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 >

第121章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第121章

小说: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嗽购蕖�

  当年因为自己人微言轻,势单力薄,鳌拜不敢有所妄言,但他却暗暗下决心要报此仇。现在,他已大权在握,想报当年之仇,但此时多尔衮已归天多年,他心中充满惆怅,就好像一个拳击手当年输在对方手下,便苦练本领,等他有击败对方的把握,对方已死,自己空有一身本领。

  但鳌拜觉得不报此仇,枉为男子汉大丈夫。于是,他想方设法要找到对手。突然,他联想到自己多年的老对手苏克萨哈正是出身正白旗,如果将当年多尔衮所圈之地更改过来,岂不是既可报多尔衮之仇,又可泄自己对苏克萨哈之恨么?

  想到这里,鳌拜心中充满了激情。他觉得自己此举可以灭正白旗之志气,长镶黄旗之威风。于是,他将自己的亲信贝子温齐等人找来商量了一番。

  第二日早朝之时,鳌拜奏道:“当年多尔衮在圈地之时,偏袒正白旗,将正白旗安置在北京东北永平府一带,而将镶黄旗移往保定、河间、涿州,此举有失公正,臣奏请皇上给予更改。”

  鳌拜此言一出,朝廷之上立刻沸沸扬扬。因为鳌拜要求将镶黄旗之地与正白黄之地相换,是打击正白旗之举,会在上三旗内挑起争端。同时,鳌拜此举可能有以换地为名,掀起大规模的圈地高潮,所以各阶层纷纷反对,而正白旗尤甚。

  鳌拜见众人反应如此强烈,心中立刻有了报复的快感。他目中无人地巡视众人,仿佛他已经不是戏中主角,而是一看客。

  苏克萨哈自然深知其阴谋,越众而出,对鳌拜说:“我记得鳌拜当年废翰林院之时,口口声声称是为了祖制,可时至今日,鳌拜却为何不捍卫祖制,而改将先人圈定之地更换呢?”

  鳌拜早知苏克萨哈必有此问,便胸有成竹地说:“按照祖宗规矩,八旗自有定序。然而,多尔衮之圈地已违背此序,故得更改。”

  苏克萨哈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苏纳海奏道:“旗人安业已久,民地曾奉谕不许再圈。”

  鳌拜说:“多尔衮之错,我们不即时更正,难道要任其下去么?”

  两派势力各执一词,争质不下。朝议不欢而散。

  鳌拜此后,并不就此罢休。他派自己的亲信贝子温齐等人到京畿一带踏勘旗地,要他们论证一下能否换地。

  贝子温齐等人自然知道鳌拜的意图,出外转一圈,得出这些旗地“沙压水淹,不堪耕种,镶黄旗地尤不堪”等结论。

  鳌拜将结论奏知朝廷,坚持要求换地,并强令苏纳海会同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前往镶黄、正白两旗所在地,办理圈换旗地事务。

  鳌拜此令一出,当地满汉民众均十分惊慌。镶黄、正白二旗内的人民也不愿换地。

  朱昌祚、王登联看到这种情况后,奏称:“旗地待换,民地待圈,皆抛荒不耕,荒凉极目,如此下去,旗民交困,必生祸乱!臣等认为必须停止圈换土地。”

  鳌拜一听,大怒。要以抗旨不遵之罪处斩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

  索尼认为鳌拜虽有些强横,但圈地之举未错。苏、朱、王三人确有抗旨不遵之罪,应该处斩。

  遏必隆见鳌拜之势汹汹,早已吓得要死,也战战兢兢同意处斩。

  苏克萨哈极为反对,认为鳌拜这是独断专行,草菅人命。

  康熙见他们一个个都说得慷慨激昂,唾沫横飞,便不知道谁对谁错了。只能依照最简单之法,即多数人总是对的。

  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被绞,家产被没收。

  鳌拜报了此仇,心中大快,便在家中大摆宴席,与心腹亲信共享其乐。

  在苏、朱、王三家悲惨之时,正是鳌拜与亲信欢乐之际。

  这天晚上,鳌拜府上红灯高挂,酒肉飘香,人声喧哗,热闹非凡。

  鳌拜的亲信频频举杯敬鳌拜的酒。

  鳌拜喝得头重了,脚轻了,身子飘飘然起来。心里便少了顾忌,语言也多起来。

  看到众人如此欢愉,却有一人心中不悦,那便是济世,他倒不是觉得鳌拜有什么错,也不是认为自己应该反对此事。他只是觉得众人不应该如此快乐,更觉得鳌拜不应有此乐。

  济世问:“鳌公是因为圈地快乐么?”

  鳌拜说:“其乐不在于圈地!”

  济世又问:“那鳌公是因为杀了苏朱等人而快乐么?”

  鳌拜说:“其乐也不在于杀人!”

  济世便有些迷惑不解了,轻言相问:“那鳌公之乐来源何处?”

  鳌拜笑道:“其乐在于报复!”

  济世一惊,问:“报复谁?”

  鳌拜说:“当年多尔衮大权在握之时,根本没将我镶黄旗放在眼中,但他没想到多年之后,会有我鳌拜这号人物出来,且给他一刀,这是一报也!”

  济世又问:“除此之外,还报复谁?”

  鳌拜说:“这些年苏克萨哈总是与我作对,今日借圈地一事,既辱其先人,又杀其党羽,这是二报也!”

  济世心里有些不舒服了,尴尬地说:“我想象不出报复人会有什么快乐!”

  鳌拜笑道:“竖子愚不可及!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知恩不报非君子,有仇不复不丈夫。你没有仇,自然没有恨!没有恨,自然没有要报复之心。所以,你无法得到此乐矣!”

  众人被鳌拜一番高论说得目瞪口呆起来。

  第三章 康熙亲政

  一、鳌拜不肯交出政权

  一六六七年,康熙帝已有十四岁。按照祖制,康熙亲政。

  但是,举行亲政仪式之后,康熙帝仍没得到实权,仅是鳌拜手中的一个傀儡而已。

  苏克萨哈见鳌拜在康熙帝亲政以后,仍然横行无忌,心有不安,想方设法助康熙一臂之力,并杀杀鳌拜之气焰。他仔细分析目前的局势:能够抑制鳌拜的索尼已死,遏必隆又软弱无能,自己的势力被鳌拜消除得差不多了,无法与鳌拜抗衡。因此,虽说是四大辅政,实则是鳌拜大权独揽。他想:与其让鳌拜独揽大权,倒不如将大权交给年幼的康熙帝。

  然而,如何助成这种权力交接呢?

  苏克萨哈冥思苦想之后,认为唯有用康熙亲政之事做文章。按照祖制,康熙亲政,辅政大臣自然要将权力交给皇帝。如果自己主动提出辞职,鳌拜和遏必隆便没理由不仿效自己。到那时,权力交接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但苏克萨哈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那日早朝,苏克萨哈奏道:“先帝当年要我等辅助皇上,是因为皇上年幼。如今皇上已成年,按照祖制已经亲政。臣认为辅政大臣之职已完,故臣特请圣上收回臣的权力,以示臣对皇上亲政之举的赞同。”

  鳌拜一听,心里急了。苏克萨哈这家伙是想借康熙亲政之机,削弱自己的权力。鳌拜在心里骂着苏克萨哈:你苏克萨哈有什么权力可交?你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我鳌拜还不知道?你以为你提出辞职,我鳌拜便会跟着你辞职么?我才不会有这么傻呢?

  正在鳌拜暗骂苏克萨哈之时,遏必隆也表态说:“臣也认为自己的使命已完,皇上已成年,可以亲政。臣也愿意交出权力。”

  鳌拜一听,顿时傻了眼,他们这不是逼自己下水么?鳌拜把心一横,暗想,我偏不!他也侃侃而谈起来:“臣认为皇上虽已成年,但毕竟没治国安邦之经验,若我们擅自撒手不管,会令皇上感到重责压身,于皇上的身体不利。臣等都是老臣、世受皇恩。本是受先帝之托而辅助皇上的。如今,我们岂能有负先帝,不助皇上反而撒手呢?臣认为,自己一定要尽心尽力帮助皇上,直到皇上能完全自立为止!”

  苏克萨哈一听,便知鳌拜在耍赖!自己之所以提出辞职,其目的主要想逼你鳌拜下台,怎可轻易放脱你?苏克萨哈说:“鳌拜历来都主张遵从祖制,并常以维护祖制自居,今日事关自己,却为何不以祖制为戒呢?是祖制有缺陷,还是鳌拜想藐视祖制呢?”

  鳌拜一听,急忙回道:“祖制自然要维护,但却不能有负皇恩。苏克萨哈想以祖制为借口辞职,表面上是为了将权交给皇上,其实是为了逃避责任!我们既食君之禄,就必须为君分忧!岂能为了贪图安逸而逃避职责呢?我们是受先帝所托,逃避职责有负先帝。皇上刚刚亲政,苏克萨哈便提出辞职,这是藐视皇上。望皇上圣裁。”

  苏克萨哈一听,便暗骂鳌拜卑鄙。明明是自己想握着权力不放,却把它说成是为了辅助皇上,不负先帝所托。竟然还厚颜无耻地指责我是逃避责任!但骂归骂,说归说。苏克萨哈认为不能让鳌拜得逞,必须找出理由来反驳他。他又说:“皇上自幼聪明,机警过人,且受孝庄皇太后教育多年(苏克萨哈故意将孝庄皇太后抬出来,其意在于警告鳌拜),早已具备治国安邦之才。臣认为辅政大臣应交权给皇上,给皇上一展鸿图!若不想交权,臣便有些想不明白了。到底是贪恋权力,还是怕皇上力不能及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鳌拜实在是无话可说了。他想,事到如今,我也不必与他们论什么理了,干脆给他硬顶!不管你如何说,我也是不答应。鳌拜横蛮地说:“你苏克萨哈要逃避责任是你的事,我鳌拜可不能食君之禄不分君之忧!”

  康熙帝听到这里,心里也渐渐明白了。苏克萨哈想制止鳌拜的独裁,所以借自己亲政之说而提出辞职。而鳌拜的意图是,不管如何,他都是不能交出权力的。康熙帝想:若鳌拜不肯交权,苏克萨哈之目的便无法实现。如果自己同意苏克萨哈与遏必隆之请了,不仅自己得不到权,反助鳌拜的独裁了!

  想到这里,康熙帝心里便有主意了。与其反助鳌拜的独裁,倒不如先不收权,让苏克萨哈与鳌拜抗衡。于是,康熙帝说:“二位爱卿别再争了!苏克萨哈之举忠心可嘉,鳌拜所为也是情理之中。朕认为,朕虽已成年,实无治国安邦之经验,仍需各位爱卿竭力扶持,所以,朕不准你们的任何人辞职,仍然做朕的辅政大臣!”

  苏克萨哈听康熙这样说,自然知道其苦心。本想还说几句,却让康熙帝挥手止住了!

  鳌拜见康熙帝也得让自己三分,心里更是得意。

  鳌拜回到府上,心中得意之情仍没消失,且溢于言表。他的小妾一见,便笑着问:“大人何乐之?”

  鳌拜说:“笑苏克萨哈与皇上也!”

  小妾素知鳌拜与苏克萨哈有矛盾,便猜鳌拜今日肯定在与苏克萨哈的较量中又胜了一场。但她不知鳌拜何故会笑皇上,便问:“大人为何笑皇上?”

  鳌拜说:“爱妾不知,皇上实在可笑矣。”接着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小妾。

  小妾听了,仍没觉得皇上有什么值得可笑的,便问:“皇上不让你辞职也就罢了,却为何不让苏克萨哈辞职呢?”

  鳌拜说:“皇上怕权力全落到我手中呢。”

  小妾想不清其中奥秘,觉得这没有意思,又突然想起另一个话题,她问鳌拜:“皇上真的成年了么?”

  鳌拜说:“成年了!”

  小妾说:“皇上懂得治国了么?”

  鳌拜说:“自然是懂了!”

  小妾便有些不解了,她问:“那大人为何不辞职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