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1625-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自用摇了摇头,道:“别看我们人多,真打起来绝不是官兵的对手,贺兄弟,你这人就是心眼太直了,以后会吃亏的。”
“那咱们这么一直向南跑,啥时候是个头?”贺一龙嘟哝道。
旁边转出上天猴刘九思,对着贺一龙嘲笑道:“咱们要是不向南跑,被官兵给追上,马上就活到尽头。”刘九思人如其名,精瘦如猴,但此人有智谋,也是个冷静的家伙,当曹操罗汝才不在的时候,刘九思往往担当三十六营的军师。
“别担心,跑不了多久了。”王自用阻止了手下面嚷嚷,对他们笑道:“前不久我接到过西营张兄弟送来的消息,他一直在这南边附近活动,咱们只要会合了他们,就不怕官兵了。”
“是西营?”贺一龙大喜道:“有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在,官兵何惧之有。”
“嗯,咱们此次南迁,就是要会合他。”王自用给大伙打气道:“还有曹操罗汝才也和张兄弟在一起,找他出出主意,咱们三十六营今后该怎么办。奇﹕'书'﹕网他们二人领兵达五万之多,而且全是青壮年,会和了他们,我们就有十五万大军了。”
此时义军前面出现一条小河,王自用勒马细看,此河很浅,不到一人的膝盖高,河上垒石为埂,拦蓄河水,连续修筑了十道堰,堰边有小水沟将河水引到旁边的田地里灌溉农田,端的是一处好地方。
有熟悉此地的士兵报道:“此河名百二河,这地方的名字就叫十堰,已经属于湖北境内了。”
王自用大惊:“咦,我们已经跑出山西,进入湖北了吗?”
这时,斥候来报:“大当家,北面官兵又追来了,曹文诏、左良玉、小马超全在背后咱们向哪个方面跑?”
王自用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又一斥候跑来报道:“大当家,东边湖北兵压过了过来。”
“**,这还能怎么跑”王自用怒道:“向西南走”
这时西南边突然发现巨大的吼声,王自用一听,顿时大惊,难道西南也被官兵给围上了?他正要派人上去看个究竟,斥候已经跑了回来,大喜道:“王大当家,太好了,西南边是自己兄弟,是西营八大王张南忠和曹操罗汝才”
不一会儿,两个汉子分开王自用的部众,走了过来,王自用定睛一看,走在前面的一个,身材高大,头戴水色小抓帽,身穿酱色彩潞油箭衣,脚上穿金黄色缎靴,额上有一道伤疤,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枭雄,正是西营八大王张献忠。
走在张献忠身后半步的人中等身材,样貌平实,但一双眼睛灵活异常,一看就是聪明多智之人,正是曹操罗汝才。
“哈哈,天无绝人之路,眼看咱们要被官兵合围,就碰上两位兄弟。”王自用大喜。
张献忠上前一步,先对王自用行了礼,算是拜见大当家的礼仪,然后道:“大当家,我的孩儿们也侦缉到北面官兵来了,我和罗兄弟正要撤走就见到您的旗号,于是过来拜见。”他这一番话说得不急不缓,不慌不忙,就好似官兵的威胁不存在一般。
王自用知道张献忠天姿英敏、智识宏深、决断过人,碰上他顿时也觉得安心了许多,向张献忠笑道:“现在后面追赶着的官兵有三四万人,我本不欲战,在这里会合了张兄弟和罗兄弟,我军已实力大涨,或可回身一战了。”
张献忠微一沉吟,已听到旁边的曹操罗汝才急道:“咱们别和官兵打的好,三四万官兵都是精兵,很难对付,咱们虽然现在合军一处有十五万大军,但兵员素质大家心里也有数,真打起来,未必稳胜。”
“那你觉得该当如何?”王自用急问道:“别慢吞吞的,官兵都要逼到面前了。”
“入川”罗汝才道:“从这里向西南,就进入四川奉节县了,那里现在是阎王的地盘。崇祯元年黄龙山大会,我们都和阎王见过一面,算是有点交情,咱们就躲进他的地盘里去又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就算他不愿意又如何?咱们有十五万兵力,他怎么也得怕我们三分。”
“嗯,如果不想和官兵打,也只有入川一途了。”王自用有点犹豫,又向张献忠问道:“张兄弟认为如何?”
张献忠皱了皱眉头,额上的那道伤疤皱成一团,显得格外可怕,他沉声道:“我没见过阎王,不知此人如何,但他并没有加入三十六营,可见不欲与我们为伍。再看他在四川所做的一切,咱们还是不要入川的好,别中了朝廷的驱虎吞狼之计”
王自用对张献忠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忍不住道:“若是不入川,现在官兵四面合围,该当如何?”
我宁可回头去和官兵血拼一场,杀向北面,张献忠心里这样想,但嘴上却没说出来,他知道面前这些义军首领各怀心思,根本不可能拧成一条绳回军与官兵硬拼。
张献忠想了一会儿,道:“我觉得咱们应该派出使者,与阎王结盟,然后贴着四川边境转入陕西,咱们都是陕西出来的汉子,若是回到陕西,或可大有作为,此时强行入川,着实不宜。”他并不知道,自己现在提出的意见,与李自成做出的决定何其一致,唯一不同的是,李自成不光是想到,而且还做到了,张献忠却慢了李自成一步。
王自用一听,大感犹豫,要回陕西去继续和官兵拼?从内心深处来说,王自用并不怕阎王,他更怕官兵。
见他迟疑,罗汝才道:“还是入川吧,和阎王打交道总好过与官兵打交道。至于结盟什么的,哪里还来得及,咱们先进了四川,再议不迟。若是阎王不肯,咱们夺了他的四川自己享用。”他一边说,一边想起了九指皂莺那绝美的容颜,当初阎王横插一手,将九指皂莺收入了阎王军,却不知道自己这次进川,能不能再见她一面,若是打垮阎王,将皂莺收入帐中,嘿嘿嘿……
王自用觉得还是罗汝才说的靠谱一点,于是不顾张献忠的反对,下了命令:三十六营入川
“唉”张献忠长叹了一口气,心想:“这一步旗究竟是错还是对呢?”
第五卷 定四川 第十三章 准备御敌
第十三章 准备御敌
寒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十五万土匪、强盗、地痞、流氓、英雄、好汉、农民、逃卒、老弱、妇孺……在紫金梁王自用的领导下,在四五万官兵的挤压下,向着四川省东北方的奉节县压来。而此时的四川,已经在郑晓路的一声令下,进入了全面奋战的状态。
阎王军的兵力非常单薄,在成都城之战后,阎王军只剩下六千余人,为了防止官兵从陕西进入四川,其中有一千五百人在大梁的率领下,驻守在广元。
金竹水军则一分为二,一半驻扎在毕节,防止云南和贵州的官兵入川。一半则架着炮舰在长江上游巡航,防止朝廷水军顺长江入川。
阎王军的精锐只余下四千多一点点可以随意调动,郑晓路将这四千多人全部配备成了来复枪兵和掷弹兵。
除开这些精锐阎王军,还有四千新征来的士兵,这些人的训练度和忠心度都还有待考察,郑晓路不敢直接将自己的先进武器交给他们,因此给他们装备上了弓箭、劲弩一类的武器。
最后,成都之战时投降的一万多官兵和乡勇,郑晓路就更不敢信任了,毕竟时间太短,这些官兵会不会窝里反实在有待考查,只好给他们配上盾牌、黑杆枪这种很常规的兵器。
经过整编,阎王军的新军实力为:四千精锐来复枪兵,五百名精锐掷弹兵,四千新兵弓弩手,一万不可靠的黑杆枪兵,另外还有少量精锐的炮兵,以及四百名雪山来的猎人。
这些兵力在郑晓路的一声令下,全部压到了小小的奉节县白帝城里。
白帝城乃是历史名城
此城位于瞿塘峡口长江北岸, 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北倚高峡,前临长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阎王军的大量士兵借助着金竹水军的运兵船,源源不断地赶到白帝城,近两万大军挤进这座历史名城,将整个白帝城塞得满满的。
郑晓路住进了白帝城内的永安官里,此官也就是当年刘备挂掉的地方,在明朝,这个官殿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庙宇,称之为白帝庙,里面塑着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塑像。
天刚蒙蒙亮,郑晓路就被传令兵叫醒,原来是斥候们将最新的军情报了回来。
这封军情信是姚方来写的,四百名雪山猎人此时已经散入了湖北与四川交界住的神农架大山里,他们用一套神奇的方法在大山中联络并传递消息,这些消息汇聚起来,由大山外的姚方来统一起来,传送给白帝城里的郑晓路。
“十五万起义军,正穿过神农架大山,向着四川前进,预计四五天之后就可以走出神农架了。一出神农架,就是四川的巫山县,那就已经是我们阎王军的地盘。”郑晓路翻着这些信件,轻轻念叨着,他故意把这个念出来,其实是为了读给不识字的皂莺、彭巴冲、猛如虎、谭宏等将领听,至于张逸尘,他应该早就知道这些情报。
“十五万?”谭宏的眉头深深皱起:“我们只有不到两万人,实力相差太悬殊了。”
“呵呵,实力方面不是问题。”郑晓路轻轻挥了挥手,道:“说是十五万,其实能战之兵应该只有七八万不到,而且武器装备极为粗劣,士气和训练更是不值一提。咱们的问题不是打不打得赢,而是……唉……究竟能不能放手打。”
郑晓路这一句话出来,几位头领的眉头都跳了一下,尤其是皂莺,她急口接道:“没错,不能乱打啊,那些都是陕西的父老乡亲,哪能随便打他们?再说了,我们的阎王军精锐,有大部份都是陕西迁来的,哪里狠得下心来打自己的同乡。咱们只要一下令打,说不定自己就先兵变了。”
皂莺脸色不太好看,她道:“能不能把他们先迎进四川,让他们在四川休养一下身息。”
“不行”郑晓路断然道:“不能放他们进四川,这些义军虽然名义上是义军,其实行为与贼寇无异,若是放进四川,只会害了四川的老百姓。”
“那……”皂莺道:“当初你能接纳我和大梁,现在也能接纳他们啊,把他们收编进阎王军,壮大我们的实力,岂不是很好?”
一听这话,郑晓路苦笑道:“我何尝不想,但这事哪有这么容易……”他抬起头,对着皂莺道:“你想想,曹操罗汝才那种人,会愿意加入阎王军吗?”
郑晓路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张献忠这种人,肯当我的手下么?他肯来我也不敢收。”
听到曹操罗汝才这个名字,皂莺眉头一扬,左手小指的断指处仿佛火烧一般地痛了起来,其实那个旧伤早就好了,所谓痛,只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
“不管打还是不打,咱们的时间都不多了,先迁走所有巫山县的百姓,发公告,让他们暂时避入白帝城”郑晓路静静地下令道,然后又问道:“巫山县旁边的县城是哪一个?把这里的百姓也撤走。”
“是奉节”谭宏轻声道:“保险起见,奉节再西南边的地区也撤掉比较好,打起仗来对方一只军队突破战线绕到我们身后是很有可能的。”
“哦?奉节后面是哪里?”郑晓路对地理不是很清楚。
“是……石柱……”谭宏轻声道。
“什么?”郑晓路心中一惊,原来如此,难怪历史上的张献忠两次入川都被秦良玉狙击,原来从山西入川,一进来没多远就是石柱,土家族的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当然会和张献忠死磕。
“居然是石柱”郑晓路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