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农妇没有春天 元曲-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怎么不信,从第一眼开始,齐羽就信了。
经过这么多年,灾星这个词他已经不信了,所以他要回去,回到家里告诉老祖宗,他的孙儿不是当初那个别人说两句就相信的孩子了。
“花姐,姐夫,我会回来的!”
扬鞭御马,马蹄踩过未干的积水溅在了不远处干了的青石板上,李金花看着齐羽走远,对着他的背影挥了挥手,就此,告别了自己这个便宜弟弟。
从今以后,齐羽就是齐羽,而不是李金花的弟弟了。
小羽,我期待下一次见面。
雨过天晴,北庆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味道,安国候府的内院中,一满头银丝的六旬老夫人此时正被身边的大丫鬟扶着,在后花园的赏亭中感受夏季雨后的凉爽与清新。
“老太君,这湿气重,你还是先回去吧。”
大丫鬟碧玉扶着老人,有些担忧,然后一抬眼,就见不远处一清丽无双的女子端着一茶盅袅娜而来,看样子是要在老太君面前献殷勤了。
“老太君,翎儿姑娘来了。”
碧玉的语气尽量的平缓,但是很明显的对着翎儿姑娘很不喜欢,也就是她带回来小侯爷逝去的消息,才让安国候如今被严府盯上了。
可老太君并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笑道:“来了就来了吧。”
话音刚落,那翎儿就捧着茶盅近前来,放在亭子里的桌子上就凑到老太君的跟前,伸手给老太君轻轻地垂着肩道:“老太君喝点茶吧,上好的雨前龙井,翎儿特地给老太君寻来的。”
翎儿捧过茶水过来,可老太君还没有喝,就听说严家的三夫人来了,说是有事求见老太君。
“就说老太君身子不爽,不见客。”
碧玉不喜欢翎儿,更加不喜欢严家的人。
老太君眼中闪过一抹厉色,但是转瞬即逝,随即摆了摆手道:“让她进来。”
说完,碧玉不再说什么,吩咐了一声,不多会儿,园子外响起了一个女人珠玉般的声音,老太君斜眼一看,发现这秦家三夫人身边还带着她家十八岁二少爷,眼眸微阖,看不清任何情绪。
“给老太君请安,老太君今日起色真好,俊儿,过来,给老太君问好。”
三夫人一声招呼,那二少爷就过来很有礼貌的行礼,老太君睁开眼看着这母子两,就笑道:“还是柳氏你有心,知道我老婆子孤寂的很将二少爷也带来了,来来,俊儿是吧,让老婆子我看看,哦,还真是眉清目秀的孩子呢。”
老太君笑眯眯地,很是慈祥,一旁的三夫人趁人不注意给翎儿使眼色,而翎儿点了点头,三夫人就顿时眼前一亮,笑道:“既然老太君喜欢,那就让俊儿留下来陪陪老太君吧。”
“是啊,老太君,你看二少爷来陪陪你,府里也热闹些。”
翎儿在一旁帮腔,但是老太君却不可置否,一旁的碧玉冷笑着就想说点什么,可却见不远处侯府的老管家慌不择路的冲了过来。
“公主,公主,好消息,好消息啊!”
老管家快六旬的人了,突然间这么失态还真是少见,听到好消息三个字,三夫人等人脸色一变,而老太君却是突然有了精神。
“总管,是不是有羽儿的消息了?”
听到这话,三夫人翎儿和那严家三爷的二少爷都是面色一变,三夫人想说什么打断老管家的话,那老管家却高兴的语无伦次到:“不是,小侯爷,不是,是小侯爷!”
老管家很激动,磨蹭了大半天也说不清楚,倒是老太君急了,让老管家好好说话。
“老管家,小侯爷究竟如何了!”
“老祖宗,孙儿能如何,孙儿自然是游遍了大齐的江山后又回来了,孙儿这些年对老祖宗可是日思夜想呢!”
伴随着一道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一个紫衣公子从花园的拱门出出来,翩然而至。然后在众人惊异地目光下,紫衣公子来到凉亭中,“噗通”一声跪在了老太君的面前。
“老祖宗,孙儿回来了!不肖子孙南宫齐羽,给老祖宗请安!”
短短的一句话,掷地有声,老太君愣住了,扶起面前明显长大了英俊了许多的南宫齐羽,看着那熟悉的脸,掀开他的衣袖看着那手肘处的胎记,还有那挂在腰间的安国侯家主的玉佩,老太君确定,面前这个玉树临风的公子,就是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孙儿南宫齐羽。
震惊欢喜,道老泪纵横,老太君素来坚韧的心,在看到齐羽那一瞬间崩塌了。
她的孙儿,长大了壮士了,并且,成熟了!
公子如玉,风度翩翩。
“小羽,你可算回来了!老管家,快快,快去让全府的人聚集起来,告诉大家,我们安国候的小侯爷回来了!”
说着老太君激动的张罗去了,碧玉欢喜的跟了上去,而齐羽则看了一眼站在凉亭中的翎儿和严家三夫人,给了她门 一个冷冷的笑容。
“怎么,快变了脸色?好戏,还在后头呢!”
语罢,齐羽轻声一笑,跟上了老太君的脚步,徒留下那美貌无双的翎儿,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悍妇是一朵金花 【125】高中状元
自从齐羽走了之后,李金花着实萎靡了一阵子,而小新更是如此,原本和他下棋看书的小舅舅离开了,他整个人除了时不时整一整秦玉骁小同志外,也就没了什么其他的乐趣。而三小只和秦玉骁小同志更是如此,四个孩子鼓着包子脸,一字排开的坐在屋檐下,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空发呆。
旁边的丫鬟婆子们看到几位少爷搬着小凳子坐在那儿,粉雕玉砌,想几个小仙童似的,模样可爱的不行,很是想亲近。只是三爷的几位小少爷不喜欢和丫鬟们玩儿,身边也带着和他们年纪相当的小厮,让院里的丫鬟婆子们想讨好主子却不知道从何讨好。
当然,秦家别院免不了那些想要攀高枝儿的漂亮丫鬟,李金花看到了也也不理会。只是一天看到一丫鬟穿的花枝招展的给秦枫送茶,她颇觉得好笑,结果她还没做什么,第二天那丫鬟就被卖出去了,是谁卖的怎么卖的李金花是不知道了,她只知道这京城秦府里的丫鬟,一下子安分了不少。
眼看着科举降至,夏季已经接近尾声,秦枫再淡定这时候也在书房里读书。李金花送了茶出来就看见四孩子在屋檐下一字排开撑着包子脸看着蓝天,那小脸儿一脸忧郁,看的李金花无奈一笑,走过去摸了摸几个小子的小脑袋。
“娘,你说小舅舅什么时候回来啊!”
守儿拽着李金花的手,眼中满满的都是期盼。
小舅舅走的时候还说了,到时候带他们去骑马,骑马耶 ̄
“你呀!小舅舅回家了,暂时不会回来,不过小舅舅不是说了吗,他很快就会回来的,小舅舅说,他舍不得你们几个小子!”
“真的!”
四孩子水嫩嫩的眸子皆是一亮,看的李金花的心软成了一潭春水,然后笑道:“自然是真的,娘亲的话你们都不信?”
“信!娘亲最好了!”
秦玉骁小同志是最会拍马屁的,一下子拱进了李金花的怀里撒娇让她抱抱 ,李金花将他抱起来招呼着不和五弟抢娘亲的三小只,要给他们讲故事。
有故事听,孩子们自然就忘记了刚才的伤感了,秦府的后院一片和乐安宁。
半个月后,八月的热浪已经随着秋风离开,荷塘的花早已开败,当李金花带着三狼去山间放狼的时候看到了一山坡上满山的野菊花,这才意识到,秋天来了。
金秋悄然而至,而北京城内,无疑越发的紧张了起来,原本在街上四处结交友人的书生们都关起门来读书,做最后的准备了,会试前的紧张和期待,弥漫了整个北庆城。
秦家小院儿里,李金花正给秦枫做营养餐,一日三餐不带重样儿。而秦枫在考场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她还从林子腾放东西的小院儿里找出来一盒上好的青墨,一方端砚,一套金品狼毫笔,放进了给秦枫特制的行李箱中。并且还准备了挂面,小炉子,粳米,几种小咸菜,防止秦枫在考场中没有吃的。一应俱全的准备下来,那李金花让人特制的行李箱里已经塞得满满的。
“金花,这会不会太多了?”
会试也不过三天的时间,看李金花这样子,大有一种将所有的东西都搬过去的阵势。
“哪儿会多,被子,衣衫,吃食,都是需要的。仲千你看书去就行,我有分寸,这些东西绝对不会多。”
的确,绝对不会多,但是当会试那天来临,李金花领着几孩子将秦枫送到考场的时候,放眼望去,却发现人家那些考生都是拿着一小包袱了,也只有秦枫提着一藤编的箱子,带的东西最多,在众书生中很是显眼。
只是公子如仙,一看秦枫的气度也就是大家出来的,众人也不好露出什么鄙夷的神色,只是悄悄地打量是免不了的。
秦枫有些无奈的一笑,看着李金花有些羞赧的样子说道:“金花,看来我和这些人比起来,要幸福的多。”
淡然一笑,玉树兰芝,引来周围的人不由的感叹,这是哪家的公子。而赵子君等人也来了,几个大男人没有个女人在身边,自然只是带了点干粮和清水和文房四宝就来了,看到秦枫的箱子,不由的将目光投到李金花身上。
“嫂夫人太用心了!”
几个人自然之道李金花的脾气,很是揶揄的笑了,李金花瞪了他们一眼就催促着秦枫进去,门口那检查书生随身携带之物的官差看到秦枫这箱子,不由的感叹,这书生是来考试的?
是来这里长住的吧!
连炉子都有!
然而事实证明,那些嘲笑秦枫和李金花的人都得了报应,因为就在考场关闭的时候,原本晴朗无比的天突然就阴沉了下来,到了晚上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秋雨,话说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雨一来,北庆城的也就凉入心扉,众多书生啃着冷硬的粮食抱着单薄的衣服冻的有些发抖。
这种时候,秦枫才意识到李金花给她准备的东西的好处,从箱子里找出一个装着木炭的小箱子,点燃了煮了一碗热面吃了,香气扑鼻让周围的考生越发的饥寒交迫了。吃了东西,秦枫精神很好,看着那考卷上未写一个字,也不着急,反而是关了自己的考室窗,拿出李金花准备的被子睡下了。
次日醒来,自然是神清气爽,用小炉子熬了梗米粥就着小咸菜吃了,秦枫精神抖擞地看起那卷子来,气定神闲的模样和旁边冻了一夜的人有了显著的区别,让站在不远处的主考官蒋大人和两位副考官皆是啧啧称奇。
当几位大人把这事儿报告给宣武帝听的时候,宣武帝自然知道他们说的那个书生是秦枫,哈哈一笑看向站在一旁的苏大人和佟大人,笑道:“后生可畏啊,你们两个,怕是要被人比下去了!”
“是皇上英明,微臣一把老骨头,也比不得这些后生了。”
苏大人见宣武帝心情好,一个马屁送上,宣武帝越发高兴,倒是一旁的佟大人不可置否,一瓢冷水泼下来:“皇上,这位考生的确是从容,只是这能力如何,还得看了考卷再说。”
淡淡的一句话,让宣武帝觉的好笑,这姓佟的老小子明明知道那人就是秦枫,还说这些个废话。倒是一旁的苏大人见佟大人打压自己的话,一时间不高兴了起来。
“佟大人说的也是,毕竟能像令郎一般流连花丛还能片叶不沾身,不沉醉其中的人怕是不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