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347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47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汤的咸淡能用舌尝,可是,这铁水,又如何尝?又如何知道喝刚刚好呢?”刘延元也听出了点名堂,开始和皇帝进行讨论了。

我了个操,还尝铁水,你以为你是地狱火啊杨改革觉得自己的舌头很痛苦,这个家伙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

“孙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杨改革把问题抛给了孙元化。

孙元化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回陛下,这铁水的融合,此事,全靠有经验的老工匠,全靠做得多,全靠经验,具体的说,要想如尝汤的浓淡一般尝试铁水,这个,臣实在是没法子。”孙元化也是蛋疼,用舌头尝铁水,亏那个家伙想得出,孙元化一想到那炽热的铁水,再想想舌头被烫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嘴巴火辣辣的。

“其实,朕觉得刘爱卿说得也是有道理的,我们能尝汤的咸淡,所以知道应该放多少盐刚刚好,所以,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汤来,但是,我们不能尝铁水……”说道尝铁水,杨改革就觉得自己的舌头在打颤。

“……,所以,我们不能用尝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来做出美味可靠的汤,比如一锅没用过盐的汤,我们一次盛一碗,在第一碗里倒下去一小勺盐;然后在第二碗里,倒下去两勺盐;然后第三碗里,加三勺盐,……以此类推,一直到十碗,二十碗,三十碗,乃至百碗……,这些汤里面,虽然不能肯定每一碗都喝着刚刚好,但是从咸到淡,都有了,所以,肯定有一碗是刚刚好的,对不对?所以,我们即便不尝铁水……”说道尝铁水,杨改革的舌头就是一个激灵。

“……所以,我们即便不尝铁水,也肯定能做出味道刚刚好的汤来,所以,我们即便不尝铁水,也知道加了几勺盐的汤是什么味道,所以,也能造出钢来,对不对?”杨改革科普着。

孙元化听了皇帝的解释,不住的点头,这个理论和办法,是解决钢产量、质量不稳定的一个好办法,虽然办法繁杂了些,但是,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孙元化喜上眉捎,从最开始的皱眉头,到逐渐的喜笑颜开,到最后,差不多是手舞足蹈了。

“……明白了,明白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陛下一语道破天机了……”孙元化状若疯狂的手舞足蹈。

杨改革惊讶的看着这个“疯子”,在华殿里手舞足蹈,不是神经有问题就是脖子太硬,不会真的疯了吧?

群臣更是无法理解的看着这个疯子一般的人,怎么说着说着就变成这样了呢?多好的一个人,前途多大啊?一个举人能到如今的地步,可谓是奇迹了。

孙元化想通了如何解决钢产量不稳定,质量不稳定的办法,有了醍醐灌顶般的畅快,心豁然开朗,早已一个人迷失在了自己的炼钢铸炮的世界里,完全忘记,自己还身处华殿。回过神来之后,才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跟皇帝道歉。

“臣有罪,臣有罪,臣无状了,陛下赎罪……”孙元化不安得很,生怕皇帝治他个大不敬的罪,那样,他的想法就无法得到验证了,那可就是最大的悲剧了。

“算了,不是什么大事,孙爱卿,你说说,你理解了什么?如何大规模炼钢吗?说说你准备怎么办?”杨改革问道,这炼钢的事,杨改革也不好直接说上高炉,也不好直接照搬后世的炼钢资料,只能旁敲侧击的出些主意,这技术的进步,还只能依靠“土著”自己,如果自己显得太全能了,也不是件好事,过于妖异,日后,怕会给自己找不少麻烦。

孙元化信心十足的道:“回,陛下,臣理解如何大规模的炼钢了,得陛下醍醐灌顶,臣终于是想通了,这炼钢,确实和做汤一样,不同的咸淡,代表了不同的铁,比如生铁,熟铁,刚刚好喝的汤,就是钢,要做出钢,我们当然不能如同做汤一般通过尝试来辨别是不是刚刚好,是不是好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每一碗里加一勺盐的办法,来确定加几勺盐才是刚刚好的汤,臣想,在炼钢之前,把生铁、熟铁,按照不同的对比进行融合,看几成的生铁对几成的熟铁能做出钢,这就是一碗汤加一勺盐的办法,臣依次用一斤生铁兑一斤熟铁,然后递减,以一斤生铁兑十五两八钱熟铁,一直递减到一斤生铁兑二两熟铁……,如此,虽然繁浩,但是,如此依次类推的过程,总会有一次或者几次里面,出现钢,如此,臣以后,只要以这个对比来进行炼钢,则可直接得到上好的钢,如此,炼出来的钢,则可靠矣……”孙元化欣喜异常的说道。

杨改革听明白了,说白一点,这个办法,还是穷举法,自从杨改革穷举钞票纸成功之后,这穷举法,就成了杨改革的法宝了,动不动就要上穷举法,以彰显自己的皇家范,当然,如今的手头有点紧,这皇家的范,要抖起来,有点麻烦。

“……对头,当然,生铁和熟铁,必须是同一批,如果换了一个批次的生铁和熟铁,你又得重新试加几勺盐了……”杨改革听明白了,也补充道。

孙元化欣喜得很,没料到,皇帝居然也是一个懂行的人,知音啊知音,当下就兴奋的道:“……正是,正是,不同批次的原料,每次都必须如此繁杂的对比才能得到想要的钢,所以,每一批的原料,数量越大越好,一千斤钢也要如此对比,一百万斤钢,也得这样对比,哈哈……,数量越大,这做对比的成本,也就摊薄了,哈哈……哈哈……,我知道了,知道了……,这炼钢的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啊陛下……陛下……,臣以为,不炼则矣,一练,最好炼十万斤以上,如此,成本最低……”孙元化又开始疯狂起来。

杨改革看着这个“科学狂人”,额头冒汗,自己或许不该和他说得太多,这人,如今“疯了”。

“这……,朕其实也就是做个比喻,这汤里面,不光就只有盐,或许,还放了生姜,放了酱油,放了醋,甚至葱花,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到汤的口感,也就是说,这炼钢,或许,孙爱卿,你可能还得想办法僻出这口汤里面的其他东西,或者说,调出口感最适合的钢……”杨改革不得不泼冷水,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影响钢质量的东西,除了碳,还有其他元素,比如令钢脆的磷,一些其他令钢有特殊用途的稀有金属。

孙元化最终是没疯狂太久,冷静下来了,正经的道:“回陛下,此事臣明了,炼钢的时候,有向铁水撒石灰,撒精矿粉等诸物的事,为的就是为汤换个口味,陛下,臣得陛下醍醐灌顶,已经明晰了炼钢最重要的东西,臣已经有办法了……”孙元化一口我是专家的口气。

杨改革郁闷,这就清楚了?这元素表还没出世呢,你就能搞清如何置换铁水的各种杂质?

“真的清楚了?能大规模的炼钢了?”杨改革问到,算了,元素表不元素表不重要,不信广告信疗效,只要能大规模出钢,没元素表也行。

“回陛下,此事,臣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胸有成竹矣,臣回去之后,立刻以陛下的方法进行对比炼钢,一炉生铁,一炉熟铁,然后以特定的比例相溶,就是如此简单,唯一的要求就是每次炼钢的规模,必须较大,臣回去之后,准备每次至少炼五万斤钢,以此摊薄对比的成本……”孙元化很镇定的说着自己雄心勃勃的计划,一次炼十万斤熟铁,一次炼五万斤生铁,然后逐项的做对比,具体几斤生铁对几斤熟铁能得到最好的钢,得出详细的比例之后,就以这个比例炼钢,一次性就出十万斤钢……,这种钢,基本上就是一模一样,是保证钢质量和数量的一个相当好的办法。【明朝十万斤大约是现在六十吨】

杨改革不得不高看一眼孙元化,这个办法,其实,就是炼钢的最简单的办法,唯一的就是前期投入较大,也就是说,要舍得下本钱,再有一个不太笨的人愿意从总结经验,改进技术,所谓的攀科技,不过如此而已。

群臣先是看着手舞足蹈的孙元化,然后听皇帝和这个姓孙的疯子之间的对话,对于皇帝和这个疯子说了什么,他们七窍通了六窍。

杨改革心有数,孙元化铸炮成功,银子肯定花了不少,到自己这里来邀功,少不得还是来要银子的,杨改革虽然知道铸炮很重要,可是,铸红夷大炮的材料是铜,铜就是钱,这和烧钱没有什么区别,杨改革手头的银子比较紧,开始“吝啬”起来,不如原来有钱的时候大方了。琢磨了半响,又开始东扯西拉。

“孙爱卿,十万斤还是太多了点,你可以从一万斤开始,逐步的加大一次性炼铁的数量,这样,可以从总结出经验,避免事故的生,一次就上十万斤,太莽撞了些……”对于孙元化的豪情,杨改革倒是胆子变小了,杨改革也有点怕这个“猛人”了,实在是太生猛了点。

“臣遵命,想来是臣太过于急躁了些,臣明白,臣这就从一万斤还是做起,慢慢增加,以摊薄每次对比的成本……”孙元化立刻接受皇帝的好意。

杨改革对于这炼钢铸炮一事,已经无话可说了,再说下去,就是掏银子,让疯狂的孙元化进行炼钢的实验了,杨改革也很想,可是,手里没银子,人就变猥琐了,胆子也小了,人也变抠了,开始左顾而言他。

第三百三十五章明朝人,你们很伟大

第三百三十五章明朝人,你们很伟大

杨改革不想掏银子,不是不想,而是囊羞涩,这银子,是越来越滑手,在手上还悟不热,就要花出去,杨改革如今是吝啬得很了。

对于孙元化的铸炮行动,杨改革是支持的,但是,花费,杨改革那是心痛的,不断的闪烁其辞,不说那最关键的事——银子,一直在躲闪。

“哎……,这,孙爱卿,朕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孙爱卿……”杨改革一直就想不掏银子,或者说,暂时不掏银子,等自己这一阵子熬过去之后再说,所以,说辞迟迟不似往常,了解清楚了问题就给银子。

“回陛下,臣知无不言,请陛下问。”孙元化说道。

“朕知道你对铸炮之事很了解,铸炮需要融化铜,铁,所以,朕想问你一个问题,这世上,朕知道有纯金,纯银,纯铜,纯铁,可是有纯锡?纯铅吗?”杨改革问到。

孙元化想了想,答应道:“回陛下,这世上确实有纯锡,纯铅,这些东西,和金银铜铁混合,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比如?能举例吗?”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比如,铜里面加入锡,就可以把纯铜变成青铜,例如,我朝的永乐大钟,就是以青铜之法铸造,重达八十万斤左右,一次浇筑成型,乃是我朝铸造成就的巅峰。”作为一个熟知铸造的专家,孙元化说起明朝的铸造技术,那是一个自豪。

“等等,你是说,永乐大钟重达八十万斤?一次成型?没搞错?”杨改革晕了,难怪孙元化动不动就要一次上十万斤的炉子,感情,明朝人还玩过更牛的,一次浇筑八十万斤重的青铜物件,自己原以为孙元化疯了,动不动就上十万斤的炼钢炉,那里知道,孙元化很靠谱,已经把规模从八十万斤降到十万斤了。杨改革有点目瞪口呆了,感情,自己太小看明朝人了,或许,自己印象当的明朝人,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回陛下,是的,我朝的永乐大钟,乃是铸造史上的巅峰之作,再没有比它更大,更重,更好的铸造物件了,确实是一次浇筑成型,其用了八成的铜,将近二成的锡,所以,浇筑出来的物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