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味欢 >

第8章

味欢-第8章

小说: 味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就跑了。

李府的门口,小双不断哈腰赔笑脸:“李大哥,麻烦您和三爷说一声,这绝对是个意外,意外!”

李忠的万年冰山脸就连小双也有点发憷。此刻他的面无表情在小双看来就只有一句话:“这么点差事都办不好不用领工钱了。”

小双想到一品鲜居每个月的二钱银子,笑得更谄媚了:“李大哥你一向与人为善,可一定要帮我说说好话啊!我上有老,下有···呸呸呸,下没有了,总之我还要养家糊口呐···”小双越说越觉得自己可怜,大大的眼睛里隐约有些泪花了。

李忠有些闹不明白情况,他“与人为善”?好像还没有人这么说过他。而且不就是一道菜吗,这丫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是干什么?三爷难道很可怕吗?

眼看着小双的手要抓上他的衣袖了,李忠不易察觉地往旁边闪了闪:“哦,知道了。”

知道了?这是什么意思?小双看着李忠头也不回的背影真的要哭出来了,这是表示无言的批评吗?她又不能闯进郡王府向李放林卖乖请好,只好瘪瘪嘴回转一品鲜居了。

第十一章 竟然是他

小双回到一品鲜居,李大掌柜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可是也没办法。小双使劲瞪着眼,一会儿就两眼微红了:“大掌柜,我不是故意的,那周顺睿要打我···”

李大掌柜看着平时皮皮实实的小双真的要哭了,慌了手脚,再一听说是周顺睿找的麻烦,立刻拽着小双看了一圈:“没事吧,没打着你吧?”

小双看着李大掌柜紧张的样子,心里有些愧疚,一品鲜居的众人都拿她当小孩看待,平时都挺照顾她,有时候李大掌柜会凶她一两句,但是打从心底挺护着她的。

“没事,这不有个人帮我拦了一下,就是菜给打翻了。”

李大掌柜也不着急菜没送到李府的事了,念叨着人没事就好,又嘱咐以后小双看到周家的人要格外小心,能绕道走就绕道走。

小双乖巧地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这秋日的天气,一日凉过一日。

这天小双在家休息,天空飘起了细雨,她煮起了浓浓的河蚌咸肉汤。

用尖刀将河蚌的壳剖开,将河蚌肉剔下来,把肠子腮这些脏东西去掉,再用菜刀的厚刀背将河蚌肉的边缘敲松。

吐了沙的河蚌不算干净的,得用盐抓过,把粘液去掉了,再过清水洗净。洗净的河蚌肉就可以放入加了葱姜、酒的开水里煮一小会儿了。稍稍煮过去腥的河蚌洗净切片和咸肉一起放锅里炖。

小双做完这些步骤,端着板凳坐在灶下看火。

这些日子她表现出了对烹饪的浓厚兴趣,沐氏已经见怪不怪了。说来以前的刘小双虽然聪明机灵,但偏偏针凿女红样样不通,脾气又是倔强刚烈的,沐氏常常叹气,恐怕这种性子的小女儿以后要吃苦头。但自从小双起死回生以后,仿佛开窍了,人也软和了许多,嘴巴也甜了,进了一品鲜居以后这厨艺上头更是功夫见长。对一个女子来说,女红不行,有门好厨艺也是可以弥补良多的,以后被婆婆挑理的地方就少了。所以沐氏是很高兴女儿能在这上头用功的。

姑婆婆虽然不说什么,但每次小双做了什么,她不管能不能咬得动,都要尝一尝。前些日子更是偷偷把镯子当了,给小双买了一把小巧玲珑的好刀。

小双第一次看到这把刀的时候喜欢的不得了。寒光闪闪的刀刃,雕花镂缕的刀柄,最难得的是做得非常小巧,正合适小双的小手。小双试了一下,片鱼炙能切得跟宣纸一样薄。

“真好看,姑婆婆你真的给我了?”

“给你就给你了,废什么话!”刘三娘依旧没什么好脸色,把刀往小双面前一丢,径自就往自己屋里走。

直到吃晚饭时,沐氏才注意到刘三娘手腕上的金镯子不见了。

“姑妈,您的镯子呢?”刘三娘的这对镯子从来没离身过。

“大惊小怪干什么?不吃饭了?”面对沐氏的询问,小双的若有所悟,刘三娘眼睛一瞪,板起脸来喝斥了几句,就是不提给小双买刀了。

后来沐氏偷偷对小双说:“其实姑婆婆是疼你的,有些事情,你不要怪她。”

小双深以为然。

此刻刘三娘看到小双在灶下看火,冷哼一声:“又费柴火!”

小双笑嘻嘻地给刘三娘也搬了张凳子:“姑婆婆你也坐。”

祖孙两人围着灶火也不说话,却神奇地没有一丝尴尬,反而十分和谐。

突然大双从屋外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嚷嚷:“娘!娘!一个人!”

“怎么了?”沐氏探头望着慌慌张张的大双。

“院子外面倒了个人!”大双拉着沐氏就往外走,小双赶紧跟着出去。

刘家院门外,浅浅的积水里躺着一个脏污的少年。他瘦得皮包骨头了,一脸青紫。

“莫不是乞丐?”这楚州城尚算富裕,周边地区也没有遭灾的,即使是乞丐也很少有饿倒在路边的。

“饿,好饿···”少年的**微不可闻,沐氏得凑得很近才能听清。

沐氏看这少年似乎随时都会闭气,心下也来不及多想,半拖半拽把少年弄进了屋子。

小双本来不愿意沐氏随随便便将一个陌生人带回家,但是这少年眼看就要活不成了,她也硬不起心让沐氏把人丢出去。

“渴···”少年的呻*吟几乎已经听不见了。

小双叹了口气,顺手舀了一碗已经咕嘟咕嘟翻滚的河蚌咸肉汤,一勺一勺舀着给少年灌了下去。

少年青紫的脸稍微好看了一点,但是仍然没有睁开眼睛,只是舌头无意识地舔着嘴唇,想来应该是饿了好久。

小双不敢一下子给久饿的人吃东西,只好再灌了一碗汤给他。少年原本青紫的脸开始有了红润,但又马上变得绯红滚烫,这孩子大概是冻坏了。

看着辗转呻*吟的男孩子,沐氏总不能叫人活活病死吧?也不能再把他丢出去吧?

“算了,救救他吧,一条命呢。”沐氏是一个母亲,不忍心这么个孩子病死在自己家里。让大双出门把巷子里的窦大夫请来看看。

“你们倒是好心!”姑婆婆在一边瓮声瓮气的说。

“要不丢出去?”小双试探着看向姑婆婆。

刘三娘转身就走:“随你们便。”

小双看着刘三娘别扭的背影无语,明明自己也心软,偏偏爱摆出恶形恶状的样子来吓唬人。

沐氏打来热水给少年轻轻擦拭,随着沐氏的动作,少年的脸慢慢干净了。小双越瞅越觉得眼熟,这挺直的鼻子,这浓密的眉毛,这么俊秀的脸,如果他睁开那深邃如大海一样的眼睛···靠,这不是在街上替她挡了一鞭子的少年吗?怎么成了这么一副快要死掉的样子?

等刘大回到家,窦大夫已经来看过了,开了几服药,小双正在灶上煎。沐氏已经给他铺了棉絮,盖了厚厚的被子。

看着躺在家里杂物间的少年,刘大除了让他留下也没有其他办法。他是个厚道的,对于收留了倒在自家门前少年的沐氏,没有一句埋怨,反而让沐氏好好照顾。一切等少年醒来再说。

郎中来了数日,少年渐渐好了起来。他只说自己叫阿丘,父亲是个教书先生,前一段时间病逝了,没有亲人的阿丘来楚州投亲,亲人没找着,身上所余的钱也用光了,病饿交加的他倒在了刘大家门口。

此时的阿丘洗干净了换上了刘大的衣服。虽然衣服有点大,穿在他身上显得很滑稽,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阿丘有一副好相貌。十五六岁的少年郎,眼睛里有与年纪不符的坚毅。

没有亲人的阿丘,已经成为了孤儿,刘大沐氏没有让他走,阿丘也没提出来要离开。

“我不管你是谁,病好了就赶紧走!”房间里只有阿丘和小双时,小双恶狠狠地警告阿丘,虽然一开始阿丘帮过他,但她可不想家里多一个来路不明的武林高手。而且他既然病好了,小双也算跟他两清了。

小双可留心瞧过了,阿丘手上也有茧子,但不是均匀分布的,只有虎口厚厚一层,那是只有长期练剑的人才有的。他当时身上的衣衫虽然脏污地不成样子,摸上去却知道料子是极好的。他怎么可能只是个投亲不着的孤儿呢?

这些怎能不叫小双心惊肉跳。不管阿丘长得多好看,小双也不想在身边放一个不定时炸弹。

只是阿丘脸红红地说:“我没钱,也没地方去。”

“你可以出去帮工。”不是小双没有同情心,这么个半大少年,还有一身好武艺,肯定饿不死。她似乎忘了阿丘就是差点饿死在她家门口。

“我试过,没人要啊!”阿丘看起来也很苦恼,他不是那种混吃混喝的人,“而且,小双妹妹的汤可真好喝。”

小双气笑了,这算什么理由?

“小双妹妹你放心,我不是白吃饭的,一定多多干活,你可千万别赶我走啊!”阿丘说着说着,好看的桃花眼已经带上了泪光,泫然欲泣的样子由他一个男子做出来也是楚楚可怜,反而不见娘气。

这是在···撒娇?小双不可置信地看着阿丘,第一次见面时他沉稳内敛的气度哪去了?阿丘一口一声的“小双妹妹”出人意料地让小双脸红了,“呸,谁是你妹妹?”

“小双妹妹难道不知道刘大叔刘大婶已经认我为义子了?你现在是我义妹呀!”

小双大惊失色,也顾不上阿丘得意洋洋的神色了:“爹娘真这么做了?”

阿丘趁着小双不在家的时候,不知道和沐氏、刘大说了什么,刘大、沐氏真的就把阿丘留了下来和他们一起生活,就连姑婆婆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小双欲哭无泪,她现在再说什么心善又重承诺的爹娘都不会把人赶走了。就这么多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哥哥,可能还会带来来路不明的危险。

当初就不该让娘把他救回来!小双咬牙切齿地想,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小双只想平静地生活下去,不想惹麻烦,但是麻烦一直不断来找她。现在她只能多多盯着阿丘了,一旦有不对劲马上让他滚蛋!

gt;

第十二章 讨债的上门了

日子这么磕磕碰碰也快到了年底。雪下过了好几场,沐氏将往年的旧棉衣拿出来给小双两姐妹穿上。这衣服大概做了几年了,穿上去胳膊腿都短了好一截,吊在身上,让两个小姑娘显得手长脚长,格外滑稽。

要说刘家一家人都不是懒骨头,刘大、刘二在官家的工程里干体力活,小双在一品鲜居做跑堂,沐氏和大双除了料理家务就是在做女红,连阿丘都被小双厚着脸皮塞到了聚墨斋。反正阿丘说他老爹是教书先生,他也识字,那就去聚墨斋站柜台好了。

一家人都这么努力工作,就算不能小康,温饱总不是问题。现在沐氏却这么节省,甚至都显得有些苛刻了。

“娘,你自己也该做身棉衣了。”大双不是为了自己身上不合身的衣服,而是看到寒冬腊月沐氏身上的棉衣依旧是十几年前的,早就削薄得不能保暖了。

何止是沐氏,刘大这些年也没添过什么新衣,家里只有大小双两姐妹和刘二穿得稍微好一点。今年天寒,不止他们都要添新衣,刘三娘、阿丘也得添。

“娘,等这个月工钱发下来正好给你和姑婆婆添件暖和点的大袄。”

“干娘,我这个月做的好,东家不仅给月钱,还添了赏头。”阿丘长得好看,人又机灵,现在在聚墨斋也颇得掌柜看重。

沐氏有苦难言,不是她吝啬,守着一大家子的辛苦钱不舍得花,而是家里,实实在在是没钱的。

要说这么多人都在赚钱,那钱去了哪里?原来刘家一直背着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