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193章

大明望族-第193章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人可不敢将张老安人留在家里。

    否则;她是老主母的身份;行事无人制约;说不得就要将四房都搬回张家去。

    松江这边的事情;可也交给沈瑾。

    沈瑾在先前的岁试、科试上虽是一等;有乡试资格;可到底是错过了。想要参加下一科乡试;就不能离开松江;还要参加每年的岁考科考。

    即便没有岁科考试;沈举人也不打算带沈瑾。

    沈瑾与乔氏两人虽为母子;可年岁相仿;这小半年来因沈瑾居家养病;一个家里住着;总有打照面的时候。

    沈举人自己行事有了参差;看着旁人就也心下存疑;很是防着沈瑾。同时;也是担心与沈瑾这个少年相比;乔氏会嫌弃他老了。

    疑神疑鬼的;沈举人的心火就越来越燥。要不是乔氏温柔小意;沈瑾向来又孝顺恭敬;他早就要发作起来。

    如今能隔开乔氏与沈瑾;沈举人心里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宗房;族长太爷房里。

    与沈洲叙完话;宗房大老爷就来寻族长太爷。

    沈洲提出想要带两个族侄去南昌;请族长太爷与宗房大老爷选两个妥当的

    沈洲外任;除了幕僚管事等人之外;乐意提挈族中晚辈;这对沈家来说也是好处。同样;沈洲此举;也是为二房培养助力。

    族长太爷与宗房大老爷闻言;自然也是愿意。

    族中各房子弟;除了三房从商之外;其他各房头多是读书为业;可科举仕途;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谁都能考出来的。

    跟在沈洲身边;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三哥被屈氏娇惯坏了;四哥又太怯懦提不起;宗房这里最妥当的就是二哥。二哥读书虽不成;可接人待物是不差;可偏偏家里离不开他……”宗房大老爷感叹道。

    族长太爷道:“宗房不当参合;没得叫珏哥为难其他房头;科举无望的子弟;可也选两个出来;不怕他笨;本分为上……”说到这里;顿了顿道:“拖家带口的就算了;从没成亲的人里选。”

    宗房大老爷听了这话;心下一思量;就明白族长太爷的用意。

    官场之上;最常见的结盟手段就是结亲。沈洲即便没有带女儿南下;就是摆明了不会将女儿嫁到京外。沈珞只有十三岁;现下议亲还早。要是带两个没定亲的族侄南下;到了地方上;可也借结亲;拉下两个盟友。

    宗房大老爷想了想道:“四房不用说了;如今只剩下沈瑾一个;又是一心科举……五房嫡支都在京城;沈瑛如今前程正好;要是拉扯五房的人;以后多半也会同那边亲近六房向来不顶事;嫡支不行;旁枝子弟也没有出挑;七房、八房家教好;可七房子弟年纪小;八房沈流怕是舍不得儿子们不读书……剩下九房;沈琳倒是个忠厚xìng子;可连县试都过不去;脑子太笨了些……”

    原觉得族中子弟众多;可真挨个房头论起来;宗房大老爷为难了。

    即要跟在沈洲身边;做些跑腿传话的差事;那年岁不能小了。可又要没成亲定亲的;那年纪稍大些的都不行。

    这个年岁;资质稍好些的都会读书。

    数来数去;宗房大老爷竟然挑不出人来了。

    “笨拙不怕;xìng子本分是好事;沈琳算一个;再挑个机灵的与他互补也就够了……”族长太爷想了想;道。

    宗房要避嫌;四房无人;五房如今嫡支兴旺;二房培养助力就要从剩下的房头选。

    “三房……”父子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想到三房。

    即便他们对三房老太爷不喜;可大家毕竟是同族;总不能看着三房真的败落下去。的

    前两个月沈涌与沈珠叔侄回乡后;三房已经正式分家。

    三房的产业被分作两份;一份被老太爷归于“祭产”;不可分割;由三房大房继承;另外一份分了五分;三房大老爷一份;三房大哥身为长子嫡孙;又分了一份;剩下三份;三位老爷一人一份。

    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cāo劳了十几二十年;兄弟齐心;为三房赚下万贯家业;结果每家只分得十分之一家产;如何能服?

    二老爷还在默默;二太太却不于了;联合三老爷、四老爷;求到宗房来;求族中做主。几房的子孙;更是摩擦不断;见面就恨不得问候对方祖宗;却忘了大家都是一个祖宗。

    眼见三房的火药味越来越浓;纷争越来越严重。

    族长太爷无法;只好出面调解。

    三房老太爷虽恨几个孙子忤逆;可对比着三房祖产的单子;也晓得这个分家方式不公。

    可他偏心长孙一系惯了;也不肯答应均分家产。

    在他看来;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既学会了买卖手段;即便少分些家产;以后也能赚回来;大房一系的子孙;多是读书为业;不会商贾事;正需要殷实家业供着读书。

    等到沈珠他们出息了;自然不会忘记其他房头的叔叔们。

    如今几位老爷先是置私产在前;后又闹分家在后;实是太没良心了。

    他将分家的条件定的这般苛刻;未尝没有给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一个台阶下的道理;顶好是不分家。

    三位老爷在生意上jīng明;平素也不是笨的;这些年忍下种种不公;不过是孝顺友恭那套支撑着。他们看出老太爷的手段;就也有了决断。

    家;是一定要分的;可又不想便宜了长房。

    事情就扯皮起来;直到长房小大哥“意外”掉到池子里;差点没送命;随后长房与四房连主子带下人发生械斗;放到了四、五个。

    三房老太爷才终于死心;退了一步;重新分配家产。将其中五成分给大老爷;剩下五成;四成均分给二老爷、四老爷;剩下一成分给三老爷。

    这是他的底线;长房一系的产业不能少于五成。

    三位老爷虽不情不愿;可也没法子。

    三房分家;折腾了大半年;大家都已经身心俱疲。

    三房老太爷偏心长孙;固然被当成老糊涂;可他们这些死活要分家的孙子;名声也落不下好。

    父母早亡;祖父抚养他们兄弟四人长大;闹到如今这样也不是他们心中所愿。

    最后几位老爷点头;答应给大老爷五成家产;不过二老爷与四老爷对剩下五成家产的分配提出异议。那就是要三房均分;并不因嫡庶之分;就让三老爷吃了大亏。

    这场分家之争中;二老爷因之前在京中;不在松江;台面上一直是大老爷与四老爷争斗。同胞兄弟;几成生死仇人的模样;甚至刀锋相见。

    不管是沈家族人;还是其他人家;都在看三房的笑话。

    觉得他们简直不配为读书人家;不仅行商贾事;为了争利;连礼法规矩都不讲了。

    谁会想到;分家争产;分到最后;争到最后;二老爷与四老爷会主动让产

    三老爷当时痛哭流涕;二老爷、四老爷想着兄弟三人几十年的奔波辛苦;却落到如今这个下场;也是黯然泪下……

第二百三十章 未雨绸缪(四)

    因沈洲一行在松江休整的时间短暂;族长太爷与宗房大老爷商量一番后;就在各房子弟中;拟了个名单出来。

    具体定下哪几个;就请沈洲自己拿主意。

    沈洲看了名单;见了沈琳与沈玲都在上面;心下就有思量。

    二月里回南时;他与沈琳、沈玲两人同行;大家同船共度一个多月;彼此颇为相熟。

    沈琳虽读书笨拙;为人行事也不圆滑;可待人真挚、xìng子质朴;倒是颇对沈洲的脾气。他少年得意;在翰林院混了二十来年;见的多是聪明人;像沈琳这样天真烂漫的人倒是少见。

    还有沈玲;年岁不大;为人行事却极为周全。不仅做人有眼sè;而且还有上进心。

    其他的人名;沈洲看着也略眼熟;当时chūnrì时来松江时曾给他请安见礼过;却没有多大印象。

    在见了几个年轻人后;沈洲还是觉得沈琳、沈玲两个最和眼缘。加上他们与沈珏也相熟;以后族兄弟之间也好相处。

    不过;在做正式决定前;他寻宗房大老爷仔细打听了三房的事。

    三房闹分家;是在他上次来松江时就闹开来的;实在是闹得不像话。

    沈玲是小一辈;分家的事涉及不到他什么;可沈洲还是想要打听打听其父沈涌的人品。

    宗房大老爷叹气道:“三房里;只有老二沈涌是个实在人。上敬兄长;下抚兄弟;不是长兄;胜似长兄……要是没有老二;三房也没有今rì;就是太厚道了;难免自己吃亏;分家的时候;整个三房只有他一个顾及着骨肉之情;不想分家;幸而二太太是个jīng明的;站了出来;要不然说不得分家还有的磨……

    沈洲是见过沈涌的;对这位族弟的印象倒是平平;因沈涌行商贾事;还有些不入眼。

    不过听了宗房大老爷的话;知晓他并不是锱铢必较的xìng子;在分家不公道时;也没有与祖父、长兄闹腾;甚至还将自己稀薄的产业再分给庶弟;沈洲觉得沈涌堪为君子。

    “那沈玲呢?虽是庶出;行事周全却无小家子气;又有上进心;怎就耽搁了读书?”沈洲接着问道。

    宗房大老爷道:“玲哥是涌老二长子;早年涌二太太无子;将他当儿子养在身边的……等到玲哥八、九岁;那边添了嫡子;境遇就变了。换做旁的孩子;这般大起大落;心xìng说不得就歪了;玲哥却是肖父;是个孝顺宽厚的;就听从父母之命去学做买卖。说到底还是被耽搁了;要是碰上孙氏那样的嫡母;说不得早就有了功名。涌老二不是不疼这个长子;只是到底重视嫡子些。”

    沈洲与沈玲同船将两月;也曾指点过他几次;哪里看不出他是爱读书的?

    旁人家这个年纪的少年;都是读书为业;沈玲却十来岁就从族学出来;沈洲不由生出几分同情来。

    “就沈玲与沈琳两个;他们与珏哥相熟;彼此也能做个伴……只是这两人以后婚姻与前程;到底如何安排;是不是需提前说一声?”沈洲道。

    宗房大老爷笑道:“那是自然;这两个孩子是好孩子;可也要防着这两家给洲二弟添麻烦……你带了族侄在身边教导;本是他们的大福运;要是因此多了麻烦也让人恼……”

    由宗房大老爷出面;沈涌这里自然是无二话。

    三房分家后;沈涌一家就搬了出来。分到的那些产业;都被二太太拢在手中。二太太本是商贾出身;在三房忍气吞声了二十年;终于一展所长;自然是攥得死死的。

    沈涌因委屈了妻儿二十来年;对于妻子有愧;倒是无心计较。

    虽晓得妻子此举;未尝没有防着沈玲的缘故;可沈涌想着十来岁大的嫡子;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暗中拿了私房贴补沈玲。

    不过因沈玲已经二十岁;二太太依旧不开口提亲事;沈涌也有些忍不住;正想要求到宗房大老爷处;请宗房大太太帮忙相看媳妇人选。

    如今沈洲能看上沈玲;想要带沈玲赴任;对于沈涌来说真是天降之喜。

    对于宗房大老爷所说;沈玲婚姻前程都归于沈洲安排之事;沈涌更是无异

    沈洲是从四品官;即便沈玲在他身边只是族侄的身份;也足以与官宦人家结亲。说不得历练几年;还能靠着二房安排;补个官。

    因此;沈涌痛快地写了文书;白字黑字的写清楚;将沈玲托付给沈洲;沈玲娶亲、前程等事悉听安排;旁人不得插手。

    到了九房那里;九房太爷则闹起幺蛾子。

    “怎么看中了琳哥?他笨笨蠢蠢的;哪里会服侍人?还是让璐哥去;璐哥老成;又是监生;行事也便宜哩”九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