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夏道:“咱们女公子也是年纪小,心又善。”
她们心里都想,治得好是运气,治不好也不能怪她们女公子。
好在又过了三天后,刘文叔那边传过信来,说是身热已消,也不呕吐了,胸中更是不疼了。
这下便是再不懂医术的人也知道这是大好了。
大家都是又惊讶又欣喜,谁都没想到郭圣通竟然把这样的重病都能治好。
等着郭圣通去看过刘文叔后回来,说刘文叔确实是痊愈了,大家便更高兴了。
母亲骄傲的不行,“若是你父亲活着,见着你这么厉害,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
☆、第八十七章 订婚
常安城中的八月,秋意已经很明显了。
正中午也不怎么热了,早晚更是有些凉意。
刘秀喜欢秋天,更准确地说他喜欢的是初秋。
初秋明媚和煦,不像深秋那般寂寥萧瑟。
病中的这些日子,他心下也不是没有消极低沉过。
他才二十五岁,真的就要死了吗?
怎么能甘心?
可是他的性子做不出怨天尤人之状,更不喜欢在人前露出软弱。
他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积极阳光些。
悲伤又能有什么用呢?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而活,就因为要死了哭哭啼啼的,不说旁人会不会笑话,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只是白日里还没有什么,等着夜深人静时心底到底有些凄凉。
他想,他临死时身边都没有一个亲人。
可是,他还是决定不写信告诉家里人。
大姊和二姊都已经嫁人,夫家又都不富裕,她们若是想进京来看他,光是路上盘缠就得叫她们为难。
他不想叫她们在夫家难做。
小妹年纪小,经不住事,听说了只怕就要急病了。
至于大哥,他是个火爆脾气,性子又急。
听说他病了,肯定不管不顾的会把家里那点赖以生活的田地都卖了来给他治病。
刘秀不想这样。
他死了,家人却还得生活,
而且他们就是来了,又能怎么样呢?
他们又不是医者,只会叫他们难过。
所以,他不肯告诉家里人。
可是,夜里他还是会继续难过。
有时候他甚至会哭。
他怕韩彦听见,只是无声地哭。
一面哭一面笑自己,有什么好哭的呢?
他病下后不久,郭况送来了一百两银子给他治病。
应该是怕他面子上过不去不肯接受,他说是借给他的,将来也是要还的。
刘秀笑着收下了,他虽是前朝皇室出生,细细算来还是汉高祖的九世孙。
但因着武帝的推恩令,一代推一代到他父亲时,只是一个济阳县令了。
父亲从小就教他腰杆要挺直,否则就是给祖宗丢脸。
但也不可过分清高,高祖从前不也是个种田的农夫吗?
所以刘秀并不觉得这是郭家在看不起他,反而切实体悟了他们的好意。
郭况聪颖,学问上进步迅速。
刘秀本来就喜欢这个小男孩子,这之后就更喜欢他了。
白日里精神还凑合的时候,他都在整理往日所学的心得。
那一百两银子他没有动,他预备咽气时托付韩彦把那银子和心得一起送到郭家去。
郭况那个孩子,很是好学,他会喜欢这个礼物的。
刘秀打算的好好的,谁知道郭圣通竟然把他治好了。
是啊,就是他自己都是惊讶大过欣喜。
那个比他小妹还小许多的女孩子医术竟然这般了得。
不过吃了三四天的药后,就再也不吐血了,胸中也不隐隐作痛了。
小贵女来看了一次,说是好的差不多了。
又嘱咐他天气暖和的时候走动走动,能好的更快些。
所以他近来每天都会在巳时太阳当空的时候出来走动半个时辰。
附近的邻居先时听韩彦说他好了都是将信将疑的,那么重的病是说好就能好的吗?
等着亲眼见着他出来走动,那脸上也脱去了苍白病色,大家便都知道他果真是好了。
那么重的病,竟然真好了。
也真是福大命大。
大家恭贺过他之后,便开始好奇是哪个名医治好的。
这是他们都想知道的。
能治好这样的病,医术想必了得。
人生在世,还哪能没病没灾的,大家都想结识这位名医。
刘秀不肯说,或者说不敢说。
那小贵女出身名门大家,又不是挂名行医的,学医或许就只是为了兴趣。
他如果贸贸然把她的名字透了出去,谁知道会不会涌过去一堆问医求药的人?
那就完全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
治或不治都是一个问题。
而且她的翁主母亲肯定不喜欢女儿成日里被这些缠住脚。
是以,不论谁问起,他都说是一个过路游医胡乱开的房子。
大家都满是惋惜,说那定是大国手一般的人物,只是生性不爱名利所以才隐于市井。
刘秀笑着说是。
韩彦明白他的意思,也跟着附和。
刘秀病完全大好后重新回了太学,大家又惊讶又欣喜。
他把和邻居们说的那番话又说了遍。
他特意去了郭况的学舍,把自己的心得笔记送给他。
郭况高兴的不行,问了几遍真的可以送给他吗?
赠与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收礼物人情真意切的喜悦更能加重这份快乐。
刘秀很高兴,脸上的笑就没落下去过。
他又把为什么不说出是郭况阿姊治好他的原因解释了遍。
郭况聪颖非常,刘秀刚起了话头他就知道为什么。
他知道刘秀全是为了他阿姊考虑,当下没有半点异议。
至于不能叫旁人都知道他阿姊的厉害,是有点可惜。
不过,他和母亲知道他阿姊多么厉害就够了。
至于那一百两银子,刘秀现在没准备还。
既然病好了,他想拿这个钱去做生意。
郭家女公子救了他一命,他总得给人家一份谢礼。
他把这话和郭况说了,“病中借了你们家的银子,等过一段时间有了就还。”
郭况见他说的坚决又磊落,自然也不好说别还了,只能笑着说不急不急。
治好了刘秀,对于郭圣通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她还是做梦,还是学医,还是和平又薇来往。
心情也是时好时坏。
有时候明媚快乐的不行,有时候又低沉失落的不行。
母亲说女儿家都是这样。
郭圣通笑笑。
她还是不准备把那个奇怪的梦境告诉母亲。
母亲帮不了她,反倒还得为她忧心。
中邪是很严重的事情。
郭圣通不想家中为此大动干戈。
她没有话和母亲说,母亲却有话和她说。
母亲写往真定的信在快到中秋节时终于有了回信,还有几大车节礼。
母亲完全不关心节礼都有什么,只迫不及待地接过信看。
郭圣通在旁边看母亲那般望穿秋水的样子有些好笑又有些好奇,“什么事啊?”
母亲仔细读着信,笑容越来越多。
终于,她仰起脸来。
“桐儿,母亲把你和你表哥的婚事定下来了。”
郭圣通一下懵了。
☆、第八十八章 顺从
,最快更新鸾归桐最新章节!
郭圣通知道自己将来肯定要嫁人,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嫁人她没有细想过。
可是,她知道她必定要像母亲一样从自己家嫁到别人家去,开始相夫教子的生活。
有几个人能像二舅那样顶着世俗的压力落拓潇洒呢?
何况,她还是个女孩子。
母亲不会把她给耽误了的。
她是一定要嫁人的。
对于嫁人,或许是年纪还没到也或许是没有什么倾心的男子,郭圣通一直不排斥也不期待。
嫁的好,那就幸福快乐地过一生。
嫁的不好,那就和离。
女子二嫁三嫁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不嫁是万万不行的。
她明年就十一了,也到了该说亲的时候了。
她从前还想,不知道母亲会给她挑一门什么样的亲事。
如今她的亲事有了眉目,她心里咯噔了一下之后又莫名一松。
可是,嫁给表哥?
表哥脾气好,又没有什么不良嗜好。
公婆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大舅和大舅母,她嫁过去绝不会受一天的闲气,会过的很如意。
怎么看这都是一桩无可挑剔的婚事,也就难怪母亲问都不问她就做了主。
只是——
“阿母,我一定要嫁给表哥吗?”郭圣通仰起脸问母亲。
母亲有些意外,女儿这意思倒像是有点不情愿。
她紧张起来,不能都跟大哥说好了孩子又不愿意,可是她又舍不得强迫孩子。
强扭的瓜什么时候甜过?
她努力叫自己平和些,“你表哥不好吗?”
郭圣通笑了,道:“好啊,只是——”
她顿了顿,像是在努力地寻找恰当的描述。
“我和表哥太熟了,我没法把表哥当成夫君看。”
母亲笑了,原来是觉得表兄妹变成夫妻会尴尬。
她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抵触这门婚事就行。
她握住郭圣通的手,安慰她道:“你还小,将来嫁过去就好了。
你表哥那个人,阿母看着长大的,他会一直待你好的,何况还有你舅舅。”
“是吗?”郭圣通问母亲。
母亲笑了,肯定地答了她一句是。
郭圣通总觉得不单单是因为这样。
可是看着满含着期盼的母亲,她什么话都说不出口了。
她想,这次就听母亲的吧,听母亲一回。
这个念头一划过心头,郭圣通浑身都不由自主地紧绷起来。
又是这没有半点预兆就突然而至的先知。
什么叫这回就听母亲的?
她从前还有过很不听母亲话的时候吗?
还是这样的人生大事上?
她才多大,能经历几回这样重大的选择?
抑或说——
郭圣通的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来。
不。
不会的。
她没有中邪,也不是什么怪物。
母亲见郭圣通沉默下来,还当她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便继续劝慰她道:“母亲又不是现在就要把你嫁出去,只是先和你大舅说好了。总不能你都十六七了母亲连个人选还没有吧,到那时你就要怪母亲不疼你了。”
郭圣通心中一动,半真半假地笑着问母亲道:“那您这么疼我,就不能嫁我吗?我就留在家里不好吗?”
母亲笑了,“说什么傻话?”
郭圣通又沉默下去。
母亲心中就有些不安,桐儿不会是真不愿嫁人吧?
其实这也没什么,倘若她将来真不愿意嫁人,难道娘家还养她不起?能缺了她的吃穿。
就是难免有些人会说些难听的话,可是到底还是孩子开心最重要。
郭圣通看出了母亲的犹豫为难,她心中一酸。
她想起刚从那场怪烧中脱身时,看到母亲和弟弟都不知怎么总觉得他们将来会为自己操碎了心。
是不是说的就是这场婚事?
是不是她坚持不从后来又过的不如意?
她不想要这样的将来。
更不想让母亲和弟弟为她难过。
她想,嫁给表哥也没什么不好。
安安稳稳不用去忐忑的未来,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她该知足。
她拉住母亲好笑道:“您不会真想着把我留在家里当老姑娘吧?我就随便一