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东晋末年-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缒宋烙熳杂资⒌那椎芪谰拔ㄒ蛔铀茫勺次牌肪慵眩首加杌指词考涣希幢坏背就嚼喷鹜跷蘩砭芫矣帜貌怀鲆谰荩虼顺记氲蓖ネヒ椋跃龆ㄎ婪缛胧坑敕瘛!
“哼!”司马德文傲然一哼:“依九品中正制,中正评议结果须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司徒具有最终裁定权,我朝自定下九品中正制时至今日,从无为某人入士而当庭庭议的先例,否则,要司徒何用?此事不须议,孤说不准,便是不准!”
这是典型的不讲理,谢混不由眉头微皱,不悦道:“凡事都要讲个理字,琅琊王既然不欲庭议,请拿出切实有效的理由,不要以从无先例做为推托,要说先例,九品中正制创于魏,成于我朝,自三代至汉,亦是从无先例,莫非就该否定?”
“这。。。。”司马德文显得有些恼怒,强行分辨道:“他一个区区庶人有何资格使朝庭专门为他庭议?”
席中诸人均是暗暗摇了摇头,作为琅琊王,你不讲理在私底下倒也罢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岂不是给司马氏抹黑?何况谢混还是你的姊夫呢,又是你将来的外舅,这可是亲上加亲啊,天底下哪有人如此不顾及姻亲之情?
权贵们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除了王谢,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其中的内幕,因着谢文丽而来的争风呷醋,王谢固然不会向外宣场,司马德文也没脸逢人就说啊!
一时之间,殿内嘘声不断。
“哼!”被任为尚书右仆射的王愉接过来冷哼一声:“老夫从未听说卫屿还有个失散多年的亲弟,诸位,你们可有耳闻?若是真有,这数十年来他为何不声不响?依老夫看,定是受了卫风大笔财货贿赂而伪造的身世,臣请陛下立刻下诏,将河东卫氏剥去士籍,并着宫中宿卫揖拿卫屿,交有司定罪论处,十余前年,朝庭严惩王源与庶族满氏联姻,既维护了纲纪,又给士庶通婚立下了鸿沟,想不到啊,十余年后竟玩出了新花样,有人把心思打到了伪造牒谱方面,若不从严惩处,伪造士籍之风必将蔓延,我朝根基亦会动摇,社稷危矣!”
‘好!’司马德文暗道一声好,这正是他想表达的意思,却苦于没法组织语言,因此只能摆出一副不讲理的面目,既然说理说的通,谁还会不讲理呢?
司马德文顿觉身心舒畅,念头无比通达!
王凝之、褚爽及谢混也是暗道了一声好,王愉虽然辞锋锐利,但卫风入士已经在事实上进入了庭议程序,可以说,随着王愉的分辩,司马德文不予庭议的主张被彻底搁浅,接下来,就是考量嘴皮子功夫了。
又是陆仲元,不急不忙道:“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自武皇帝太康之后,充当中正者必须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来自于门阀世族,故于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被逐渐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及至南渡,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远祖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
老夫已仔细看过,卫氏谱牒并无异常,至于右仆射提到的卫屿从不语及亲弟卫景,这得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幼年失散,人海茫茫如何寻找?因此,寥无音讯不足为奇,而卫氏痛失亲人,定然心中悲痛,试问,谁又会把悲痛往事整日挂在嘴上?
另一方面,卫氏自卫叔宝南渡以来从未获得一官半职,已是渐渐地淡出了士人的视线,就拿老夫来说,若不是卫屿求见,根本想不起世上还有河东卫氏一族,想必诸位亦是如此,无人关注之下,如何能一口否定卫屿从未提过曾有个亲弟于幼年走失?
卫氏当年有大功于社稷,因南渡后时运不济竟沦落至此,老夫想想也是心里有愧啊,不闻不问已不应该,横加污蔑指责岂不令人心寒?卫氏门风高洁,若说为了区区财货伪造牒谱,老夫第一个不信,卫将军向卫屿献上财货,这是子侄对伯父的孝心,是人之常情,若是不管不顾才不合理,老夫定要参他个不孝之罪!右仆射你说可是?”(未完待续。。)
第三一七章 卫风上殿
ps: 谢谢阿贝儿的打赏~~~~~~~
陆仲元的辩解有理有度又有情,王愉顿时哑了火,其实,在坐的公卿权贵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卫风入士毫无关系,这部分人原先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就当作在沉闷的朝会中寻个乐子,可这时,也纷纷对河东卫氏起了同情,若论南渡士人之惨,未有哪户能超过河东卫氏!
河东卫氏先被贾后报复遭受重创,元气还未恢复,又被迫南渡,就此沉沦一蹶不振,如果河氏卫氏是小门小户倒也罢了,可偏偏是门第第二品的高门甲族,个中的酸楚令人感慨不已,一时之间,殿内唏嘘声大作,更有人把不满的目光投向了王愉,仿佛只要这个人再敢揪着卫氏的谱牒不放,将会立刻群起而攻之似的。
同样出身于琅琊王氏的尚书令王珣捋了捋斑白的胡须,叹道:“卫氏于我朝功勋卓著,先祖卫瓘更是因着忠直,曾向武皇帝隐谏另立太子以致被贾后记恨,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每每想起,都令人叹息啊,如果当初武皇帝能正视卫瓘的提议,恐怕我等还在洛阳啊,哎~~算了,不说了,多说徒自伤悲,故老夫以为,卫氏的谱牒无论是否伪造都无须追究,多给他一个士人名额,可以当作朝庭对卫氏的一份心意,但此事可一而不可再,仅为特例,诸位以为如何?”
席中已经有人开始点头称善,谢混趁热打铁道:“卫将军的文采亦是举世无双。其独创明志诗与我朝流行的玄言山水诗炯然有异,以诗言志,寓意刻深,感人肺腑,发自内心,即便以公义都自愧不如,足以当得起一派开山鼻祖,如此人物,又已确证为河东卫氏子弟,恢复士籍理所当然!”
“哼!”一声鼻音颇重的闷哼响起。口齿还有些含糊不清:“纵是如此那又如何?品性亦是考核士人的不可或缺因素。此人凶蛮残暴,动辙出手伤人,如何能入籍为士?”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这正是于不久前被桓玄任为侍中兼左卫将军的殷仲文。如今满面怒容。嘴里隐约闪烁着亮澄澄的黄光。显然是镶上了大金牙!
褚爽也不多说,向桓玄拱了拱手:“卫将军伤人事出有因,早有定论。无须再争,请南郡公禀公处置!”
“这个。。。。”桓玄为难道:“裁断入士乃司徒职责,既便是丞相,冒然插手也恐有不妥罢?”
司马德文立时放下了心,带着得意重重一哼!
谢混不禁一阵怒火涌上了心头,司马德文处处和自已做对,这还是自已的姻亲吗?一瞬间,他都有了种当庭退婚的冲动,好一会儿,才强按下恼怒,冷冷道:“德文,望你莫要以私废公,莫要无理取闹,免得有堕于宗室声威!”
司马德文也豁出去了,拧着脖子,毫不示弱道:“天下间谁都可以入士,就他不行,姊夫,你护着那姓卫的,枉顾咱们是姻亲的事实,也罢,今日德文把话摞下,有德文任大司徒,他休想入士,除非请南郡公先罢了德文司徒之职!”
这话一出,殿内一下子喧哗起来,这得有多大的仇恨,才能让一个人不讲理到如此地步?难道仅是由于相王之死?绝大多数的不知内情者纷纷议论着,看向司马德文的目光中有不解,有鄙夷,有叹息,与一部分的同情。
同情是误认为了司马德文奈何不得桓玄,只能拿卫风撒气,谁都能看出,卫风斩杀相王全族只是适逢其会,既便没有卫风,相王父子也难逃桓玄毒手!
桓玄的确是抱着两不相帮的态度,卫风入士与否,他都各有法子应对,正如那回在石头城上与卞范之商议,不入士,花的是水磨功夫,入了士,则有可能一劳永勉,因此他既不反对卫风入士,也不罢免司马德文的大司徒,与卞范之均是一副袖手旁观的模样。
眼见局势陷入了僵持,“咳咳~~”从未主动开过口的王神爱破天荒的清咳两声,双手一压:“众卿莫再争吵,吵吵闹闹何时是个头?既然南郡公不便裁断,那么,本宫代表陛下提个折中建议,不妨召卫将军入殿,给他个当庭辩解的机会,众卿以为如何?”
刷!刷!刷!殿内的喧闹声嘎然而止,一瞬间,所有人全都望向了王神爱,带着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还有人掏了掏耳朵,没听错吧?这真是王神爱的声音?她这几年不是专门说准的吗?何时有了自已的见解?但王神爱那森冷又带着些威严的目光在向所有的质疑者提醒,刚刚的话正是出自于她口!
褚爽、王凝之在愕然之后不约而同的现出了欣喜若狂之色,庾氏向卫风的分析没有错,王神爱在这一刻,代表着天子司马德宗,傀儡又如何?放眼茫茫江东,天子只有一人,天下依然是司马氏的天下,更何况桓玄不比曹孟德可以把献帝完全架空,他还未来的及掌控住朝庭,毕竟入朝才一个月,时间太短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神爱的发言无疑具有相当份量!
桓玄与卞范之则是交换了个恍然大悟的眼神,难怪谢道韫三天两头往宫里跑,还带着卫风的妻室王蔓,这分明是打着探亲的名义在搞串联啊,可笑的是,自已居然被蒙在了鼓里!
相对于卞范之,桓玄更加恼火,卫风入京时曾声称谢道韫仰慕桓玄的风采,使得桓玄颇为自恋,可如今看来,包括谢道韫在内的整个王谢早与卫风沆瀣一气了,让他有种受了欺骗的感觉。
‘王神爱,你还真把你当皇后了?难道你看不清自已的处境?你为何要帮那姓卫的与我作对?难道你看不出我有天命加身吗?你帮他能落到什么?可我不同,将来我登了基,会找机会立你为新朝之后,让你母仪天下,做一个真正的皇后!你太让我失望了!’桓玄的小眯眼越眯越小,迸出寒芒射向王神爱,他的心里莫名的生出了一丝妒意,没来由的妒忌起了卫风!
“不可!”就在桓玄的小眯要眯成一条缝的时候,司马德文回过神来,开声喝止道:“一名不入流的小小武官岂能入中朝大殿?”
褚爽淡淡道:“请琅琊王慎言,陛下要召见谁,怎容得臣下指手划脚?难道身份低了还不许见?卫将军不是大晋臣子了?”
“这。。。。”褚爽狠狠扣了顶大帽子,司马德文立时闭上了嘴巴。
褚爽冷冷一笑,把目光投向了桓玄,桓玄也明白,这个时候悖逆王神爱总是不妥,有了今次的教训,以后看紧点,不让王神爱再有发言的机会不就得了?
关键在于卫风上殿与否,对于桓玄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于是略一沉吟,唤道:“来人,宣卫将军上殿!”
“遵命!”一名黄门匆匆而去。
按理说,朝会本该中止让百官休息,但王神爱每日拜佛,禅定功夫了得,等待相对于她并不难熬,这个时候,正眼观鼻,鼻观心,默默心诵起了阿弥陀佛,对于休朝或许是忘了,也或许是没这概念,总之是绝口不提,使得众人只能陪着耐心等待。
殿内的嗡嗡声渐止,沙漏缓缓下泄的沙沙声愈发清晰,细微而又绵密,令人昏昏欲睡,有人偷偷打起了哈欠,桓玄更是闭上了眼睛,约摸过了半个时辰,殿外突然响起了尖鸭嗓子声:“会稽都尉、偏将军卫风觐见!”
这令满朝公卿浑身一振,纷纷探头看去,卫风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