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带本官看什么好东西?”赵匡义不想在上面多讲,换了话题。
“二大王,你跟我来。”宋九将他们带到另一间屋子,里面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石棉瓦,一个是油毡。两名工匠正戴着口罩调试,这时候讲什么危害有点儿不切实际,例如盐。
不过宋九依然让工匠们戴一个口罩,自我保护一下。
石棉同样很早就使用了,宋九没有朝廷支持,因为民间有,数量不多,用它来制造防火衣穿,能不能穿让宋九很怀疑,似乎穿它危害并不比磕云母石危害小。与宋九无关,仅是买来一些石棉。但想大规模开采,还得用火药。这样防着禁着不是办法,也不是宋九想看到的结果。有了石棉,配上细沙与水泥,就可以制成石棉瓦。也许赵匡义还不大明白它的作用,只是看到它很大。
宋九说道:“二大王,我们抬一抬。”
两人抬起来,赵匡义道:“好轻……本官明白了,为何那个仓库的屋顶古古怪怪的。”
不说防火功能,砖瓦也防火,可它们很重,一重就意味着用木梁或者钢材会多,石棉瓦的出现不但意味着建造仓库会节约很多成本,还能为建造更大仓库打下基础,又道:“果然是一个好东西。”
油毡宋九未介绍,宋朝有沥青,一些浅层石油矿时常喷出石油,浮于水面,宋朝往后去会用它来制造武器。虽然宋九用沥青与石棉掺合压成油毡,可是沥青量太少,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所以宋九弄了弄,虽弄出来最终放弃。或者大规模开采石油,冶炼石油,那不如让他制造飞机。
之所以弄来沥青是另一个作用,暂时没有防锈漆,就是找到了云母铁矿石,变成防锈漆还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这是利用沥青的粘性与油滚在一起,涂于钢索上起临时防锈作用的。
又将赵匡义带到后面。
没有带到工匠试验琉璃的地方,而是带到真正的试验室,里面有许多琉璃管子瓶子,宋九指着一个瓶子说道:“但在上油之前,钢索那怕出来一天,都会出现一些氧化锈蚀情况,必须用它来清洗。”
赵匡义要拿起来看,宋九一下子抢在他前面,将他手抓住道:“二大王不可啊。”
这里面的东西皆不能随便乱动的,动了会真出事,为了让赵匡义明白它的威力,宋九让侍卫去前面拿来一块工匠准备做晚餐的羊肉,向上面倾倒了一点液体。前面倒上去,后面青烟冒起,羊肉变成焦黑色。一个衙役紧张地拦在赵匡义身前,但他也吓得直哆嗦。
“好毒。”
“二大王,它非是毒,而是腐蚀性,与毒载然不同。”宋九让侍卫与衙役将兵器抽出来,选了一把有锈迹的朴刀,将这种可怖的溶液稀释,将朴刀放在里面荡漾,抽出来用清水洗净,抹布一擦,变成一把新出炉的朴刀了。
“这也是好东西啊。”
“二大王,微臣说过,一个河洲变成微臣图纸上模样,会出来许多好东西,大多数国家能用得上,但现在不行,包括石棉瓦,皆是试验室产物,石棉瓦想普及量产,有一些底子,比较容易。说不定秋风起,就能上马。然而这个物事大约不行,”宋九心中叹了一口气,它是工业化之母,十分十分地重要,却不知如何量产化,甚至不能满足未来琉璃生产需求。而且这种生产方法,成本也比较高。只说了它一个作用,没有多说,走到另一个瓶子面前,说道:“就是它。为何世宗早逝,因为他早年战场参战,身上多处积伤,虽当时对伤口敷药包扎止血,却留下了后遗症,后来积伤发作,英年早逝。但只要用它稀释,清洗伤口,对伤口进行杀菌消毒,后遗症的概率会下降一半,甚至七成。仅此一项,一年可以挽求上百上千将士的生命。也就是有了它,世宗不会早逝,先父不会早逝。”
实际兵器伤口最好是用双氧水清洗,但那个太不切实际了,紫药水也行,包括高浓度酒,但这两样严格说起来作用皆不及硼酸水的杀毒作用。若是与提炼后的盐水,搭配高浓度酒、硼酸水,理论上确实会有宋九所说的效果。
况且还有医效作用,宋朝也注意卫生,各个城市里都有浴室,不过条件有限,能做到隔几天洗一次澡的人并不多,于是许多人得上各种皮炎皮疹,然后发明了一种物事,挠痒扒。有了它,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皮炎皮疹。
“这也好啊。”
“它是好,可不能普及化生产,甚至就在这个试验里都未完全研究出来。”
赵匡义走了几步,又咧着牙盯了一眼那个黑羊肉,衙役拦在他前面直哆嗦,他心中也哆嗦了好几下,说道:“宋九,顺便也将书院建造起来吧。”
宋九弯下腰大笑起来。
第一百零四章 远方的朋友
赵匡义愠怒道:“你笑什么?”
“二大王,臣既然将各种技术交给朝廷,难道学问还会敝帚自珍吗?不过现在不行,就是建造了书院,也没有人教,经义有人教,但那是太学的事,与微臣无关。若是教算术与物格,将微臣分成几半都不行。这必须三年过后,我那二十一个学子成长起来,甚至后面我还准备再留下一些学子,有了师资力量,书院才能建造。”
赵匡义呵呵一乐。
也是事实,若真是那些奇技淫巧倒也罢了,但这个学问,让最古板的儒者过来看,也不敢说它是奇技淫巧。这个学问放在一个人肚子里,换谁是统治者,都不会太放心。
宋九又说道:“二大王,不如带微臣向皇帝提一个请求,让各州县官吏组织人手,将各种各样的矿石,只要能甄别它有一定产量的,各取一个样本,搜集起来,送到京城。说不定微臣就能将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仅是一个样本,不会太重,也不算是扰民。”
宋九找材料找得苦逼了。
当然,不是材料来了,他就能认出,以前上学做试验的材料与矿石不同,皆是提炼过的,就是那些试验,宋九也未必能一一记得起来了。但有的能认出,有的可以通过试验判断它的属性。
现在也是不行,这必须有多人研究,也要等,这个问题不大,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早迟秦娃子他们能渐渐真正帮到自己。但手中必须有全面的材料。
赵匡义点点头,要求不过份。
然后他回去了,随后房屋再度让朝廷重视,有士兵日夜看守,大姐又进不来了。
工程速度并不慢,真正的民夫不多,只有两千余人,余下的是厢兵,这几年朝廷也不能算是五谷丰登,陆续发生了一些灾害,朝廷开始用编制厢兵的办法安置灾民。但厢兵数量可能没有禁兵多,调来六千多厢兵,还有相关的工匠,近万人在工地上劳动。
桥改变了,码头实际也改变了。
原来码头就是河堤,有很远的坡度,吊臂不可能那么长,于是必须要它转动,这个损坏率是最高的。现在不需要了,直接用石头垒成九十度角,于尖端处又留下一个斜坡,一直沿伸到水面下,这个斜坡是防止有的货物不能吊,还得用人工硬搬上来设置的。中间设桥墩桥面船桩,与尖端处相齐,也是做一个标识,不让来往船只误撞上。另外人在桥面上还能起一定拉提作用。吊臂继续存在,不过换成固定式,还用铁塔代替了木头,多处又用上了轴承,大部分铁链换成了钢索。
但宋九并没有提高多少起重重量,标准还是六十石到八十石,最大承重量是一百石。这是对钢铁质量与滑轮质量没有多大信心,因为是固定的,不是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而是五个滑轮组成的更复杂滑轮组。它会更快更省力。
也许还要改进,但在这个时代里,几乎将滑轮组运用到了极致。
但吊塔也要防锈漆。
还有一条水泥路,又在护龙河上建造了一座石桥。不是钢筋混凝土,它没有那么大的跨度,没那必要,并且一旦敌人入侵,这些桥毁都不易毁,护龙河便失去作用。只能是石桥,对此大家心照不宣,皆不会说。
实际未来还会有三座桥,这座桥主要是给朝廷运输货物的。
至于宋九的产业,却几乎没有任何动静。
衙内们来问,宋九答道:“学子学业拖得太久,不能再拖,等他们毕业后,我们再动手吧。”
“那个钱……”潘惟固道。
“钱肯定不够,有二大王三大王的钱也不够,你们过来看,”宋九将图画打开,说道:“码头与桥之间是游乐场,桥东面是正店,都是吃的喝的地方,不过京城晚上三更时会宵禁,客人晚了怎么办?必须要有客栈。而且这五样事物是连在一起的,一旦动工,没有后面的景观,它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会吸引许多游客过来,这才能盈利。然而三样事物造好了,得需要多少钱帛。不过还是那句话,等学子毕业后再说。并且朝廷正在大肆建桥与码头,花了不少钱,有的士大夫不开心。这时候我们就顺势建造正店与游乐场,他们又要说什么?”
这些衙内们的消息比宋九灵通,听后默然。
“不过你们来了,正好替我办一件事,再请七个琉璃工匠过来。”
“琉璃研究好了?”韩庆雄问,这也是他们关心的,没有了琉璃,就没有正店与旅店那种华丽的建筑模样,档次就上不上去。
“还没有,但有的技术开始突破,关健就是成本太高,现在研究的是如何将成本降下来。”
现在谁说沙子就能烧出玻璃,宋九准得与他急。
也不指望玻璃下降到他前世那种价格,但至少不能让一个上等琉璃碗成本达到好几贯,那么正店的装璜得花多少钱?必须还要下降,下降大规模生产时,一块玻璃窗的成本只能在几十文钱,一两百文钱,就是这个成本也了不得了,但能让宋九心理上承受得起。
玉苹过来给他们倒茶,潘家兄弟对视一眼,看着这个温柔的小女子,眼中都闪过一丝忧郁,还有那份想将宋九拖出去暴打一顿的愤懑。石保正说道:“九郎,你的学子毕业了,要替我家留上两个。”
宋九揉脑袋,说:“石大郎,不仅是你,好多人来说过了,这个价越抬越高,将我也害苦了。不但你们,正店一旦动工,我们也要留几个精通算术的学子管理账薄出纳,学舍里还有二十一个学子,到时候我得给他们多少薪酬?”
符昭寿将石保正一扒拉,道:“大郎,你家那么有钱,来凑什么热闹,明年给你家吧。”
“我不作主,你们要请,朝廷请过后,剩下的你们与他们商议去,我们不能在这里将他们瓜分了,没那权利。”宋九道。不是不能瓜分,是分不起来,朝廷会用一批人手,还能剩下多少人,若是卖人情,卖了这个,得罪了那个。到时候他们抢人打得头破血流,但不能与自己有关系。其实随着毕业期到来,越来越多的商人来到河中,若不是宋九压制,都能让学子们人心慌慌。甚至替朝廷出了一个难题,到时候该给这些学子多少薪酬?这还不是急的,急得这边还没有毕业,那边就有许多人求宋九,或者送礼物给大姐与玉苹,让她们求情,第二学期收自家的子弟或者仆从。最后逼得宋九不得不将大门关上,不让外人参观。
这些衙内出面,动作快,也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宋九要七名烧琉璃的工匠,仅三天功夫就弄来了十二名。家肯定住不下了,只好在河洲上盖房屋。
实际这个房屋早晚要拆掉的,有的会搬到河南作坊,有的会搬到书院。
六月眼看要到来,一船不大不小的船慢慢驶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