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宜室宜家第315-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她没有上一世的经历,只怕七巧的话也就信了,只是上一世见识过人心变化莫测,却知道杜宛那话虽没有恶意,却也不是无心之语,只是争什么都好,唯独人是不能争的,她不喜欢庄铮,只是觉得脾气不相投罢了,并不是觉得庄铮不好,若杜宛连这个都看不出,未免太过小心眼。
华灼沉默了小半日,也就看开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思,她左右不了杜宛的想法,但只能顺其自然,若要她跟杜宛去解释什么,反倒显得屈意小心了。而且杜宛本就是心思灵透的人,她不解释,过些日子杜宛自然便能想通,她若巴巴去解释什么,正应了做贼心虚那一句话,图惹得杜宛又要多心猜疑。
于是一笑置之,自此再不跟杜宛提庄铮,平日往来,依旧照常,倒是杜宛后来想得通透,自己觉得不好意思,隔了几日,又送了一些新得的茶叶给她,算是赔了个不是,于是两个人仍是好得如同亲姐妹一般。
一转眼,春闱已过,杜家上下一片紧张,日日盼着能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结果反而是华家先收到了消息,是方大掌柜派人快马送来的捷报,杜宏高中一甲第十名。
收到捷报的当日,华琐就去了杜府,华、杜两家俱是一片欢腾。
第九十九章 厉害手段
杜宏高中,最开心的人,还是华灼,因为这个结果,明明白白的昭示着,她终是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这也意味着,荣安堂没落的悲剧并非不可更改。一直忐忑不安的心,在这一刻终于安定下来。她一直以来所做的,不是无用功,这个喜悦让她心情飞扬了好些天,直到华顼和方氏之间又爆发了一次争吵,才让她不得不又面对家中目前令人头疼的局面。
争吵的焦点还是为了子嗣,这让华灼很无奈,做为女儿,她不能说母亲为华家添丁加口的行为是错的,但做为女人,她也不能支持母亲,怎么才能让父亲和母亲重归于好,这让她头疼无比。
“刘嬷嬷,这事情你看该怎么办才好?”
左思右想无良策,她只能去请教刘嬷嬷这位老人儿,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很多事情,老人经历得多,也看得透。她自己虽是重活两世,但上一世与夫家的关系并不和睦,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对她来说,还真是一窍不通。
刘嬷嬷苦笑道:“小姐,这事情咱们谁也插不上手,若是老夫人还健在,倒是能做得主的。唉,其实老爷没错,夫人也没错,只是都太过为对方着想,反而拢不到一处去了。这时候便缺个能说得上话的,又能让老爷和夫人都听话的人出来打个圆场,这事便也过去了。”
华灼有些郁闷:“嬷嬷,我做这个打圆场的人便不成么?”
刘嬷嬷疼爱地望了她一眼,道:“小姐,你毕竟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家,这种事情,你是不好说话的,再者,还从来没有姑娘家管到爹娘头上的,这理儿也说不通啊。”
“那就这么看着爹娘争吵?”华灼更加郁闷,“爹爹已经一连好几日都歇在了绘芳园里头,又不让双成姨娘跟去照顾,娘都快担心死了。”
刘嬷嬷想了想,道:“小姐,不如请本家的老祖宗出来说句话吧,辈份摆在那里,老爷夫人都要遵从的。”
“这怎么成?”
华灼一跳而起,连连摇手,开玩笑了,请本家的老祖宗出面,岂不是引狼入室。再者,两堂之间关系一直都是不冷不淡的,本家的老祖宗肯不肯出来说句话还得另说,就怕又招出什么妖蛾子,到时候躲都没地儿躲。
“怎么不成?”刘嬷嬷慢条斯理的道,“小姐不是一直想和荣昌堂修复关系么,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否则只是年节送礼这样的往来,迟早还要生事。”
“生事?”
华灼有些听不明白了。
刘嬷嬷又道:“老爷和夫人之间的事情,眼下已经闹得有些开了,莫说咱们府里,便是外头也有些传言,这些年休说荣安堂与本家关系不好,却一直都有人盯着咱们,若让别人把这信儿传到本家去,老祖宗必定是要出面干涉的,到时候咱们反而不好说话,不如现下主动请老祖宗出来说出句话,倒显得咱们还敬着本家,没的让别人钻了空子指责咱们荣安堂家宅不宁,连累整个华氏豪族,还得污说夫人持家无方。”
华灼心头一跳,刘嬷嬷话虽隐晦,但意思她却听得明白,如果爹娘一直不和,就给了本家绝好的借口来插手荣安堂的事,当年曾祖父太过强势,把荣昌堂插在荣安堂里的钉子通通拔除,后来两堂关系一直不好,所以本家也就再也没能对荣安堂动什么手脚,而眼下有了机会,本家怎么可能不伸手,到那时候,爹娘连拒绝的理由都没有,如果强硬拒绝本家,又等同于撕破脸皮,这却是万万不能的,至少,在新江决堤的事情发生之前,荣安堂绝对不能跟本家撕破脸皮。
“可是本家贪婪,如果咱们自动送上门去,他们又岂有不啃下一块肉的道理。”思来想去,华灼仍是忧心冲冲。
“咱们只管送块烂肉去便是,本家的人,爱啃不啃。”刘嬷嬷笑道。
一言惊醒梦中人,华灼一拍大腿,对呀,如果让本家的人先出手,啃哪块肉,就是本家的人说了算,但如果是自己先送上门去,啃哪块肉,自然是荣安堂说了算,肉我送来了,你本家人如果啃了,就得出手帮我,如果你本家人不啃,以后就别想再管我荣安堂的事。
不过送什么烂肉好呢?
华灼又犯难了,就算是块烂肉,也不是她现在能做主的。
“小姐不用为难,这事儿只管交给嬷嬷。”
刘嬷嬷拍了拍胸脯,走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跟方氏说的,没隔几日,方氏就写了一封信送去了京城。一个月后,老祖宗严氏的回信就来了,信里端着长辈的架子,把华顼狠狠训斥了一顿,又把方氏给夸上了天,说什么有这样贤德的媳妇还懂得心疼,闹得夫妻不合,丢尽华家子弟的颜面。然后语气一转,又让方氏得了闲,上荣昌堂走走,老是闷在一个地方,对身子不好。
随信而来的还有一本书,说是给方氏解闷的,再有一对羊脂玉的镯子,指名了给华灼,算是对上次的玉坠儿的回礼。
尽管老祖宗严氏在信里没有对荣安堂的子嗣问题说半句话,但是华顼却从绘芳园搬回了华府,向方氏赔了不是。
华灼有些茫然,不懂父亲为什么这么轻易就退让了,还是刘嬷嬷点醒了她。
“小姐,来送信的是你的二堂兄。”
华灼恍然大悟。
二堂兄华焕,是本家的庶子,但他的母亲身份不低,是先帝亲赐的宫中女官,所以华焕名义上是庶子,事实上却是养在大伯母崔氏的膝下,无嫡子之名,却有嫡子之实。
老祖宗严氏派谁送信不好,偏派华焕来送信,意思就很明显了,她这是在提醒华顼,别忘了,你荣安堂的香火能传承到现在,是因为本家两次过继,你媳妇一心要为你纳妾,说到底还是为了荣安堂香火有传,你不要以为你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就可以安心了,那孩子毕竟还小,能不能平安长大还不知道,而我荣昌堂可不缺儿子,这次来的是二孙子,下次还有三孙子,四孙子,五孙子,总归一句话,我荣昌堂有的是孙子,过继一个完全不心疼。
华顼看懂了老祖宗严氏的意思,自然不肯让本家钻了空子,马上就回来向方氏低头认错。
华灼本以为这样一来,李袖儿肯定要被爹爹收房,哪里知道自打爹爹回来,方氏连着几日留爹宿在西跨院,竟然从此再也没提把李袖儿收房的事。这自然是一桩好事,华灼高兴之余,却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初母亲那么坚决,怎么老祖宗来了一封信,信里什么也没提,母亲却自己改主意了?
这个疑惑纠缠了华灼很久,直到有一天,她无意间翻看了老祖宗严氏送给母亲解闷的那本书,才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本书叫做《妇诫》,不知是什么人所写,但看字迹娟秀,想来必是出自女子的手笔,书里的内容却让华灼大开眼界,竟是二、三十个小故事,皆隐去的人名与地名,里面但凡男子,皆以某某人指代,如姓林,便是林某人,凡是女子,皆以某某氏指代,如王林氏,每个小故事皆有不同,或言奴大欺主,惹人笑柄,或言养女不教,累及父亲,或言妻妾争宠,败及家业,或言嫡庶争斗,伤及性命,诸如此类,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富贵人家里的内宅阴私之事,尤其是这嫡庶争斗,几乎每个故事里都有提及,没有一个是能得好下场的。
华灼算是大开眼界,顿时醒悟母亲为什么再也不提纳妾的事。与此同时,她也对老祖宗严氏深深地敬畏起来。这位老祖宗,果然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一针见血,同时拿住了父亲和母亲的软肋。
华顼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荣安堂的香火旁落。
方氏最怕的是什么?儿女孤立无援,他日教人欺负了去。
荣安堂一向子嗣单薄,其实说单薄还是好听的,事实上,荣安堂自从本家迁出之日起,每一代就都是独苗一根,传到今日,已经历经七代,但其中却有两代的子嗣没能平安长大,都在七、八岁上就夭折了,也是这两次,为了保住荣安堂的堂号,不得不从本家过继了两个儿子,以延续荣安堂的香火,华灼的曾祖父,就是其中一个。
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荣安堂的人对嫡庶相争这种事,根本就一点概念都没有,历来都是独苗,就是想有个庶出兄弟来跟嫡子争一争,那都是奢望。
方氏想得太简单,在她的眼里,兄弟就是互相扶持的,哪怕是庶出子,也有割不断的血脉亲情,但是老祖宗严氏却用一本《妇诫》,冷酷地戳破了她的美好希望。华灼看不出来,但是方氏却看得出,《妇诫》上的字迹,是老祖宗严氏的亲笔,里面的故事虽然隐去了人名地名,但方氏持家这么多年,故事是真是假,她还是能分辨得出的。
老祖宗严氏这是用许多血淋淋的教训在点醒她,想让荣安堂多子多孙是好的,但是以为纳个妾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方氏翻然醒悟,知道自己先前行事太轻率了。
第一百章 重游绘芳
自老祖宗严氏来信之后,华顼和方氏重归于好,夫妻俩个私下一合计,纳妾什么的就不提了,转而开始寻医问药,替方氏调理因流产而导致损害的身子,铁了心要在几年内再给荣堂安添丁。
华灼看到到父母合好了,心里自然也高兴,但是一想起老祖宗严氏的手段,却有些心有戚频焉。老祖宗太厉害了,一本书,一封信,就让荣安堂维持了现状,又在侄子与侄媳面前显露了一把长辈的威严。只看这个结果,就知道本家人并不想让荣安堂子孙兴旺,不然恐怕本家要亲自送几个美人来让华顼收房,而不是一本书一封信了。
一根独苗正正好,万一不小心半路夭折了,正好从本家再过继一个来,把荣安堂牢牢把持在本家手中,就算华焰平平安安长大了,接掌了荣安堂,本家也不怕他一个人能翻了天去,没有兄弟相帮,荣安堂再怎么兴旺,也永远只能是华氏豪族的一支嫡脉,永远别想有机会夺过宗祠,翻身做本家。
“嬷嬷,是不是我想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