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侧福晋-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礽很是随意的摆摆手,让张英等人也先回去,下午再过来议事,然后就很是高兴的过来和胤禛说话:“四弟,咱们兄弟也很长时间没坐在一起喝酒了,过几日是中秋,孤想着,不如咱们兄弟聚一聚?只可惜了,大哥他们跟着汗阿玛出去了,要不然,咱们也能热闹热闹。”
“太子殿下……”胤禛给太子行礼,太子不等他行完就赶紧托住他的胳膊,打断他的话说道:“咱们兄弟,不用太见外,朝堂上是另外一回事,私底下相处,就不用行礼了。”
胤禛眼里闪过感动,但还是坚持行了礼:“太子殿下体谅兄弟,但臣弟不能太没规矩,兄弟之间是不用行礼的,但君臣之间,是一定要行礼的。”
太子更是满意了,硬是要留胤禛吃午饭,胤禛也不多推辞,跟着胤礽去了隔壁房间,小太监已经摆上了午膳,另有小太监站在胤礽身后,胤礽想吃什么,都是这小太监先尝一口,胤礽才能吃的。
这种待遇,原本是只能皇上有的,但康熙宠溺太子,除了没给太子龙袍和玉玺之外,其他的生活条件,是完全按照最高规格来的,所以胤礽有试毒太监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皇家最是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胤禛也没什么好和胤礽说的,两个人很是安静的吃了一顿午饭。胤礽让人送来了茶水,这才开始和胤禛说正事:“你昨天说的事情,孤想了一晚上,觉得这事情十分有可为。做成了,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孤是很愿意做这事情的,但是你也听到了,早朝上他们说这个说那个,目的就一个,无非就是伸手问朝廷要钱,或者是想方设法的让朝廷免税。”
胤禛点点头,胤礽叹气:“孤也不瞒你,这国库,前段时间就没多少剩余了,汗阿玛东巡原本是没多少预算的,只是昨天孤刚收到汗阿玛的传信,说是要赏赐端敬公主以及其额驸葛尔臧金币,还有皇玛嬷要去发库山祭奠科尔沁的亲王卓尔济,另外赏赐端敏公主和她的额驸达尔罕亲王班第金币,这几个,哪个都是不能薄待的,孤只是大略的算了算,这给出去之后,国库就差不多空了。”
“太子殿下辛苦了,这朝中,真是什么事情都要 花钱。”胤禛想了一下那珠子里雍正皇帝继位之后因为缺钱而艰难无比的执政道路,瞬间就同情起胤礽了。
那珠子里其他的东西他就只是看看,可是这雍正皇帝的生活,就像是他亲自经历了一样,印象十分深刻,甚至不用回想就能知道的特别详细。所以,这同情,很是到位,至少胤礽就觉得,完全没掺假。
果然四弟是个好弟弟啊,多么的体谅他这个很为难的哥哥啊。
“可是孤又想单独做成这件事情,也好让汗阿玛知道,孤这个太子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教育。”胤礽再次感叹,胤禛算是明白了,这是来找他出主意了。不想自己掏钱,也不想让人分功劳,那就得找个办法弄钱。胤禛是个很好的选择,一来这功劳胤禛已经明确表示过不会要了,二来,胤禛做点儿什么,也是不会太引人注意的。
想了想,胤禛说道:“太子殿下若是实在为难,臣弟倒是有个办法,或许可以为太子殿下分忧。”
“你说。”胤礽的眼睛瞬间就亮了,目光炯炯的盯着胤禛。胤禛打好了底稿,这才说道:“汗阿玛经常说,咱们是皇子贵胄,很是尊贵,不应该争利于民。这事情太子若是要做,要么是内务府出面,要么是户部出面。无论如何,是不能用太子殿下的名义的,只能说这办法是太子想出来的,而整个过程,也是太子让人去办的,那些人只是听命于太子。”
胤礽点头,这些他是很明白的,但是这和筹钱有什么关系?
胤禛示意胤礽不要着急,继续说道:“虽然前期的投入很大,但后期的收入也是不小的,既然现在国库没钱,那内务府和户部必定是不愿意接这个差事的,就算是接了,勉强让他们掏钱了,最后这收入,他们也可肯定不会说是太子的功劳的。”
胤礽再次表示赞同,他太了解内务府的那群蛀虫了,因为八旗的联系和宗室的各种干涉,如果不是什么大罪,内务府的人也是轻易动不得的。
“既然这样,咱们索性不让他们插手,咱们在民间招商,前期的投入,让招来的商人自己们解决,他们想要拿到这个差事,就先要给银子,这银子太子殿下放在国库里,可不就太子殿下一个人的功劳?后期的收入,咱们不能要,也不便宜了内务府,用后期的收入换太子殿下您一个人的功劳,还是很划算的。”
胤禛一口气说完,只是胤礽有些迷茫:“招商?这事情可是朝廷上的事情,商人低贱……”
“太子殿下,这交通规则制定好了,路上的马车是不是也要准备好?一条街上至少得准备二十辆马车吧?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道,总共有多少?”
胤禛打断胤礽的话,给了一个数字让胤礽自己算。其实若是可以,他倒是情愿写个详细的折子给胤礽,但现在这事情已经归胤礽了,那他就只能做个参考,不能写任何的折子。
商人低贱是世人普遍的看法,甚至从商的人三代之内都不能科举,这是个比较残酷的规定。但几千年的规矩,不是谁说改就能改的,胤禛也只能慢慢的给商人找出路,让朝廷和商人结合起来。
有了第一次,那必定会有第二次,慢慢的,商人就会依赖朝廷,朝廷则是能当商人的靠山,再往后,商人纳税的标准就能提高,到时候何愁国库没钱?
而有了朝廷的保护,商人有大好的发展前途,还会怕经济发展不起来吗?经济发展起来了,还会怕这社会制度不出现动摇吗?社会制度出现动摇了,还会怕日后的改革没办法进行吗?
胤禛是很赞同那个珠子里的某个人说的一句话的——经济决定社会基础,他现在没办法做别的事情,那就找点儿商机出来,或者是在背后推朝廷往前走一步,不站在幕前,照样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上辈子背上了各种骂名的雍正帝尚且能说出这样的话,自己还没被人怎么褒贬呢,不更应该勇往直前的吗?
☆、钦差
胤礽对胤禛说的招商是很有兴趣的;虽然胤禛说;这事情成功后;后期的收入是很大的,利润绝对够丰厚;但是他不稀罕;他身为大清朝的太子;难道还会缺钱?
他最缺少的,是名声;不管是在朝堂上的还是在民间的,他都需要 一个契机让大家知道;当朝的太子不是个只会吃饭念书的书呆子,也是可以做大事情的。。
至今;他在康熙的允许下,显摆名声的方法就两种,一种是康熙不断的对人说我这个太子是人中龙凤啊,绝对是很优秀的。还有一种就是太子出阁讲书,显摆肚子里的材料。
胤礽以前很是骄傲,认为这是皇父对自己的器重。但是这次他初次掌权,心里就有些微妙的变化了,那些大臣们明里暗里的绕圈子,并非是他一个命令,那些人就立马冲过去抵死效劳的,而是争取各种利益。这会儿胤礽才明白过来,没有什么,比自己做出来的成绩更真实了。
所以,他现在很是急切的需要这个契机。他已经大婚了,已经长大了,而康熙,已经快老了,他不知道康熙什么时候会过世,但是他知道,一旦康熙过世了,他要当这个国家的主人,那么他最需要的,就不是金钱,从小到大,从他当太子一直到他当皇上,这国库和皇家的私库,哪个不是他的?
胤禛将两种方法分析的很是透彻,一种就是胤礽死压着户部和内务府弄银子,然后用朝廷的名义改革交通。这种利益是大方面的,日后的收益也是必然要进国库的,百姓的赞誉也是要给朝廷的。
另外一种的招商,是相当于将这日后庞大的利润平均分给了那些商人,让他们现在就给国库捐了一笔银子。但是这会儿,这个事情是胤礽自己倡导的,甚至是胤礽从头到尾策划的,百姓不会记得收钱的商家,但是却会记得给他们带来了便利的大清太子。
不管是名还是利,最后都是要落到胤礽一个人身上的。
于是,这还用想吗?胤礽当即就给康熙写了折子,胤禛的分析他也只是挑了几个侧重点写,当然,他也不会说这是胤禛的想法,他甚至都没有提到胤禛。
康熙收到信的时候,是已经到了辉发,并且根据行程,马上就要祭拜留在盛京的祖宗了。看着折子,康熙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将大阿哥等人叫了过来,将胤礽的折子给他们看,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毫无意外的,大阿哥首先反对了起来,他和胤礽作对已经成了习惯,甚至都没想好用什么理由反对,单纯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等康熙问他理由的时候,这才开始绞尽脑汁的想。
三阿哥倒是文雅多了,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太子殿下的本意是好的,若是这样一来,人人都能遵守规则行走,光从表面上看就要好看很多,但是儿臣比较担心的是,百姓都是人,又不是训练有素的牲畜,你说让他们这样走,可是他们偏偏习惯那样走,大街上又没人看着,到时候可能就会造成混乱了。”
这就关系到交警和培养深入人心的习惯等一系列问题了,下面也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大臣们也来了不少,索额图这次也是跟着出来的,他是完全没有别的理由的支持太子,哪怕太子说今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他也要想个理由借口将这句话给圆过来,让大家知道太子是高深莫测的,而不是分不清楚方向的。
所以,当即就站出来说道:“皇上,奴才以为太子殿下的这个提议很好,一开始确实可能是有人不习惯这种规矩,但是老话说习惯成自然,这规矩也是人定出来的,照着办的人多了,这就成习惯了,日后不用人管着,他们也会自动按照那个规矩来了。但是三阿哥说的也是有点儿道理的,奴才就想着,咱们可以组织一些人,在先前几天的时候看着他们,强制让他们遵守规矩,等过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或者三个月,就可以不用管这件事情了。”
“索相说的容易,我问你,你让人看着大家走路,那么这人从哪里找?八旗士兵都是要上战场保家卫国的,若是让他们去,岂不是太大材小用了一些?”明珠也很自然的站出来反对索额图的话。
大家都见怪不怪的听他们两个在下面争吵,一个说,八旗子弟既然拿了朝廷的月俸,为朝廷做事是应当的,什么事情大什么事情小?若是事情都来个大小之分,那何必让人去巡城司呢?
另一个马上就说巡城司怎么了?巡城司也是大衙门,他们身上也是有重担子的,他们也是要维护京城的治安的。而八旗子弟,他们现在拿着月俸,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上了战场。朝廷现在是在用银子养士兵,现在朝廷给出了银子,将来他们就会用性命来保护大清,这才是八旗子弟活着的意义。
索额图脸色通红,就差指着明珠骂了:“你倒是牙尖嘴利,那我问你,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就因为他们将来可能会去打仗,你就能纵容着他们欺压到皇上头上?而且,你个乌鸦嘴,就看不得大清安安稳稳的吗?非得想着整天打仗,大清风雨漂泊才行吗?”
“你可别往我头上戴帽子,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半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