物质去缔造一个所谓的虚幻幸福,我们只知道花钱去买“盖中盖”让其实身体并不缺钙的孩子天天服用;我们从来没想过精神之“钙”是什么东西?我们似乎永远也想不明为什么让一个人去接收一种生活的苦难或精神的炼狱反而能成就一个人的辉煌。而且更让人觉得可悲的是,这种想不明白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学历高低和职务的高低。我们有太多的所谓具有高学历的人,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