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那是自然,赶明还要穿条更好的呢……”王大虎抬头挺胸的说道,有了这条比较好的裤子,他终于不怕和同队的士卒们比较了,比他这条裤子好的不多,他可以嘲笑别人了。
那群蒙古女人即将通过关头的时候,关口上的人,都摒住了呼吸,盯着那群蒙古女人看,不少人的眼睛,甚至在绿。
那群蒙古女人,并没有太多的害怕,也没太多的仇恨的表情,有些甚至还带着兴奋的目光四处张望。
每当那些蒙古女人的目光盯着王大虎看到时候,王大虎都挺直了背,让自己尽量显得挺拔一些。
蒙古女人慢慢的走过去了,王大虎这才收回目光,也放松了一直挺着的背。
士卒们开始就刚才那些蒙古女人议论起来,正嬉笑着,一骑快马从南边疾驰而来。
“京城来消息了……”识货的人立刻高喊起来。
“来消息了……”
“来消息了……”
这个喊声立刻淹盖了整个喜峰口。
不一会,就有一阵更加高的声音喊道:“陛下有旨,准边军出关……,陛下有旨,准边军出关……”声音迅传遍整个喜峰口。
紧跟而来的,就是震天的高呼:“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王大毛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那条裤子,放倒了长枪,也跟着跪下来,满脸涨红的高呼道:“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第四百零四章我们要拆了你们的大炮
第四百零四章我们要拆了你们的大炮
十月初。
鸭绿江口,一艘战舰上面。
尚可喜一个人站在甲板上,痴痴的望着大海。初冬的海风已经有点冷,不过,他却毫无知觉。如果从远处看,这是一个在风相当挺拔的年轻人,不过,如果能走进,就会现,这位年轻人,却是在不住的落泪,任那眼泪不住的往下落,却不用手去擦拭,也没有呜咽,只有无言的落泪,胸前,早已打湿了一片,如果只看背影,这是一位年轻,前途无量的青年军官,如果能站在他的对立面,就会现他的眼泪,不过显然,没人能站在他的对立面,这位挺拔的年轻人抓着栏杆,他的前面,是无尽的大海。
“元吉,元吉……”远处是雷大用的呼喊声。惊醒了正在独自流泪的尚可喜
尚可喜转过头才现是雷大用再跟自己打招呼,立刻快步走了过去。
“大用,彼得,你们终于来了,快进船长室,参谋部最新的密函。”尚可喜连忙说到,也没去擦拭自己脸上的泪痕。
“好我们接到你的快报,结束了去上游的勘查,特意回来的。”雷大用说道,觉自己搭档的脸上,似乎有水印,看上去像是泪痕,再看看那衣襟上,也有浸润的痕迹。
“元吉,你这是?”雷大用好奇的问道,这个尚可喜可是上过战场,经历过死亡的人,一般的事,绝不会落泪,更别说把衣襟打湿,这太夸张了。
尚可喜这才看了看自己的衣襟,笑道:“呵呵,没事,刚才一个人吹了会风,可能是给浪花溅湿了,走吧,我们还是商量一下密函的事吧……”尚可喜毫不在意的说道,然后带头朝船长室走去。
雷大用虽然有些疑惑,不过听到如此的解释,也就释然了,这海上,别的不多,就是水多,如果能整天保持干燥,那是难得的事了。
进了船长室,尚可喜才贴身掏出一份密函,道:“这是参谋部的密函,有陛下最新的指示,和此次救援镇江堡有相当大的关系,你们先看看吧。”说完,尚可喜就把那份密函递给了雷大用。
雷大用看了一眼密函,确实是参谋部的急件密函,上面的封印已经被拆开了,应该是尚可喜看过,他和尚可喜都是皇帝派下来的“钦差”,尚可喜也有权利拆看这种密函。
雷大用抽出密函,打开看了起来,隐约之间,仿佛也现这纸上面似乎也有点湿润,上面有两个浅浅的水滴印,雷大用疑惑的看了看尚可喜,见尚可喜没有什么声色,雷大用这才认真的看起来。
越看,雷大用的眉头越是紧皱,看到后面,才稍稍舒展了下眉头。
“陛下有什么指示?”彼得见雷大用看完了信,立刻跟问道。
雷大用把那封密函递给彼得,彼得也看了起来。
“喔喔喔……再增加二十门大炮?八万枚手榴弹?我的天呐……,一万套棉衣,一万床棉被,陛下实在是太大方了,我亲爱的雷,尚,我从来没见过如此慷慨的皇帝,有了这样多多的武器和补给,守住镇江堡将毫无悬念……,我们要胜利了,喔,喔,喔,瞧瞧,瞧瞧,你们干吗这样愁眉苦脸呢?这不是好事么?”彼得看完了信件,立刻高兴的大叫起来。
雷大用开口道:“如此多的补给,确实是件好事,不过,如何运上去?雷大用问道。
“陛下在信提到,鞑子很可能对我们的增援有一定的准备,或许会有什么办法阻止我们上战场也说不准,这才是麻烦的事,我们对鞑子怎么准备对付我们毫无知晓,一旦我们不能把这些东西及时的运到镇江堡,镇江堡很可能守不到明年四月去……”尚可喜说道。
这次,皇帝在信提到,鞑子既然能用炮封江,那么,对于来自下游的增援,很可能是有预期的,所以,不能指望舰队一出现,就把鞑子吓跑,要做最坏的打算,甚至做好鞑子早已知晓下游有战舰增援的准备,什么事都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坏的考虑。
“依我看,既然陛下让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让我们放弃那种舰队一出现在战场,整个战事就立刻结束的幻想,那我们就要做好打持久仗的准备,大虫江汛期,很可能极短,还得看什么时候降雨,如果我们错过了最后的汛期,很可能再没机会了……”尚可喜补充到。
“是啊看来,陛下的物资达到之日,就是我们进攻之时啊”雷大用皱着眉头,严肃的说道。
舰长室里,出现了沉寂。
尚可喜早已从早先泪流满面的状态回复了严峻,之所以流泪,那是因为皇帝的补给单,这份补给单,实在是太丰盛了,丰盛得让人落泪,谁对谁好,不光是用嘴巴讲出来的,谁关心是会,谁对谁尽心尽力,也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
“彼得,你的经验最丰富,你怎么看?”尚可喜忽然开口道。
“我?好吧,我就先来说说汛期的事吧,这几天,我和雷跑了不少地方,观测了一下水状况……”彼得边说,边来到地图边上。
“从皮岛,从这里进入鸭绿江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即便是我们这艘旗舰也没问题,不过,我们大约只能航行道这里地方,这个被称作临江村的地方,从入海口到这个地方,水深都是没问题的,即便是不下雨,我们的战舰依然能行走,但是这里再往上,河流就变浅、变急、变窄了,所以,我们的麻烦,来自临江村以上到镇江堡,这段距离,大约有十五里,这一段距离,我们只能乘着汛期,乘着涨水的机会,冒险一试,而且我们的旗舰还不能上去,只能上去几艘小战舰,所以,我们实际上的火力被削弱很多,大约只有六十门炮能上去……”彼得指着地图,很认真的说道。
“我们还有水营,水营有不少适合内河航行的战船,虽然他们的火炮不行,不过,我们可以把陛下支援的火炮装在那些战船上面,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火炮了……陛下这次增援了镇江堡四十门大炮,除去八门红夷大炮太重不好装之外,还有三十二们千斤佛郎机,如果我们能把千斤佛郎机都装在那些船上,则我们的火炮就会上升到一百门以上,这样,我们的火力就强得多……”尚可喜打断彼得的话,补充道,对于支援毛龙,支援镇江堡,支援东江镇的子弟们,尚可喜比雷大用和彼得都要焦急,更用心,听见彼得计算能到达战场的火炮,立刻做出补充。
雷大用听了尚可喜的话,点点头,虽然这批大炮是要支援进镇江堡的,不过,临时凑起来装在东江镇那些水营战船上,增加火炮的数量,也是可以的,毕竟,没有足够的大炮压制,要给东江镇补充,太难。
“这个可以,既然我们的火炮被削弱的厉害,那么,就得想办法增加大炮的数量,到时候,元吉,先把这些大炮装在东江镇的战舰上,等那些物资运得差不多了,再拆下大炮送进镇江堡,这样,两头都不误事……”雷大用在这个问题上,支持了尚可喜,虽然这样做有那么点挪用和冒险在里面。
尚可喜感激的对雷大用点了点头。如果只能上去四艘夷人战舰,那么,火炮的数量才六十门,一边才三十门大炮,不足以对鞑子形成压倒性的压制,如果不能让鞑子无法靠边,那么,运送物资进去无疑是十分危险的事,东江镇本身是有水营的,不过这些水营上面的炮,少得可怜,一般只有一二门小炮装装门面,其他的,都不足以用“炮”来形容。
“很好,如此一来,我们将会有一百门以上的大炮,每次最多可以有五十门以上的大炮开火,这种规模的火炮,足以封锁出一道通道了,何况,镇江堡离河很近,只有不到一里路,城墙和山头上还有大炮可以支援我们,这样,打开通道,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登6和运送补给……”彼得听了尚可喜的话,叫了声好,接着说自己的打算。
“登6和运送补给,这点,我东江镇完全没问题,就算是死,大家也会把东西送进去的,大家就放心好了,我东江男儿,没一个是孬种……”尚可喜毫不犹豫的说道。
“很好,说完了航道、补给的事,那么,就说说汛期的事,毕竟,我们只能在汛期上去,如果没有水,我们的战舰上面即便是有两百门大炮,也无济于事,不是吗?”彼得很严肃的说道。
“是的,彼得,你的经验最丰富,你怎么看汛期?”雷大用疑惑的问道,像汛期,水这些东西,已经远远出雷大用的知识范围,即便是在新军里被强化了不少,不过,这方面的知识,依然是苍白的厉害,所以,也不装,立刻问彼得,毕竟,皇帝也叫他们跟着夷人学东西的。
“呵呵,抱歉,这一点恕我无能为力,我虽然也知道一些,不过,我还不是专业的人士,这场战争,关系到我们的胜利,所以,我也不能这样草率……”彼得一副我也不是专家的模样。
“你……”雷大用火冒三丈,不是陛下叫我们跟着这个夷人学东西吗?怎么这个夷人连这个都不懂。
“雷,不用脾气,这种专业的问题,我们得请教专业的人士,正巧,雷卡兹船长就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呵呵,雷,不要生气,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不懂也没关系,只要能找到懂的人,找到解决的办法就可以了……”彼得笑着说道。
“你……”雷大用被气个半死。
“好了,稍等,两位,我去问一下就来,要知道,航行在大海之上,对天气是相当敏感的,这是每一个船长都必须具备的知识,或者说每艘船上都必须有这种专业人士,你们放心好了,我是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要知道,不懂的人都喂鱼了,根本到不了东方,……哈哈哈”彼得说着,就很自信的走出了房间。
雷大用气了一会,很快就安稳下来,彼得说得没错,这种事,必须谨慎,自己不懂就不要瞎以为,不要不懂装懂,误了事,没有后悔药可吃,想想彼得说的,更没错,他们夷人,可是飘洋过海几万里,花上一年才能抵达明朝,期间所遇到的风浪,所遇到的恶劣天气,绝不是他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