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80后欲望录 >

第17章

80后欲望录-第17章

小说: 80后欲望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衷谟忠晃匏小:透毡弦档拇笱搅艘惶跗鹋芟呱稀�

我又和小高一起,混迹于技展网吧,晚上通宵全神贯注的打游戏,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白天则躺在床上蒙头大睡,像个没有知觉的木桩。这样就没有时间思考那些烦心的事。

某天,我偶遇了先前消失一段的温涛,他毕业后回了老家,在一个私立学校代了几个月课。现在又到太原来了,说是想在太原发展。碰到我之后,他忘记了来太原的目的,和我没日没夜的玩魔兽rpg。先是玩生存与尊严,又迷上了幻想群侠传。小高从家里拿了点钱,也是每天在网吧。他和我们玩不到一块,不过也是耍得有滋有味。

一个月后,小高又潇洒得没钱了,我的钱也不够交房租,推迟了几天,老太太这次火大了,按她的说法,每天都有人问房子,并不稀罕我们这种没钱的房客。并勒令我们马上搬家。我没办法,只得向温涛借钱,我很少跟人借钱,能不借就不借,即使你能按时还清,也得欠人家一个人情。而且我能体会到黄世仁的无奈,虽说我不是什么赖账的人,但被人家担心是难免的,毕竟我现在生活堪忧,家里又不是什么有钱的人。所以说,这个世界,越是有钱人,越容易借钱,越是穷人,越容易碰壁。但这次实在没办法。

我向温涛借了钱去交租已是五天之后的事了。老太太很梗气,坚决不让我们住了。没办法,我把自己一大堆东西都搬到温涛那里,小高也提着一大包东西跟来了,房子很小,比我们原来住的还要小,打个地铺也就能睡两个人。

晚上十点钟,我和温涛商量着晚上去通宵,没想到小高说,你们等我洗把脸,我一会也去。温涛和我对看了一眼,意思是,他又没钱,还要通宵啊。

到了技展网吧,温涛掏了自己的钱,我只得把小高的通宵费也付了,他也理所当然的拿了上机票。第二天晚上,小高又严阵以待准备去通宵,我当着他的面跟温涛说,你去通吧,我没钱了,正好我俩在家睡,温涛晓得我还有钱,知道我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温涛出去后,小高就跑出去问他借钱,温涛也是,不太好意思拒绝人,借了他50块,于是他们两个都去通宵了,只剩下我一个人,晚上11点后,我隔着门缝听了好长时间,先是站着,后来又蹲着,才发现蹲着比站着更累,又站起来,听了好长时间,脚杵的都麻了,也没有听到想听的声音。后来躺在床上就有点神经质,本来没声音,我也能听出点声音来,起身去门缝再侧耳倾听,半天没有任何声响。半夜,狗偶尔叫上几声,我听到仿佛是女人的呻吟,又爬起床,隔着门缝仔细再听了一会儿,才失望的钻进被子,老老实实的睡了。

后来小高再借钱,温涛就不给他了,但他还是跟着我们混吃混喝,我俩轮流请,专拣便宜的地方去,有一天我俩买了个特大的西瓜,就绕到山大北院的花园里偷吃,坐到石椅上面,把西瓜切成两半,一人拿一个勺子,好好的过了把嘴瘾。我们边吃边说,抨击小高的厚脸皮,一说就是几个钟头。

9月份,姐夫给我找了个单位,是一家做数学教辅报纸的报社,他是长治地区代理发行的。其实他也没帮什么忙,我按规矩考了试,是历年的中考题,竟然得了100分,编辑部主任说,这样吧,试用期别人是500块,你是600块,过了3个月试用期,给你700块。

我那时已经穷得顾不了小高了,一天吃6个馒头,一块五,早饭不吃,就中午和晚上各吃三个馒头。一份凉菜两块能吃两顿,这样下来就是1天三块五的生活费,实在是没钱了,这份工作真是及时雨,让我久旱的肠胃得到了滋润。

温涛回去考了个招村官的考试,过了十来天又来了,说是笔试过了,就差面试了,他每天上网说是要找一些面试题目预演一下,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打游戏,我下班回来也钻到网吧里和他一块玩,当然上网费都他出,游戏打累了他才干起正经事,在百度搜索历年村官面试的题型来看一下。

没想到他真的考上了,职位是副乡长,他还遗憾地说,可惜啊,大学没有入党,不然现在直接就是副书记。他将东西收拾了一大包就走了,我心里挺羡慕他,玩了这么多年游戏,直接就找了个好工作。

后来他有一次到太原办公,特意来找我,一身公务员打扮,胖了很多,他说是老喝酒的缘故,脸上的火疙瘩长得风头正劲。他给了我一大堆避孕套,说这比外面卖的质量好多了,原来他分管计划生育,避孕套和避孕药之类的都属他管,工作也特清闲,每天车接车送,早上不用去得太早,只要能赶得上午饭就行,去了也是打打乒乓球,下棋。有时要下村,也是吃好的拿好的。

见我的生活还是那么穷困潦倒,他从包里抽出5张粉红的百元大钞要给我,我推辞,说我还有钱,等不够了再向你借。他却硬塞给我,我非常感动,因为那时候我辞了职没有收入,想专心写一部小说,却每天找理由上网,就这样,半年过去了,积蓄快花光了,我才急急忙忙写了半个多月。我跟他说我在写小说,说不定哥们哪天真的能扬名立万了呢。但他却不相信我能够成功,说你不要做这些虚的了,还是老老实实找份稳定的工作吧。他的话让我更感动,因为他既然对我的成名不报任何希望,那他给我500块钱,也并没有希望我能给他任何的报答,只是纯粹要帮我这个朋友而已。

第十二章 组稿秘诀

第十二章 组稿秘诀

我的新单位在市里的繁华地段,距广场只差一站的并西商场附近。但却是银样镴枪头,套用白云的一句口头禅,里面的办公环境那是相当地简陋,我们六十几个编辑和三十几个排版的,大约100来号人,就挤在一间大房子里,跟个大教室似的。你想想那该有多大啊,该有多挤啊。办公桌就是课桌,五个人合用两张桌子。我们肩并肩,手不拉手,坐在磨裤子的劣质木椅上,奋笔疾书。

我那个后悔呀,跟这儿比,以前的那个报社简直就是天堂啊,那时每人一台电脑,双休日,空闲时间特别多,还嫌这嫌那的,不就是受点气吗?给人家打工哪有不受气的。

在这儿六七个人合用一台电脑,还是专供约稿用,你要是上去看新闻,或者qq聊天,被偷偷巡查的社领导从背后发现了,那先是一顿训斥,跟骂龟孙子一样,接着罚款,二三十元不等。

还有,一周休息一天半,星期六中午12点才放假,这只是理论上的,周六下午和周日加班也是家常便饭,这还不算,每天除了八个小时的上班时间,也得加班,你还不能说不,社里下达命令说加班,就是必须的,当然也不让你白加班,加班费每小时两块钱。

这是家私人单位,社长姓杜,是个小胖子,四十来岁,爱笑,笑得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钱也越赚越多。听说是白手起家,只三年时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规模,每年出版几百本书,几十个版本的报纸和杂志。

你看看他平时的作风,就会挑起大拇指叫一声“难怪”。每天早上,他那辆灰白色的三菱越野车,很早就停在院子里了。

他像个校长一样,先到大教室里巡视一遍,看看有没有人偷懒,说不相干的话,干不相干的事,然后看看天色,顺手把能关的灯都关了,编辑们只得在眼神模糊中估摸着纸上的字。

大热的天,大教室跟个烤炉一样,把我们的水分都蒸干了,起初就三个电风扇,几个地方轮流着吹,但是电风扇里吹的也是热风,还是转动的。

社领导看编辑们都蔫不拉几的,影响工作质量啊,于是大发慈悲,买了台空调。但平时谁{文}也不许碰,有专门的开{人}关空调的人,只有最热{书}的时候,比如{屋}中午,太阳的瓦数到了最大,大家热得连内衣裤都要湿透了,才会打开空调,开上一个来小时,平时还是用那几个电风扇凑合着。

杜社长的办公室在另外的一间小阁楼上,离我们的办公室有五十米左右,但他每天都能忙里偷闲,抽出时间来巡查三五次,有时是大摇大摆的进来,有时则是鬼鬼祟祟的,他的脚步声很轻,轻如鸿毛。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他已到了你的身边,那颗肥脑袋正凑了过来,都要和你的脑袋一条直线了,你才会发现他。

单位还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我们从未见过有奖的,罚得倒是很多,比如,早上8点上班,社里格外开恩5分钟,也就是说你如果8点5分之后才按的指纹机,不管是迟到了1分钟还是半个小时,那不好意思,就得罚五块。要是9点以后才来,按旷工半天处理,罚款15块。

因为请假一天扣10块钱,半天是5块,所以我有时一觉醒来,估摸着要迟到了,就想干脆请个半天假,好好休息一下,但是编辑部主任可不是吃素的,贼精,要不怎么能成主任呢,他会详细问你的症状,看符合不符合,还让你来单位的时候,把医院开的病历证明或者买药的单子带来。还好,他和我姐夫关系不错,即使有时候知道我在说谎,也只是戳穿,并不多扣我的钱。

我是北师大八年级数学报纸的责任编辑,没人配合我,我一个人就全揽了整个的组稿和校对工作。其他人也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是我们报社的特色。

数学编辑有5个人,除我之外都是女的,你们一定以为,我掉进了脂粉堆里,可是美啦。但其实那四个女的,没一个好看的,除了我的同桌李晓之外,其余三个,没有一点女性特征,有两个,小风和小雨,嘴唇上都有明显的胡须,雄性特征明显。还有一个,四十几岁了,孙姐,脸黑得跟炭一样,晚上是她最美的时刻。

我去的时候,报纸才刚刚起步,编辑部基本上没作者,那怎么编报纸呢?编辑部主任让我请教同事,我脸皮嫩,看了一上午教科书。

我以前在那个报社做的是杂志,作者都是社里出面约的一些特级教师,稿费千字200块,就这还有好多老师不愿意写,有的是看教育厅的面子才同意的。

这个报社的稿费才千字20块,老师们更加不愿意写了,那怎么才能出一份报纸呢,我很发愁。同桌李晓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在我还没有开口和她说过一句话的情况下,她就主动告诉了我秘诀,其实很简单,先去书店买几本资料书,从这本书上抄点题和评论,再从那本书上抄点,然后加个开头和结尾,最后起个标题,一篇稿件就完成了。哦,我明白了,这个办法挺好,不用担心没有作者写稿,而且还省下了一大笔的稿费。

有一天,社长气呼呼的冲进编辑室,将一张报纸猛得往桌子上一摔,对着编辑小雨说,你看看,看看你做的好事。我们都楞了,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雨也是丈二尼姑摸不着头脑。她只是脸红了,她知道肯定是自己哪里出了差错,不然社长怎么会只对她说,不对别人?

社长环视了办公室一周,语重心长地对小雨说,也是对大家说,我一直警告过你们,不要全抄人家的东西。你这儿抄一点,那儿抄一点,他们就是知道了也没法告你。可是你看这篇,是完完全全抄人家人教出版社一本书上面的,连标点符号也一个不差。现在人家人教出版社打过电话来了,要我怎么办?你说,要我怎么办?杜社长骂了小雨好几句,又再三告诫了我们一番。才叹了一口气走了。

听我们数学部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