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有酒锄种田 作者:细雨惊眠-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小说下载尽在http://。。 ……【】整理
附:!
━━━━━━━━━━━━━━━━━━━━━━━━━━━━━━━
《有花有酒锄种田》作者:细雨惊眠
文案
穿越成小婴儿,生长在古代庄户人家,
在绣花织布的间隙里,养花酿酒,种田养鸡的惬意生活。
文文啰嗦细碎,家长里短,平平淡淡。
不过,JQ可是满满,一点不缺哦^_^
内容标签:种田文 灵魂转换 穿越时空 布衣生活
搜索关键字:主角:程巧巧
其它:种田,古代,庄户人家,市井生活,家长里短,平淡
◇◆◇
晋江编辑评价:
穿越到古代,女主巧巧在家人的保护下健康快乐的长大,
和面冷心热的郑苍、活泼开朗的屈知文表哥、救过一命却无缘再见的贵族子弟李元晨有了交集,
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成长后,究竟她的良缘会结于谁家?
作者文笔强腻,文章里处处充满了人情、亲情,十分温馨。
1、新的人生 。。。
“哟嘿~~哟嘿~~”一群光着膀子的汉子喊着口号,齐齐使力。
他们腰间绑着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同连向中间那块又大又方正的石头,随着众人的力道,一起一落,将地面慢慢的夯实,周围几个年纪轻的孩子看着眼睛直冒光,羡慕的紧,可这活没有一个结实的身子骨,没有几年的练习那是不能的,一个差错,就会让力道散开,更重要的是大家之间多年的默契和合作,不如此,好好的地面就会夯的一块松一块紧。
程志高在角落里继续刨着木块,跟周围其他同龄孩子完全不一样,一点也没有被吸引到,专注的看着手中已经整齐光滑的木条。
“满叔啊………满叔生了……”一个半大孩子从外面跑进来,冲的很急,趔趄了好几步才站稳,一张黑红的小脸上满是汗珠。
大家笑起来,闹着那个孩子:“哟,小黑子,你哪个叔叔生了啊?”
小黑子急的跳脚,冲上去对还在干活的程大满喊道:“满叔,快别干活了,我娘叫我来喊你,说是婶子要生了。”
那高高扬起的石头还在半空中,程大满一口气自然不能撒,程志高这时已经跑过来,一把揪起小黑子的衣领:“我娘,我娘……”
“恩,是的,是的,你快点叫满叔。”
这一下刚好落下来,程大满大喝一声:“兄弟们,我媳妇要生了,你们先干着。”
“去吧去吧。”
程大满拉着自家大儿子程志高还有来报信的小黑子一起往外走。
村子不算太大,程大满拉着两个小的走了一刻多种就看见了自己的房屋,一路上他琢磨着时间不太对头,上次让那个产婆给看了看,说是还要半个月左右才行,这怎么说生就生了。
不过,宁氏已经生了两个孩子,程志高,程志远,这是第三胎,也算是有经验的了,不会出什么事。
踏进屋门,却没有听到媳妇的喊叫和产婆的鼓劲声,一片寂静,正待开口问,就听见自家媳妇沙哑着嗓子哭喊:“这是造了什么孽,好好的摔了个跟头,孩子生下就不行了?”
接生婆子说道:“许是摔着后伤到了,出来脸色已经发紫了,也不哭不喊的,这,这…………”
程大满一听到此,也顾不得那些男人进不得产房的规矩,今早走时还好好的孩子说没就没了,他怎么也无法接受,冲进产房,一把拎起产婆手中的孩子,看一张皱巴巴的小脸青紫青紫的,跟睡着的小猫一样,无声无息,他心头一疼,倒提起来,粗糙的大掌啪啪的朝着小屁股就打了上去。
“哇…………哇哇哇……”他力道大的很,打了四五下后,孩子的小身子猛的一颤,嘴里吐出一口污浊的东西,大声嚎哭起来。
“谢天谢地,阿弥陀佛。”宁氏双手合掌,留下一行泪默念。
产婆立刻有眼色的说道:“真的是…………孩子还是跟自家爹爹亲,非要他来了才肯哭。”
程大满也长吐一口气,把孩子递给了产婆,提步出了产房。
“爹,爹。”程志高在门口急的不得了,却又不敢进去,看到程大满出来立刻围上去。
“没事的,你多了个妹妹,以后要跟你弟弟一起好好疼她。”
“恩,知道。”程志高蹦了起来,一把揽住小黑子的肩膀:“走,跟我去看看我妹妹。”
产婆将屋里收拾好,才打开房门让他们进去。
程大满站在一侧,程志高和小黑子站在另一侧,两个小脑袋挤在一起,小心翼翼的看着那个脸色还有些发青的小婴儿。
过了好一会,小黑子才出声,愣愣的说:“怎么这么丑啊,比我家刚下生的小猪还丑。”
“你个傻子,你才比猪丑。”程志高一个巴掌拍向他后脑勺。
小黑子揉着脑袋,不满的嘟囔着,确实很丑啊,脸皱巴巴,又红又紫的,还那么小,粘糊糊的感觉,一点不好看。
傍晚,天还没全黑下来时,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兴奋的叫喊声,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腾一下推开屋门,迅速朝床边跑过去:“娘,娘,是弟弟,还是妹妹?”
“是妹妹。”宁氏躺在床上,摸摸自己二儿子的头回答。
程大满的大哥程大柱紧跟在后面走进屋内,呵呵笑着:“弟妹啊,添了个女儿啊。”
“是啊,大哥。”
程大满也过来跟自己大哥打招呼:“大哥,不是说过几天我去接二小子的么?你怎么把他送回来了。”
“没事的,我们村里也有家要生的,那产婆过去刚好听到弟妹生了,我这就过来了,顺便来看看小侄女。”
程大柱走到床头,伸出食指摸了摸婴儿的脸蛋,皱着眉头说道:“这孩子,怎么的这脸色不太好?”
“都怪我,本来还有半个月才生的,可今早我去喂鸡时也没留意,脚下给拌了,摔了之后就开始疼了。孩子刚下来时都不会哭,好在大满用力拍了几下,把嘴里的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都给拍走了,这才哭出来。”宁氏一说起这个就开始责备自己。
“行了行了,没事,咱们的孩子哪那么娇贵,养些日子就好了,让这两小子都给你多帮着点,你好好养身子就成了。”程大柱赶紧的安慰了几句,从怀中掏出了一串钱放在桌上。
程大满赶紧的拿起来就要往回推,宁氏也摇着头:“大哥,不用的。”
“拿着吧,我也没多的给你们,就是我平时给人结婚摆酒席时帮个小忙赚了两个零花钱,没人知道的,留着给弟妹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程大柱呵呵笑着,把钱又推给了自家弟弟。
他的意思很明白,这钱是他的私房钱,没让他媳妇知道,所以没问题。
程大满还是摇摇头往回推:“大哥,强小子也该娶媳妇了,这钱你留着,把婚礼办的热闹一点,体面一点,也给强小子挣点面子。”
程大柱犹豫了一下,皱起眉头:“让你们拿着就拿着,哪那么多话,强小子娶亲的钱我自然有给他留着,不差这些的。”
见实在说不过他,宁氏给程大满使了个眼色让他收下。
晚饭是程大满做的,虽然不如宁氏手艺好,不过摆上二两酒,两个男人也就不介意这些了,而程志高程志远两兄弟的心思也被那个瘦巴巴的妹妹给吸引了。看着紧闭着眼睛吧唧着小嘴使劲吸着娘亲乳头的小家伙,两兄弟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还在月子里,宁氏虽然生了两个孩子有了很多经验,可是凉水这些她还是尽量不碰,毁了身子可就不好了,这个家还要靠她们两口子支撑。所以,将跟着程大满学盖屋和木匠活的程志高留下来给她打下手。
而程志远无事可做,就负责看护着整日里只知吃和睡的妹妹。
过去了十多日,第一日跟猴子一样丑的妹妹变的好看了许多,脸皮不再皱巴巴,变的白白嫩嫩,松软细滑,那双紧闭的眼镜也偶尔能睁开来看看人,黑眼珠子特别多特别黑,可爱的不得了,让程志远整日咧着嘴傻乎乎的看。
看着不断挥舞着拳头的小妹,程志远伸出食指让她抓,哪知小妹的黑眼珠瞅了他一眼,跟隔壁经常用了不起的神情看他的大狗子一样的眼神,继续自己玩着自己的。程志远小小的自尊心一下子燃烧起来,抓着小妹的手,使劲把自己的手指头往她指缝里塞,另一只手还包裹着她的小手替她紧紧握着。
看小家伙挣不开,程志远得意的笑起来,还没笑几声,就见小婴儿乌溜溜的大眼睛起了雾,小嘴一撇,哇一声哭起来。
“二小子,看着你妹妹点。”外面,宁氏的声音传来。
“哦,知道。”程志远急忙松手,抓耳挠腮的开始扮鬼脸,想逗妹妹哭,哪知哭的凄惨的小家伙根本不理他,继续着自己的。
宁氏终于从外面走进来,抱起哭的厉害的女儿,轻轻哄着,嘴里呢喃着:“乖宝,乖,不哭不哭。”
哄了一会,小家伙终于不哭了,趴在娘亲怀里,看着站在床边傻呆呆的程志远,伸出手一抓,笑了笑。
“哦,妹妹不哭了,妹妹笑了。”程志远跳起来拍着巴掌。
“小点声,把你妹妹再惹哭了,小心你爹回来揍你。”宁氏瞪了一眼自己儿子。
捂着嘴巴的程志远眼睛笑的眯起来,曾文秀看着这个小家伙,感受着宁氏拍抚着自己的背部时那种温暖,她嘴巴咧的更开,真好,能重活一回。
死前,她怨恨着上天的不公,嫉妒着身旁每一个健康的人,直到在医院里不甘的闭上眼睛,她都在期盼着,能重新活一次,给她一个完好的身体,全新的人生。
也许是她的怨念太强烈,也许是孟婆忘记了给她和那一口汤,她竟然穿越成了一个刚刚下生的小婴儿,曾文秀从最初的不敢置信到这些天一点点的观察才终于意识到,她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她,等待着她好好的生活下去。
农村的妇人几乎没有月子里只让人伺候而不干活的,毕竟没那个条件,宁氏曾经也算是个书香人家的女儿,受过些熏陶,她知道月子对女人的重要性,可实在是抵不过没人帮忙,她只能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像打水,洗碗这些,她都尽量让大儿子程志高烧了热水再用,而程志高也懂事,有些活不用娘吩咐,自动自觉的就帮她做好,而程大满也没有那些大男子气,避着人的时候,也会帮着洗洗小女儿的尿布。
隔壁黑子的娘也经常会过来帮个忙,两家做邻居多年,关系很好,时常互相帮衬着。她拿这个一个大白瓷碗走到院子里喊道:“程家妹子。”
宁氏忙起身应:“哦,张家嫂子,我在这里呢。”
张家嫂子走了过去,见宁氏正在洗尿布,仔细看了看,水还在冒着热气,她问道:“你这是在用热水洗?”
宁氏点点头恩了一声。
张家嫂子心里暗暗嘀咕,都是农村妇人了,还当自己是官家小姐啊,这么娇气。
不过她就是念叨两句,心里还是没啥的,把大瓷碗往厨房的桌子上一放:“我蒸了些野菜,用蒜拌了拌,挺好吃的,给你端了点过来,趁热乎着赶紧吃。”
“嗳,好的,吃完我让远小子把碗给你送过去。”
“行,啥时都行,对了,你明个有没有空,地里的野菜长的可好,挖点来吃,香的很,要是你吃不完,还能让人捎到镇上卖两个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