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173章

大明望族-第173章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乔家是大老爷、二老爷的姨母家与二太太的娘家;何家是大老爷的连襟家;田家则是三太太的娘家;杨家则是几位老爷的妹夫家。

    当年三太爷共有三子三女;其中长女、次女早夭;只有三女长成;正是大老爷胞妹、二老爷胞姊。

    等女儿及笄后;三太爷就将她嫁给自己的学生杨镇。

    不过这位三娘寿数不长;三太爷、三老太太去世没几年亡与产关;母子双亡;只留下一女。

    杨镇与大老爷、二老爷本是师兄弟;后来又成姻亲;交情甚厚。即便三娘病故;两家也没有断了往来;他后续的这房太太;当年还是央大太太挑的。

    杨家大娘子出阁前;亦是常随继母来舅舅家走动。

    弘治十二年那科chūn闱;杨家大娘子的夫婿中了三甲同进士;外放知县。杨家大娘子随夫出京;沈瑞等人才没有见过这位表姐。

    沈瑞在松江时;因四房没有堂亲;几代也没有出阁的姑nǎinǎi;所以论起“表亲”只有张家一家。后来因张家与沈家决裂;这亲戚也跟断了似的;“表哥”、“表妹”什么的;也就无人提及。

    就是张三姐、张四姐在沈家住着;沈举人也没有让沈瑞、沈瑾去喊她们表姊妹。

    不过今rì;沈家上门的客人中;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却是都齐全了。

    乔、何、田、杨四家的小一辈;论起来正是沈瑞、沈珏两个的表亲。

    沈瑞与沈珏两个被徐氏安排;先是见过一于长辈;随即同随行而来一于表兄弟、表姊妹见了礼;而后表兄弟这里就有他们兄弟作陪;一于表姊妹们则是由玉姐带去花厅吃茶。

    女眷这里;在同徐氏寒暄过后;小徐氏、田太太与沈家诸侄媳留在上房继续吃茶;乔家女眷自然是二太太迎去二房;田家女眷;则是随三太太去了三房说话。

    虽说二房还没有正式摆酒;宣布沈瑞、沈珏的嗣子身份;可亲戚之间谁不晓得这两人就是嗣子准人选;二老爷回松江就是为了此事。

    四家中除了何家;因只有一个女儿;如今还在为沈珞守一年孝;不会想七想八之外;其他三家确是都有自己个儿的小算盘。

    这几家姻亲之中;其他几家都不如沈家;自然盼着小一辈也亲近起来。

    沈瑞还不知道;他与沈珏兄弟俩这嗣子名分还未正式定下来;已经有人惦记兄弟俩娶媳妇的事。

    而其中;田家与杨家因自家老爷品级不高;倒是没有那么眼高的打沈瑞的主意;而是惦记沈珏。

    惦记沈瑞的不是旁人;正是他昨天留意了一下的乔家。

    今rì来的乔家女眷;是乔老太太与乔大太太婆媳。

    看着二太太瘦了一圈;乔老太太心疼得直掉眼泪。

    二太太想着这半年的苦楚;亦是眼圈一红;眼泪滚滚而落。

    “娘的囡囡;可是苦了你了……”乔老太太也顾不得长媳在跟前;就将二太太搂在怀里。

    “娘……娘啊……”二太太露着乔老太太大哭;是真的伤心了。

    儿子走了半年;这个家里已经换了天地;想起修缮的东宅、大老爷夫妇的不假颜sè以及丈夫的冷淡疏离;二太太觉得自己要委屈死了。

    乔老太太虽有三子;可只有这一个女儿;自然是千般宠爱;哪里见得她如此?

    乔老太太面上露出几分郑重:“看你闷闷不乐模样;可是那个沈珏不听话?还是其他?快与娘说;娘与你做主”

    换做其他亲家;自然不会这般有底气;可乔老太太除了是二太太生母;还是几位老爷的亲姨母;自然有资格开口教训

    二太太无法真心喜欢沈珏;可也晓得有沈珏做嗣子;总比二老爷再生庶子强;这些rì子面上也多殷勤拢着;两下里倒是客客气气。

    她拭了泪;摇头道:“珏哥很好;不关珏哥的事……”

    乔老太太脸一撂:“那又是徐氏?她还想要怎地?你都低头去给何家陪了不是;她还要没完没了不成?”

    二太太去年大闹何家的事;乔老太太知晓;虽心里并不赞同;可也没有太当回事。在她看来;女儿是丧子之痛一时迷了心智;正是需要人体谅的时候。

    徐氏身为妯娌;正该好生开解二太太;而不是偏帮着妹子家数落二太太。

    对于徐氏这个大外甥媳妇;乔老太太一直看不上眼。

    说什么相府出身的大家闺秀?实际上娘家早已败落;却偏偏端着贤良贵女的架子;将沈家上下哄得服服帖帖。

    对她这个姨母;不是面子情;不见真心恭敬。

    自己这个女儿又是娇养大的;有这样一个厉害的妯娌压着;这些年来过得委实不容易。幸好二老爷是好的;晓得疼人;总算使得老太太没有后悔当年抢了这个外甥做女婿。

    三十年前;一手推动沈乔两家婚事的;正是乔老太太。

    乔氏当年只有十二、三岁;天真烂漫;要是没人诱哄;哪里会起淑女之思

    二老爷是孔孟门生;大家少爷;也不是轻浮放荡之人。要不是乔老太太时常叫外甥过去;又有意给安排;二老爷与二太太哪里有机会相处?

    归根到底;是乔老太太娇养女儿;舍不得将她嫁到旁人家吃苦;才盯上自己姐姐家的外甥。

    大外甥年纪比乔氏大八岁;已经娶妻;自然不是考虑之内;二外甥比乔氏大三岁;又是少年才子;前途可期;不正是最好人选?

    她晓得二外甥已经有婚约;可也晓得孙家身份;很是不以为然。

    三老太太因沈孙两家婚约;没少对乔老太太这个亲妹妹抱怨。

    只是三太爷积威所致;加上三老太太向来“以夫为天”;即便嫌弃孙氏出身低;可也没有起过悔婚的念头。

    还是乔老太太买通姐姐身边的婆子;时常在三老太太跟前念叨些“谁家女婿得了岳家提挈”、“谁家取得小门小户媳妇交际中丢丑”、“谁家娶了商户出身媳妇被笑话贪财”之类的话;才引得三老太太对次子与孙氏的婚事越来越不看好。

    等到二老爷与乔氏两下有情的事情爆出来;三老太太明知丈夫不快依旧“顺水推舟”地应了此事。

    而后;沈家与孙家退亲;二老爷与顺利与二太太成亲;乔老太太顺心如意;本是欢喜的。

    可随即就是晴天霹雳;二老爷夫妇直接被分了出去;沈家也就此远了乔家

    不仅沈家运势急转直下;没过几年三太爷、三老太太相继病亡;乔家的rì子;也并不好过。

    乔老太爷在一次“京察”中被寻了错;夺了国子监祭酒的清贵差事;降两级外放出京;后来就至死没有再爬上来过。等到下一辈;大老爷、三老爷虽入仕;却是晋升艰难;二老爷更是只能顶着个监生的名头混rì子。

    如今乔老太太儿孙的前程;又要仰仗沈家这边。

    可沈家当家的大老爷、大太太;同乔家并不亲近;对她这个姨母客客气气不见亲近。

    沈珞没有定亲时;乔老太太本打算两家亲上加亲;将长房孙女许给沈珞。二太太却瞧不上兄长家的门第;不愿意娶娘家侄女;主动挑了何家。

    为了此事;乔老太太还曾埋怨过女儿;母女两个有过嫌隙。

    不过等到沈珞出了意外;最心疼女儿的还是乔老太太;哪里还舍得埋怨?母女两个重归于好;倒是比之前往来更紧密。

    待听说沈家要过继嗣子时;乔老太太并没有想到“亲上加亲”上。老人家好强;被女儿嫌弃了一回;哪里还有脸提这个?

    不过今rì见了沈瑞、沈珏兄弟两个;乔老太太却是不由多想了几分。

    旁人见沈家三兄弟共居;还以为沈家并未分家;乔老太太却是晓得的。

    这个家里是长房当家;现下是;以后也是。

    自己的女婿只是从五品;今年又没有升迁的消息;可大老爷如今已经是尚书。

    过继嗣子是为了传宗接代;以沈瑞的年纪;肯定会早早就成亲;到时难道要女儿在侄媳妇手中讨生活不成?

    至于二老爷夫妇分出去的事;乔老太太在脑子里想了想就给否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二太太在尚书府;乔家与这边走动起来才更加名正言顺。

    心疼闺女的同时;乔老太太不得不为儿孙做打算。

    原本不曾听闻沈家择嗣之前;乔老太太想的好好的;等沈珞周年后;就择一孙求娶玉姐。

    沈家这样人家;虽不会召赘;可对于玉姐这几房剩下的最后一点亲骨血;叔伯只有越发疼爱的。旁人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沈家却不是这样;从沈杨两家交好至今就能看出来。

    等以后过继年幼的嗣子;即便养成;也未必能越过亲闺女、亲侄女去。

    谁会想到沈珞过世不及半年沈家就议定了嗣子人选;而且选的还不是年幼的嗣子;而是十几岁的半大少年。

    同两房名正言顺的嗣子相比;玉姐这个二房庶女反而显不出分量来。加上三太太怀孕;不管是男是女;嫡出到底比玉姐这个庶出贵重……

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盘(二)

    “瑞哥的亲事;徐氏可提及了?”乔老太太问道。

    二太太闻言;抬头望了乔老太太一样;就有几分不痛快:“娘怎么问起这个来?且不说如今老爷没回来;尚未正式过继;就是过继了;也不差这一年半载。”

    乔老太太道:“他们两口子已经过五十的人;怎么会不急?”

    二太太脸子一下子耷拉下来;没有回答乔老太太的话。

    乔大太太在旁;见气氛不对;忙道:“娘;就算大表嫂要选人;也得重阳节后……”

    重阳节后;是沈珞的周年。

    徐氏向来规矩守礼;重阳节前怎么会提及沈瑞的亲事?

    乔老太太想起此事;不由讪讪。

    二太太见乔老太太如此;未免心灰;又流眼泪:“珞哥才走半年;连娘都忘了珞哥了……”

    乔老太太捶胸道:“你这是剜我的心……我哪里是忘了珞哥;我是不敢想

    这母女二人又是相对流泪;乔大太太在旁;懒得费口舌相劝;只能陪着抹眼泪;心中满是不屑。

    二太太当初能定下沈珞的亲事;那是因为她是沈珞的亲娘;看中的人选又是与沈家门当户对的何家;如今乔老太太还想要通过女儿插手沈家长房嗣子的婚事;不是白rì做梦是甚?

    当乔老太太能谋算成功;是因为三老太太在世;如今徐氏当家;可不是三老太太那样的糊涂人……

    三房;三太太笑吟吟地陪着两个嫂子吃茶。

    不过听两个嫂子隐晦地打听沈珏的事;三太太也听出其中未了之意。

    三太太的父亲虽没出仕;却是京畿一代的名儒;两个儿子都有功名在身。田大舅爷是进士出身;如今是正六品国子监司业;田二舅爷是举人;如今继承祖业;协助老父打理自家书院。

    田大舅爷的长女与沈瑞、沈珏年纪相仿;如今正是开始挑人家的时候。

    田大太太倒不是因沈家是高门就想要攀附;实是心疼女儿。

    沈家门风在这里摆着;当家大太太是个极宽和的人;三太太嫁过来多年;除了在子嗣之上不顺心之外;都是娇养。

    再说;又不是与沈家长房联姻;只是沈家二房。

    沈家二老爷是从五品;田家大舅爷是正六品;这门亲事不是说不得。

    只能说三太太过于贤惠;从来不在娘家人面前谈论婆家妯娌不是;只提好的。而徐氏给人的印象又太好;就是二太太看着天真烂漫些;可在外人看着也是和和气气的脾气;田家嫂子们对于沈家内宅的印象太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