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争锋-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两个喝的醉醺醺的趴在马上的青年。正是刘琦和徐庶。
刘琦的几次遇刺让这群护卫成长了起来,后来又经过马忠、吕介的训练在以不同往日那般散漫。
大街上的状况早吸引了,楼上两人的注意。
白衣少女抬起头来向楼下望了望,当看到刘琦一行人时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令人望之生怜。就连中年也抬起头看了一眼楼下,之后又低头吃饭。
马忠一行人很快从聚福楼前走过,原本寂静的接到有恢复了之前的喧闹。
中年人放下手中的筷子,随手拿起桌边的棍子在一个类似酒具的器物上一敲,浑厚的相声在房间中回荡。
不多时,一个身穿青衫的中年人一脸笑容的走了进来,正是聚福楼的掌柜。掌柜走到中年身前笑着说道:“不知道贵客有什么不满的地方?”掌柜的笑容没有一般商人的谦卑,反而带着自信,让人一见就能生出好感。
中年摇摇头,“没什么不满的,你们这的酒菜很好,使我吃过的最好的酒菜,我很满意。”
掌柜听到对方的话后,有些惊讶,随后仍笑着问道:“那不知客人有什么事情,需要在下帮忙的?”
中年人点点头笑着说道:“是有些是需要麻烦掌柜的?”
中年人的话显然在掌柜的意料之中,问道:“在下力所能及自不会推辞?”
中年人指着窗外,问道:“刚才从这经过的人掌柜的可知道是谁?”
掌柜明显一愣,然后奇怪的打量了一下中年,心想他难道真是第一次来襄阳,可是看起来又不是,但还是答道:“刚才从这经过的是州牧大人的长子刘琦公子。也是州牧大人刚任命的征南将军。”
听到掌柜的话中年人一惊,就连一旁听着的白衣少女也是一脸惊讶随后皱眉道:“听闻刘荆州的长子礼贤下士,文质彬彬颇有古君子之风,没想到原来是这样的人,真是传言害人。”
少女说完,中年皱了下眉没有说话,想提刘琦说句话但却对少女的话无从反驳。新型心想自己的女儿因为那件事对刘琦还是有些反感的,而站在一边的掌柜的脸色却是笑容不见,有些阴沉,只是没有言语。
没想到白衣少女,说完后见他两人没有说话继续道:“传闻说着大公子有些懦弱、胆小,今天看来何止是懦弱胆小,呵呵,在襄阳城内还要这么多护卫跟随,沿途还有开辟道路,真是少见……”
掌柜闷哼一声打断了少女的话。
少女奇怪的看了一眼道:“难道不是?”
“大公子胆小我倒没听说过,但我却知道你是被后议论人的小人。”听到少女后面的话掌柜终于忍不住讽刺道。
少女被他说的满脸通红,只是显然家教极好虽然对刘琦有些偏见,但还是问道:“那你说这大白天的带着多侍卫在大街上干嘛?”
“难道他们真是刚到襄阳,要不然怎么对襄阳的是一点也不知道。”掌柜有些疑惑,“大公子几天之内被刺杀了两次,带着护卫有何不可?”
“什么。”这下父女两人惊到了,在襄阳城内刘表的长子被刺杀两次,听起来多么可笑,但以掌柜的意思这都是真的,最惊讶的是他们竟然不知道。
中年平静了心情,道:“真是抱歉,我们今天刚到襄阳对这些事并不知道。刚才是小女不对,还请掌柜莫怪。”
掌柜见他们真是今天才到襄阳,也不在纠缠道:“没什么,其实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你们不知道也正常。”
中年人请掌柜入座后问道:“还请掌柜告诉我们襄阳城内发生了什么事,为何连刘荆州的长子都被刺杀?”
中年问的不时什么隐秘,只要有点身份的稍微打听下就能知道,这两父女一看就非常人早晚会知道。掌柜的也不隐瞒将刘琦醒来后襄阳城发生的大小事都和中年说了,才离开。
送走掌柜后,父女两人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赞叹。
中年人先开口:“没想到才几天这襄阳城的局势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刘琦倒是有些能耐。”
少女点点头没有说话,想起刚才竟然能么说刘琦不由得有些脸红,看着手中的诗句念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沉了一会道,“刚才是我错了。”
中年看着平时心高气傲的女儿主动认错有些好笑,不过想起刘琦这些天做的事,中年也不仅拍手称好。看着女儿笑道:“这刘琦到时配得上你。”
少女被中年一句话弄得面通红,羞恼的看着父亲嗔道:“父亲。”
中年看着女儿路出平时不可能出现的娇羞样,哈哈大笑。
第二十九章出征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这三天中,刘琦被任命为征南将军的命令,已经传遍了襄阳城。刘琦的文采襄阳没有人怀疑,但刘琦作为大将领兵打仗,有些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第三天清晨,刘琦府内忙成一片,全府上下都在为刘琦的出征做准备,马忠、吕介带着三百护卫静等着刘琦的出现,甘宁、苏飞和吴雄也领着锦帆八百骑静静的等候。
徐庶一身粗布青衫,随意的站在那里,马良、赵累拘谨的跟在身后。徐庶在人群中毫不张扬,即便这样,也掩饰不住他身上的光芒,马忠几人不时看向徐庶的眼中充满了敬佩,这三天徐庶的才能已经折服了他们,马忠手中的初具规模的秘密部队也因为徐庶的到来而转移,使得他可以放心的走上战场,也让他对刘琦、徐庶充满了感激。
吴雄看着徐庶眼色有些复杂,他早就劝大哥投奔刘琦,然而甘宁行事谨慎,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等徐庶出现后,徐庶的才能远远超过了他,看着刘琦的势力一点点壮大,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劝大哥早点拿主意。
后院的刘琦终于安抚完了两女,身穿轻甲,腰佩宝剑,走了出来看向一旁的马忠道:“可准备好了?”
马忠现在对刘琦是死心塌地,忙恭敬的道:“所有人已经准备完毕。”
刘琦点点头看向徐庶:“元直兄以为如何。”徐庶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意见。这三天徐庶和刘琦有做了进一步的详谈,两人志趣相投,言语间已经颇为默契。
刘琦看向甘宁,甘宁上前一步道:“八百骑已经准备完毕,听候大公子调遣。”甘宁此时虽然没有真正地投靠刘琦,但他们刚来襄阳的确需要军功,听到刘琦出征就跟随他一起出征。
“出发。”刘琦见大家都准备后,翻身上马,当先而去,徐庶紧跟在刘琦身边,之后是马忠、吕介、甘宁几人。千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城门而去。
襄阳城,南门外,人山人海,他们都在等待刘琦的出现。城门旁,襄阳的大小官员全都集中在这里,当先一人正是刘表。四周是身穿白色盔甲的飞虎军,而在距离襄阳城门一里外,两万精兵正严正以待,是此次刘琦征讨叛逆的军队。
然而最新引人的是他们不远处一个不起眼的丘陵上,那一千余人。这一千人,看起来和普通军队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个个目光平静异常,没有一般人要上战场的时激动、害怕、恐慌。
依然是白色的盔甲,黑色的虎头,但在虎头旁边却多了一柄杀机凌然的利剑。这就是飞虎军中的精锐飞虎卫。
伴随着如鼓点般噪杂凌乱的马蹄声,刘琦一行人出现在城门口。看着周围的人群,刘琦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催马向着刘表所在的地方冲去,在离刘表五十米的地方刘琦一拉马绳,突然听了下来。
一时间,马的嘶鸣声不断,但又迅速静了下来。千余人就这么在刘表身前停了下来,看到刘琦一行人的动作,一时间人群中欢呼声此起彼伏。
刘琦跳下马,快步走到刘表身前,“拜见父亲,让父亲久等了。”
刘表看着身前的刘琦,笑着扶起刘琦道:“哈哈,不错,没想到我儿竟然有如此的骑术。”然后刘表抬起头,对着人群道:“今天是我儿刘琦,拜将出征的日子。他将带领着我荆州的勇士,去讨伐那叛逆之徒。还荆州以安定。”说完从身边之人手中接过印信,交给刘琦。
刘琦接过印信,有些激动,“孩儿定当扫平叛逆,诛除逆贼。”
蔡瑁等也上前恭喜道:“恭祝征南将军,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虽然知道蔡瑁说这些都是假话,但当着这么多人面,刘琦还是回道:“借军师吉言。”
随后大小官员一一与刘琦见礼,祝福声不断,就是不知道有几个是真心的。
刘琦拜别刘表,与徐庶并肩向着高台走去,马忠、吕介双手捧着印信紧随其后,亦步亦趋。刘琦刚站定,就听下方一人高声道:“末将蔡和携全军将士参见将军。”
两万余人一同喊道:“参见将军。”喊声震天,声震四野。
喊声刚落就听又有一人高喊道:“飞虎卫参见将军。”
“参见将军。”飞虎卫人数虽少,但气势一点也不比两万人低,甚至犹有过之。
几万人的齐呼,声势滔天,气势如虹,森然的气势随着几万兵马的高呼声传了出来,就连刘琦身后的马忠、吕介都变了脸色。转头看向刘琦,却见刘琦、徐庶两人都是脸色如常,马忠二人强自收敛心神,静等刘琦发话。
刘琦看着底下两万人的军队,抽出腰上的宝剑,道:“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部署,军令如山,敢有不听号令者,斩!遇敌不前者,斩!贻误战机者,斩!”
连续三个斩字,杀气毕露。
紧接着宝剑一挥,噌的一声,高台的一角,被硬生生的切了下来。
全军将士显示一愣,然后高声道:“谨遵军令。”被军队气势所摄的人群也欢呼起来。
“出发。”刘琦下了高台,骑上战马,背着城门快马而去,千余骑紧跟其后,飞虎卫同样紧紧跟随,最后是蔡和领着的两万军队。
人群中一男一女静静地看着整个过程,恬淡温和的气质,使得四周的人不自觉的为两人留下空间,因此两人并没有被拥挤的人群影响。
这两人正是三天前在聚福楼评论刘琦的父女。少女依然是一身白衣,不过手中却多了一把宝剑,使她更加英气逼人。
“如何?”中年问道,眼中闪过几缕赞叹。
白衣少女赞叹道:“首次上战场,就能平静的面对两万人的气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中年人点点头,道:“他身边的那个青年也是不凡,一身青衫竟然难掩其逼人的气势,刘琦有此人相助想来应该没什么事。”
白衣女子点点头没有说话,他现在已经知道那天为何刘琦和青年在一起,想来是前去请青年相助吧。
在人群的另一处地方,司马徽三人看着刘琦身边的青年久久无语,待刘琦一行走远之后,司马徽才叹道:“没想到他们两人竟然走到了一起,这刘琦竟然有本事请动徐元直,真是出人意料呀。”
庞德公点点头道:“他上次向问我们三人问几人的去处,我还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这隔了几天,他就找到了一人。看来这刘琦却是不简单。”
宋仲子也点点头,表示赞同庞德公的说法。
第三十章 军纪
浩浩荡荡的大军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流,此地距离襄阳城已经有近三十里了,前面的飞虎卫依然神采奕奕,各个精神饱满,丝毫不见疲色。锦帆八百骑士在马上讨生活的,二十多里的路程,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此时他们一如刚出发时那样衣着光鲜,锦衣骏马。
刘琦的护卫,在马忠吕介的训练下,虽比不上飞虎卫、锦帆八百骑。二十多里的路程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此时仍然进着他们应有的职责,将刘琦护卫的严严实实。
反观那两万大军,刚出发时的气势已经不知道丢到那里,此时一个个无精打采,手上的兵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