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春心 >

第69章

春心-第69章

小说: 春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她作为传统女人,不能也不敢说什么,只是痛苦一会,就扔下孩子,任命的回去照顾那一大家人去了。

高大叔带着小舅,拿着赵将军的信,带着豆干豆皮样品,去了府城找郝老板去了,不用方晴担忧,有了赵将军的心肯定一切顺利。

在让贺亭长下台的谋划中,方晴已看出赵将军的手段不一般,整个事件他没有出头,甚至没有说几句话,可是步骤和结果却按照他的意思办理的很顺利,不知他为什么要换亭长,这里面的深意是什么?

方晴不会自作多情的想到是为了自己或自己家人,谈及救命之恩,赵将军已回报很多,这样大刀阔斧的整治篦子镇,一定还有后续,那么后续是什么?只能拭目以待。

汇缘茶庄姥爷大舅帮忙盯着改建,说是改建,也没有大动,只是将每个小院重新规整,增加一些房间罢了,整个风格并没有改变。

田县令发下篦子镇亭长的任命书,由福来饭庄郭老板来担当,方晴一家人这才放下心来,谈不上跟郭老板多亲近,最起码是熟人,也打过这么长时间的交道了,彼此都知各自的品行。

ps:  今天有点晚,一直在琢磨后续的结果,所以,发的有些晚了,抱歉啊…小声索票,还望大家支持啊…_…|||

087新生

码头没有如方晴所希望那样修缮缓慢,而是改造的很顺利,过江的航线也已经探明,大型的船只开始往篦子镇集结,看样子大部队准备要过江了,民工和军队更加忙碌起来,看样子要抢在寒冻之前过剑

看到这样的情况,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更加恐慌,离开篦子镇的人家越来越多,粮价又开始新一轮的上涨。

新上任的亭长郭老板,为了稳定民心,派出几波人,敲着铜锣,沿街传达朝廷指令,为了让大家都能听懂,喊出来的都是大白话,意思就是:大家不要慌乱,这里不会有战事发生。

可是,随着大型船只越来越多,这样的喊话打消不掉人们心中的恐慌,胆小的人还是关闭店门收拾行囊,拖儿带女回老家避难,不论平时怎么窝里斗,关键的时候还是要依附于亲人。

地价不断的往下跌,良田每亩的价格降至到三两五,贫瘠的土地二两三,价格已经很低,不过姥爷和大舅依然还在观望。

舒庆舒扬这几个先来的堂哥堂嫂,成了方家家族的技术骨干,带着学会的技术回小岗村了,二祖爷他们没有受到慌乱情绪的干扰,毕竟契约签订,而且一大族的人,已经受够贫穷,大家都指望这个发家致富呢,所以,早早组织好人马,只等他们回去,就立刻开始大规模生产。

由于四叔四婶还在忙,都顾不上舒怀舒展,两个孩子病好后,方家大院就成了托儿所,每天早上,四叔都会将两个孩子送过来,大家都明白。一方面怕有什么事,两个孩子再受到惊吓,另一方面,四婶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两个孩子在家一定受了不少委屈。

四叔四婶将这里当成依赖。

所以,秃小子的数量又增加两个。

谢芳草为了帮刘婶,每天早上让王婶来店里的时候,将秀荣带过来,这样,家里能轻省些。孩子也能吃得好些,同时让刘正利跟着去汇缘茶庄那边忙活,不过只是去半天。吃完中午饭,下午回家帮着刘婶照顾家里两个病人。

大舅母每天一早就去韩师爷家帮忙,大胖婶的预产期快要到了,姥姥不放心,怕韩师奶一个人照应不过来。就早早将大舅母派了过去。

姥姥怕娘闻到豆浆味道,将做豆腐的工具和磨,齐齐搬到前院,带着大舅和二表哥接着做豆腐豆干卖,不过做的数量不大,只作为零卖。赚点平时花销钱。

所以,看孩子的重任又都落到方晴身上,好在有小云和秀荣帮忙。好在这些家伙每天都要上两个时辰的课。

小舅和二表哥又搬到三进院,同时三进院也成了明扬平时上课的场地。

舒怀舒展起初吃不了那么多苦,上课就哭,明扬很头疼,方晴就给他出主意。让这两个家伙在一边看着,小孩都有从众心理。看着看着就自发加入队伍之中。

四叔和四婶很支持,最起码两个孩子身体越来越健康,每天早早起床,不用大人催促,自发的要求来方家大院。

也许大院气氛很好,也许有许多小朋友一起玩的缘故,也许,还有个不收束脩的夫子,免费教男孩习武,最后连五豆也要加入。

为此,张老板和张婶还特意拿着点心匣子,拜访姥爷姥姥和娘,当吞吞吐吐说出来此缘由时,方晴恨不能一阵哀嚎,自己家怎么成了托儿所了呢?再说,自己也不大好不,即使上课,可是只有两个时辰啊,大部分时间不都需要我操心啊。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姥姥和娘已经齐声说:“这点事看你们还这么客气,乡里乡亲的,直接说就行,再说我家孩子本就多,五豆来正好有个玩伴,省的他哥哥姐姐都大了,没人跟他玩孩子孤单。”

就这样,秃小子的队伍又壮大了。

虽学生增加,可是明扬脸上并没有显出高兴来,方晴知道,又来一个小屁孩,还不够操心受累的呢,说深了不懂,说重了就知道哭,根本显不出他授教的成绩。

五岁以下的秃小子数量增加到六个,方晴带着小云和秀荣每天都跟打仗一样的忙活着,到了晚上,有点跟老人似的,躺倒炕上感觉腰酸背痛。

五豆虽然年龄最大,可是由于在家里一直被长辈呵护着,所以没有什么主见,感觉谁说的都有理,只要能准许自己跟着玩,就高兴的屁颠屁颠的。

舒怀也是如此,由于原来很少出来,所以脑子没有那么灵活,显得有些木讷,全听别人的主意,不过脾气秉性很像四叔,话很少,脾气不太好,惹急了,二话不说直接上拳头。

舒展嘴比他哥能说,只是说得有些着三不着两的,即使小孩之间交流,别的小孩也不知他说得是什么意思,方晴不由得心道:不会由于惊吓,得了自闭症了吧,不过,经过她细心观察,没有发现舒展独自玩的现象,虽交流差,但还能跟大家玩到一起。

耀星脑子最灵活,一会一个主意,玩起来花样很多,但是他由于心思太过跳跃,其他孩子有些跟不上,就不在理他的建议,依然自顾自玩刚才大家定下的游戏。

耀明在大舅家最小,平时以耀星马首是瞻,可是,现在小孩多了,他也不想跟着耀星跳脱,所以,埋首跟着大家一起玩。

这样的情况,促使强儿成了小小的孩子头,一方面明扬教官是他求赵将军得来的,另一方面强儿思想坚定,玩什么就认真玩什么,必须玩得差不多,再换下一个项目。

方晴掌握这些情况后,就好管理多了,只要掌控强儿和耀星就行,这支小部队就完全服从她的命令了。

这天,刚刚下课,方晴让一群小家伙手拉手排着队,来到她居住的东屋里,每天必修课,洗漱换衣。

别看这点活,那可是大工程,六个家伙,要是没有人看着,恐怕炕上都会被水淹了,所以,娘在东屋帮着照看一些,姥姥这时也会跑进二进院里帮忙。

姥姥正一边跟娘说话一边帮着这些家伙换衣,方晴和小云则蹲在地上,挨个给他们洗漱。

这时,大表哥耀祖跑进来,心急火燎气喘吁吁的说:“奶奶,快,我师娘快要生了,师奶让您过去呢。”

“啊?不还有十几天吗?怎么提前了?”奶奶一边说着,一边利落的给舒展换好衣,然后穿上鞋,跟着耀祖快速的去了韩师奶家。

方晴也想跟着去,可是这一群尾巴,只能让她想想罢了,连话都懒得说。

秀荣望着谢芳草说:“方婶,我也想去看看,娘说,生小孩可难了,我不放心。”

没等谢芳草说话,方晴忍不住“扑哧”笑出声。

“我也不放心,”耀星也想去看看,紧紧抓住这个没有一点分量的理由。

紧跟着,一堆不放心的声音响起,只有强儿说:“不能去,咱们这时去只能给大人添乱,”方晴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照着这样发展,强儿恐是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啊,所以,方晴决定要好好启蒙强儿,要将自己所知有限的几条三十六计,慢慢教给强儿,完成他打小就立下的夙愿。

小云笑得前仰后合,用手指点着秀荣鼻尖说:“你还不放心,应该是大胖叔不放心才对吧,呵呵”

方晴又一次感叹,古代小女孩成熟的真早,八岁小女孩什么都懂了,想想也是,跟大人挤在一个炕上,那么早的性教育,能不早熟吗?

三表哥跑进来,兴奋的喊:“晴儿晴儿,大胖婶要生小孩了,你猜是男孩女孩?”

男孩女孩怎么样?怎么还想用这个赌一局啊?方晴给他一记白眼。

“男孩,哥,是男孩,”耀星第一个抢着说。

耀明也跟着喊:“是男孩。”

五豆不明所以,但很捧场的,还学着老人样子说:“是男孩,是个大胖小子,”在长辈堆里成长的小子,身上都带着很深的痕迹。

舒怀愣愣的看着,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舒展嘴里叨唠着:“男孩女孩男孩女孩”

强儿则老神的说:“我早就说过,是男孩。”

女孩这边不干了,秀荣跳出来说:“是女孩,我说女孩就是女孩。”

小云呵呵笑着说:“是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年龄大些就是精明啊,谁也不得罪。

三表哥不管他们乱喊,执着的问方晴:“晴儿你说是男孩女孩?”

老大,我又不是b超机,又没长x光透视眼,我怎么知道啊?

最后,为了应付三表哥的不耻下问,只好赞同小云的观点,大声说:“是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不带这样说的,只能猜男孩女孩,”三表哥不放弃的说,这时二表哥走进来,给他脑袋一下,笑着说:“是不是猜生男孩占多数啊?”

三表哥嘟嘟囔囔说:“奶奶喜欢女孩,为什么猜生男孩的人多呢?”随即瞪了一眼方晴:“晴儿,你就不盼着要个小妹妹?你看看,咱家男孩多多啊,能不能添个女孩啊?”

老大,你家盼着女孩,韩师奶家可盼着大孙子呢,别这么扯不清好不?

到了亥时,大胖婶终于顺利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姥爷大舅二舅二舅母这才返回家中,谢芳草身上有孕,阴气太重,不能前去探望,怕将孩子的魂魄冲撞了,所以带着一群孩崽子在家等待消息。

ps:  小声索票…。

088生死交替

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变的定律。

韩师奶家刚刚添人进口的第四天,刘大伯就油灯干枯,撒手人寰。

紧跟着,在刘大伯走的第三天,老太太也跟着儿子去了,大家私下念叨,说是老太太不放心儿子的身体,在刘大伯三天回魂之际,跟着儿子一起走了。

刘家一下去世两个长辈,让活着的亲人悲痛欲绝,刘婶病倒了。

韩师爷带着大胖叔,姥爷带着大舅去刘家帮着张罗后事,刘正利毕竟年龄不大,所以需要长辈在家里坐镇。

高婶放下汇缘茶庄那的活计,跑去帮着秀英照顾刘婶,因为秀英要守灵,而刘正利和刘虎利披麻戴孝要给拜祭的来人回礼。

由于家里长期有病人,所以家底早就被掏空,办丧事的钱都是谢芳草让方晴拿出银子垫付的。

二舅母和高梅高兰则在高家小院做饭,供拜祭的来人吃流水席。

方晴一众小孩,在第二天一早,换上素服被二舅母领着,前去拜祭,刘正利和刘虎利也都跪着回礼。

强儿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阴沉肃穆的场地,吓得撇嘴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