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291章

五代逆天-第291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晋卿眼睛转了转,装作一副积极参与的样子,又和李业讨论一下细节,定于后天清晨发动政变。具体的计划很简单,现在每天早上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个人都入朝,到殿中参拜陛下,处理朝政。等他们入朝之后,再请皇令让三个人去偏殿休息,然后派人杀之。

就在李业和阎晋卿商量密谋的时候,皇帝刘承佑第一次做这样的大事,这心里总有些得意,于是,他就跑去找自己老娘李太后,告诉了李太后自己的计划,让自己老娘也替自己高兴高兴。谁知道李太后听了之后,大惊失色,连忙劝阻自己的儿子,一方面替杨邠等人表功劳,另一方面也说了这天下还远没有到天平时节,没有这几个老臣帮助,怎么大汉恐怕很难维持下去啊!

刘承佑本来是有点表功的心态的,可没想到自己老娘会把自己给臭骂一顿,刘承佑一怒:“杨邠等人专权误国,像楚国,原本是我们的属国,楚国伐唐,本来是要送海州等地给我们大汉的,可是杨邠却毫无道理的派人去申斥楚王,让楚军停军,结果,现在如何?楚国兼并了江南之地,我们大汉朝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再有,过去逢年过节,楚国的供奉从来不曾缺少,可现在,中秋节、重阳节,楚国再也不给我们大汉进贡了!这……这难道不是杨邠吴国嘛,再者,为什么郭威征讨河中一年都没有什么动静,可朕一下诏催促,他就很快的平息了叛乱,这……这不是欺负朕年幼嘛!”刘承佑把李业等人总结的杨邠罪行一桩桩一条条的倒了出来,最后来了一句:“国家大事,妇人懂个什么?”说完,扬长而去。只留下李太后伤心垂泪。

另一面,李业走后,这阎晋卿倒也沉得住气,装作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等到了第二天傍晚,他才偷偷的跑去找史弘肇,杨邠、王章、史弘肇三个人里面,阎晋卿和史弘肇还是有点情分的,至于其他两位,阎晋卿和他们有矛盾,相互之间是有隔阂的。他跑到史弘肇的府上,要求见史弘肇,准备将李业政变的计划告诉史弘肇,只要史弘肇有了防备,抢先一步到军营里面,控制住亲军,然后再矫诏平乱,抓了李业他们也就是了。

可惜,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阎晋卿好心好意跑去报信,巴巴的在史弘肇大门口外等着,等了半天,史弘肇的家仆出来了,一句话:“老爷今天有事,不见客。”任凭阎晋卿怎么说,那家仆怎么也不再去通报了。

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史弘肇、王章、杨邠的府门外说不定已经有李业的安插的探子,在时刻盯着,见史弘肇就是不愿意出来相见。阎晋卿也不敢多呆,只能怏怏不乐的回到家里。他不像李业那样“浑身都是胆”,内心里是忧心忡忡,到了家里对着汉高祖刘知远的画像,痛哭了一夜,祈求祷告。

为什么史弘肇不见阎晋卿呢?原因有两个,一是,史弘肇和阎晋卿过去关系和睦,那确实是有史夫人的因素在里面,而在王章府上,史弘肇和苏逢吉发生冲突的导火索就是因为阎晋卿影射到了史夫人,所以,史弘肇心里对阎晋卿感觉有点别扭;二是,阎晋卿这人就算不是什么愤青,可也不是老成的人,他被杨邠给压着不升官,心里、嘴里确实是时有怨言,不然的话,李业也不会找他来商量对付杨邠、王章、史弘肇了。阎晋卿对杨邠不满的事情,李业这个花花公子都知道,杨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杨邠知道了,那史弘肇有怎么可能不知道呢?阎晋卿和史弘肇的关系,怎么也比不上史弘肇和杨邠的关系铁啊,从这一点考虑,史弘肇不见阎晋卿,也是帮着老兄弟杨邠碰阎晋卿一个钉子。可惜啊,史弘肇本想冷落一下阎晋卿,可没想到把自己的老命给送葬了。

乾佑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公元4年)清晨,杨邠、王章、史弘肇按照惯例,进宫入朝,在偏殿被杀(比历史早发生了半年)。

接着,刘承祐下旨,夷杨邠、王章、史弘肇等人三族,无论少长,尽数诛死。而“三逆”党羽如京使甄彦奇、内常侍辛从审、枢密副承旨郭颙、控鹤指挥使高进、三司都勾官柴训等人,一个也没漏网,凡是被公认“杨党”中人的,全部诛灭

正文 第143章 改朝换代(4)

手起刀落,人头滚滚。在京的“杨党”人士基本上被屠戮殆尽,可是,汴京城外,还有一个“杨党乱国集团”的高干和危险分子郭威。对远在邺城,手握重兵的郭威,李业等人再次显示出他们在政治上的幼稚,不知道是为了泄愤,还是为了壮胆,还是……还是杀红了眼,在郭威还没有落网之前,李业竟然请皇命,将郭家一家满门抄斩,杀人也就算了,郭家灭门首席执行官开封府府尹刘铢,竟然还先鞭打郭氏子弟,暴打一通之后,方才处死!刘铢也因此立功升官。

郭家灭门惨案对当时的国内形势和未来国家发展影响是极大的。第一,它杜绝了郭威妥协的可能性,一家人都被李业给送到阴曹地府了,以后朝廷就算是要议和,或者是招降,郭威都不肯干了。可相对于后面的第二条来说,第一条就有点轻描淡写了。后周太祖郭威死后,为什么不传给儿子,而要传给侄子郭荣(即柴荣,当了郭威的义子)呢?原因就在这里,郭威不是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在汴京城,被李业给咔嚓了,大大小小的好几个儿子是一个不剩。没办法,这继承人他只能从外甥李重进、侄子柴荣和女婿张永德之间选择。李业的大屠杀为柴荣后来的顺利登基创造了便利条件。第三,赵匡胤后来篡权的时候,柴荣的儿子才七岁,被赵匡胤占了便宜,如果柴荣有个十七八岁年纪的儿子,赵匡胤想篡权说不定就难一些了。事实上,柴荣当时也是有年长的儿子的,他们同样在这次汴京惨案中,死在了李业的屠刀之下。

李业笨就笨在这里。郭威、郭荣手握重兵,一个是枢密使都督河北诸路兵马,一个是西南行营总管,随便跺一脚,关中都要抖三抖,这两个人活的七旺八旺呢,他就敢把两个人的家人给杀了个一干二净。这不是把两个人往造反的路子上逼吗?就算是图穷匕见,也不能是这么一个见法。而且,李业一伙儿没有一点政变的经验,做事也忒不小心了。屠杀像杨邠这样的重臣,竟然也不搞个戒严什么的,这边开刀问斩,那边郭威留在汴京的细作,便快马向郭威报信去了。

等李业杀完了人,这才派人带着密诏通知澶州节度使自己的哥哥李洪义,命令他杀郭威的亲信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又派人通知邺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杀郭威。

十三日夜,李洪义接到了密诏,他不像弟弟李业那么冲动,也不像李业那样想当然,更不是李业那种一直顺风顺水没遇过挫折,没见过世面的公子哥。这郭威的威望这么高,再加上郭氏父子一个在北一个在西,两个人都是手握重兵,两路夹击,汴京十有**是要失败的。他思前想后,就把这密诏给王殷看了。

这事儿让王殷看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王殷就算再爽快,也不可能劝说:“兄弟,你把我杀了吧。”两个人一合计就派人飞马向郭威报信。

十三日夜,郭威就已经接到了汴京细作传来的消息,他立刻秘密的召见了自己的心腹王峻、魏仁浦两人,和他们商量怎么办。这办法还没有商量出来呢。就有下人通报郭崇(原名叫郭崇威,郭威即位后,为了避讳改名郭崇)求见。时局动荡,郭威一面秘密的在客厅里埋伏下侍卫,另一面,不动声色的接见了郭崇,想看看他有什么事情。没想到,郭崇直接从怀里面把刘承佑的密诏给拿出来,递给了郭威,还劝郭威:“大帅,咱们反了吧。”

到了这个地步,郭威还有什么话还说,把郭崇也给拉进来和王峻、魏仁浦一块商议对策。魏仁浦看了看刘承佑的圣旨,突然想出来一个办法,他们利用郭威掌管的枢密院大印,又伪造了一份军令,假借汴京枢密院的名义,命令郭威杀邺城军中将领(当时郭威以枢密使出镇地方,枢密院大印就只能造了两个,一个郭威随身携带,一个留在汴京)。

商议妥当之后,郭威就下令召集众将,当场这份军令给抛了出来:“我等为国家废寝忘食,没想到陛下受人蛊惑,一朝令下就像擅杀这么多的有功将领。我不愿意杀你们,你们都走吧。”郭威的话说的是有情有义。那群大老粗们听了以后,怎么肯答应。看到大家议论纷纷,事先安排好的托,郭崇立刻流着眼泪哭诉:“这肯定是汴京有小人说谎欺骗,暗中挑动,郭大帅,你要替我们做主啊!如果让这群小人给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怎么可能有安宁呢?应当立刻上书辩论,一面分清忠臣奸人,另外我等愿意跟随郭大帅入京,在皇上面前澄清真相,消除皇帝身边的奸贼,共同安定天下。”这话一说出口,众将都觉得有理,纷纷赞同,于是郭威一面率军南下,一面派人通知郭荣,让他进军永兴,巩固关中,万一失败了,自己爷俩也好有个安身之地。

由此,以郭威为首的大型“上访团”晃晃荡荡的向汴京进发。这年代的上访,肯定不能和和平年代的上访相提并论,这一次南下汴京,绝对不是仅仅找刘承佑讨个说法这么简单,至于上访的目的要干什么,郭威和上访团干部们是一清二楚,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傻子都明白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十六日,上访团到了澶州,李洪义、王殷打开城门热烈欢迎上访,同时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上访阵营。还在澶州等李洪义杀王殷确切消息的小太监嵒脱,也被李洪义献到郭威的面前。

郭威当然不会和这个小太监置气,自己写了一封奏章,让这小太监带给刘承佑,上面这么写道:“臣从贫寒备件的境地起家,遇到圣明的君主,取得了富贵的地位,实在是超过了一声的愿望,现在一心只想着包裹,怎么敢有其他的贪图,现在接受诏令,突然让郭崇杀我,我即刻准备受死,可是众军士死活不肯行刑,逼我前往京城,让我在陛下的面前请罪。他们说,导致这次事件的原因,必然是陛下身边的人陷害我罢了。我将在三五天之内到达汴京,如果陛下认为我有罪,我怎敢顾惜生命,如果真有冤屈,请陛下将奸人绑缚军前,让三军将士快意,那么我就死了也是死得其所。“

郭威会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正文 第144章

这奏章看起来非常的客气,一副卑躬屈膝的谦虚姿态,可这字里行间,却是杀气腾腾:冤有头,债有主,等我到了汴京城,咱们好好算算这笔账。事实上,杨邠、王章、史弘肇这三个人无非就是弄权罢了,甚至连专权都算不上,这国事最终的决定权还不是在皇帝手里,只不过这三个人经常跳出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看法,让年幼的刘承佑经常听从他们的意见罢了。要真的是专权独断,李业他们怎么可能身居要职呢?

杨邠、王章、史弘肇三人就算有罪,这罪过也不可能到灭族这么严重,更何况,郭威还真的是冤啊。他虽然和三人是好友,顶了个“杨党”的帽子,可是郭威一直都在外征讨四方,替老刘家效犬马之劳,他在汴京城基本上没有发过什么言,唯一一次还是给百官和军中将士请封,就这样也被灭族了。郭威他能不火冒三丈嘛。

十七日,郭威的大军到了滑州(今河南滑县),滑州节度使宋延渥再一次热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