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科幻纵览 >

第98章

科幻纵览-第98章

小说: 科幻纵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十年代以来,台湾科幻作者中,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要属苏逸平。苏逸平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机电系。从事过影视、软件开发、旅游等工作。博杂的职业生涯给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是他创作的另一个源泉。而自幼对幻想的喜爱则为他确定了创作方向。

1997年,苏逸平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穿梭时空三千年》,连载于台湾《中国时报》,引起轰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两三年里,创作了一批以“时空英雄葛雷新”为共同线索的科幻小说。成为台湾科幻界耀眼的一颗超新星。

在这些科幻小说中,苏逸平虚构了自21世纪初到24世纪的未来史,以及从上古神话开始的中国远古史。作者分别从这两方面入手,建构出引人入胜的史诗般情节。苏逸平的作品具备惊人的想像力,气势恢宏,情节曲折,在冷峻的高科技背景下展示着分明的是非和充沛的情感。作者特别擅长以中国上代神话和历史为背景构筑故事,使作品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华特色。

虽然时间旅行这个题材并不是新鲜的科幻题材,且容易流入俗套,但作为一个工科专业的毕业生,苏逸平还是尽可能为作品增添科技含量,补充其“硬度”。他对天文、宇航、生物科技等方面的描写十分准确,另一方面又具备古代文化的广泛知识。

作为一名新锐作者,苏逸平受到内地读者的关注是在2000年年初。当时,他的代表作《穿梭时空三千年》曾经在“网易”网站的首页上连载。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他的七部科幻代表作品:《穿梭时空三千年》、《星座时空》、《龙族秘录》、《惑星世纪》、《星舰英雄》、《封神时光英豪》、《东周时光英豪》。苏逸平已经成为获得市场认可的台湾科幻作家。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一章:美学贡献(1…1)

上一章前言

第一节:“真”与“美”的关系

第二节:科幻文学对“自然美”的丰富

第三节:科幻文学对“技术美”的挖掘

第四节:科幻文学对“理性美”的发扬

上一章前言

文学的基础是美学,科幻文学的基础盖莫能外。如果将科幻作为一门艺术来分析,那么不从美学上入手,恐怕一切理论都是空中楼阁。可悲的是,熟悉美学理论的艺术家看不到科幻。而科幻作家们又不熟悉美学理论,即使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天才地把握到许多美学规律。

那么,为什么要把这一章命名为“科幻文艺的美学贡献”,而不直接命名为“科幻文艺的美学理论”呢?因为科幻文艺绝不仅仅是依靠传统的美学理论,运用传统的艺术手段。它大大拓展了艺术中美的疆域。以笔者个人的看法,科幻文艺最大的贡献并不在科学上,恰恰在美学上。

在美学中,“善”与“美”的关系涉及较多,“真”与“美”的关系则往往被忽视。而这正是独特的“科幻美学”的基础。具体而言,在“自然美”、“技术美”、“理性美”三个方面,科幻艺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一节:从“真”到“美”

在王晋康的长篇科幻小说《类人》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即使抛开人类沙文主义的观点,至少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人类是原作,而类人是赝品。怎么可能容许大量的赝品去代替梵高、伦勃朗、张大千和上帝的原作呢?《类人》21页,作家出版社出版。

这里的上帝自然不是基督教中的主神,而是自然规律的代称。于是,在这段议论中,艺术与科学,美与真便被摆到了一起。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它们分别集中表现在科学、伦理和艺术领域。这三大基本价值彼此相关,构成一个三角形。但它绝对不是等边三角形。其中真与善、美与善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连线构成两条长边,“真”与“美”之间的连线却直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一条短边。

先看“真”与“善”。人们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运用客观规律。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类拥有了科学技术,从而把握了自然规律,释放大自然拥有的力量为人类服务。一如阿西莫夫在《基地三部曲》中所言:“科学这门“宗教”的特点就是灵验。”

再看“美”与“善”。美的东西往往就是对人有用的东西。为文人墨客所歌颂的大自然,可以有花鸟鱼虫、山水草原,但绝不包括洪水猛兽在内。为人们欣赏的心理和行为,可以有智慧、勇敢、技能、幽默等多种,也绝不会包括奸盗邪淫、坑蒙拐骗在内。当今社会虽然有“病态美”的概念,但那只是文人小圈子里的一种特殊感受。社会大众仍然以客观上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行为为美。现实生活中,工艺美术和产品设计都可以看作美与善直接交流的领域。

唯独“真”与“美”之间,长期缺乏沟通的渠道,使“真”、“善”、“美”三者之间形成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







从心理学角度,科学和艺术分别植根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分别表达理性和情感两方面内容。从写作原理角度看,科学的产物最终是论说文,是科学专著、论文、实验报告,并不强调美。许多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枯燥乏味、不忍卒读,但无妨它们的学术地位。而艺术的产物则更强调抒情、意境。从受众接受过程的角度看,学习科学靠的是逻辑思维。接受艺术作品则要靠感受、领悟。

所以,科学和艺术,两者从形成到接受的全过程,都完全走在不同的道路上。

从精神产品上看,科学产物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可验证性。由于具备可验证性,科学知识也就具备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性质。也就是说,科学传播以其共性为基础。不管你是否喜欢牛顿、爱因斯坦、霍金、李四光、袁隆平这些人本身,他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验证,你就必须接受。美国和伊朗、朝鲜的武器专家尽管政治立场不同,但他们都必须依靠同样的技术原理来工作。

文艺则恰恰相反。文艺作品并不存在验证的问题。文艺作品完全不可重复,也不许重复,越具有个性的东西流传得越广。相反,模式化、套路化的文艺作品虽然永远都会大量存在,但它们得到的总是负面评价,并且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

也正因为极端强调个性,所以即使是伟大的艺术经典,个别读者如果不喜欢,完全可以不接受它。接受一部作品,完全不在于其是否“正确”,而在于它的趣味与个性。

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和艺术家更仿佛两极,生活在两个圈子里。不仅彼此缺乏沟通,甚至因为从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彼此多有嫌恶、攻讦。科学家认为艺术家情感丰富而理性衰弱。认为他们对世界的本相毫无认识,只是在作品中表达空虚的自我。在科学家组成的圈子里,不少科学工作者都认为,只有没本事的人才去搞艺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至今仍是通行的价值观。

而艺术家们认为科学家人格欠缺,生活方式机械化,情感淡漠。从斯威夫特开始,和现代科学伴生在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里,不少人都曾撰文怦击科学。十九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们更是明确地认为,艺术活动的心理基础不是理性,甚至由此而走上反理性的道路。所有这些对科学的批判中固然包含着某种真知灼见,但更有许多这类文字都是在完全不了解科学的情况下的随意发泄。

对于中国文化界来说,还有自己的特殊性:近代科学是从西方引进的。于是,科学与人文的冲突,被包裹上“中西文化差异”的外衣而大行其道。

上面这些批判,还不是最可怕的。某些文人甚至认为,对于当今世界普遍物化、异化的现象,科学是一个重要的罪魁祸首。科学不仅不是进步动力,根本就是一种值得怀疑的社会现象。

科学与人文的这种分野,更深刻地表现在人们的职业选择中。在大陆高中进行文理分科时,常常是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觉得理科学习困难的学生选择文科。这已经是不成文的法则了。从教师、家长,直到同学群体,文科价值弱于理科的观念根深蒂固。既然有“原罪”,也可以发明一个“原自卑”的概念。当年选择文科而没有选择理科,这个“原自卑”几乎相伴着许多文艺工作者一生,时时影响着他对科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看法。

作家作为一个审美的主体,始终是带着强烈爱憎态度去感受世界、体验生活,这是作家大异于科学家(认识主体)的地方。《文学理论要略》童庆炳主编,107页。文学家和科学家的根本差别可见一斑。

正因为这种方方面面的隔绝。当人文学者谈论美的问题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忽视科学技术。

王朝闻在《美学概论》里,曾经谈到了“真”与“美”的关系:“真作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作为科学认识的对象,它自身无所谓美丑。只有当客观规律不仅为人所认识,而且被运用于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感性具体的存在形式成为人的能动创造的活动所必须掌握的东西,并成为对这种活动的肯定的时候,真才具有了美的意义。”(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33页)细细品味这段话,作者其实是认为,“真”要通过“善”才能达到美,“真”仍然不是“美”的直接对象。

看到上面那个不等边三角形,有的读者自然会想到,如果“真”“善”“美”能够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世界该是多么均衡呀。在宗教里,象上帝这样的惟一神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统一体。人虽然达不到这个境界,但多少靠近一下也是好的。

而这正是科幻文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因为“真”的极致和代表就是科学。能够从科学中挖掘出美,再形之于艺术。这绝不是对科学之真的简单模仿,而是再造。科幻文学作为科学和艺术的混血儿,其“基因”正植根于这两个领域形而上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内容或形式。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上卷第一章 美学贡献(1…2)

其实,科学和艺术天生存在着许多共同性。首先,它们都追求自由创造的精神,蔑视权威和经典。只能复述已有科学理论的科学工作者不是好科学家,只能复述经典作品的艺术工作者也不是好艺术家。在一些专制体制上,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都是最受打击的阶层。

其次,现代艺术本身就是受到科学广泛熏陶的艺术。美术音乐这些领域早就与光学、解剖学、声学、数学原理结合。而影视艺术完全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小说虽然仍旧可以用一只笔,几张纸写出,但作者和读者的心理结构,早已完全被现代科学所改变。关于这个问题,刘为民在《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一书中已经作了大量探讨。

再次,科学理论和科学所描述的客观事实中中包含着大量审美对象。这些对象进入艺术领域,可以扩展艺术的表现范围。这正是下面几节要讨论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科学与艺术之间仍然隔着鸿沟。特别是文学,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最少,所以仍旧可以保持田园牧歌式的风格。不能说当代文学是反科学的。科学在今天地位之牢固,已经无人可“反”。但至少可以说,当代文学对科学是冷漠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重视顺应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