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嬿婉及良时 >

第168章

嬿婉及良时-第168章

小说: 嬿婉及良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婚那日,姚昭带来的两封信,她都一一看了。
  姚轩那封,自然是祝愿,以及对于胞姐的关切之辞,倒也承认了承安这个姐夫,至于承熙……
  他愿意祝福母后,也希望她能过得更好,却没办法接纳承安,做他的继父。
  隔阂已经有了,大概很难再消除。
  不过,他能接受这一切,并且默许,就已经很好,锦书也不会强求。
  对于人子而言,他已经做得足够多。
  不管怎么说,事情总归是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扬州繁华富庶,极为热闹,锦书在这儿住了几月,时日久了,竟生出几分乐不思蜀来。
  她与承安在五月成婚,待到七月时,姚轩往扬州办公,借机前来探望,姐弟二人,倒是见了一见。
  他也带了姚昭和承熙的信件来,内容自是一如既往,锦书边笑边看,末了,又提笔回信,交给姚轩,叫他带回去。
  承安生性强硬,在锦书面前,却永远温柔体贴,随随便便就会翻个身,露出柔软的肚皮,叫她抚摸,锦书同他有情,夫妇相得,日子一天天过得快活。
  扬州地域偏南,九月时节,依旧闷闷的热,锦书胸口发闷,懒得出门,便只留在内室翻书,承安挨挨蹭蹭的坐在一边,静静陪她。
  “怎么了?”他忽的问:“这一页看了许久,也没翻过。”
  “没什么。”就在方才,锦书脑海里忽的闪过一个念头,叫她几乎说不上话来。
  “看你脸色不太好,”承安担忧道:“要不,还是叫个大夫来看看吧。”
  锦书不是爱麻烦的性情,换了别的时候,必然拒绝,然而现在,却没反对:“也好。”
  她心里隐约有个疑影,只是还不确定。
  上个月起,自己的信期,好像便没有来。
  轻轻摸了摸肚子,锦书觉得,自己大概……怀孕了。


第164章 琟产
  承安同锦书久居庄园,身边少不得会配备大夫,红叶匆匆去请,没多少时间,人便到了她眼前,隔一层纱帐,为她探脉。
  “夫人脉象圆滑,如珠落玉盘,正是孕像,”那大夫笑容满面,徐徐道:“恭喜主子了。”
  “你说什么?”锦书心中早早有些估量,倒不吃惊,承安却僵在原地,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的问了出来。
  “他说我有孕,”锦书示意红叶送大夫出去,转向承安,笑吟吟道:“郎君要做父亲了。”
  惊喜来的太过突然,承安一时之间,竟有些反应不过来,呆了许久,才弯下腰,将脸贴到她腹上去。
  “我要做父亲了,我要做父亲了,”他喃喃自语:“是我们的孩子。”
  前世锦书与他成婚许久,重重缘由之下,未曾留下一子半女,后来他远走边疆,孤身一人,也无子息,这一世能有一个继承二人血脉的孩子,锦书心中欢喜,并不比他少。
  “真好。”承安笑意温柔,轻声感慨道。
  也真庆幸。
  这一句话,他没有说出口。
  此前,他所能想到的,关于二人之间最好的结局,便是彼此困于长安,勉强相守。
  她是太后,他是楚王,隔着一层天堑,永远不会真真正正的在一起,更不必说,拥有一个他们二人血脉交融的孩子了。
  当初他与阮玉澄所说的,自己不会有儿子这件事,确实是真心实意的。
  他太了解锦书了,按照当时的局势而言,即便肯委身与他,也绝对不会为他生儿育女,倘若没怀上也就罢了,若是怀上,那孩子也绝对不会被留下的。
  现在的结局,其实就很好。
  如果叫承安选择,他更愿意要锦书腹中这个孩子,而不是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所谓权柄。
  真庆幸他们走了这条路,也真庆幸,这个孩子来了。
  将脸埋在锦书还未显怀的腹部,他温柔的笑了。
  ……
  有孕之事确定后,承安便将锦书当成瓷娃娃一样照看,唯恐磕了碰了,叫她坐在暖炕里边,自己在外守着,掰着指头数日子。
  现下是九月,锦书腹中的孩子不过两月,细细计算,生产的日子便该是来年四月。
  “这个日子妙,”他笑吟吟道:“春暖花开,扬州风光正好。”
  锦书斜他一眼,含笑道:“怎么,若是在冬月里出生,便不妙了?”
  “别胡说,”孩子虽然还没出生,承安却也爱得不得了,轻轻责备她一句,道:“这是我的骨肉,什么时候出生,我都喜欢。”
  锦书看他一眼,摇头失笑。
  九月里闷闷的热,到了十月才好些,许是因为孩子大了些,锦书胃口也渐渐变了,喜食酸物,红叶红芳在侧打趣,说兴许怀的是位小公子。
  承安倒不怎么计较男女,许是因为此前从未奢想过会有今日,所以锦书腹中孩子,无论男女,都叫他觉得是一种恩赐,都一样喜欢。
  锦书听了,也只是淡淡一笑。
  她本就是很恬静的性情,现下有孕,除去每日晚间饭后会叫承安陪着四处散步,其余时间便留在室内翻书,得了空便做些刺绣,为还没出世的小孩子做件衣裳。
  承安离了朝廷政事,倒也清闲,这会儿谁都知道楚王不问朝政,游山玩水去了,他倒也坐实了这名头,在扬州守着娇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锦书既然有孕,少不得会给长安送消息,姚轩姚昭得知后,自是欢喜,承熙却默默良久。
  虽然早知道母后还年轻,也会有别的孩子,但还是有些惆怅伤怀。
  有种会被人取代的担忧,以及说不出口的嫉妒。
  “算了,”到最后,他还是释然一笑:“朕不能久久陪伴母后左右,有个孩子照看,也是好事,毕竟那也是朕的弟妹。”
  言罢,便吩咐人从长安寻了些新鲜玩意,以及给小孩子玩儿的玩具,悄悄命人送到扬州去了。
  十月的尾巴,已经算是深秋,长安树木萧瑟,扬州倒还宜人些。
  这日傍晚,锦书先往浴室沐浴,更衣之后,方才往内室去用饭。
  因她身孕的缘故,里头早早备了暖炉,人一进去,只觉暖意融融,却不觉冷,为图方便,穿的也单薄些。
  锦书被先帝册封为贵妃之后,便是红叶红芳二人在她身边照料,多年交情,早非寻常,时不时的也能陪她说说话,做个伴儿。
  “夫人,”承安为她夹菜的功夫,红叶却打量她一会儿,忽的道:“奴婢怎么觉得……”
  她有些迟疑的停下里,没有继续说下去。
  锦书眉头微动:“觉得什么?”
  “也没什么,”红叶顿了顿,方才道:“您的肚子……似乎比上一次有孕,更加大些,三个月便见着凸起了。”
  末了,她又轻轻摇头:“许是奴婢想错了吧。”
  “有吗?”承安停了筷子,目露异色。
  锦书先前只有承熙一个孩子,怀着他的时候,承安和红叶红芳都曾见过,这句话一说出来,便叫他心中一动:“夫人站起身,叫我看看。”
  “做什么呢。”锦书有些好笑,却还是站起来了。
  “好像是有点儿大,”承安爱怜的在她腹上摸了摸,忽的道:“你说,会不会是双胞胎?”
  “哪有这么巧,”锦书笑的无奈:“不是说怀双胎的多半是家中遗传吗?姚家和程家可没这等好事,你们家有吗?”
  “怎么没有?”承安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欢喜道:“九江王不就有一双女儿吗?”
  也对。
  锦书这才反应过来。
  “备不住真是双胞胎呢,不然肚子怎么这么大?”承安毫不掩饰的期待,向她道:“不好,不好,一个孩子的名字我都没想出来,要是两个,就更麻烦了。”
  “那就不要双胞胎了,只生一个便是,”锦书泼他冷水:“省的你抓耳挠腮,凑不出几个名字来。”
  “才不要,”承安道:“双胞胎这样的好事,别人想要还没有呢。”
  “你先别自作多情,”这个人听风就是雨,倒叫锦书无奈:“是不是还未知呢。”
  “这有何难,”承安摆摆手,示意一侧侍从:“去请个大夫来,仔细看看。”
  锦书这会儿身孕不过三月,滑脉倒是明显,想要判断出是不是双胎,却有些困难。
  大夫到后,诊脉几回,也说不出确定的话来,唯恐自己一个误诊,给了承安不该有的期盼,来日不是,再拿自己撒气。
  这可能性一提出来,承安心里便跟被猫爪子挠了一样,痒的不行,这会儿叫了大夫来,却没个结果,真真是心急如焚。
  锦书倒不这样急切,反倒笑着劝他:“大夫不也说了吗,四个月便能诊出来,你急什么呢。”
  “这是我的孩子,怎么能不急?”承安蹲下身去,叫自己耳朵贴着她的腹部,目光温柔:“倘若真是两个,那我就为菩萨塑金身去。”
  “塑什么金身,”锦书道:“你去拜过它么。”
  “那倒没有,”承安当真想了想,又笑道:“算了算了,还是好生犒劳一下我自己吧,若非我卖力,哪来这样一双孩儿。”
  当着一众人的面儿,他越说越没边了,锦书抬腿踢他一脚:“少胡说八道。”
  “好好好,”承安原本就极顺着她,有孕之后,更是疼爱非常,这会儿她说什么都依,笑吟吟道:“不说了,不说了。”
  有了这样一个好消息,虽然还没有得到确定,承安的心情却显而易见的更好起来。
  第二日上午,锦书闲来无事,正在案前为腹中孩儿做件小衣裳,却见承安挨挨蹭蹭的凑过来,问:“难吗?”
  锦书怔了一下:“什么难不难?”
  “做小衣裳呀,”承安认真道:“我也想学。”
  “你一个男人,学这个做什么,”锦书既感动,又有些好笑:“被别人知道,会被取笑的。”
  “他们爱笑不笑,关我什么事?”承安搬了把椅子,在她身边坐下:“你是孩子的母亲,我却也是他的父亲,母亲照顾他天经地义,父亲却不成吗?岂不怪哉。”
  锦书听得心中温暖,不觉失笑:“真的想学?”
  承安诚恳的点头:“真的。”
  “那就帮我打下手吧,”锦书可不敢叫他捏针线,只将裁剪布料之类的活计交给他做:“布料在一边儿柜子里,我说尺寸,你来裁剪。”
  承安满心欢喜的应了:“好。”
  十一月的时候,即便是在扬州,天气也很冷了,好在承安不缺钱,初一转凉,便吩咐人点了暖炉,将内室熏得温热。
  锦书腹中孩子已经四个月,不必叫大夫诊脉,她也有点信了双胎之说。
  她怀着承熙时,同现在并无什么区别,吃的膳食也便是那些,可肚子却显而易见的要大些,不似寻常四月怀胎,倒像是五个月时候的光景。
  果不其然,大夫来诊脉后,也给出了确切的回答。
  她腹中怀的,确实是一双孩儿。
  承安幸福的直冒泡泡,拉着锦书亲了亲,道:“咱们分工一下,我想两个男孩子名字,你想两个女孩子名字,免得只叫一个人想,太过劳心劳力。”
  消息确定,锦书也有点儿惊喜:“好。”
  承安下一代从永,锦书想了几日,便将女孩儿名字定下了。
  永宁,永平。
  两个男孩儿名字,承安一个也没想出来,对着锦书给的两个女孩儿名字,老大不情愿:“是不是太随意了。”
  “有什么随意的?”锦书低头去绣那朵半开的芙蓉,闻言头也没抬,只温声道:“对于女儿家而言,平安宁顺,就是很好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