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星际基地 >

第124章

抗战之星际基地-第124章

小说: 抗战之星际基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以来,中学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为“教育立人”创造了载体,如敬业乐群会、美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文学会、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因此有“话剧的摇篮”之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话剧道路的。
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仅仅从以上两点,就可以对当今的中G教育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也是吕龙为什么说十分钦佩这个时期的教育特色。
“先生的话,让我茅塞顿开,跟从父亲这么多年,作为一名教师,我能清晰的感受到上海正在经历一场蜕变,在这场蜕变之中,不是指某一部分群体,而是从上到下,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底层的小市民,大家已经逐渐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这一点儿在其他城市,是不可想象的。”张文此刻没有了之前的约束和拘谨,从吕龙的话语之中,她感觉此人是一个胸中文采不俗之人,雄韬之风,让她特别的青睐与之交谈。
“哈哈,没想到张小姐来上海没几天,就有这样的认识,真是难能可贵,不过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这些,还只是一个开始,教育是长远的时期,非一朝一夕之力能尽全功,也许几代,甚至是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见到成果,坚持才是难能可贵。”吕龙惊讶张文敏锐的观察力,上海的确在经历一场蜕变,但是真正能认识到,并把握住其脉搏的人则很少,而他的话也表明了,他一定会坚持他自信心目中的教育发展,读史可以鉴真,即是真理,而吕龙如今,不仅仅是在阅读历史,而且身处历史大潮之中,亲身的体会,让他更清楚的认识到应该如何去做。
然而吕龙口中的努力,换做现实情况来说,却对上海市政府的财政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各个部分的开销和花费,在面前上海发展的情况下,政府收入将在未来这段时间里保持不变,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一方面的支出增加,也就意味着其它部分支出的减少,这对很多人来说,绝对需要站出来据理力争的。
其中就数钱向东意见最大,因为他掌管着政府的一切开销,而发展教育,不管是在那个时代,都是非常烧钱的。
“根据我们的了解,灾民潮的人口数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会持续增加,甚至可能达到上海市人口的三倍之多,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其中适龄者上学的有很多,为此财政部门在不久之后会下拨专门的教育基金,用于建设大批的小学、初高中学校,而且必须出台强制措施,适龄者必须接受学校教育。至于大学,目前上海已经扩建了以兴华大学、东海大学和星龙大学为首的三座大学城,条件允许的话,一次性可面向社会招收三百多万大学生。”张静江有些兴奋的说着,他作为上海市副市长,教育就归他管辖,能出大成绩,无疑是每个当政者最乐于看到的,甚至是极力初成,今天教育部长胡鹏飞没有来,他代其说道。
一次性可面向社会招收三百多万大学生,这样一组数字,在当今中G,甚至是当今世界,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但是在上海这个地方,这样的三座大学城正在建设,而且速度非常快,预计在未来半年内就可以投入使用。
而且张静江的话还未说完,不过被他当机截断了,那就是为了适应兴华军的建设,同时为了兴华军培养下层军官,成立了六所军事学院,分别是兴华陆军大学、星龙陆军大学,兴华海军大学、星龙海军大学,兴华空军大学、星龙空军大学。每所大学可一次性招收三十万学子,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将为兴华军撑起整个天空。
“一旦三座大学城里所有的大学向全中国招生,政府将会负责学生在校期间一切花销,基本上施行的是免费学习教育制度,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财政部门负责的开销将空前巨大,肯定会对如今高速发展的工业带来很大的影响,为此经过数次讨论,我们决定实行多样化的教育格局,也就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钱向东淡淡的说道。
别看钱向东能轻易拿出三十亿美金给工业部门开建数量庞大的工厂,那是因为在每一个公司里,政府财政部门最少控股着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而且在未来一两年里,财政部门投资的这些工厂和公司,很快就会成为高效敛财机构,也就意味着钱向东将很快收回成本,甚至赚取几倍于投资的利润。
而教育不同,在钱向东看来,兴华党宣布制定的教育发展计划,仅仅大学就需要建设近百所,尤其是那个免费教育制度,为了鼓励上学,政府负责学生的所有开销,比如在校期间为学生提供免费吃住。这是毫无回报的投资,也就是说打开口袋不断的向外掏钱,而且还是一个无底洞,这就对钱财利润十分敏感的钱向东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然而吕龙却不管这些,在他看来先期的教育投资,还没有占到财政部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并不算什么,毕竟最大的军费开支,完全由吕龙旗下的星龙集团在支撑着,因此兴华党这方面,他们只需要应对内政的建设与发展,剩余三分之二的财政收入,绝对能够完全满足其一切开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生(一)
正午的太阳,就像是挂在天上的火炉,烘烤着大地,奔腾的热浪犹如千军万马一般,横扫四方,让人快要窒息了。
然而和酷热的天气相比,难民营区里的热度,已经快把世界点燃了,一批批难民在欢天喜地之中,纷纷乘车、乘船离去,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似乎他们已经摆脱了恶运,迎接希望的开始。
如今太仓市这里,的确是许多难民的希望,从一个星期前开始,当地政府官员告诉他们,上海的许多工厂和公司老板们准备在难民营区之中招收大批工人,这则消息就像是风一样,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到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在众人盼星星盼月亮的时候,有关人员终于开始张贴大字报,上面罗列着招工的要求,以及待遇等等,一下子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忘记了酷暑难熬的这个季节。
而最让人兴奋的则是,兴华军竟然同期招兵,而且名额不限,大家之所以如此兴奋,则是因为招兵上面写道:凡是欲加入兴华军者,需身体健康,发放高薪等等,其家人可落户上海,并由上海市政府提供住房,每月会给予妻儿父母一定的生活补贴。
在这大灾之年,乱战打了快半个世纪了,而当兵吃粮,几乎是每一个下定决心的人才会选择之路,毕竟好男不当兵已经盛传了几千年了,对中G人来说,早就植入灵魂,根深蒂固了。
可是兴华军宣布的口号和待遇,则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当兵吃粮不假,最主要的是,政府竟然统一安排妻儿父母的住处和生活,这就意味着每个加入兴华军的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只要安心当兵,家中父母和妻儿就不会再挨饿,甚至还能成为上海人,儿女可以上学认字。
这样的好处,是个人都能看明白,可是大家却不敢相信,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好事,确切说真有这样对待士兵的政府吗?
这是一个乱世,是一个战乱纷争不断的世界,打仗自然需要士兵,而招募士兵,对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军阀来说,往往是威逼利诱,因为没人愿意去当兵,而兴华军给予的条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他们自然选择了谨慎。
然而事实总是胜于雄辩,当第一批尝试着看看,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一个个的被拉到隔离区,进了大门,先是一个个的点名,正当一个个心惊胆战的品尝着忐忑不安之际,他们一个个的先是给发了一套绿色的衣裤鞋袜,全是新的,这年头的灾民,谁还穿过什么新衣服,当时就有很多人打消了心中的顾虑。
然后排着队进入指定的洗澡区,脱光了衣服,光着身子,一个个走过去,身上却被洒满了不知道是什么的白色粉末,听说能够消毒,接着被勒令五分钟洗澡换衣服,谁晚了谁滚蛋。此刻大家的疑惑终于消失了大半,随即而来的则是满心的期待和欢喜,只是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去心里乐了,慌忙的冲击洗澡堂,飞快的洗刷身子,生怕过了时间。
陈光华一身轻松的站在大广场上,虽然天上的太阳依然毒辣,可是他心里却一片凉爽,此时他身穿绿色军装,上下全新,提拔的身姿,让他这个西北大汉,难得的在心里偷偷欢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陈光华再也没有这样轻松过了,在他的记忆里,是从五年前那个时候背乡离家开始的,还是三年前他不堪重辱,一怒之下辞去了地主老财家的长工一职,从此带着妻儿辗转流落长江两岸,过着有这月,没下个月的生活。
他今年才二十二岁,最大的女儿已经有五岁了,而小儿子才两岁,一家六口人,妻子是他西北老家的,这些年和他同甘共苦,一起挺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
“陈光华”
铁喇叭里传来一声长长的吆喝声音,陈光华的肩膀被推了一下,他顿时反应过来,收拾了所有伤心的往事,大吼一声:到。
“一个个听见没有,听听这位兄弟的声音,响亮洪正,听着就是个爷们,都给我听好了,打起精神,大声点儿,别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下一个张虎子。”
冗长的点名终于结束了,陈光华跟随着队伍朝着里面走去,他之前所处的地方,是一个临时搭建的招兵点儿,凡是通过体检的,就可以去领一套军装,洗刷一遍身子,并消消毒,就算是加入兴华军了。
只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今天的这个想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无知而可笑,因为兴华军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是此刻他们永远无法想像到的。
陈光华不知道自己走到了那里,就像是和旁边许多人一样,也不知道这个临时军营到底有多大,半个小时的步行,虽然大家都走的不快,但是按大多数人的脚力来算,已经走了不下十里路了。
看着长长的队伍两旁飞驰而过的军用汽车,甚至还有一辆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装甲步兵车,庞大的车身,狰狞的炮口,威武的机枪,还有从车里探出头打量着车外长队的士兵们,戴着迷彩的头盔,朴素的面容,干净整齐的军装,锐利的眼神,许多人被震惊了一把,而这是他们第一次对兴华军有了一个大概的感觉。
一个小时之后,陈光华默默的看着这座改变他命运的地方,回过头来,一辆辆崭新的军用卡车,远远的摆开,一眼望不到边,看着眼前壮观的情景,陈光华心情十分沉重,然后收拾心情和众多的同伴一起登上了东去的军卡。
就在一个小时之前,参军的所有人,有幸和自己的家人见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