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387章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387章

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道丁谓借机篡改旨意,抄他的家。后来临危时,还让石坚做了中书侍郎,这可是正二品的官职,关健还是实职!这个中书侍郎在宋徽宗政和年间,直接就作为了右相的存在。

但刘娥呢,可好,让他做了参知政事,同样还是正二品。当然如果比较起来,参知政事目前作为副相,在现在比中书侍郎实权要大。但石坚戴了好多顶帽子,太子少傅、参知政事,有从一品还有正二品,可都是虚职。也就是说他功劳越来越大,可官在越做越小。现在好了,什么也没有了,只有一个驸马都尉。

虽然后来史书称,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但在石坚的事上做得很小家子气。但想想也是,一石坚已经有了功高震主的资格。二比起男子来,女子性格总是阴柔得多。无论武吕,还是刘娥或者是后来的慈禧,朝中都有许多阴暗的事。其中最仁慈的刘娥也容不下一个寇准,非要把他害死才心甘。

石坚对官职虽没有什么想法,但刘娥再二连三的搞,就是泥菩萨也会生气。其实,他与刘娥之间已经产生一条裂痕。

刘娥怎能听不出他话外之音,老脸上也是一红。讪讪地和石坚拉了一会家常,才结束这次会见。

但石坚并不是象外人所看到的那样,真正撒手不管了。他坐在家中,还在悄悄安排或者准备许多事。他这不是对赵家怎么忠心,而是对自己的族人着想。在这世上,他只和李楠交淡过一回。因为李楠那种人淡如菊的风采让他信任。其他人就包括赵蓉都没有说过。

除了写书,他还教导他学生们的一些疑难,另外开始买田。一开始人们得知这个消息还不相信,难道石坚这么年轻就想做一个富家翁了?可后来看到他买的田更加奇怪。

石坚买的田地,都是在山区里的山谷里。主要的要求必须禁闭,也就是除了这块山谷,附近其他地方再没有耕地。后来人们才知道他的用意,他在搞什么粮食杂交技术。其实也就是粗笨的杂交技术,至于袁隆平的那种技术石坚可没有想过。他在这些田里种植各种粮食疏菜以及其他农作物,然后让两种不同的母本在一起授粉。为了保证授粉的质量,和得到具体的数据,所以才挑选这些封闭的山谷。

然后他开始高价雇佣农民,还聘请识字的人,将他写的薄薄一本农业杂交技术,向那些农民传授。也就是说他买下这些田地是在做一件很亏本的买卖。但事情传开以开,就包括刘娥也深深叹息,这才是真正的胸怀天下。

但石坚认为正好现在没有官职在身,所以这件事必须去做。别看现在宋朝到处都在喊人少。可以现在的生育速度发展下去,要不了多少年就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就象石坚前世,建国之始只有四亿人,还经过史上最搞笑的大跃进,饿死了无数人,后来还有计划生育,可是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十三亿多人。

当然现在婴儿成活率还是很低,可是人们生活富足,还有朝廷的补助,可以想像人们会疯狂地生养子女。这是由于中国人的传宗接代造成的,还有在农村,无论现在还是前世,人们还是在许多时候用武力粗暴地解决问题。村霸、乡霸、路霸和官霸本身就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家中子女多了,别讲欺负人,至少不会被人欺负。

如果以这种生养速度发展下去,就是再有更大的土地,也终有一天养育不了更多的人。就是到了那一天,世界上只剩下汉人,空间也会有不够的时候。那时怎么办?计划生育?或者再来一个全世界汉人大起义,将人口基数迅速减少?

石坚可不想,所以还得必须在粮食产量上绕圈子。(很是推崇钱学森与袁隆平两位大师,他们对中国的贡献超过了许多政客)

最好还有化肥,但这技术也不会太远,随着各项技术渐渐推广,科学技术有了深厚的底子,就是开采石油、推出各种石化产品以及内燃机,石坚相信这一辈子还是能够做到的。

然后到了梅道嘉的府上。石坚是经常与他联系。但外人没有品论,一是别看梅道嘉现在主掌机速房,可在京城的官员眼里只是一个小官。另外他们在陕西就存在莫逆的关系。如果石坚到他家或者到萧小一家中,拜访一下,还有言官敢谏,相信石坚会象一只发怒的狮子一口把他咬死。

并且姜遵的例子在哪里,本来听说他要被重用的,可是让石坚与鲁宗道这么一弄,也没有消息了。(历史这一年他被升为枢密副使)

其实石坚是通过梅道嘉,得知全国一些反常的动向。不然到时候临时抱佛脚,他都有可能输给这个天理教。而且机速房的官员也没有内侍掌握的皇城司官职大。但机速房间谍更多,得到的消息更广泛。

不过这次来,石坚是要梅道嘉找两个少年,他要收他们做学生。

听到石坚的话,梅道嘉一愣,问道:“我说石大人,你就别逗了,你现在那么多学生,还再乎两个学生,甚至还要机速房出面?”

石坚说道:“不,这两个学生不同,我打算手把手地教他们。”

梅道嘉又是一愣,然后抱着石坚的大腿,说道:“石大人,你教我吧。”

这意义可大了,手把手教,石坚一身学问好大,只要学一个皮毛,一生也受用不尽了。

这是梅道嘉,如果苏仕国听到这消息后,肯定还要赖皮,甚至趴在地上不起来了。

石坚将他拉起来说:“梅大人,现在你不同,因为你已经重任在身,那里有多少时间学习。况且你有什么不懂的问我,我还不是知无不言?”

梅道嘉还眼巴巴地,可是他也知道石坚说的有理。只好问道:“这两个是什么人?居然让石大人都如此重视?”

石坚说道:“他们现在还小,我也是偶然听到他们的故事。他们使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事。”

“在哪?”梅道嘉听了眉毛直跳,石坚这话将这两个少年拨到了与石坚一样的高度。这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品价,如果这话传出去,这两个少年那怕就是一个笨蛋,也会身价百倍。不,身价万倍。

石坚沉默了好久,都没有说话儿。甚至他还背着手,看着窗外那几株梅花儿,梅道嘉那个正牒牌夫人杨家小姐正与那个夏婵交谈。看来这两个女子相处得还甚欢。

当然现在稍有出息的男子肯定不会只娶一个妻子,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么这个妻子一定会被人骂作悍妻。杨家小姐也不会是这样的人。

梅道嘉也没有生气,他知道石坚在想心思,而不是观看他的妻妾。

过了半天,石坚说道:“因此,这两个少年我一定要把他们带到身边培养。如果还不行的话,我会想方设法置他们于死地。”

就是石坚杀了人也会偿命的。但石坚想要杀人,还会让你发现?比如简直地带到身边,来个失误,放在战场上,死了也白死。

而且梅道嘉听出了石坚话中确实带着杀气。

他想了一会就明白了,如果有这样的才华,但心地不好,以后说不定又是一个李织或者是张元出现。

但这回他可想得大错特错了。

第374章 处置

既然石坚将这两个少年拨到如此的高度,梅道嘉也慎重起来。要知道现在石坚对宋朝贡献有多大,况且两个少年。如果这两个人有石坚的品性,大宋会更加繁荣昌盛。但如果变成王莽之流,那么对宋朝的危害可大了。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

这一点很重要,宋朝太大了,人也太多了,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和叫什么名字,根本没有办法寻找。不过他另一点担心却与石坚不同。

当然再过二十年后,石坚只要一提起这两个人,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现在他们也许只是一个聪明的少年,根本没有石坚那样妖异。石坚也不知道他们少年时具体的情况。

不过来的时候,他就回想过这两个人少年时的资料。他答道:“一个少年叫司马光。他是陕州夏县人(山西运城)。”

提起这外名字,梅道嘉一拍头,说:“我知道了,他是司马池司马侍制的公子,七岁砸缸救下小伙伴的少年,不错,这个少年很聪明,听说他少年老成,喜欢读书。”

其实司马光出生的时候其父担任光山县知县,所以才给他取名为光。现在他的父亲已经调到了京城担任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因此后来司马光保守稳重,也从某种意义上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并且他砸缸的故事现在早就流传开来。但司马池认识石坚,石坚不认识司马池。对于司马光的故事他也不知道,更没有闲功夫听这些八卦。而且现在司马光按照虚岁已十一岁了。

石坚心中叫了一声汗颜,这个少年就在京城,他都不知道。

但他外表还是很沉静,说道:“正是此人。另外还有一个少年,比他小两岁,叫王安石,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父亲做过几任小官,曾为临江判官。这个少年同样也喜欢读书,而且记忆力强。”

王安石梅道嘉就没有听说过了。不过有了石坚提供的线索,也很好找。但他脸上却露出狐疑。他们也只是聪明一点而已,至少现在宋朝聪明的少年多了海去,石坚怎么断定他们以后作为都可以与他杠肩?

他可不知道如果不是石坚的出现,这两个人以后将在宋朝掀起巨大的风浪。象现在虽然也有党争,可是还不那么明显,如宋痒是石坚的大哥,可是与吕夷简交好。庞籍是夏竦的好友,但赞同范仲淹的主张。但从这两个人华丽丽地登上舞台之后,好了,要么投靠王安石,要么投靠司马光。连真正的北宋第一才子苏东坡(还有几年才出世),他看到两个人主张太激进,可一没有资格,二没有他们大,劝王安石王安石不听,劝司马光司马光不从。结果两头没有得到好,一会被下放到杭州怨叹西湖是西子,一会儿到黄州悲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或者来一个大江东去,浪淘尽。

石坚前世就专门为此事写过一篇论文,说到北宋灭亡的原因。

一是宋朝的重文轻武的制度。不能不说不对,如果再让武人专政,五代的悲剧还会上演,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也会重现。但矫枉过正了。武人的地位低下。想想,连韩琦的家妓也敢嘲笑狄青。家妓是什么东东?她们连家婢也不如,只是一个玩物,玩厌了随时会被主人一脚踢开。可当时狄青已经是从三品的大员,披紫挂朱了。但韩琦和狄青都没有异议。

这造成了有本事的人不愿担任武官,缺少良将,或者将军不敢开柘武功,只求自保。这才受制于契丹与西夏,后来让金国一下子打到了东京。并且这与百姓没有关系,许多战场上,宋朝士兵也表现得很勇敢。还有岳飞带的也不是非洲人,还不是那些百姓,可为什么一下子就无敌了,成为中国历史最强大的五支军队之一?

有人说三国和约赔款对宋朝经济有影响,错!宋朝的收入最多时近两亿两银子,而且后期因为与回鹘商交往,回鹘人只收白银不收铜钱,造成银价上涨,已经接近每两银子达到一贯钱的兑现。但宋朝每年军费开支达到一半以上,也就是换算成现在的货币最少在三百多亿人民币,最多时有五百多亿,别忘记了,那时人口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

那么这么多钱到了哪里去了,因为防止契丹与西夏的入侵,在边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