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现代化-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公允一听此话,小眼一米,心中活络了起来,心想:“如果真要建城池,那可是大手笔,没有个几百万贯怕是不行。如果自己能从里面分得一羹,那可就发了。”想到此,媚笑道:“国师如果真能在这里建一座城池,肯定彰显大宋神威。同时身在异乡的大宋子民也有一丝慰藉。”
“说的好,正合我意。你在日本也有一段时间了,你觉得在建城方面谁比较有经验?”
“这……”
这是陶公允身边的一个商人接茬道:“国师有所不知,公允兄就是再建城方面,颇有建树。曾经就协助过日本官员建过城池。”
“哦,还有这事。那好,现在我就把建大阪城的事务交给你,你看如何?”文申看向陶公允,笑道。
“多谢国师栽培。小的定不让国师失望。”陶公允立马回道,同时用感激的眼神看了看那商人。
“这样,今天我回去后,想想这大阪城应该建成什么样子。明天,你们来船上,我们在好好商讨一下。”
……
回到船上,文申直接通过空间,来到申城别墅。然后,利用网络,下载了当年丰田秀吉修建大阪城的图纸说明以及现在的一些实物照片。看着实物照片,文申暗叹:“小桥流水,琉瓦樱花,这大阪城建的还真漂亮,没想到小日本也有这样的水平。”
把下载的图纸和照片全部打印成册后,回到船上。第二天,陶公允带着几个工匠模样的男子,来到船上。入座后,文申把打印好的册子递给他,心不跳脸不红地说:“这是我一晚上构思的成果,并做成了效果图,你们看看怎么样,如果建造起来有没有难度。”
“嘶……”看完图纸和照片,陶公允和身边的几个工匠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国师,非常人也。别说图纸怎么样,就这些如此真实效果图就不是一般人画出来的。”
平复了下心情,陶公允和工匠讨论了片刻,向文申笑道:“这些图纸真实巧夺天工。有了这些东西,将会大大缩短我们的工期。”
文申呵呵一笑心想:“那是,这些图纸都是现在人居然建好大阪城测绘的图纸,当然好了。”但嘴上说道:“你觉得建这个城市需要多长时间,大约多少金钱?”
“两年,金钱方面我觉得大约在五百万贯左右,具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说完,陶公允神色不定地看着文申。
文申盯着他,想起网络上大阪城的介绍。当年丰臣秀吉花费了两年七个月的时间,驱使四万民夫建造而成,全城城墙就达二十五里,五十多万块巨石。现在陶公允说两年建成,看来也是极限了。于是笑道:“好,不知你可知道水泥?”
“水泥,这可是好东西。如果有足够的水泥,时间说不定能提前。”陶公允两眼一亮,立即说道。
“那好,我给你提供足够的水泥。不过,你们最好雇船,从沂州运来。去沂州时,顺便把硫磺运过去,说不定还能赚一笔。”文申呵呵笑道。
陶公允两眉一皱,苦笑道:“国师,我们运瓷器、麝香、丝绸等来日本比运水泥赚得多了。”
文申一听,觉得好像也是那么回事,笑道:“话是这么说。但这筑城你从中肯定能赚不少吧。”
陶公允嘿嘿一笑:“国师,我这真没赚多少。那好,水泥我就雇人从沂州运来。”
“这就对了嘛。其他我不想说,我只说一句,那就是质量必须刚刚的。”文申脸色从夏天一下变成冬天,冷冷地说道。
第二卷 腾飞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返航
陶公允等人走后,王朝有点肉疼地问:“委座,我们有必要花费那么多钱,在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建城池嘛?”
“你别看现在花了这么多钱,说不定建成之后,我们还能赚很多。”文申拿起桌子上的中华烟,抽出一支,放在嘴上,点上吸了一口。
“赚钱?怎么赚钱?难道靠收税?我们不建城也可以收税啊。”王朝一头雾水地问道。
文申吐出几个烟圈,笑道:“我的目标是建成一个自由港。也就是说谁都可以来,而且不收一分钱的税。你觉得怎么样?”
“啊……”
众人听后,一片惊呼。王朝接着道:“委座,我们不收税,而且还要花那么多钱建城,岂不是亏大了。”
“不收税不意味着我们不收钱啊。来我们地盘上做生意,这个码头使用费要交吧。租我们的房子要交房租吧。赚钱的地方有很多,没必要纠结那点税。”文申呵呵笑道。
看着众人不解的眼神,文申心中叹了一口气,暗想:“这些人打仗还行,但管理经营城市那就差了点。也是,哪有样样都行的人,看来是自己期望太高了。”于是笑道:“好了,以后你们会明白的。这次,我们赚了十五万两黄金,用力支付建城足足有余了。
当天下午,文申就安排人把建设自由港免除所有货物关税的消息告诉了各个商人,并在码头和各个交易点张贴了告示。
得知此消息的大宋商人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此事成为热议话题。在码头的一个客栈里,陶公允正在几个商人和当地工匠,商讨建城事宜。一个随从匆匆进房,向众人汇报了此人。良久之后,陶公允失声赞叹:“国师真是大手笔。跟着他混,绝对发大财。现在,我们继续研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下,完成筑城。”
……
三天之后,佐藤一郎带着三百多武士,押着十五万两的黄金,来到大阪码头。在王朝等人清点数量和成色的时候,文申向站在身边的佐藤一郎,问道:“有没有兴趣跟我干?”
“大人,刚才你说什么?”佐藤一郎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于是问道。
文申呵呵一笑:“我是说,你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佐藤一郎心中一阵激动,暗想:“如果自己能和大宋国师搭上关系,那自己家族的崛起指日可待啊。说不定能成就藤原家族那样的辉煌。藤原家族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辉煌,其主要原因就是控制了与大宋的贸易。”
想到此,他面色潮红,嘴唇有些哆嗦地回道:“能为国师效劳,是在下的荣耀。不知,国师打算让在下干什么呢?”
“我计划来管理新建的大阪城,你觉得怎么样?”
“美差啊,觉得美差。”佐藤一郎心中狂呼。他管理大阪城也有一段时间了,其中的收益,比谁都清楚。只有他能从中分得一小点,就够家族崛起了。
“多谢国师栽培。在下定不会让国师失望。”佐藤一郎一脸严肃地大声回道。
文申一阵无语,心想:“这小子回答的也太干脆了吧。不都说小日本忠君爱国嘛,自己怎么一定没有看出来呢。难道这小子没按什么好心?看来,回去会要研读一下这个时期的日本历史。”
佐藤一郎见文申神色一直在变,忙道:“在下丢了大阪,日后天皇肯定会追究在下的罪责。这次,国师如果能收下在下,说不定在下能逃过这一劫。望国师成全!”
听此,文申脸色一缓,干笑道:“只要你好好做事,我是不会亏待你的。接下来,将会择址新建大阪城,你现在就负责招募工匠。具体事宜,你就去找陶公允,想来你也知道此人。”
“那人长期在大阪这里做生意,小的岂会不知。明日,就去找他。”佐藤一郎见文申收留自己,立即高兴回道。
没多久,王朝来到身边,低声道:“委座,全部清点完毕。正好,一两不差。”
……
次日,陶公允和佐藤一郎来到船上,向文申汇报了筑城计划以及具体预算。听完汇报之后,文申笑道:“计划很详细,可以照此执行。第一期的费用我已经准备好了。一共银元一百万块,就在船仓里,你们走时,可以派人来拉走。”这百万银元是他昨晚偷偷地从沂州运过来的。
“银元?”陶公允从衣袖里摸出一个银元放在桌子上,“国师说的可这是这个?”
文申看了看桌子上的银元,笑道:“正是这个。你这个是从那里得来的?”
“这银元前几日跟随国师而来的商人随身携带的。我见制造异常精美,就收购了几枚。这银元应该是沂州制造的吧。”
“不错。这银元一块顶一贯大钱使用。两位可有什么异议?”
“我没什么异议。这银元制式统一,做工精良,比用银块方便多了。”佐藤一郎拿起桌子上的银元,仔细翻看。这银元一面是一朵非常精致的荷花,另一面印有“壹元”的楷体字以及铸造时间。
……
拿到首付款之后,佐藤一郎就开始大规模招募人手。为了加快招募速度,他通过家族的关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募。由于给的工钱非常高,没多久便招募了两万多人。
佐藤一郎投靠大宋国师,让白河天皇异常恼怒,曾一度认为他联合大宋欺骗自己。但私下派出的人汇报回来的消息,证实了大宋的确有非常强大的火器。同时也汇报了佐藤一郎将继续管理大阪城之事。此事让白河天皇很是高兴,因为从此可以看出宋人的确没有打算攻占日本。
日子过得很快,没多久文申就收购了大量的硫磺,于是计划开始返航。在这期间,文申帮佐藤一郎组建了一支五百人的警察部队,主要配备钢刀,负责维持当地治安。同时组建五十人的火枪队,配备四十支自动步枪,两挺重机枪,一门迫击炮。此部队全部有宋人组成,交友陶公允指挥,起震慑作用。
等所有硫磺装船之后,三十多只船浩浩荡荡踏上了归程。五日之后,船只陆陆续续抵达石臼港。
通过无线电得知消息的刘向海、李德清等人早早地来到码头等候。文申下船后,李德清急忙上前,请安道:“东家,这一次出海还顺利吧。”
文申看了看李德清,笑道:“你小子是担心你的硫磺吧。这三十多艘船装的差不多都是硫磺,应该够你用一段时间了吧。”
“够了!够了!”李德清看着码头上的船只,心花怒放,立即回道。
“东家,这多么日航行下来,这船没有什么问题吧?”刘向海的职业病也犯了,问起这艘新式帆船的情况来。
“整体来看,还不错。可以大规模制造。对了,第二艘建的怎么样了?”
“第二艘主体已经建完,再有半个月就可以下水了。不过现在已经是年根了,厂里都放假了。可能要二月初才能建好。”
“哎呀!”文申大叫一声,“今天腊月多少了。天天在外面,居然把过年这事都忘了。差点耽误了众将士们的新年。真是抱歉。”说着,向身边的王朝等人拱了拱手。
王朝等人见状,吓得作揖回礼,同时嘴里直喊:“使不得,使不得。”但心里却不由的一热。
“回东家,今天是腊月二十八,再有两天就过年了。”
“那好,德清你安排人快点把船上的硫磺卸下来。然后,大家一起坐火车回沂州过大年。所有在场的每人五块银元,算是我给大家的新年红包。”
“谢国师(东家)!”众人一片欢呼。
第二卷 腾飞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过年
奔驰的火车上,王朝、刘向海、李德清等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火锅。王朝兴致高昂地向众人讲述国外的奇闻异事以及文申的丰功伟绩。
“开疆扩土!像这种二百人就开疆扩土而且还不死伤一人的奇事,除了国师,普天下还没第二人呢。”刘向海听得热血沸腾,由心赞叹道。
“那是,君不见自从国师来了我们沂州,开工厂、修铁路、建水库哪项不是为了我们百姓着想。反正俺们家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