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嬿婉及良时 >

第141章

嬿婉及良时-第141章

小说: 嬿婉及良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真的,”圣上唯恐她情绪激动,加重伤口,也怕伤及腹中孩子,解释道:“朕便是骗你,又能骗多久?楚王外放是大事,难不成还能瞒得住?等你转好,只管自己去打听。”
  他这般善解人意,同昨夜态度简直有天壤之别,反倒叫锦书心中惴惴。
  圣上看出她心中疑虑不安来,也不瞒她,斟酌一下言辞,道:“昨夜是朕不好,酒喝得多了,昏了头,你若想出气,朕任你打骂,好不好?”
  能叫圣上这样低三下四,锦书怕也是第一个了。
  他将语气放的这样软,她心中有几分明悟,只是隐隐约约,未曾捉住罢了。
  圣上见她听了承安之事后态度未曾十分强硬,似有缓和,心中微涩,却也不欲再去纠缠那些,试探着握住她手指,温声道:“太医令告诉朕,你身怀有孕,已经两月。”
  锦书神情一怔,微露惊骇。
  孩子?
  也是,随即她就想开了。
  她跟承安在一起那么久没有孩子,是因为她假借生病为由,承安又时不时出宫办差,不好有孕。
  至于圣上……
  锦书刚到含元殿时,圣上也不敢将她逼得太狠,前几个月没叫她侍寝,后来松口肯了,也是喝避子汤药的,还是在前不久,才渐渐停了。
  哪里想得到,孩子竟会来的这样快。
  她也曾想过自己会做母亲,却是同承安一道孕育一个孩子,而不是圣上。
  毕竟他们这段关系,开始的太过惨淡,进行的太过艰难,结局……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孩子,真不知来的是好是坏。
  手指无意识的碰了碰尚未隆起的肚腹,一时之间,锦书竟不知应该作何反应。
  自从将那句话说出,圣上便仔细盯着她面容瞧,只见到她眼底惊讶之意,却未曾流露欢喜,心底便微微一沉。
  只是他毕竟并非凡人,握住她手指,温声道:“孩子既然来了,便是同我们有缘,不管你我如何,它总归是无辜的。”
  锦书听得出他话中未尽之意,知道他是怕自己不想留这个孩子,借故伤它,不禁微微摇头。
  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她不觉得有多欢喜,反而有些不豫,可若说是厌恶到要它死,却也远不至于。
  这毕竟也是在她腹中孕育出的,流着她一半血脉的孩子。
  看一眼殷切看着她的圣上,她有些倦怠的叹口气,缓缓合上眼,重新歇下了。
  她太累了,没有心思再同他打机锋,也不想再管任何事。
  到了这会儿,她只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圣上看出她并没有不要这个孩子的打算,暗暗欢喜,见她神情疲惫,不觉心疼,替她拢了拢被子,便静静守在一侧,似是看多久都不会累一般。
  中元宫宴过了几日,赵王府上便传出赵王妃急病过世,杨氏毕竟才因为有孕而备受瞩目,这会儿好端端的人没了,想起宫宴早早散场,以及燕王过继于闵王之事,倒是引得宗亲们暗自猜测几句。
  杨氏死的可怜,仪国公老来丧女,也是心酸,圣上特意加恩,即使弥补一二,也是堵住长安悠悠之口,免得说出什么不好听的,伤及杨氏声誉。
  圣上将态度表露出来,加之贤妃与赵王对杨氏心中有愧,她活着的时候未必有多受人瞩目,死了之后,反倒借着丧事盛大一场。
  杨氏发丧时,锦书尚且不能言语,便吩咐身边宫人过去走了一趟,全了彼此情分。
  说起来,杨氏也才十七岁,花儿一样的年纪,自幼被娇宠着长大,出嫁之后却备受委屈,好容易有了身孕,却被沈昭媛毒计暗害,死的这样不堪。
  锦书心中唏嘘,为她难过,然而身份相隔,到底不能去送她最后一程。
  赵王对于这位正妃没什么深情厚谊,但几分爱怜总是有的。
  说到底,他只是不想留下杨氏腹中孩子,没想过要害死她,更别说是叫她死前遭受那样不堪的痛苦。
  这会儿杨氏死了,他反倒念她几分好,时不时的往她屋里坐坐,独自叹气。
  萧淑燕心中气恼,然而活人没必要同死人争,终究忍了。
  杨氏死了,她作为侧妃,便是赵王府上位分最高,在新王妃入门之前,抓住管家权,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是天下妾室的苦楚,除去皇宫里头,但凡正妻死了,丈夫只会再娶一个,却不能从妾室中提一个,晋为妻室。
  萧淑燕嫁给赵王时,便知道自己终此一生只会是侧妃,除非赵王登基,她才有希望一窥后位。
  杨氏性情不算磨人,因为她是贤妃侄女,也不敢可以折腾她,但下一个王妃,就未必这样好说话了。
  她出嫁之前也没想过杨氏这么快就没了,否则再等一等,以她庶出身份虽做不得正妃,做了继妃却还勉强够得着,只是世间有些事情,终究不能早早预料。
  杨氏死了,赵王便是鳏夫,承安没有续娶,是另有原因,他却不成,虽然不好马上娶妻,但也应当早些定下来的。
  贤妃本以为圣上会另外择定一个贵女,因为这次杨氏之死,她或多或少的插手其中,门第或许会稍微低些,以示惩戒,哪里想到,下一任王妃的门第之低,全然超乎她想象。
  是苏氏。
  很早就在赵王身边侍奉的宫人,因为心思太大,竟敢避开贤妃耳目,偷偷怀了孩子,后来虽被贤妃落胎,却也得赵王求情,准允依旧留在那个苏氏。
  这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而且,只是寻常商户出身,门第之低,令人发指。
  偏生她此前没有名分,即使赐婚,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只是,叫赵王娶这样一个继妃,岂不是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失宠于圣上?
  赐婚旨意降下,贤妃将自己内殿里东西尽数摔了,总算是按捺住满腹怒火,没敢找到含元殿去。
  锦书当初那一下咬的恨,半个月过去,依旧不能说话,好在她本就不是什么喜爱言谈之人,对着圣上更是三缄其口,这会儿不说话,反倒落个清净。
  虽然中间有了孩子作为缓冲,但那夜之事,却也将他们二人好容易建立起的淡薄温情打碎。
  本就是勉强维系起来的,想要弥补,很难了。
  圣上知道她不愿见自己,也不留下讨嫌,每日早早起身往前殿理事,午间方才回去陪着用膳,再到晚间方归,怕她无聊,每每遇见新鲜好玩儿的事情,便吩咐人说与她听,叫她开怀一二。
  含元殿里的宫人内侍,都是亲眼见着圣上如何宠爱贵妃,又如何期待贵妃腹中之子降世的。
  能够留在这里伺候的,哪有庸碌之辈,这会儿贵妃有伤,更是拿出十万分的气力来,务必将自己的忠诚之心,展现给她看。
  圣上先前几位皇子,既没能展现出完全碾压其余人的态势,也没能得到圣上全然的宠爱和支持,那么贵妃腹中这一位,就很微妙了。
  虽说贵妃没有母家扶持,但圣上年富力强,正当其时,若是有意,想要将爱子扶上太子之位,还是轻而易举的。
  投诚这种事情自然要趁早,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来的亲近?
  虽说贵妃这会儿并不困顿,但有些时候,只是资历,就能叫人领先一大截。
  等尘埃落定的时候再凑过去,谁搭理你?
  锦书看得出他们心中如何做想,只是没有理会。
  对于现在的她而言,那些都太过遥远。
  圣上疼她,不代表就会愿意叫她插手朝纲,乃至于储位传承,说到底,有些事情圣上可以做,但别人绝对不可以做。
  她或许有武后之能,或许没有,但圣上绝不是软弱高宗。
  中元宫宴不欢而散,宗亲宫嫔猜测纷纷,圣上随即便有雷霆手段落下,接连在燕王与赵王脸上甩了重重一巴掌,毫不留情,倒是叫宫内宫外龟缩着安分起来,日子重新转为平静。
  细细推算起来,锦书是在五月有孕,待到九月,便是四个月。
  圣上仔细养着,太医令也盯着,她舌上伤口倒没留下什么后遗症,说话也不受影响。
  四个月的肚子,已经能见到凸起,圣上与锦书的关系,却恢复到她刚到含元殿时一般冷淡,瞧不出半分热乎气儿。
  不是圣上冷着锦书,而是锦书冷着圣上。
  那晚的事,到底是伤了情分。
  圣上自己倒不在意,也不觉得在锦书面前低头丢脸,每每含笑同她说话,温声关切。
  伸手不打笑脸人,锦书即便不搭理他,也不好口出恶言,这日晚间,实在是被他缠的烦了,索性闭目养神,眼不见心不烦。
  “怎么不说话?”圣上略微往她那边靠了靠,道:“总是这样,朕没说几句,你就不理人。”
  摸了摸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他道:“咱们的孩子瞧着,你总得给他父皇几分颜面,是不是?”
  “臣妾倦的很,”锦书睁开眼看他,淡淡将他手拨开:“圣上若是长夜无聊,便去找别的宫嫔侍寝吧。”
  圣上听得手一滞,伸手去扶住她下颌,叫她看着自己,轻柔而不容拒绝:“你明知朕不会,何必说这样的话,叫朕难过。”
  单单只论面相,他其实同承安生的很像,许是灯火太过昏暗,有一个瞬间,他低着头,温柔说话的模样,竟叫锦书瞧出了承安的影子。
  突如其来的,她心里一酸。
  既觉得承安可怜,觉得自己可怜,还觉得……
  圣上也可怜。
  她不是木头人,圣上这两月对她如何,她有所感知。
  低三下四,俯首作低,不能再软半分。
  他是人间至尊,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易,可她与承安,也皆有自己的苦楚。
  世间许多事情,原本就是不能两全的。
  在心底叹了一声,锦书伸手去触碰他面颊:“圣上明日还有早朝,早些歇下吧。”
  圣上从她言语中察觉到几分松动,反倒笑了,扶住她腰身,在她额上一吻,低声道:“心疼朕了?”
  锦书看他一眼,没有做声。
  圣上嘴唇动了动,忽的去摸她肚腹:“倘若这是个男孩子,便是朕第七子。”
  顿了顿,他方才道:“朕也行七。”
  锦书不置可否,淡淡看着他。
  圣上却握住她手掌,一路搁到自己心口处,方才停下:“叫朕一声七郎,好不好?”


第133章 前世(二十)
  这样温柔的夜晚; 他们近在咫尺。
  锦书听见自己叹了一声; 随即道:“圣上,何苦如此?”
  这分明是不情愿。
  圣上微微一笑,倒没有再说别的,手指轻柔抚了抚她面颊:“睡吧。”
  看一眼她鼓起的肚子,他道:“再不睡; 它又要胡闹了。”
  竟没有再提方才那茬儿。
  锦书定定看着他;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终于摇摇头,合眼睡了。
  他是可怜; 自己难道过的十分美满么?
  都是可怜人; 谁比谁强,她可怜圣上; 谁可怜她。
  她这是头一胎; 身子娇弱,在宫中又没个伴儿。
  圣上唯恐她心中畏惧不安; 便降旨叫姚轩兄弟二人入宫一见,后脚又请了程老夫人进宫。
  几个月时间发酵; 长安勋贵皆知那位备受恩宠是柳贵妃,便是此前的楚王妃; 只是碍于皇家那层尊贵的体面与圣上积威; 方才不敢做声。
  姚望最初知道这消息时,怔神许久,随即想起之前圣上叫姚轩兄弟俩入宫; 中午还赐宴,才有所明悟。
  他是传统儒家出身,第一个念头便是违逆人伦,只是想起圣上极为爱怜贵妃,乃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