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暖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笨蛋,你想挨骂啊”大宝轻轻敲上三妞的头,笑骂道。
“姐”二妞扭头看向大妞,一脸疑惑。
还能怎么回事,当然是死去的爹触动了李氏呗,看来李氏也并不是无可理喻嘛。大妞摸摸下巴,暗想说不定老爹出事还有什么隐情呢。
大妞一笑,说道:“奶奶还是心疼我们的吧”。
二妞撇撇嘴:“以前可没这么好说话,我都吃了不少鸡毛掸子”
小宝疑惑:“奶奶对我可好了,前天还给我吃了半个烤土豆呢”小家伙单纯,认为谁给他好吃的就是好人。
“才不呢,奶奶从没给我过吃的,也从来没抱过我”三妞立即反驳。
“这--”小宝说不出话了。
大妞说道:“她是我们奶奶,不管她做了什么,我们作为晚辈也不能背后议论她,知道了吗?”
大家不解的点头,大妞也不解释,心里暗暗期望,奶奶,您可不要让我后悔。
☆、第三章 分家(一)
刘氏一直站在外面听着里面的动静,可除了李氏的一吼便再没动静,李氏心想这老太婆搞什么呢,就看到李氏一脸不高兴的掀帘子出来。若平时她还有个眼力劲,可她一向嘴巴比大脑反应快,这张嘴便是:“哟,娘,怎么没教训这些个小崽子,这小时偷针,大了可就得偷金,大哥已经不在,您老啊就得。。。。。。”
话还没说完,李氏就生气的打断:“小崽子?你说谁小崽子呢?再怎么着,他们是我老林家的种,这话是你一个做伯母的该编排的吗?老大不在了,到底是为啥不在的,晚上睡觉前摸着自己个的良心好好想想,别一天到晚的乱嚼舌头,小心哪天阎王收了你个长舌妇!”
刘氏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估计也是想到老大的死和自家脱不了关系,但她这人脸皮厚,没两秒就反应过来了:“娘,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自大哥走后,咱可是帮他家养五个孩子,哪次不是有好吃好穿的先紧着他们姐弟几个?俺家小花和小虎都瘦得,哎哟,那个可怜见的,俺难道对他们还不好?今天不过是说他们几个几句,咋了,偷东西还有理了?这还让不让人讲理了,她张氏亏不亏心啦,啊!”
张氏刚好喂完猪食回来,一听这话,把猪食桶重重的往地上一坐,当即接到“二弟妹,不是我这个当大嫂的说你,你说你一直照顾我们家几个孩子,那我问你我家大妞这病咋回事?你看你家小花和小虎,再比比我家孩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到底谁紧着谁吃穿了。你就是这样照顾的,照顾到我家大妞差点没命?”
李氏还不知道大妞生病的原因,张嘴问张氏:“这到底咋回事?”
张氏一听眼泪就止不住的留下来了,自从没了男人,张氏一直忍气吞声,重活累活抢着干,就怕人家说闲话,替她养孩子。可就算这么做,这李氏还是没看在眼里,连大妞差点被饿死都不知道,这就是当奶的人对子孙的态度吗?当下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李氏,边抹泪边说:“娘,自从相公走后,媳妇觉得天都塌下来了。这要不是大妞差点没命,媳妇还一直混沌着。我是孩儿她娘,她亲娘,她爹没了,我不护着谁护着?我自问进门后孝顺公婆,勤俭持家,我张氏不是个聋子瞎子,谁对我咋样我自己个心里清楚。今天当着我面,你刘氏都敢这么编排我的孩子,背地里还指不定怎么使唤他们呢。我大妞生病,你们谁来看过?没有!怕染上晦气,都躲得远远的。今天我拿了两个鸡蛋,就阴阳怪气的咒他们。都是我这当娘的没本事。分家!必须分家!我张氏自个能养活我孩子!”最后三句说得是斩钉截铁。
李氏一愣,张嘴欲言还是闭嘴了。转身往自己屋走,说道:“我跟老爷子合计合计再说”
刘氏也似乎被如此激烈的张氏吓住了,印象中一向温和的张氏从没如此失控过,直到张氏提着猪食桶回到灶房,她才回过神,呸的一口痰吐在地上,也扭着粗腰回了房。
“娘”张氏一进屋,大妞几个就喊道。张氏应了声眼泪就流下来了,坐在炕上扶起大妞,让她靠在自己身上,挨个的摸过他们的头,即辛酸又欣慰。大妞紧紧的握住张氏的手,张氏回头看她,大妞笑道:“娘还有我们”
张氏一愣,把几个孩子环抱:“是啊,娘还有你们”张氏在心里默默的添了句,娘只有你们了。
☆、第四章 分家(二)
不多会儿,李氏使林秀姑拿了六个鸡蛋过来,假意说了两句就走了。张氏一家也没在意,心都死了还在乎这干嘛。看着一双双兴奋盯着鸡蛋的眼睛,张氏的眼泪差点又掉下来了,摸着小宝的头说:“娘给煮鸡蛋吃,等着啊”
大妞反应过来拉住张氏的袖子:“娘,煮蛋花汤吧,这样还可以多吃几顿,蛋花汤放点葱花可好吃了。”说完还回味似的咽了咽口水。
张氏一脸的不解:“什么葱花?”
难道没有?大妞心里嘀咕,土豆都有了啊,这到底是啥朝代?她也是一脸疑惑:“难道我记错了?”马上又一脸无所谓“那没有就不放吧。”
张氏不解但还是走了出去,小宝一看,马上迈开小短腿,说道:“娘,等等小宝,小宝帮娘烧火煮蛋花汤。”
“你就是想偷吃,你个小馋猫”二妞的声音传来。已经被张氏拉住小手的小宝扭头就对二妞做了个鬼脸,屋里一片哄笑。
傍晚。
林家下地的人,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李氏马上把林老爷子叫回屋,说起了今天这事儿。
林老太爷默默的抽完最后一口旱烟,烟斗在炕沿磕了磕。半饷才说道:“晚饭后问问几个儿子的意见吧。”半饷又迟疑道:“张氏一个妇道人家怎么有能力养活五个孩子?说到底,是我们对不起她呀。。。。。。”
李氏想到大儿子心里也是一阵难过:“每次一看到张氏我就心虚,你说要是我们不逼得福,是不是今天就会不一样了?可得寿也是我们的儿子,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我这做娘的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死在自己面前,我。。。。。。”李氏一双手紧紧绞在一起。
林老太爷伸出右手抓住李氏的左手:“我知道,夫妻几十年我还不了解你吗?得福出事我们也是不想看到的,哎--要是分了家还是多帮衬帮衬张氏吧”
李氏红了眼眶,点了点头。
晚饭后,大家照例准备回房,林老太爷重重的咳了一声,才开口道:“都别走,我有话要说。”
“爹,啥事啊,我今天累了,早困了,有啥事明天再说吧”林得寿抬抬屁股准备走人。
“给我坐下!”林老太爷拍了下桌子。
“爹,有啥事,你说吧,我们听着呢”林得禄说道。
林老太爷的眼睛从在座的人脸上一一扫过,酝酿了下才说道:“这古话说,树大分桠,儿大分家。你们一个个也成家立业了,儿女也都大了,再住在一起,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影响彼此的关系。所以今天我想问问你们的意见,这家要不要分。”
话音一落,林得寿就积极响应了:“爹说得对,我们家小虎都十一了,以后结亲啥的也要有地方是不”
“我也没意见。”林得禄说道:“我是个男人,有把子力气也能养活老小,可大嫂咋办,她们孤儿寡母的分家了怎么生活?”
刘氏一听这话,立马掐了掐林得寿腰间的肉,这要是还分不了家,不还得帮大房的养孩子?她还想自己个捞点零嘴钱呢。林得寿会意,刚要说话,张氏就说了:“三弟,多谢你的好意。这次分家时我提出来的,我同意分家。”
“那你们的生活怎么办?”林得禄急忙说。
刘氏立马按捺不住了:“三弟,既然大嫂敢提出来,肯定已经想好以后的出路了,咱们还是别挡着人家的路了。”
张氏意味深长的看着刘氏:“二弟妹还是第一次叫我大嫂呢”看得刘氏发毛刚想反驳,张氏就把视线转向了林得禄“三弟别担心,天无绝人之路,若大嫂真走投无路了,三弟可别不认大嫂就好”
“大嫂放心”宋氏温柔的说道:“我们是一家人。”林得禄在旁边不住的点头。
“好了”林老太爷看差不多了就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分家,明天就把里正和你们大伯请来做个见证,但分家过后,我还是希望我们是一家人,分家不分情”林老太爷看大家都点头,挥手让大家散了。
☆、第五章 分家(三)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林家全家都没下地,大妞也走出了屋子,要见证这次分家。辰时初,里正和林大老太爷来了,招呼他俩坐下后,林家正式开始分家。
林老太爷和李氏分别拿出一叠地契和一小袋银子,坐在一起。林老太爷拍拍这些地契,说道:“这是我们老林家的全部地产,一共八亩上等水田,二十亩上等旱地,十五亩沙地和二十亩坡地。我把这些地分成四份,你们三家各一份,我和你娘,你们妹妹占一份。你们妹妹的嫁妆我已经单独放好,作为兄长该支持的就要支持。你们三家各两亩水田,五亩旱地,四亩沙地和五亩坡地。三年过后,你们每家上一百斤粮,十斤油就是了,我们这老东西也不去打扰你们。等我们百年了,剩下的地你们再均分。你大哥不在了,我就把沿柳河的地分给你们大嫂,你们看行不?”
“我没意见,我有力气,大嫂家没劳动力,沿河的地应该分给大嫂。”林得禄首先开口。
“这么说呢,我们也没意见,不过呢,我家相公的身子可是不如三弟强壮,这。。。。。。”刘氏开口道。
这个刘氏,到哪里都不忘占便宜,大妞气愤的想着。“那我家要离河远一点的土地吧。”林得禄不愿与她争。
“哟,那可真谢谢三弟了,咱们三弟呀就是心疼自个儿二哥”刘氏高兴的说了几句体面话。
林老太爷瞪了刘氏一眼:“那柳河东的四亩水田和十亩旱地分给老大家和老二家,河西的水田和旱地分给老三家,沙地从河往里走,分给老大,老三和老二家,坡地均分。”说完,把各家的地契挑了出来。“今年的秋收也自家收”
接着李氏开口:“咱家这些年共存了8两7钱银子,你们每家二两。灶房里的东西四家均分,不够的添置了再分。一家两只母鸡和四只小鸡,猪等过年的时候一家25斤,粮食各八十斤,院子里的菜这季还是一起吃,各家卧房的东西归各自所有,就这样了。”
“分家了不会是还住在一起吧?!”刘氏呀声说:“那和没分有什么区别啊。”
“我也正想说到这个事情,柳河不远有几间空房子,我买了下来。我看了看收拾收拾还可以住,就是看你们哪家愿意搬出去。”林老太爷闷声说道。
刘氏不吱声了,谁都知道那破房子,冬天河风吹得人都没法走更何况住那里呢。
“我搬吧,爹”张氏开口道。
“大嫂,你们孤儿寡母的住那房子怎么成,我身体好还是我搬吧。”林得禄抢着说道。
“不,三弟,你听我说,我家孩子多,本就不够住。大妞们也渐渐的大了,早晚也得搬出去住。再说了这次分家时我提出来的,我应该搬出去住,倒是大嫂这次搬房子还指望三弟多帮帮大嫂呢”张氏微笑着说。
“这是应该的”林得禄拉着宋氏的手说:“我们两口子一起来”
“是啊,大嫂,你可别客气”宋氏也点头。
“多谢”张氏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