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富即安-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靖几脚泄恨,没想看到那家伙眉头皱了一下,虽然依旧是不哼不哈的,可是他一向逞强,这次竟然皱眉,可见踩的不轻,顿时又担心起是不是踩疼了他,不由的多挟了几筷子菜给他。
晚上的焰火,苏黎没什么兴趣,可两个小孩子却企盼的紧。老人家睡的早,平常都没有精力带他们去看,遇到这等热闹事,就算离的再近也只有在家里睡觉的份。苏靖的到来让两个小孩子暗地里又燃起了心的期望,看着两双企盼的眼睛,苏靖跟薛黎责无旁贷的带他们出游。
苏靖手上抱着唐丫丫,薛黎手中牵着秦岩,看着漫天的火树银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波逐流,好似一家人一般。
一家人呵,薛黎感叹着,虽然这烟花比起后世来要简陋的多,此刻在她眼里却绚烂无比。想起在那个世界的最后一天,她也是如今天般走在大街上,只是那时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现在却有他再身边,真好!
看什么样的风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陪你看风景的人。“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万般风情,更与何人说?”薛黎心里默念着柳永的诗,抬头望着苏靖,刚好他也正抬头望自己,两人会心一笑。有你陪着我,便纵是再简单的风景,也是良辰美景。
四个人看完烟火,第二天又领着两个小孩逛了一圈庙会,花几文钱买了两个糖人给他们,几个人乘兴而归。
在唐丫丫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薛黎跟苏靖终于要回家了。其实这两个小孩儿的归宿问题,她不是没有想过。她其实也动了收养他们的心思,不过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孩子不是什么猫猫狗狗的动物,不是喜欢了可以拉回家,不喜欢就送人的宠物。养了他们不是只要给吃饱饭就足够的,你还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心情,为他们的将来负责。再说了,让这么两个小孩儿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能不能适应的了还是一个问题。薛黎自己都是个半大的小孩儿,她对自己能照顾好两个小孩儿实在没什么信心,无论是心理条件还是物质条件她都不具备,所以她只能尽可能多留下一些钱,让他们的生活不至于那么艰难。
“回家了回家了!”薛黎感叹道,想想去一趟城里竟然花了这么多时间,遇到了这么多人和事物,薛黎坐在牛车上回想着这几天的经历,嘴角微微的抿起。
“你要是累了就眯一下眼吧,到家了我来喊你。”苏靖看她一脸倦意劝道。
“不了。”薛黎把头摇的像个波浪鼓,“你一个多无聊,我陪你。”
两个人走的时候想着家里春耕肯定是要牛的,趁现在手头宽裕,价格也不贵买上一头,省的春天的时候再来犯愁。
在牛市上其实苏靖还相中了一匹马,但是想到养马比养牛要花的钱多的多,而用处不见得比牛大,所以两人不得已还是割舍了。
骡子啊骡子,你在哪里,这时候薛黎格外怀念这种即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的牲口。只是转遍了牛市也没有找到,只得作罢。
其实苏靖还想买头驴子给薛黎代步,可是薛黎想想自己又不常出门,就算万一出门了走路也成,幸好唐朝女子都是天足,没有裹脚这一说,只是累点,比起养驴子划算多了。两人在市场里斤斤计较了半天,最终还是选定了一头健壮的大沽牛,讨价还价半天之后,以十贯的价钱成交,虽然说贵一点,但另外还附赠了一辆架子车。
这两架子车本来是老板拉东西来的,虽然简陋,倒也还结实。薛黎按照在现代买东西都要赠品的习惯跟老板磨叽了很久,终于如愿以偿。
车虽简陋,但往牛上面一套,两个人回去就不用走路了。而且以后拉个粮食啊、菜啊什么的往城里卖也方便了很多不是?虽然苏靖说这个他也会做,可是自己做不是还要手工费材料费,哪儿有赠品好,所以薛黎脸不红心不跳的显示了自己小气的本色。
快过年了来买年货的人倒是不少,这个时候是下午,正式回家的时间,路上来来去去的车看上去很是繁荣。因为架子车没有顶棚,所以薛黎包着个大头巾挡风,坐在车中间想想自己现在这样子,还真标准的农妇的打扮。
“靖哥,我给你唱首歌好不好?”薛黎坐着无聊,爬到坐在前面赶车的苏靖旁边笑嘻嘻的问
道。
“好啊。”苏靖眼睛注视着前面的路况,分神应了一声。
薛黎背靠着他,唱起了一首歌。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绽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好听吗?”薛黎唱完爬到苏靖背上问,她对自己的唱功还是很有信心的,小时候听妈妈哼了那么多次,早就熟了。更何况这首歌是戏剧,很白话,比起流行歌曲来古代人应该更能接受。
“阿黎唱的真好听。”苏靖一脸赞叹的点点头,不过想了想问道“阿黎,以前难道有人奴役过你?”
薛黎听了满头黑线,“难道你只听到这句?”手痒痒的就想往苏靖头上招呼。
“逗你的。”苏靖笑着躲开她伸过来的手,很认真地说“阿黎,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住寒窑的。”
薛黎伸出的手改敲为捏,这个傻哥哥,总是不经意间说出让人感动的话。罢了,这样子就算你要我去住寒窑我也甘愿。
车声辘辘,伴随着嬉闹声,渐渐的往家的方向走去。
第三十九章 过年前的准备
终于在牛车辘辘中回到了家,薛黎觉得自己几乎连骨头都抖散了。看到自己大门的时候,恨不得扑上去,嘴里只嚷嚷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二十三,送灶神。这可是件大事,标志着新年就此拉开序幕了。回来的晚上薛黎早早点就清理了灶台,洗干净手贴上“请”来的灶王爷图,拜上香案。苏靖没有长辈,所以就省去拜祖宗这道程序。薛黎炒了几个小菜,烙了几张白面饼子放在灶台上权作贡品,跟苏靖偎依在一起说些悄悄话,坐等着过了午夜,在把菜和饼都吃了方才睡去。
第二天起来便是二十四,也就是扫尘的日子。找了件没用的旧衣服撕成头巾包在头上,跟苏靖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扫除。屋子虽然不大,但是死角还不少。想以前苏靖一个大男人住,卫生状况可想而知了。在薛黎的指挥下,两个人把仅有的三间屋子打扫的一尘不然,连房顶的蜘蛛网都让苏靖跳上去清理干净了。
整理完的屋子显然比以前顺眼多了,也宽敞了不少。只是窗口太小,光线不好。两人又忙了半天,把窗口开大一点,重新做了窗框(当然这些都是薛黎指挥苏靖做了^o^),然后贴上薛黎从城里买来的窗纱,果然亮堂多了。
这窗纱果然是个好东西,唐朝纺织业发达,有几十个品种,据说最薄的纱,穿上二十几层还能看见身上的一颗痣,薛黎本不相信,但是这次在布庄倒是长了见识。她买的这两种纱,一个银灰,一个柳绿,展开看是看不出颜色的,都是透明的白,但是合在一起就隐隐泛着光。贴在窗棱上当窗纱,外面的景致清晰可见,而且隐隐的带了光晕,更加美的象幅画。
想起红楼梦里描写的林妹妹的窗纱,赞叹声:古之人诚不欺我。这自然比玻璃窗要好看许多,只是它的耐用性和保暖性就跟玻璃窗差了很多,造价上更不用说了,这几尺还是薛黎咬牙扯的呢。
收拾完屋子内部,接着要拾掇的就是外面院子了。因为新买了牛,所以牛棚是一定要搭建的。薛黎又让苏靖拿剩下的木料做了个鸡栏,打算开春了去买十几只小鸡来养,这也给家里多项经济来源不是?所以整个腊月天苏靖手下的凿子跟墨斗就没停过,叮叮咚咚的一天忙到晚。
腊月天的事多,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薛黎虽然和苏靖只有两个人,但该有的准备也得一样不拉的做。
首先就是新衣服。过年最重要的就是新衣了,过年过年,穿衣吃饭,辛苦了大半年,自然要穿新衣服了。薛黎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薛丽娘有不少新衣服,可是那些绫罗绸缎显然不适合现在的身份,只得从头做起。唐朝妇女的衣饰一般是上襦下衫,冬天的话再加一件小袄,煞是好看。薛黎翻了翻衣物,差不多都有,琢磨着里面的就不用做了,衬裙也是半新的,只做外面一件小袄,既方便看上去也挺喜气的,她恰好自己前不久学做针线的时候就做了一件水红色的,应该蛮应过年的景,用家里剩下的皮毛镶个边遮住针线不好的地方就可以穿了。
薛黎自己好对付,至于苏靖的衣服倒是个大问题了。她翻了翻衣柜,苏靖几乎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其他的里衣也是穿了好多年的,估计以前过年都是对付着过罢了,没怎么讲究。今年可不能这样过了,薛黎想着,扯了布打算给他做里外全套的。虽然说男式的衣物比较简单,可是对于半瓶水的她来说,这也是个艰巨的任务了,所以在新年的最后几天,经常看到薛黎坐在自己的小院里跟一团针线作斗争,并且不时的像被火烧了屁股似的跑到隔壁虎子嫂家求救。
幸亏我当初有先见之明给他买了靴子,要不然现在做非整死我不可。每当薛黎做累的时候便想想纳鞋底的痛苦,顿时觉得自己现在已经幸福到天堂了。
除了衣物,自然还有吃食了。大冬天的新鲜蔬菜不多,薛黎狠了心花大价钱买了三十颗白菜回来。白菜的储藏有埋藏和窖藏,可惜苏靖家没有地窖,薛黎只得选了个选择背风、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晾了四五天之后将晾好的大白菜根部朝下,码紧靠实,四周用成捆的秸杆平放挡好,一天没事干的时候去检查两三次,防止气温太低脱帮或者烂叶。这般的精心照顾,总算是每个白菜都挺给面子的,没有让她的钱打水漂。
除了白菜,自然街上的干货像木耳香菇之类的她也买了几斤,配个菜什么的还是不错的。至于肉类,苏靖说村里人过年前都会杀猪,在村里买就好,既便宜又方便,薛黎也就同意了。
除了这些吃穿的,还有门画和窗花。薛黎本以为年画是贞观年间才有的东西,不太常见,没想到四下里一打听是家家户户都要贴的。这个是买的,倒不难,时间到了吩咐苏靖去买几张就好。
薛黎那几天在家里忙着整治吃食,苏靖搭完了牛棚鸡栏也没闲着。首先是薛黎以前说过的纺车,他鼓捣了一阵子,竟然也像模像样的做出来了,这几天正好得空在调试调试。除了这些,还有家里的犁啊铲啊之类的农具,该修的修,该做的还要做,要不等开春用的时候再慢悠悠的拾掇就来不及了。
至于曲辕犁,那个倒是薛黎看走眼了。曲辕黎在唐朝后期才流行开来,苏靖现在用的黎是介于直辕犁和曲辕犁两者之间的,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这些部分发展的还不够完善。薛黎看在眼里,便一边做针线一边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一道来,尤其是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的好处,听的苏靖颇有所感,于是改进耕犁的事儿也被苏靖提上了日程。
于是在苏家的小院儿里,经常看到薛黎坐在门檐下做针线活,而苏靖就在不远处拿着凿子、尺子、墨斗跟一堆木头奋斗。虽两人没怎么说话,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