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从疯子到财神 >

第6章

从疯子到财神-第6章

小说: 从疯子到财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蠡扶红螺下马,怅然而归,出了村口又回头,却见那红螺姑娘仍然立在村口向这边凝望。
  范蠡心中纷乱,上马飞奔而去。
  自此以后,红螺姑娘的身姿、面容和话语不时萦绕在范蠡的脑海。他想起来了,嫂嫂曾经托人说媒的姑娘,就叫红螺。那时候只听见过这个陌生名字,而且丝毫也没有在意,如今知道了这个真真实实的人,才觉得她是那么生动而美好,只搅得范蠡心神不宁。夜里辗转反侧,他设想过能够和红螺姑娘相依相守,那该是多么幸福,他甚至想到请哥哥嫂嫂托人到红螺姑娘家提亲。可是,这些设想很快被范蠡自己否定了。不行,我范蠡是个一无所有的疯子,我不能让她跟着我过那种让人轻蔑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我范蠡想要的。如果像哥哥嫂嫂那样,一辈子守在这个村庄,守在这几亩薄田里,祖祖辈辈这样,子子孙孙这样,多一个疯疯癫癫的范蠡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我范蠡注定是一个漂游的浪子,我不知道此生会有多少坎坷的路要走,何时又能是个尽头,我不能连累了红螺姑娘。可是,我的路,到底又在何方?
  他的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宏大的梦,这个梦让他浑身充满激情和力量,可是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没有一个可以让他发泄的出口。有时候突然产生的一个念头会让他热血沸腾,急于甩开双脚去奔跑,去追求,可是梦醒时分,看看周围的一切,只有惶惑。范蠡迷惑着又渴望着,生活中缠裹着丝丝缕缕的茧,急于冲破……###第八章 临别恩师再点化
  这些日子,师父的教诲已更加深入,由“术”而“策”,由“策”而“道”,由“道”而至用兵之方略、治国之大计,无不令范蠡眼界为之大开,心智为之豁然,胸怀为之而生浩然之气。范蠡日有所学,夜有所思,仿佛山川河流尽在眼前,金戈铁马厮杀耳边,心胸变大,世界变小。
  除了温习往日所学、答难释疑、深入点化,再就是纵论天下大势。师父在石壁上画了一幅大地图,诸侯国界、河流山川、战略要地一一标注,并对各地历史大事、人文风俗、地理气候一一讲解。师父一改往日的慈和随性,常常是思虑良久才开口说话,神色严厉,语气凝重。范蠡丝毫不敢懈怠,预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但又不敢多问。
  这一天,范蠡像往常一样早早上山。太阳刚刚露出山头,朝阳照耀的山野分外美丽。师父白衣白衫,须发飘飘,正在山洞前的草地上打太极,飘然而有力,宛若神仙一般。范蠡正看的如痴如醉,忽听师父道:“徒儿,过来跟师父练练剑吧”,但见师父飞身一转,剑已到手。
  范蠡便拔剑而出,纵身向前,朝阳下刀光剑影,铮铮作响,腾挪跳跃,你来我往,几十个回合下来,竟然难分胜负高下。正酣战间,师父忽然纵身跃出,端坐于青石之上,范蠡赶忙住手。
  师父双眼轻阖,沉默片刻道:“徒儿,今日与你练剑,已是你我师徒最后的机缘了!”
  范蠡大惊:“师父何出此言?”
  师父:“自我收你为徒,至今九九八十一天,师徒缘分至此!”
  范蠡赶忙跪下:“师父不可啊!你说过要教徒儿三年,为何要这样,难道徒儿做错什么让师父生气了?”
  师父摇头笑道:“徒儿的错,就在于你学的太快了。师父所学,已全部教授与你,为师也将云游四海,就此别过。徒儿下山去吧,海阔天空任你遨游,天下之大任你驰骋,”说罢纵身跃下青石向山洞而去。
  范蠡稍楞片刻,起身岁师父而去,进了山洞,却见师父已端坐青石之上,闭目养神。
  范蠡跪倒在青石之下:“师父,徒儿若有错,请师父责打,但请师父不要赶我下山。”
  师父:“荒山野岭,有何所求,你该下山了。”
  范蠡:“可是徒儿心中一片迷茫,该往何处去?”
  师父:“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
  范蠡:“鱼儿游遍四海还是鱼儿,鸟儿飞到天边还是鸟儿,我范蠡走到天涯海角也只是一介草民,师父教我的,难道就是这样吗?”
  师父睁开双眼直视范蠡:“那你到底想如何?”
  范蠡:“师父已教我诗书礼仪、韬略大计,想必是要我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但范蠡心中迷惑,不知所终,还是请师父继续教诲,指点迷津。”
  师父朗声大笑道:“哈哈哈,范蠡听好:天地混沌,万物由道而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内顺于心,外化于道,若欲有所作为,当顺天时、和人心、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自周幽王以来,朝纲混乱,周礼废驰,诸侯背离,各自为政,恃强凌弱,群雄逐鹿,纷争不断。当今天下,齐、晋、秦、楚等国先后称霸,以周天子为名,号令诸侯,究其原因,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地之间,以人为大,于是有各国招贤纳士,管仲、晏婴、百里奚、伍子胥、孙武等俊杰之才纷纷而出,辅助君王,建功立业,封将拜相。徒儿虽出身平民,然英雄出自乱世,此乃天时,择明君而事,此乃人和,寻用武之地,此乃地利。徒儿若真是心怀大志、胸有韬略,何不放眼天下;自谋出路。徒儿去吧,为师要歇息了。”
  范蠡:“师父,徒儿不走,徒儿愿追随先生云游四方”
  师父:“徒儿莫要执着。我已老朽,不必追随,日后定有高人助你”。
  范蠡:“师父,徒儿还有一事不明,请问师父到底是何人,为何要帮助范蠡?
  师父:“哈哈哈,也罢,时至今日,为师就告诉你吧。为师乃辛文子,人称渔夫者是也,避世隐居之人,不可与外人道也。之所以教诲与你,只因我渔夫乃垂钓之人,不忍心才俊埋没于荒野之中,当助其建功立业于天下。”
  范例吃惊道:“早闻天下有高人辛文子,没想到师父您便是。师父在上,请再受徒儿一拜,还请师父再加教诲。”
  师父道:“也罢。临别在即,为师再叮嘱你几句。当初为师对你提出的几个要求,徒儿可还记得?”
  范蠡道:“徒儿记得,不敢忘却。”
  师父道:“记得就好!世间能成大事者,非但在于天资和学问,还在于心性二字。心者乃志向抱负,性者乃品质毅力。为师要你每日上山下山,打柴狩猎,为的是强健你的体魄,锻炼你的吃苦精神;要你每日送师父鲜鱼美酒,为的是考验你修炼的诚意,磨练你学艺的耐心;要你不可与乡邻之气斗殴,为的是树立你的德行,并防止身受伤害、陷入官司;要你不可饮酒,只因师父见你有嗜酒之癖,怕你沉溺放纵,贻误大事;要你不可近女色,为的是防你缠绵于儿女情长,贻误前程;至于当初要你修炼三年,一来考验你的毅力,二来为师不知你悟性到底如何。没想到只用九九八十一天,你已基本掌握师父所教,为师颇为欣慰!为师用心,徒儿可都明白?”
  范蠡听师父语重心长,早已是热泪盈眶,哽咽道:“师父的教诲,徒儿全明白了,徒儿当一生践行,不敢忘记。只是不能终生侍奉师父,徒儿实在难舍啊!”
  师父道:“大丈夫何苦动辄流泪!起身去吧,以后若是有缘,你我师徒或许还能相见,但你不必刻意寻找。去吧去吧,为师要歇息了。”
  范蠡急切道:“师父,徒儿不想走,徒儿不愿离开师父,师父带上徒儿吧!”
  师父双眼微闭,面的平静,如同睡着了一般,不再理睬范蠡。范蠡磕了三个响头,跪别师父,含泪下山,回望山洞前,一草一木,皆令范蠡难舍。###第九章 含泪绝情心彷徨
  好几日不见红螺,范蠡心中隐隐挂念。这一日下山,远远看见路旁站立一女子,正是红螺,范蠡难抑心中欣喜。近前下马道:“红螺姑娘,你为何在此?”
  红螺:“看看风景,听一个人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歌,可惜没有听到啊!”
  范蠡:“一个疯子唱的歌有什么好听的,莫不是姑娘又在取笑范蠡?”
  红螺:“你别自作多情了。我等的那个人可不是疯子,他能文能武,不但是个谦谦君子,而且是英雄壮士。”
  范蠡脸红道:“红螺姑娘原来在等别人啊,那范蠡告辞了。”
  红螺:“你给我站住,我且问你几句话。”
  范蠡道:“你问吧。”
  红螺:“我长得不好看吗?”
  范蠡:“不不,姑娘很好看。”
  红螺:“我是不是品行不好啊?”
  范蠡:“不不,我听说姑娘善良又能干。”
  红螺:“那你为啥不愿意娶我?莫不是你有了心上人?”
  范蠡忙道:“不不不,不是这样的。其实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姑娘!”
  红螺脸颊飞红道:“那你,为啥不托人到我家提亲呢?”
  范蠡道:“只是、只是怕姑娘跟着我受委屈。”
  红螺道:“我又不是千金小姐,你也不是缺胳膊少腿,何况我看你也不是个坏人,能有什么委屈啊?”
  范蠡道:“姑娘不知,唉,姑娘不知,范蠡是个疯子啊!”,范蠡仰头看天,叹一口气。
  红螺眼里噙着泪水:“好你个范疯子!我一个女孩子家,倒来对你说这些话,你可知道我的心意?算我瞎了眼,偏偏看上你这个疯子。也罢,我也没脸再求你了,你走吧!”
  范蠡也红了眼圈,叹口气道:“姑娘千万别生气,忘了我这个无情无义的疯子吧,范蠡告辞。”
  红螺道:“等等,看你天天砍柴打猎,怪辛苦的。天气又变冷了,我这里给你做了一双鞋,算是对你救我回家的报答吧。”
  范蠡心头一热:“范蠡惭愧,怎敢受姑娘如此重礼!”
  红螺道:“好歹你拿去吧,若是不喜欢,下山扔了!”
  范蠡忙伸手接住。
  红螺一扭头,掩面而泣,向山下走去。
  范蠡呆呆看着,不觉间泪水已涌出眼眶。
  ***
  范蠡恨自己,恨自己的无情和懦弱,恨自己堂堂热血男儿,却不敢接受自己心爱的姑娘。范蠡思念红螺,她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她美丽的面颊和婀娜的身姿,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范蠡心疼红螺,她含泪的双眼和幽怨的话语,让范蠡感到一阵一阵的揪心。
  夜里,他捧着红螺姑娘赠送的鞋子,那厚厚软软的鞋底,那细细密密的针脚,那大气美观的图纹,倾注了一个少女多少的心血和爱意啊,让范蠡感到一阵阵的甜蜜,一阵阵的心酸。他把鞋子放在自己的枕边,贴着面颊,仿佛感觉那就是红螺姑娘细腻而温热的脸庞,带着甜蜜的幽香,伴着他进入梦乡。
  早晨起来,他抱着头思虑片刻,然后摇摇头,叹口气,包好鞋子放进竹箱,毅然决然的出门向南山而去。
  ***
  晚秋的天气,晨风中颇有些凉意。得得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惊醒了树上栖息的鸟儿,扑棱棱飞起。范蠡端坐在马背上,英俊的脸庞在晨曦中显得棱角分明,紧闭的双唇上,有一层短短密密的胡髭,明亮有神的双眼看着前方。此刻山河不语,草木不言,飞鸟藏身,大地沉默,没有人知道,谁是范疯子,范疯子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貌似平静甚至有点冷峻的范蠡,此刻的内心,却早已是翻江倒海。
  他想起父母兄嫂,想起师父,想起红螺,想起那些单纯而又善良的乡邻们,想起过往的一切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